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zt雪中的奇迹---苏芬冬季战争(之一)(此作品极其精彩!) |
 |
所跟贴 |
zt雪中的奇迹---苏芬冬季战争(之一)(此作品极其精彩!) -- 安魂曲 - (3309 Byte) 2004-6-13 周日, 下午8:21 (709 reads) |
安魂曲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2787
经验值: 0
|
|
|
作者:安魂曲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第一篇决不屈服
芬兰人明白招惹苏联无异于自找麻烦。因此在一九二○年签订的苏芬互不侵犯条约中将东卡累利阿地区划归苏联,尽管该地区的居民说芬兰语。但是一九三九年九月,苏联还是对北方开始下手,宣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和立陶宛的亲法西斯政府已经被人民抛弃,人民向往着与苏联结成坚定同盟”。
九月下旬,爱沙尼亚军总司令赖特尼尔将军发表声明请求国际援助,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九月二十五日和二十六日两天,苏联军用飞机肆无忌惮地在爱沙尼亚领空飞行,而爱沙尼亚总参谋部命令禁止开火。目睹了爱沙尼亚的遭遇后,芬兰外交部长艾尔科于九月二十九日会见德国驻芬兰大使布吕赫尔,暗示想知道如果苏联对芬兰提出同样的威胁时德国会不会对芬兰予以支持。布吕赫尔给了他一个软钉子:“爱沙尼亚和芬兰在地理上对苏联的意义是不同的,请不要做这样的联想。如果贵国能够继续平稳发展与我国和苏联的双边关系,那么不存在领土威胁的可能。”实际上,在一九三九年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附带的秘密议定书中,德国已经承认苏联对波罗的海诸国的势力控制,条约中的“波罗的海诸国”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
一九三九年十月,波罗的海三国被迫和苏联签订友好互助条约,为了“保护三国不受欧洲大国势力的侵略,捍卫三国的独立”,苏联军队进驻三国设立海军、空军基地和沿岸炮台,苏联吞并三国只是时间问题了。众所周知,在苏芬冬季战争之后波罗的海三国在“人民压倒性的支持下”并入苏联。
苏联对芬兰提出:“我们理解感谢贵国决无侵略我国的意图,但是敌视我国的欧洲列强很可能侵略贵国,并以贵国为根据地向我国的列宁格勒发动入侵。为了维护贵国主权、排除面临的危险,我国愿意提供军事援助和共同建设的可能。我国希望对芬兰湾的斯罗岛、拉潘岛、塞斯加利岛和迪特尔岛进行期限三十年的租用,并驻留我国军队。”芬兰国防部长曼纳海姆立即提出接受苏联的提议,他认为这比波罗的海三国收到的提议要温和得多,是避免战争的最佳机会。就政治上来说曼纳海姆可能是正确的,但是芬兰议会表示决不同意。曼纳海姆愤然递交辞呈。
一九三九年十月,苏联邀请芬兰外长在三天之内到莫斯科会谈。已经对盲目乐观的政府失望的曼纳海姆察觉到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他收回辞呈并不顾议会的反对开始全军总动员。为了不刺激苏联的神经,这次动员以“例行演习时的临时召集”的名义分三个阶段进行。一九三九年十月六~七日第一次动员集合了九个营的兵力,分成四个守备队防守卡累利阿地峡,同时开始集合另外三个营和三个炮兵旅;第二次动员从十月十日开始,召集了各级参谋军官和三个师,其中两个师配属卡累利阿地峡、一个师配属拉多加湖北部地区。十月十四日的第三次动员基本完成了芬兰陆军野战部队的编制,而空军、海军和陆军装甲兵等要求特殊技能的部队则早已在九月让所有预备役人员待命。在苏联入侵之前,芬兰共动员了二十九万五千人的兵力,国民动员率高达16%!也就是说每一个适合兵役的芬兰男子都被征召,这个比例非常之高。在二战最激烈的时期德国的动员率也不过10%。
十月十二日,芬兰政府命令全国学校停课、娱乐场所关闭并开始疏散艺术品,为防止混乱而禁止一次从银行提取两千马克以上的现金。有的芬兰人开始到海外避难。但是即使做好了准备,曼纳海姆还是准备和苏联讲和,因为芬兰根本没有胜算。
十月十日,布吕赫尔向德国发电:“根据目前的状况,苏联如果不减少自己的要求,很可能招致芬兰的武力抵抗。如此一来帝国〔指德国〕作战所需要从芬兰进口的钼、镍矿产和木材、粮食可能会中断。希望帝国政府和苏联斡旋。”但是德国政府对这封电报没有反应。而抵达莫斯科的芬兰代表团面对着比上次更加苛刻的条件:芬兰必须撤销曼纳海姆防线和卡累利阿防线,将位于芬兰湾中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期限三十年。包括国境线卡累利阿南部的肥沃地段和芬兰唯一的北冰洋出海口雷巴齐半岛在内的二千七百平方公里土地转让给苏联。作为补偿,苏联将拉多加湖北部未开垦的〔包括大片原始森林〕五千五百平方公里土地交给芬兰。
如果没有附加条款,芬兰应该可以接受这些条件,但是苏联提出要在汉科半岛建造海军基地,并要求芬兰允许苏联使用半岛至国境线的约三百二十公里铁路运送军用物资。这两点严重侵犯芬兰的主权,尤其是在国内驻扎外国军队基地是不能被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容忍的。交涉共反复了三次。第二次会谈在一九三九年十月二十三日举行。芬兰代表团提出愿意根据苏联以前的要求,将拉潘岛、塞斯加利岛和迪特尔岛割让给苏联。在十一月三日至九日举行的最后一次会谈上,芬兰再次让步:同意将离芬兰陆地部分最近的斯罗岛南部割让给苏联。苏联方面断然拒绝,关闭了和谈的大门。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三日,外交官巴什基维带领芬兰代表团垂头丧气地回国,他们明白和谈的破裂就意味着战争的开始。十一月二十三日,芬兰总理卡扬德在议会发表了演说:“我们已经作出了超过限度的让步……任何心理压迫、任何经济压迫都不能再让我们屈服!”但并不是所有芬兰人都同意和苏联开战。一九八七年十月的一次访谈中,在十五岁时从苏军炮火中生还的赫斯加宁先生愤愤不平地说:“要是当时的芬兰政府不那么愚蠢,也不会闹成现在这个样子。”说完,他转向雾雨朦胧的窗外不再说话——赫斯加宁的故乡卡累利阿现在是苏联领土,他可能永远无法回到那里。
作者:安魂曲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