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谈兵说枪(二)以史为鉴:成也军队,败也军队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谈兵说枪(二)以史为鉴:成也军队,败也军队   
原野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谈兵说枪(二)以史为鉴:成也军队,败也军队 (855 reads)      时间: 2004-7-03 周六, 上午2:3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谈兵说枪(二)--以史为鉴-成也军队,败也军队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以史为鉴-成也军队,败也军队。三 中共军队的起源及特点。四 中共军队的现状。五 军队与中国的民主化。六 军队的正规化专业化与军队国家化的关系。七 如何完成从共军到国军(国防军)的转变。八 在国家转型期中如何防止军人专制的发生。九 在民主化转型期中如何防止军队分裂和军阀混战。十 军队是民主化转型期中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的最可靠的保卫者。)

军队先于国家而存在-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中国的夏代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的形态,即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但在夏以前数千年,即在氏族社会时,我先民们为求个人和群体的安全生存和发展,在猎狩的过程中就形成了“打虎公约”,也就是在猎狩的过程中,对参与猎狩的氏族成员的父老兄弟们进行组织、编队和分工,各自占领预定的位置,有指挥者、进攻者和潜伏者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合众人之力战胜猛兽,或可多获得猎物,具有了早期的军事组织的形态。久而久之,先民们把这种在猎狩中进行防御和进攻行之有效的方法,用于处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部落与部落之间的矛盾上来,就产生了军队和战争。

国家因军队而存在- 万乘之国,千乘之国。

夏商周三朝代的兴衰更替都是与军队和战争分不开的,夏启杀益而立国,成汤伐夏桀,周武王伐纣都是以武力完成朝代的更替。而且这一时期的国家只是军事组织的战斗单位,即所谓“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天子为万乘之国,诸侯为千乘之国。诸侯国的首领又是该国的最高军事长官,老百姓则是全民皆兵,兵就是民,民就是兵,拿起农具种田是民,举起农具打仗就是兵。国家离开了军队就不能存在。

文明与武力 相辅又相成

一种文明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要有武力作为后盾,失去了武力支撑的文明是难以为继的,先进的文明被次等文明甚至野蛮所取代,历史上屡见不鲜。在参观一些大博物馆时,我常常为古埃及灿烂的文化所镇慑,别说我个人显得微不足道,就连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文化也显得特别的小儿科,但是才仅仅几千年,除了几座耸立在沙漠里的金字塔和博物馆里的几尊大理石雕像外,古埃及文化还剩些什么?古埃及人的后代在哪里去找?埃及帝国衰亡了,埃及人被消灭了,这是因为在帝国最兴旺的时候,他们的人民不愿打仗了,竞想出了雇佣兵的办法,把打仗的事交给了外族人。一个不愿打仗的民族,一个失去了尚武精神,失去了战斗性和战斗力的民族不败亡才怪。波斯帝国大流士对希腊远征的失败,成就了希腊文明,使其有机会成为了今天西方文化的来源 。罗马帝国,曾是多么的辉煌,地中海是其内湖,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但在短短的五百年也就烟消云散了,空留得些断垣残壁,让人凭吊,令人伤感。至于中华文明,到了黄帝时代,他号召和联合了多个部落,向以蚩尤为首领的南方部落联盟的入侵发起了抵抗,后来又转入进攻,战胜了蚩尤的军队,然后对于不顺从的部落进行武力征服和扫荡,开拓了大片的疆土,奠定了我中华民族立国的根基。

与同期古希腊的哲学及思想成为了以后乃至今天的西方文化的主要来源一样,春秋战国的先秦诸子百家的儒道墨法的思想成了东方华夏文明的主要来源,建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思想活动空间。孔子、墨子、老子、孙子也是中国军事理论的四大宗师,“ 足兵足食”,“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无敌国者,国衡亡”,“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兼爱非攻”,“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无为而治”,“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总的一条是要我们重视武备,但慎用军事。我先圣们以春秋为笔,中原大地为纸,战争为墨,尽意挥洒,展现了一幅巨大而精彩的历史画卷。其军事思想、军事谋略和战争艺术发展到了极高的境界,一部孙子兵法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出其右,后人只有演绎和应用的份。“不战而屈人之兵”,“伐谋,伐交,伐兵,攻城”,“远交近攻”,“声东击西”,“知己知彼”,“兵不厌诈”“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先向北方派出了三十万兵,对外族进行了战争,在拓展和巩固了北方边疆后,又向南方派出了五十万人马,将南方的边疆扩展到了今天的越南境内。此后的二千余年,中国的南方边境线从没超出过秦始皇的时代。以汉武帝为代表进行的汉匈百年战争,汉民族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解除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中国能在历史的大洗礼中长存不衰,失而复得,不正是有了先圣们给了我们精神上的武装和巨大的生存空间。假如当年胜利的是匈奴,那今天的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是不是存在也都成了问题。

各种文明不管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总是跟在武力的后面,文明超不出所属民族国家武力所及的范围,民主是个好东西,但古希腊的民主从来就没有超出过自己的城墙,要不是民主国家在二次大战中对法西斯的军事胜利,那民主也就没有今天的市场。日本的民主,韩国的民主,还有今天伊拉克的民主都是在刺刀下进行的。西方今天的强势文明,也是靠强力维持和推进的,美国在军事方面没有任何力量能与其挑战的今天,仍在大力发展f-22,在已有十余艘大型航空母舰无敌于天下的情况下,还在大力研发航天母舰等进攻性武器,那绝不是为了对付几个恐怖分子小毛贼,而是为了永远保持举世无双的军事力量,以支持其文明的发展。天主教、基督教就其教义而言远不如“仁”、“义”、“礼”、“智”、“信”的儒教完整全面深刻,但你的武功不行,你就推广不开。

关公战秦琼 汉武较恺撒

关公与秦琼分属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物,他们不可能在一起比武,汉武与恺撒也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空间的人物,他们也不能在一起较量,在读战争史时,只知道波斯帝国与罗马帝国反复争斗,波斯帝国赢的少输的多,中华帝国与波斯帝国相去不远,但也没有直接较量过,要说班超平西域五十余国,其中包括波斯帝国的属国安息国,可能有一点比较价值,班超带兵才一千余人马,靠的全是机智和谋略。我经常幻想着中华帝国与罗马两大帝国的军队碰在一起时,这仗怎么打?古代的东西方军队不能在一起比武 ,但今天拉出来溜溜还是可以的。就军队的规模来讲,中国自春秋战国以降的战争,军队动则数万数十万,赤壁之战,参战的军队在四十万左右。淝水之战投入的军队在一百万左右。卫青第一次征匈奴就带兵三万余,还有其他各路军队相助,一共不下十万人。第三次出征,卫青与霍去病各带五万骑兵,还有步兵和后勤部队数十万。而凯撒征高卢时的军队在五万人左右。征西班牙的军队是三万六千人左右。就投入战争的人数来说,西方远不如东方。看来人民战争和人海战术并不是毛泽东的发明,而是古已有之。就兵制来看,中国多采用五五制,即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而波斯的军队多为十进位制,即十人为排,十排为连,十连为营,十营为师。罗马的军团,也是由十个大队组成,每个大队由三个队组成,每个队有一百人左右。按现代管理学的要求,五五制是最符合管理科学的。从埃及到希腊再到罗马都采用方阵作战,而中国则没有固定的战斗队形,所谓“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方阵有利于面对面,硬碰硬的战斗,而中国军队更讲究的是军事谋略,运筹帷幄,各有各的长处。有人说罗马帝国的灭亡与中国的军事行动有关系,信不信由你:匈奴被汉朝压迫的向西发展,挤压了罗马帝国周边野蛮民族的生存空间,这些民族向罗马帝国境内寻求生存空间,最后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 谁的武功高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记住 ,“忘战必亡”,埃及帝国的灭亡、宋朝的灭亡、印度文化的消沉就是例证 ;“好战必亡”,亚述帝国的灭亡、雅典帝国的灭亡、亚力山大帝国的灭亡就是例证;“无敌国者国恒亡”,罗马帝国的灭亡、唐朝的灭亡就有这个意思。

皇上见到兵 有理说不清

今天中华民族还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圣人们为我们构筑的精神思想的空间和秦皇汉武为我们开拓的现实生存空间之中。中国的历史就在这二维空间中演义,历2000余年,近250个皇帝,历代更替,都是使用武力打得的帝位,及兵力衰弱时,不但帝位难保,就连身家性命也是保不住的,不但江山社稷是靠军队打下来和保持下去的,就连皇上本身也是武力下的产品。军队能除暴安良,也能为暴作乱; 能保国卫民,也能祸国殃民。中外历史楷莫能外。汉朝的少帝见到董卓是吓的尿裤子,董卓随随便便就可以把少帝废了,又立陈留王为献帝,皇帝变成了傀儡,任凭军人摆布。晚唐也是军人跋扈的时候,军士可以任意废除和拥立自己的大军区司令员,甚至拥立一个新的皇帝。罗马帝国皇帝的废立就更是依靠军队的力量,因为罗马帝国皇帝的产生不是靠世袭,而是由贵族院推选和确认,这贵族院与今天中国人大常委会差不多,只是一枚橡皮图章,叫你盖哪就盖哪。谁掌握的军团多,谁的力量大,谁就能当皇帝,罗马帝国的皇帝几乎都是军人。就是当了皇帝,也要顺军人的意,否则也干不长。更有甚者,士兵提着被弑皇帝的头颅游街示众,公开拍卖帝位,谁出的价钱高谁就得到皇位,公元一九三年朱利安就是出钱最多而买来的皇位。

条条大路归罗马

一种文明的灭亡、一个帝国的灭亡、一个民族的灭亡、一个朝代的灭亡,各有不同的起因,但最后都可以归结到军队和战争来完成。战争是一部历史的垃圾清理机,腐败了的文明、帝国、民族、朝代都要由它来清理。别人的不说,就说中国的。

西汉亡于外戚干政,东汉亡于内宦弄权,但干政和弄权最后都是通过获取和控制大将军,掌握兵权来达到目的。导致内乱外侵,导致社会大动乱,江山易主。

唐重边兵, 藩镇割据,直接由军人发动战争,导致社会大动乱,皇朝覆灭。

宋采强干弱枝,使帅无常兵,兵无常帅,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自毁长城,自废武功,为外族所趁,不但皇朝不保, 还几乎断了中华民族的香火。

明朝为流民所败,但流民都变成了军队而流寇全国,导致了明朝的败亡。

今天,中国的共产皇朝已发展到了腐败阶段,又到了朝代的末期,如何消解由皇朝的倒塌而引起的社会动荡,打断中国历史因朝代更替而导致的治乱循环,就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和现实的问题,本人认为,实现军队的国家化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中心环节。本文大谈军队在历史发展上的作为和作用,就是要想让大家对军队问题的重要性有一定的重视。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9617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