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北京地表下沉  专家建议迁都──未来中国的首都选在哪里?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北京地表下沉  专家建议迁都──未来中国的首都选在哪里?   
dck






加入时间: 2004/04/02
文章: 2801

经验值: 4649


文章标题: 北京地表下沉  专家建议迁都──未来中国的首都选在哪里? (390 reads)      时间: 2004-7-07 周三, 下午11:27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北京地表下沉 专家建议迁都──未来中国的首都选在哪里?

由于过度使用地下水,北京地表正在下沉。据法新社星期五引述中国
一份刊物《作家文摘》的学术文章说,由于缺水而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得
北京市城东地区的地表在过去40年间下沉了70厘米。报道说,一些专家甚
至建议迁都到其他城市。《作家文摘》的文章还说,北京市城东地区下沉
是由于该地区过分依赖地下水,而城市西部地区的用水则依靠靠近山区的
几个水库。文章说,北京市人均用水量已经下降到300立方米。去年,北京
市缺水达两亿立方米。文章警告说,如果出现干旱,到2010年,北京市年
缺水量可能达到20亿立方米。《作家文摘》说,一些专家建议将首都迁往
武汉,西安,成都,甚至西北的兰州。

五十年前土八路进城,一头扎进故宫,把权力中心架设在中南海,就
注定了那场革命以封建农民造反而收场,封建轮回的命运不可避免。现在
,共产党已经完全背叛了革命,中国人民还在困难中探索。

共产党垮台后,民主制度得以确立。那时的中国将是亚洲的巨头,与
美国遥相呼应,成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力量。中国的政治中心,必须搬出北
京,把故宫交给人民。

未来中国的首都的地点,应该参照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建
都的经验,大约有以下考虑:

一、中国的首都必须面向海洋,立足亚洲,窥视太平洋。

二、首都所在地气候必须舒适,温度不可过高,以免政客头脑发昏,
失去冷静。

三、首都的中心必须有一条河流流过,冲刷掉每天的污秽,使政治清
明。

四、首都人民必须民风淳朴,体现我中华文明博大胸怀,世界文明众
望所归。

五、最重要的,为把人民负担减至最小,首都候选所在地的地价必须
最低,一旦选为首都,地价窜升,把废弃地变成黄金地。

综上所述,比较理想的未来中国首都的地点在黄河下游,渤海沿岸,
山东省与河北省交界的四女寺碱河的入海口周围。

某著名占卜高手据预言王朝更替的《推背图》预测,未来中国首都名
为“孙中山市”以纪念开创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革命家。建设首都的几大
工程包括:清除渤海赤潮污染,搬运黄沙铺建沙滩,长江黄河上游改道,
海水核能淡化,等等。

新中国的政治中心从一片盐碱地上拔地而起。文化从头再来。全国移
民涌入。高校完全私立,各国留学生给首都带来异国情调。以人文、法律
、战略研究著称的智囊云集。

首都周围没有重工业。市内建筑以反映世界特色的各国低矮风格的楼
房为主。城市大量种植各种树木花草。

渤海上吹来凉爽的风。我们以宽厚、民主、自由的心胸立足世界。中
华民族从此真正腾飞。(智叟)

http://www.bignews.org/20010701.txt


> 中国的首都在哪里?
> -兼论中国故都
>
>
> 在下在《北京已不适宜作为中国的首都》(见2004年6月9《看中国》,《大纪元》,
> 《博迅》)拙文中,揭示了北京巨大的险恶不祥所在:生态地质灾难危急险恶;极度充
> 斥着专制毒素鬼魅。以北京为首都:人权毁弃,文明摧残,民族劣等,腐败黑暗,专制
> 邪恶势力却以之延年益寿,妖运亨通,实为遗害长久的祸国殃民之举。为解危救亡,唯
> 有迁都南下。迁往何处?建都事宜,关乎华夏体统,有建都历史传统的城市不能不首先
> 考虑:
>
> 除北京之外,有华夏政权建都历史的著名城市有西安,开封,杭州,南京,他们在历
> 史上曾各具建都的优越性,不同程度上具备“王气”,但在今天都缺乏作为中国首都的
> 条件。
>
> 西安有着最长,最辉煌(作为中华最强盛的汉,唐时期的首都)的国都历史,其位于
> 中国地理位置上的最中心的区域,古丝绸之路上的东方大站,便于东,西部和陆路上的
> 东,西方交流,也不易受外敌自海,空发起的突袭。由于历史悠久,历史上的文明,文
> 化十分灿烂,而后虽然衰落却基本没有断绝,所以西安地区的传统文化积蕴十分深厚。
> 虽然西安深居内陆,不易受西方影响,较为闭塞,但也造成其地域文化少受西方文化糟
> 粕异化,因而民风古朴厚道,中华习性保存得较为完好。这是西安的建都优势。但是繁
> 盛的年代已相去久远。现在的西安已成了较为贫穷落后的西部地区的城市,时过境迁,
> 关中,这历史上富饶的“八百里秦川”,如今已成了经济上边缘化的次贫穷地区,仅好
> 于陕北,甘肃,西藏,青海等最贫穷的西部地区。由于关中地区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
> 所以建都西安是不切实际的,早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就觉得定都南京有偏安之嫌,一度
> 想迁都西安,就因为关中的破败,未能如愿。今天的关中地区依然贫穷,而且更为边缘
> 化,如果硬以之为都,则会无休无止地劳民伤财,即便在贫穷的渭河平原上堆彻出一座
> 富丽的孤城,也坠入了建都北京的恶性模式。
>
> 开封,以曾作为北宋国都而著名,其建都的优势有与西安西安相似之处,就是具有悠
> 久的华夏文明历史,处于中国的地理中心区域,不易受到外敌攻击。开封更处于华夏文
> 明传统的中心区域-中原地区(夏朝的发源,兴起之地),在地理位置上,对于华夏文
> 化比西安更具代表性。但是,与西安相似的,由于历史上长期剧烈的战乱,开封的悠久
> 的文明文化几乎被破坏无遗,比西安更惨的是,由于地处黄河泛滥的灾害中心区域(开
> 封以北不到一百公里,头上顶着的这段黄河,是最易决口的黄河段,今天河面高出城市
> 十几米以上,成为悬在头上的名副其实的“一把利剑”)多次的黄河决口改道的大泛滥
> ,不仅使得隋,唐,北宋时代中原的繁盛气象不再,就连繁盛时代毁灭的废墟,都埋在
> 几十米以上深的泥沙下,难以发掘。在人祸和天灾的长期摧残下,如今的河南,生态恶
> 化,土地沙化,贫穷落后,比关中地区犹甚,隋,唐,北宋时期优容典雅的中原文化古
> 风荡然无存。今天的河南,传统文化底蕴不如陕西,而其闭塞愚昧专制之风气却在陕西
> 之上。开封,如此落后衰退之所,当然十分不适宜以之为未来民主自由中国的首都。
>
> 这些城市当中,杭州无疑有着最宜人的自然条件。杭州降雨充沛,气候四季分明,既
> 避免了北方长时间的严寒,又避免了岭南长时间的酷热,城市依山抱湖临江傍海,集奇
> 美,秀美,壮美之景于一身,不可谓非得天独厚也。建都杭州于西北可据守淮河长江钱
> 塘江等众多水系阻隔,以及大别山,紫金山,天目山等众多山险,十分有利于抵御北来
> ,西来之敌。而其临江傍海的特点,使其在历史上是一个难以被围死的城市,十分有利
> 于统治集团在危急情况下从水路撤离。了解了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年宋高宗赖着脸
> 皮也要留在杭州,一再拒绝一大批主战派,儒臣强烈要求还都健康(南京)的动议,现
> 在看来这个看似软弱昏聩的宋高宗实则极其精明老到,没有他建都杭州的决策,南宋王
> 朝多半和南明一样短命。在十二到十三世纪,这北亚游牧渔猎民族最强大最肆虐,横扫
> 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的时代,以杭州为首都的“弱宋”居然顽强地生存了近一百六十
> 年。这不能不说明:杭州深具国都之运!此外,杭州地区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比较协调
> 的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传统中国文化积蕴深厚纯正,又因为沿海,易受欧风美雨之影响
> ,以之为都,有助于引导中国发展的先进方向。但是,杭州具备的只是偏安之国的国都
> 之运。当今中国的版图已远非南宋可比,在当今的版图中,杭州偏居东南沿海一隅,在
> 地理位置上对东西部的交流完全不具备连接纽带作用,对中国的东北西北更有鞭长莫及
> 之势。文化经济都发达的杭州地区虽然能代表,能引领中国发展的先进方向但由于其偏
> 居浙东一隅,与临近富庶的长江三角洲抱成一团,而与中国广大贫穷内地有脱离之势,
> 在加上其强大而自成一统的地域文化,对其与中国北方及腹地的交流更造成阻隔。所以
> ,今天若再以杭州为都,不仅十分不利于协调中国各地,还在西北方向上潜藏着分僵裂
> 土的巨大危险。
>
> 除了西安,北京之外,最具建都传统的城市是南京。南京号称“六朝故都”,实际上
> 建都南京的政权何止六朝?三国时东吴定都于此五十年以上,东晋建都于斯一百年以上
> ,接下来,南朝的宋,齐,梁,陈,皆都于斯,跨越一百七十年,唐灭后,天下大乱,
> 中土的一个边缘政权南唐(李煜为其著名君主),以此为中心偏安几十年,之后,南京
> 更成为明朝的“龙兴之地”,做了五十多年的大明国都。南京的建都历史,还包括短命
> 的南明,颇具争议的”太平天国“。“最荣耀的是,南京有着光荣的真正的革命历史(
> 本质不同于中共伪革命),随着伟大的辛亥革命的胜利,南京一度成为亚洲第一个共和
> 国-中华民国的首都,此后,南京的首都历史为北洋军阀中断十六年,1927年,蒋介石
> 领导的国民党政权击败北洋军阀,重建民国,从此确立并稳固了南京的中华民国首都地
> 位,直至中共暴力摧毁中华民国,效法满清王朝建都北京。由此可见,南京故都,资格
> 之老,历史渊源之深。
>
> 从风水上说,南京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具有王气的”虎踞龙蟠”之地,“山河险固
> ”。南京位于长江口附近,是长江这条龙的“龙首”(中国现在和未来的经济文化人才
> 重心在长江流域),东向太平洋,这种由西向东向往海洋文明的形态符合中国的未来发
> 展趋向。定都南京,北可以据长江之险以控中原腹地,左有上海,江浙这样的人才济济
> ,文化经济高度发达,面向太平洋的三角洲及商埠港口;右有广阔的鱼米之乡,同样是
> 人才济济的荆楚大地;南有不远的珠江三角洲这样的经贸商贾云集之地为脚垫,依托港
> 澳,兼具开风气之先,吸纳欧风美雨的南风窗之利,方便与国际接轨。总之,南京均衡
> 地代表着中国最发达的人才,经贸,文化,建都南京决不会出现象定都北京那样的政治
> 与人才,经贸,文化脱节,分裂,对立的大悲剧。
>
> 从自然条件上讲,南京不可谓不优越,与杭州相似。南京坐落在亚热带与温带交际之
> 处,四季分明,降雨充沛,偎依长江,水源极为充足,完全没有北京等城市沙尘暴,缺
> 水,地陷的危机(这反倒部分得益于中共的刻意忽视和压制),南京夏天虽有“火炉”
> 之称,但为期不足一月,且渐已过时(现在北京郑州等地夏天在摄氏四十度以上的天数
> 已越来越多,司空见惯。)
>
> 既然南京在建都上拥有传统和自然条件,以及现实的人文,地理的巨大优势,那么,
> 是否可以说,应该选择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呢?在下以为,万万不可。
>
> 南京虽有着众多王朝建都的历史,但以南京为都的政权,除东晋存在了一百多年以外
> ,无一例外是只能维持几十年的短命政权。奇特的是,南京既是虎据龙盘的具有王气之
> 地,又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亡国之都,真可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589年,南朝
> 之陈朝末代皇帝陈叔宝亡国于斯,为后人留下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的千古咏叹,974年南唐颇具艺术家才情的君主李煜向宋朝大军投降,再次使南京成为
> 著名的亡国之都,治国无方,却在艺术上才华横溢的李煜亲自留下了“...小楼昨夜又
> 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凄美绝句。
> 最可叹的是,蒋介石先生以儒家之忠恕精神,投入极大的毅力,耐心致力的中华民国宪
> 政事业,在一九四六年《中华民国宪法》产生,中国的民主宪政刚刚露出曙光之际,转
> 瞬之间,横遭中共暴力毁灭。首都南京标志性地陷落,讣告了辛亥大业在大陆的灰飞烟
> 灭,真是:
> 辛亥功名终一日,
> 长天碧水叹弥弥。
>
> 今天面对南京,我们只能无比惋惜的背过身去,以无限向往的眼睛望着碧海那边的中
> 华民国。
>
> 南京是优美的,典雅的,文明的,先进的,但是,其美好的一次次毁灭悲剧,千百年
> 来耐人回味,令人动容,也使人奇怪:在中国,近五百年来,没有那一个城市象南京那
> 样,国祚如此之短,如此频繁地成为野蛮,落后,邪恶势力逞凶作恶的牺牲品。
>
> 1405年,朱棣以明藩王的身份发动军阀叛乱,将南京攻陷于血与火之中(所谓“靖难
> ”),篡位之后,迁都北京。此举似乎揭开了南京更大厄运的序幕。两百四十年后,在
> 南京重建明朝的弘光政权仅存在了一年时间,便倒在了满清的铁蹄之下,八旗军兵不血
> 刃拿下南京时,南明壮观的投降场面-二百多文武官员,二十多万军队,对华夏文明构
> 成了绝大的讽刺。鉴于南京弘光政权的重要官员,阮大成,马十英,不以外族入侵者为
> 敌,在华夏存亡之际,一味弄权内斗,贪污腐化,招致华夏国丧失最后划江而治的契机
> ,整个中华亡于外族之手的大悲剧。鉴于这一幕幕最凄厉的亡国悲情一再在南京上演,
> 有后人悲愤地怒斥南京:“养男为奸,养女做妓,为都亡国!”
>
> 近代以来,南京之厄运更甚。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之日始,洪秀全等人似乎即
> 因江南佳丽粉黛而精力不支,仅派偏师北伐,进取之心大减。三年之后,南京城内即发
> 生“洪杨之变”,十几万人被杀,血染秦淮河。1864年,专替满人主子杀自己同胞,穷
> 凶极恶的汉奸奴才刽子手,专制王朝卫道士曾国藩率湘军杀入南京后,大肆屠城,杀害
> 数十万人的生命。七十三年之后,侵华日军再次在南京杀死中国人三十万人以上,将南
> 京变成血腥的人间地狱。
>
> 现在寓于过去之中,未来寓于过去和现在之中,否则,人类的历史经验将毫无意义。
> 南京的建都史一再告诉我们:南京是王者之地,兼具兴国之运,但是立国之后,国祚短
> 暂,倏尔即成亡国之都,虽求偏安而不可得!
>
> 想当年,依托南京的朱元璋武装集团横扫蒙元,何其强大!但在朱元璋死后转瞬之间
> ,即惨蒙“靖难”,社稷北移;想当年,洪杨太平大军势如破竹,大有直捣幽燕,驱除
> 鞑虏之势,但在定都南京之后,万丈雄心立刻消蚀在秦淮河玉树香波倩影轻歌曼舞之间
> ,金陵一梦“事全非”;“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武昌首义,全国风起云涌,干净利
> 落地剪除了满洲朝廷猪尾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中华民国政府,实为两千年来我中华
> 划时代之进步伟业,不可谓不顺天应时!然而短短几个月,就被一世枭雄袁世凯用黑道
> 奸雄之术窃往北京,等到辛亥仁人志士明白过来,只有“北望幽燕空悲切”的份;想当
> 年,蒋介石北伐军浩浩荡荡,饮马长江,还都南京,再造民国,直捣幽燕,逼得最大最
> 顽固的东北张家军阀“改旗易帜”,何等意气风发!但是“金陵重现日月光”,换来的
> 仅是“黄金十年”的短促国运,即被日本军刀砍杀在尸山血海之中。
>
> 就连南京的老百姓也叹息:“南京留不住“皇帝”(包含政权之意)!
>
> 历史一次次无情的告白表明:南京的王气不能长久,以之为都,国难长治久安。究其
> 根本原因,恐玄机深奥,非要高人从阴阳五行数理易经上考察不可。
>
> 就其表象来说,南京是个美女辈出,并且最为恰到好处之所在。南京之美女,似北而
> 实南,兼具北女肤之润白与南女细腻神韵于一身,南京佳丽,深具南女之清秀纤巧,又
> 有北女之高挑身段,可谓清而不寒,纤秀而不柔弱,具苏杭吴越女之娇柔而不甜腻,有
> 青岛关东妹之高挑而不笨拙,莲步捷利,身段轻盈,全无北女之板块象。综观南京女之
> 性格气质,既柔而又刚,娇媚而又英烈,内有英飒之风,外避北女粗放肉麻之气,可谓
> 婉然天成,妙不可言。
>
> 然而,上帝是公平的。“物华天宝”,普天之下,好惠岂有一人一家一方沾尽之例?
> 上帝之宠,厚于此即薄于彼。南京风水,上帝既已厚赐女人,男人就要受冷落了。是故
> ,与南京女人气的秀媚英飒相反,南京的男人气是如此的晦暗不振,不阴不阳,不伦不
> 类,虽不类“上海男人气”的极端阴柔小家子气,却无上海式的精明光亮,而其油滑虚
> 伪之诈气又与上海之相似,并完完全全缺乏俊朗,英武,潇洒之气。翻翻历史典故市志
> ,南京的忠烈之士确实是乏善可陈。试想,如此男人气之地,如何能出李广,霍去病,
> 岳飞,辛弃疾,文天祥,袁崇焕,张振武(武昌起义英雄),张自忠等英雄忠烈之士?
> 这样的男人气环境,岂不是秦桧,史弥远,马士英等人,还有那个被日本女间谍勾上床
> 的南京国民政府内奸黄浚的得天独厚之所?
>
> 虽说“男女平等”是当今世界潮流,但“男女有别”。男人的生理条件,较女性的更
> 适合理性思维,因此兴邦治国之重任,主要还是要靠男人来承担(武则天,外国之著名
> 女王,仅是少数个例,慈禧仅是个专制王朝衍生的祸害,不在此例)。男人者,国本之
> 所倚也.
>
> 在南京这样一个男气悔弱不振的地方,政权哪来持久的蓬勃,扩张,进取之气?相反
> ,这样的环境,容易使男人们滋生偏安萎靡享乐之心。偏偏南京美女,精妙绝伦,特别
> 恰到好处地迎合了男人的偏安萎靡享乐之心,如此的“相得益彰”,南京能不成为淫色
> 丧志亡国败运之都?
>
> 再则,南京的地理景观和气候包含太多偏安享受的意味。倚凭似险非险的长江,易使
> 人产生虚假的稳定感觉,放松警惕。南京背倚钟山,四季分明,既温而柔,江南秀色,
> 物华天宝,夫复何求?,偏安享受之情,易生滋长。南京城中,秦淮柳岸,春江花月,
> 性之暗示何处不在?可见南京之迷人心志,远甚于杭州。杭州虽柔,柔中有刚,尚有钱
> 溏海潮之壮美,以励人心志,催人奋发。南京之依凭的长江虽有壮美之色,却以其假稳
> 定障人耳目,反而助长偏安之心。
>
> 南京的地域文化虽先进,但积淀了厚厚的淫色丧志败运亡国的历史文化土壤,其短祚
> 亡国之阴影挥之不去,更兼亡国丧家之冤魂遍地,阴气森森,晦气重重,决不是一个能
> 够助佑国运的吉祥之所。
>
> 蒋介石不信“邪”,不仅定都南京,还偏要在“天王府”上置总统府,结果不由得他
> 不信,几乎落得跟洪秀全一样下场。抗战胜利后,有高人劝老蒋“胜不离川,败不离湾
> ”。果然,国民政府尚在重庆的日子里,借假抗日而势力坐大,急于夺天下的老毛反而
> 敌不过国民党疲惫之师,在各个战场上全面受挫。四平一战,林彪大败,作好了逃往苏
> 联的准备。可是老蒋胜利冲昏头脑,忘记高人的话,立即还都南京,与共党重开和谈,
> 中了老毛的缓兵之计。从此,坐镇南京的老蒋节节败退,直到丢失大陆,退守台湾才站
> 稳脚跟。
>
> 可见,南京“为都亡国”实在不虚!生死成败命理气数,皆取决于天,天意乃上帝的
> 意旨,只可揣测,不能证明。中华民族应该吸取教训,再也不能无视上帝的一次次告
> 诫。今后,无论是台湾中华民国光复大陆,还是中华联邦一统连岸,都千万不要再选南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dck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3989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