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汉城要改名说明了什么? |
 |
所跟贴 |
汉城要改名说明了什么? -- Anonymous - (2316 Byte) 2004-6-09 周三, 上午10:33 (923 reads) |
花郎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朝鲜民族继承了高句丽的血统,文化,政权的性质
第一:高句丽族与夫余、新罗、百济等族,同一血缘而不同支派
历代中国史书一直都是把高句丽当作朝鲜历史来讲述的,这是有充分理由的。
中国史书记载, 百济与高句丽人可以通话, 百济与新罗人可以通话,但新罗与高句丽人不能直接沟通, 但基相貌,衣冠三国相似, 三国幷无种族上,文化上的断层.从文化,血缘的亲缘性来看,和现在朝鲜(韩)半岛的人民和三国时期居民有密切关系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
在生物遗传特征上,高句丽人的头型就是朝鲜民族头型,与典型汉族的头型有着根本的种族上的差别


衡量古代民族是否同一民族,语言是一个主要条件。
东夷 相傳以爲夫餘別種, 故言語法則多同<后汉书85-高句丽>
东夷 舊語以爲夫餘別種, 言語諸事, 多與夫餘同.<三国志30-高句丽>
言語諸事, 多與夫餘同, 其性氣衣服有異.<梁书54-高句>
語言待百濟而後通焉.<梁书54-新罗>
今言語服章略與高驪同, 行不張拱, 拜不申足則異.<梁书54-百济>
言語服章略與高麗同.<南书79-百济>
第二:朝鲜民族继承了高句丽文化


中国史书上对高句丽人习俗的描述很多都和现代朝鲜人的特征吻合
喜食大酱,喜饮酒,喜歌舞,喜欢白衣,喜洁净,喜藏酿,摔跤,好弈棋,性情汹,急冬作長坑
高句丽壁画中就有描述跆拳道,摔跤的画面
三國誌魏書東夷傳:
其民喜歌舞,國中邑落,暮夜男女群聚,相就歌戲。無大倉庫,家家自有小倉,名之為桴京。其人潔清自喜,善藏釀。跪拜申一腳,
新唐書東夷:
王服五采,以白羅制冠,革帶皆金扣。大臣青羅冠,次絳羅,珥兩鳥羽,金銀雜扣,衫筒袖,褲大口,白韋帶,黃革履。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幗。俗喜弈、投壺、蹴鞠。食用籩、豆、簠、簋、罍、洗。居依山谷,以草茨屋,惟王宮、官府、佛廬以瓦。窶民盛冬作長坑,熅火以取暖。
............................................................................
参考:21世纪南北汉族之间的血统,语言,风俗差异远远大于高句丽,百济,新罗之间的差异
中国科学院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人员查阅了500部文献,将宋代、明代和新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姓氏记录作了区域划分,证明同样是汉族的姓氏,在血缘上竟分成两大部分,以武夷山———南岭为界,南北两地汉族血缘相差甚远。南北两地汉族血缘的差距甚至比南北两地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差距还要大。这从生物遗传学角度证明了汉族只是文化上而非血缘上的完整群体,汉族的发展是在与少数民族长期交融过程中形成的。
注:基因帮你寻宗问祖(2002-8-9)
http://www.hnol.net/gb/content/2002-08/09/content_1517727.htm
三、高丽一直坚持高丽是高句丽的继承国,并体现为对外关系中
1)王建的祖先及王建的建国方针
高麗圖經中称“王氏的祖先是高丽(高句丽)的大族“。高丽史《高丽世系》记载了”王建之先游历过白头山的纪录是反映王建之先是来自于高句丽或者渤海。高丽建国起,推进“北进政策“ 把平壤(原高句丽的首都)改称为西京,明确了高丽是高句丽的继承国。王建留给子孙的《训要十条》中的第五条“西京是我国(高丽)支脉的根本。即“高丽的根本是高句丽(平壤)。
2)高丽在对外关系中,一直坚持“高丽是高句丽的继承国“的原则。
契丹,元朝都承认高丽是高句丽的继承国。
993年(成宗12年)与辽将萧逊宁举行的和谈中高丽统帅徐熙称“高丽继承高句丽,因此国号叫高丽,平壤改称为西京”,并取得了辽国承认高丽在鸭绿江以南的领土权的外交胜利。
元朝皇帝忽必烈:“高丽万里之国,自唐太宗亲征而不能服,今其世子自来归我,此天意也“
3)不能21世纪的人来代替“当时历史上的中国人”的历史意识
当代人根本无法代替当时历史上人们的历史意识。也就是说生活在21世纪的,一个名字叫"XX"的人,无法代替“XX"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历史意识的。
当时中国人的历史意识就是高丽是高句丽的继承国--“宋史高丽传”称:“高丽,本曰高句丽“。是反映当时人们的历史意识,一直延续到明史。
.........................................................................
参考附录:
1:契丹和高丽的外交
公元993年(成宗12年)辽国大举入侵高丽时,高丽统帅徐熙(940-998)面对着与辽军僵持局面,与辽将萧逊宁举行和谈。和谈中徐熙称“高丽继承高句丽,因此国号叫高丽,平壤改称为西京”,最后结束敌对状态,承认高丽在鸭绿江以南的领土权。
2:元朝皇帝忽必烈承认高丽是高句丽的继承国
中国方面的纪录:
大蒙古国时期,窝阔台和贵由大汗先后入侵高丽(朝鲜后三国时代之后成立的后高丽),在权臣崔沆的操纵下,高丽国王高宗王澈(日字旁)和大臣贵族于1232年逃出王京(今朝鲜开城),迁都江华岛。后又于1233年将西京(今朝鲜平壤)百姓迁入江华岛避难。之后蒙古大汗蒙哥下令高丽国王迁出江华岛。1258年,高丽朝臣杀崔沆之子崔谊,1259年高丽朝廷迁出江华岛。并派世子王倎入朝蒙古,到四川觐见正在攻宋的蒙哥。走到六盘山,蒙哥去世。王倎与班师的忽必烈相遇。忽必烈正要北上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见到王倎甚为高兴,认为“高丽万里之国,自唐太宗亲征而不能服,今其世子自来归我,此天意也”。遂与王倎共同北上到达上都开平。同年6月,高丽高宗去世,王倎(史称高丽元宗)即位。忽必烈赏赐丰厚,派达鲁花赤速里达送其回国。
3:高丽与东南亚国家,阿拉伯国家国家之间的外交,贸易关系
高丽王朝时期,不仅与中国及东南亚国家进行贸易,而且还与阿拉伯国家通商,所以世界上称韩国为“高丽”(Corea,Korea),使韩国的国家和民族之名在世界上被确定为“Korea”。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