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给网络“爱国者”们出难题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给网络“爱国者”们出难题   
所跟贴 老赛:劳驾贴篇吴稼祥的代表作上来好吗? -- Anonymous - (0 Byte) 2001-11-09 周五, 上午8:35 (473 reads)
赛昆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遵命,非共产员上级服从下级。转《走卒随笔》:农民只配看老婆 (584 reads)      时间: 2001-11-09 周五, 上午8:47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1、“赌徒”与“妓女”:两种?官哲学(10月7日)



今天山东的朋友吴晓梦来,在家请他吃饭。我们谈了些官场情况。我告诉他,

在官场上我感到痛苦。我的价值和长处都不在这里。我有一种强烈的要逃离这

一切的感觉。



谈起做官之道,我有一个发现:在中共官场上,要升官,当“赌徒”;要保

官,当“妓女”。赌徒一般把赌注下在最粗的腿上。邓力群是“赌徒哲学”大

师,他敢向陈云下注,不惜得罪邓小平。其实他看准了除邓小平以外的老人们

都不大赞成改革,他的注是下给以陈云?首的老人帮的。



而李先念则是“妓女”的领班,他永远不倒的奥秘,就是谁找“她”,跟谁睡

觉。文革中和毛泽东上床,甚至和四人帮眉来眼去。现在又在邓小平和陈云两

张床之间穿梭。在起草六中全会决议过程中,他既同意邓力群对胡耀邦起草的

决议稿的批判,又同意邓小平对胡耀邦决议稿的称赞。



2、胡?立开始退缩(10月8日)



我主持编辑的政治体制改革参阅资料第三辑关于党政分工问题,编成付印,约

10万字。



和宏遵一起给中央领导写一篇到政协常委会上的讲话稿,谈六中全会和决议问

题。原来?立决定去讲,但他听了宏遵的汇报提纲后,觉得不好讲。把反资产阶

级自由化说轻了说重了都要得罪人。说轻了怕得罪陈云、邓力群,说重了得罪

耀邦,遂又决定不去。最近港台报刊在传乔石可能要当总书记,?立不可能没有

自己的考虑,他当然知道,陈云坚决反对的人要想保官不易,要想当总书记更

难。



3、温家宝推动市场化改革(10月9日)



晚间,家宝、周杰主持讨论华建敏写的温州调查,我参加讨论。家宝对在此之

前陈俊生(国务院秘书长)、林子力和浙江省委写的有关温州的调查材料评价

很高。他说,陈的文章抓准了要害,私人经济和民间市场问题,文章对此作肯

定评价;林子力的文章有理论深度,从理论上说明温州的私人经济具有二重

性,有社会化的性质和进步意义,与社会主义经济有联系,民间市场的发展是

大好事,是发展商品经济求之不得的;浙江省委关于温州试验区的报告,则提

出了一个精彩的方案,方案提出要放手发展私人经济、雇工经营(不限雇员人

数)和股份经济,还要推动国营和集体经济的所有制改革。



家宝认?,我们的报告无论怎麽写,也无出其右,乾脆?浙江省委的报告作论

证,推动中央尽快批准浙江的报告,并批转全国参考。我听了很兴奋。历史毕

竟谁也阻挡不了,共产党高层领导已经开始著手自我改造。尽管邓力群把持的

书记处研究室还在那儿炮制批判温州试验的材料,也无济于事。经济规律是无

情的。群?虽然不知道社会理想,但只要认识到自己的利益所在,就会不顾一切

地去追求。



4、与严家其谈机构病(10月10日)



上午与严家其聊天。他参加了鲍彤领导的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的负责

工作。我们谈起机构改革,我说1982年机构改革失败的因素现在并没有消除,

这次改革的前景如何,不可过于乐观。



他问有哪些因素,我说主要有三条。一是干部退路问题。精简机构是拆庙,但

“和尚”(国家干部)不能还俗,总得要安置。所以自然是拆了东庙,建西

庙,并了大庙增小庙,机构怎麽能少得了?况且“和尚”还有增无减,每年约

增加100万,庙宇不膨胀才怪呢。如此下去,恐怕满世界都是丛林了,怎麽精简

机构?



二是企业还在当小媳妇,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使企业摆脱婆婆的控制,它仍然

吊在行政机构的?子上,突然撤了这根?子,企业还真没有著落。没有人代表国

家来行使资?所有者职能。三是我们这个“官本位”社会还没有转到“企业本

位”或“经济本位”上来,追求官位的人大大多于经营企业和从事经济活动的

人。家其认?,这三个问题都很根本,都值得仔细研究。



他还说,现在政府能力在下降,具体表现就是“怠工”,大家都不干活。中国

社会科学院的那些人,没有几个是干活的。可谓是所见略同,我也一直在观察

“怠工症”。



5、初恋、狼孩和“机关人”(10月11日)



北大研究生会召开配套改革讨论会,我和王至元(我的同事--今注)去参

加。路上,我们闲聊。他至今未婚,已经39岁了。曾有过痛苦的恋爱史。他?了

祭奠他的初恋,写过一首很长的诗。我告诉他,相当多的人的初恋是靠不住

的,但又是最美最动人的。许多人?了忠于初恋,毁了后来的机遇和幸福。人总

有把第一个爱人理想化的倾向。其实,他可能后来遇上过比他初恋情人好得多

的朋友。或许,他如果不是第一个爱上那个人,而是后来才遇上,他也许根本

就不会感兴趣。毫无办法,初恋总是和青春期的梦想渗透在一起,成?你永恒的

梦境。



“忘不掉呀,”至元说,“哪怕是一个含羞的眼神,就使你失魂落魄,关起房

门来美美地享受好几天……”



“去他妈的眼神吧,”我心里说,“去他妈的羞涩吧!反正我是再也不会?什麽

眼神费神了……”心里有一阵悲凉。



会议开得平常。中午见到冯仑,说起笑话,他说,周?民最近十分苦恼:“我真

是不中用,怎麽就写不出一篇让人批判的文章来呢?”说到官场,一个朋友

说,现在的机关干部人的功能都退化了。笑的功能退化了,一些干部只会一种

笑,对上司的媚笑。见到其他人,不知道如何笑。他和一个处长开会住在一个

房间,前后十几天,没有看到他笑过一次。有时,他很想笑,但面部抽搐几下

后,没有笑意,终于放弃。语言功能也退化了。他们只会说“文件语”,不会

说人话。他把这些人称?“狼孩”,我称他们是“机关人”。这是一种新人,如

何确切分类,尚待研究。



晚间见到敬新,心里不好受。我希望他的生活状况能有所改变。



6、街头的怅惘(10月12日)



在家带未未。下午用小车推她上街,拣陌生小巷穿行。看到热闹的小集市,听

到或男或女、或粗或细的叫卖声,一串串自行车铃声沿街飘落,目光掠过一排

排破旧瓦楞上长满青草的屋舍,门前的牵牛话和美人蕉,看见各色人等来来往

往,或匆忙,或悠闲……



我猜想,每个人都有一大书厚的故事,每扇门里都有许多悲喜剧。生活在发生

著,消失著,象洗衣妇手中的泡沫,而我无从得知。我突然感到生活的可爱,

有许多事没有去做,有许多人没有去交谈,没有爱够的感觉震撼了我。我似乎

被放在硬硬的生活套子里,与鲜活的生活隔了一层。生活要是没有挫折、失

败、痛苦、撕心裂肺的忧愁、痛不欲生的折磨、永别后的重逢,那是什麽生活

呵。



未未突然格格笑起来,她看到生活了吗?



7、参加中共13大报告起草组(10月13日)



进玉告诉我,我被抽去参加13大报告的准备工作。在13大报告起草小组下面设

一个资料组,暂定我一个人,如果再增加人,让我负责。目的是让我学习大手

笔的写作技巧,增长起草大报告的才干。



继续编辑政治体制改革参阅资料。



8、准备随耀邦巡幸江南(10月18日)



近几日一直忙于编辑政治体制改革参阅材料,全部七辑于今日脱手,耗时3个

月。



本打算了结此事之后,好好研究点问题。可进玉告诉我,20日(下周一)要到

13大起草组报到,更繁重的工作在等著我。今晚,进玉又通知我说,下周要跟

随耀邦一行去江浙视察。



9、面对秋风(10月19日)



近来感到累。小未未经常夜里吵闹,缺乏睡眠。回家办了些该办的事,到办公

室睡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散了架,浑身上下撮不到一块。



窗外秋雨迷蒙,寒意袭人。远处几棵树已呈现一片金黄。面对秋风,我又生人

生之慨,心里有一种苍凉的美感。世间的一切是值得爱的。只要我们努力去

爱,一定能找到可爱的东西。甚至蚊虫嗡嗡的夏季,被爱女的啼哭敲碎的睡

眠,政治上的对手玩弄的小小诡计,这一切都赋予生活某种意义,让你不能忘

怀。细雨中的秋景,总是让我激动不已。一片悄然飘落的秋叶,都能轻触到我

心里某个敏感的部分。



我们生活著的人,不满意的居多。也许生活本身不可能让人完全满意。我们追

求各种目标,有些是根本达不到的,有些达到了就失去原来的美感,甚至变成

祸害。重要的是,永远追求。永远保持对生活的期待。没有期待,你就不再会

面对秋风,看秋雨中的黄叶轻轻飘坠……



10、短缺偏好(10月19日)



今天早上,我骑车去换煤气。非常走运,一批煤气罐刚刚运到,我已经来过几

趟,没有煤气罐,白跑一趟。正在我往自行车后座上绑煤气罐时,我听到这则

对话:



“煤气罐再少一点才好呢,”正在开票的女人说。



“就是,让他们每天早上来排队……”坐在她身后的男人说。



他们没有说出来的潜台词可能是:那我们才威风呢,有人求,有人送东西了。

两句对话,已经点破了我们这个社会难以消除短缺的原因。我们不仅短缺煤

气、名牌?品,更短缺信任、爱和同情。我们不得不用蜂窝煤代替液化气,用白

糖代替蜂蜜,用凉白开代替啤酒,而且,我们还用废话代替思想,用马屁代替

友情……经济学家写了几大本厚书,想要消除短缺。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有

能力消除短缺的人,并不希望消除短缺,他们有“短缺偏好”。只要销售量和

他们的收入没有关系,他们宁可选择短缺。?品越短缺,他们的腰包就越丰腴。



11、到13大起草组报到(10月20日)



进玉带我和建平去13大报告起草组报到。起草组在中南海81号内的中办警卫局

大楼里,占了一层楼。王愈明和我们谈了近期工作。先找资料,一共7个方面,

十分庞杂,有的要买,有的要找各部委。



我们差不多每起草一个文件,都要找一批材料,用完,就没了。在中办,连起

码的图书资料都没有。找一份文艺报,要到北图。我们办公室有所意识,前不

久买了数千元的 书,那也是杯水车薪。1982年,书记处会议就决定将中宣部图

书馆、书记处研究室图书馆和红旗杂志图书馆合并成中央图书馆,没有一家愿

意。几年过去了,毫无动静。



12、等级消费(10月11日)



上午和建平上部长们才能光顾的内部书店购买内部资料。我想买汤因比的《历

史研究》和另一位法国人的书《人的问题》。问店员,答曰没有。碰巧该店一

个职工正接到一个询问电话,打电话的人想知道书店里是否有《万历十五年》

这本书。接电话的店员懒洋洋地回答说,“没有。”可是,我刚转过一个书

桌,就看见《万历十五年》的精装本赫然摆在那儿。我告诉一个女职工,她漫

不经心地哼了一声,转身走开了。



这是等级消费必然带来的懒惰。等级消费在我们国家已不足?奇,在精神生活上

尤其如此。一个外国高级艺术团来华,如果演员衣服穿得很少,那平民便无缘

观赏。据说,苏联舞蹈家代表团来华演出,一个公子哥就包下了1000多张票。



突出反映等级消费的,还是内部材料。一般百姓,不知道内部材料?何物。一个

最普通的外国出版物,如果译成中文,也大多内部发行。日本作家菊地昌典对

自己的著作被译成中文在中国内部发行,感到大惑不解,甚至十分恼怒。一

次,《中国美术报》社长张蔷告诉我,总有些人想枪毙他这张报纸,原因是它

登过几幅裸女画。他问审查机关,一些美术杂志登了裸女画,?什麽你不管?答

曰,杂志发行量小,报纸发行量大。又问,一些美术作品展览也有裸女,?何不

禁?答曰,展览只在大都市,你的报纸发行到农村。哦,原来如此,农民看不

得裸女画,他们只配看自己的老婆。



香港台湾的出版物,一般百姓更不让接触,稍犯禁忌,必严惩不贷。山西出了

个《大陆与台湾》杂志,其实并无问题,只有几篇台湾人写的文章,笔还没有

碰到女人的臀部,就引起正人君子的忧虑,被勒令停刊。我住的沙滩北街附近

有一家经营得很好的书店,经常卖一些你想买的书。我常常光顾这个“华都书

屋”。不知道何故,这个书店在85年关了门,直到86年春才重新营业。我问何

故,店主说,因?卖了一些《大陆与台湾》的杂志。而我们这些人,特别是首长

们,什麽不能看呵,香港台湾的报刊杂志随便看。不少秘书房间里,还有很昂

贵的录影设备,经常有一些性片供解闷。



13 、学会打擦边球(10月11日)



晚上贺可存从中央党校来。闲聊起来,他说大家对这次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精

神文明的决议深感失望,主要是两条,一是没有充分阐述高度民主,二是保留

了反自由化的提法。我说,这个决议的通过仍然是一个重大胜利。这个决议对

整个局面没有多大影响,没有引起多少人关注,这本身就是成功。因?有些人是

要通过搞这个决议给改革开放一个当头棒喝,把中国再次拉向左转。想一想八

三年反精神污染,引起全国震动,就是最好的说明。况且,我们这拨人只是坐

在中国之船的左边,拼命把船向右划,可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些人坐在船的右

边,拼命把船向左划,甚至还有人站在“ 舵 手”身边,去挚他的肘,希望把船

扳向左转,结果,船既没有按左边人的意志也没有按右边人的意志航行,它驶

向一个合力方向。不能离开中国的现实政治考虑问题。你如果想通过一个让知

识界感到过瘾的文件,结果是要麽根本通不过,要麽通过一个更糟的。中国只

能“半步”前进,这可能比进一步退两步要好。要学会打“擦边球”。不能用

理想主义的眼光来看待中国,这样不是国家受不了,就是自己受不了。这就是

现实,有时十分肮脏。只能在复杂的处境中坚持韧性的战斗。



14、13大报告起草组召开理论座谈会(10月12日)



13大报告起草小组召开理论方面的座谈会,请大家谈了思路。“会客”们都是

层次较高的人,有部级干部和全国一流学者,于光远、林子力、苏绍智、刘国

光、赵复三、李慎之等。但会间一听就知道,大家并没有做充分的准备,东扯

葫芦西扯瓢,漫谈感想。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要对现行政策进行马克思主义的

理论说明,否则,很难保证政策不变。如何说明,一要坚持提我们现在是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要有商品经济,有多种经济成分,有贫富差别,还要允许并包

容一点剥削;二要明确我们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关

系要不断适应生?力状况,经济、政治制度要不断完善,?改革提供依据。



于光远提出:“现在一个大问题就是人的积极性发挥不出来。如果就此做一个

调查,问每一个人在现在的岗位上发挥了多大潜力,一定很有意思。我有一个

老秘书,有很多委屈,保护不了他,我毫无办法。大家都生活得不自在,很难

受,有各种干扰。要研究这个问题。怎样才能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开会前,必坚说,叶剑英去世了。大家面带笑容,没什麽反应。据说?立说,叶

帅能维持到今天,完全依靠的是现代科学的发展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合璧。?立忘

了说,还有人民的血汗。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6976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