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想起了<卓娅和舒拉>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想起了<卓娅和舒拉>
芦笛
谈二战的拙作贴出后,有位潜水网友跟了个帖子,也没顾得上打开看。从标题来猜,他大概是提醒我卫国战争英雄卓娅的。这我可知道得不能再知道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伴随我度过了少年时代,还有什么<第四高度>(中文译名是<古丽雅的道路>)、<青年近卫军>等等,都是歌颂苏联卫国战争英雄的。
小时候的记性,那可真叫刀砍斧凿。直到今天,我都还记得<卓娅和舒拉>中的许多话。例如卓娅入团时,书记找她谈话,问她为何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她说:“那是不言而喻的。”於是书记推开窗子,让小卓看窗外的满天星斗,说:“那也是不言而喻的,对吧?”我当时看了这段只觉得莫名其妙,过后才知道人家那是俄国禅宗的“机锋”。老大哥的文化程度,痞子党拍马也追不着。那书记的水平,恐怕敬爱的锦涛同志当团干部时也断断不会有。
那熬夜流泪看<牛虻>(也就是马师弟左右互搏的灵感来源)的镜头就不用说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卓听了斯大林的广播演说,那演说的开头是:“同胞们,弟兄姐妹们,我的朋友们,我要向你们讲以下的话。。。”演说结束后,她还呆坐着,半晌才喃喃道:“我的朋友们,我要向你们讲以下的话。。。”
那就是我第一次知道莫洛托夫和斯大林的演讲。其实也是大多数苏联人第一次听到他们的伟大领袖的口音。几十年后我在西方,从电视上看到记者采访当年那些听了演讲的人,有位同志说,她当时听了大吃一惊,也大失所望:无限敬爱的伟大领袖的声音咋那么难听?而且外国口音很重,是她听过的最难听的俄语,云云。
很明显,尽管小卓是正宗俄国人,讲的一口漂亮京片子,我敢断定领袖的外国口音绝对不影响她的无限深情。而且,尽管她喃喃重复那演说开头的话,很可能她甚至没注意到伟大领袖为何使用了那奇特称呼。
我看那书时当然也绝对不知道去想这些问题,但后来上高中时看了斯大林的<卫国战争演讲集>,就觉得很奇怪:他为什么不突出政治,基本没提到社会主义、马列主义、列宁、共产党那些意识形态玩意尼?
直到后来到西方后,看了能找到的一切斯传(大概有近十本之多吧),经过作者点拨,才明白那是老斯的高明处:他深知布党害苦了人民,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再拽那些屁话毫无号召力,只能诉诸民族主义。所以,他在那历史性演说中根本不用“打挖里吸(同志们)”,而用“兄弟姐妹们”来称呼听众,也绝口不提什么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却把俄国历史上的所有名人都列举出来,说德国法西斯强盗就是想毁灭罗蒙洛索夫、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的故乡,云云,直到演说快结束时才提了一次列宁的名字,我记得还跟在那些名人的屁股后面,灰常灰常地不打眼。
斯大林在卫国战争期间作的演说中,曾多次号召敌后人民起来开展游击战争,破坏敌人的交通线,等等,卓娅就是响应了他的号召,参加了敌后游击战,焚烧了敌人的马厩,事后未能及时逃离,当场被擒,被处绞刑,英勇就义的。
看那书时年龄太小,不知道卓娅参加的是什么队伍。长大了才悟出:那大概是格伯乌(克格勃前身,即内务部)的特种部队吧。该特务组织的一个重要战时工作,就是招募、训练可靠党团同志,再派往敌后发起游击战争,作为对正面战场的呼应。
那时颇有些描写敌后游击队的苏联电影,自然是一律军民鱼水情。可惜到了西方后,看电视采访当年那些村民,却满不是这么回事。据村民们说,他们夹在占领军和游击队之间,可给害苦乐。游击队当然需要给养,而这当然只能从百姓那儿来。获得给养的办法便是半夜三更去农舍抢,你不给就要说你通敌,轻则挨打,重则当叛徒枪毙。而且,据说游击队找到食物的本事不是一般的高强,无论你怎么藏,人家都有本事刨出来。记得有部电视片上,一位老太太控诉道,她姐夫给德国人杀死了,哥哥又让游击队长以通敌罪处死。那游击队长本来不过是个村中教师,当上队长后威风得不得了,竟然因为报私仇便捏造罪名,把那老太太的哥哥处决了。
最痛苦的还是,但凡游击队得手,德军立刻就要大举报复。如果有人被暗杀,德军就枪毙人质,一般是十条命换一条命。如果搞了什么成功的破坏活动,德军就会下乡扫荡,把农民全赶出屋去,再放火把房子烧了,把牲口打死或烧死。记者采访某位干过这种烂事的德国军官时,问他有没想过这么干让人家怎么活下去,特别是俄国天气那么冷,把人家房子烧了,不是要冻死人家么?那家伙竟然笑道,没关系乐,俄国农民非常resourceful,求生能力比西方人高多了!
这其实还不算最坏的。文革期间,我看了“群众出版社”出版的<舒伦堡回忆录>,惊得目瞪口呆。舒伦堡是纳粹间谍机关头目,据他揭发,俄国内务部派出的敌后游击队,曾化装为德军,对村民大举烧杀抢掠,目的是激起占领区人民对德寇的强烈仇恨,起来和占领军作斗争!
所以,卓娅当然是了不起的英叉。一个国家要立国,势必要表彰这种勇于为国捐躯的英叉,以鼓励民气。但如果一个人要想长大,最好还是把我党给咱们戴上的那副有色眼镜取下来,这才谈得上能获得对游击战争的面面观。所谓游击战,一方面当然有志士们的英勇斗争和壮烈捐躯,另一方面却也无可否认地加深了人民的苦难。
在这方面,盟军就要人道得多。当初英国人派出特工小分队“燕子”去挪威炸德国重水工厂,人家就生怕连累了当地居民,特地留下了说明,通知德军那是英国人而不是本地人干的。不过,比起咱们来,老大哥真是文明人道到极点了:我党的整个发家史,不就是无耻的“人民战争”么?以人民为肉盾,以人民为炮灰,躲在人民背后放冷枪,就是我党发家的秘密。天安门英雄们干的那些烂事,完全是从我党那儿学来的。学的简直是丝毫不走样。
我记得60年代末期放了部电影,名曰<苏修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上的挑衅>,里面居然有这样的场景:江中心主航线我方一侧黑瞎子岛上全体民兵出动,人手一只大木棒,用木棒痛打苏军的坦克、装甲车。我党的无耻无赖,简直超过了天津卫的混混们:我方完全是手无寸铁的平民,你方是武装到牙齿的正规军,我以平民对你的正规军,看你怎么办?你敢杀人么?杀了咱们的平民最好,让全世界人民看看你们的凶残面目和反动本质,用鲜血擦亮人民的眼睛!
所以,天安门那档子烂事,完全是逢蒙与后羿过招,一定只有输的份。苏修没咱们的无赖气,所以不会对平民开枪,只是装甲车开得太快,不慎撞死了个把人。而发明这种把戏的我党可没那西方式的客气,杀了你,又怎样?保20年平安!
这可是扯到跟卓英叉毫不相干的丈八开外去了,还是就此打住吧。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