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影尘阁片羽录1] 吴世昌:《中国文化与现代化问题》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影尘阁片羽录1] 吴世昌:《中国文化与现代化问题》
所跟贴
[影尘阁片羽录1] 吴世昌:《中国文化与现代化问题》
--
Anonymous
- (228 Byte) 2004-5-05 周三, 上午1:13
(863 reads)
花田八路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吴世昌:《中国文化与民主政治》
(262 reads)
时间:
2004-5-05 周三, 上午1:36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文化与民主政治》札迻(代导读)
花田八路
本文是吴氏《中国文化与现代化问题》一文的续篇。文中的不少见解足称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反思中国文化传统的最深刻洞见之列。
兹略述其要如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民既然是统治者的资本,爱惜人民也和爱惜玉帛差不多,「民胞物与」本来是连在一起的。民主的最基本条件是保障人权,重视人权,则是中国文化中所没有的。”。
“民主政治的基础应建立在人权上,而中国却并没有把人民当作人看待。”
“严格说来,在中国的家族制度之下,以及家族本位的文化之下,到现在还只有「家」人,没有「国」民。”
当然,由于是为《观察》杂志而撰,大概多一挥而就,故举吴文证不当不时可见,本文不免。如 文中抨击中国政治传统惘视人权,举“汉代的刘邦就最爱「烹」人,他是连他父亲的肉都想吃的。”为例,其不慎可察,虽然在同书所收其他文章里可见作者并非不知原典故是何情形。
要之,虽瑕疵不免,但此文作《中国文化与现代化问题》的续篇,确无续貂之迹,易代之际异端知识分子之忧于今犹足省人。
**********************************************
中国文化与民主政治
吴世昌
我在上文论中国文化与现代化问题,曾举若干证据,指出中国文化中道德成分极差,其文化本身又根本不适於探讨真理,发展自然科学。对於爱好中国「本位文化」者,必将目为离经叛道。但我没有资格负这个责任,因为我只是用现代化的尺度去量中国文化,为现代化的需要而论中国文化。原来这个离经叛道的责任是应该由「现代化」去担负的,如果今日中国可以遗世独立,仍旧过着原始的农业社会的生活,我们衡量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准又自不同。同样的,构成中国文化的历史人物也不负今日所谓不道德、不科学的责任,至少事实是如此,例如造伪书,替伪书辩护的人不但不以为可耻,而且还以为是在「卫道」。
中国今日的问题,不但是个科学化的问题,而且更是个民主的问题:在原始的农业社会里,不但科学化是不必要的,玩物丧志是应深戒的,并且民主也并不必要。近来有人提倡本位文化,说正统的儒家也有民主的学识,证据当然是孟子,他主张民为贵。当然,书经里还有「天听自我民听」「民为邦本」的话,国策里也有先问「民无恙」後问「君无恙」的故事。但这至多只能说是民「本」思想,决不是民「主」思想。本是本钱,是资本,正是现代所谓政治资本,资本当然可以视为工具,工具只能为帝王所用,决不能作帝王的主人。孟子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他也主张爱民如「子」,梦想着文王时代的『庶民「子」来』。而在那时候,「子」「女」是与「玉」「帛」并称的,都是统治者的财货资本。所以那时所谓「民为贵」,和现在商人所谓「金为贵」差不多;而所谓「天听自我民听」,也就等於说:「行情要看货色」。而赵威后问齐使的故事中,粮食又放在人民前面。可以看出即使在自由思想的战国时代,也决没有想出古代希腊的民主观念。孟子如果听见了当今学者恭维他有民主思想的话,他一定来函更正,并且严重抗议,因为否则梁惠王和齐宣王之流,一定要对他不客气了。至於后世自以为奉儒家道统的人,更不必说。反对佛教,而自以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以後应该有他来传衣鉢的韩愈,人民如果认为不『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这样的「本位文化」,而居然有人还能在这中间找出民主思想来,岂非奇迹?如果说,明夷待访录中可以寻出一点民主的嫩苗,那是夹在一个历史上最黑暗的统治和被异族征服这两个时代中间的呻吟,除了可以利用来作为推翻异族统治的宣传以外,也没有起别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民既然是统治者的资本,爱惜人民也和爱惜玉帛差不多,「民胞物与」本来是连在一起的。民主的最基本条件是保障人权,重视人权,则是中国文化中所没有的。玉帛是儒家所谓「礼」的象徵,也是两周祭祀大典中主要的物品。在庄严的祀典中,玉帛是和牛羊和人一起当作祭品的。「用人」和「伐」的祭礼,甲骨文中就有许多记载,和「用牲」完全一样。「用人」於社,左傅中也有记载。以人殉葬,也是儒家所尚,有人用「俑」来代替,孔子还骂他「其无後乎」!因为俑不是真货而是假货,孔子叫作「象人而用之」,这是不合乎「四维」之首的「礼」的。「吃人」的说法,也决不是夸大的形容词。远古不说,近人最爱夸汉唐文明,而汉代的刘邦就最爱「烹」人,他是连他父亲的肉都想吃的。唐代的渤海诸葛昂在酒席上和朋友赌阔,曾叫他一个绝色的爱妾,先出来行酒,不久便把她蒸熟了,装在一个大盘子里,涂上脂粉,端出来请客,客人不敢吃,他先撕开她胸前的纱衣,擘乳肉来吃。这些故事,可以使Swift
的名作Amodest Proposal,完全失去讽刺的意义。用仇人来活祭之风,是到现在还流行着的。剖徐锡辚的心肝来活祭恩铭是清末的事,我上月接一个亲戚来信,说他们县里捉到了年前的伪县长张鹏举,正预备在公审之後活祭破张杀害的人,不知现在祭了没有。此外如以女人常货币,拿来换马,换书,则不但认为无妨人道,而且正是构成本位文化的雅举韵事,为诗人们所赞赏歌咏的。
我们即使承认中国文化教仁教义,满是道德,但是一面教人做圣贤,一面却承认用人来祭祀,来殉葬,来衅鼓,来煮熟了吃,来当货币用,来公开活祭,数千年来熟视无睹,从不发生,「人权」的问题。今天忽然要在这些可以把人祭祀、殉葬、煮吃、活祭的本位文化中建立保障人权的观念,并欲藉此观念以建立民主政治,这也是强爱好本位文化者以所难,未免不合这个「特别国情」。
再说中国的本位文化把人当「物」,倒不限於儒家,左传中所谓「物不能两大」,及一般称人死为「物故」,这都是以人为物,荀子说:「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这一物正指一般人。魏晋之间,称人为物的风气更加普遍,如卢志问陆机云:「陆逊陆抗是君何物?」山涛见王衍说,「何物老妪,生此甯馨儿!」这是连别人的祖、父和母亲都可以称为物的。至指小儿为「英物」,女子为「尤物」,都无恶意。人物连称,如世说新语记王坦之和伏滔习凿齿「论清楚人物」。洛阳伽蓝记「尔朱荣人物委琐」。直到现在,我们还是以人物连称,也不觉异样。这虽然是一种风尚,却可以看出这个观念的起源,由於没有把人从别的物中特别提出来给以人所应有的观念。这种风尚,也正和上文所指出的「子女与玉帛并称」相配合的。既然是物,自然只好由「天子」牵着走,不能让被牵者知道牵到那里去。用圣人的话来说,则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近人爱作翻案文章,替圣人辩护,说这两句应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想大可不必。因为果真如此,倒是和「用人」「殉」……这一套本位文化不相合了。
所以本位文化也许诚然有许多好处,那也是祖宗们的事,与子孙无关;而且祖宗的冕服珠履,孝子贤孙也未必穿得着,倒是祖宗们的劣根性,却不容易革去。中国要求现代化,文化的遗产既阻碍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妨害民主政治的培养,民主政治的基础应建立在人权上,而中国却并没有把人民当作人看待。父母生了子女,把他养大,主要目的是耍他「孝」。孝是子女应该给父母的报酬,所以养子女是投资,将来要收回利润的。最明显的证据是父母生病,子女割股,是被认为最忠实的履行付息义务。严格说来,在中国的家族制度之下,以及家族本位的文化之下,到现在还只有「家」人,没有「国」民。
上文拉杂所记,使我们感觉到中国如果要实行民主政治,抗着这个本位文化的十字架是跑不动的。即使马上扔下,也巳因为抗了几千年,抗得精疲力尽,非好生补养不可。如果今天还有人主张要把这十字架抗下去,那显然是对於民主根本没有兴趣,也不要使中国现代化。这些人也许是对的,因为中国的不进步对於他们有好处。
附记,上期本文所说中国传统文化把「学以致用」教人的「功利观念」,也和现代西洋人的功利主义不同。西洋的功利主义,茌十九世纪可以英人边沁为代表,所以也有人称为边沁主义。他所谓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是指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近来可以美人杜威为代表,他主张实利主义(Pragmatism),是指所学可见诸行事,这都是对於社会的功利,而不是为学者本人的功利。中国人所提倡的却是指自利的功利,至多包括家族的功利,所谓「显亲扬名」,「荣宗耀祖」,「某业所就,孰与仲多?」「一人成仙,鸡犬登天」,均是。即以近事来说,前两年教育政策亦可说明此种精神。学实用科学的学生可以得全公费,在未利天下之先,先利他自己再说,这正是提倡功利主义者的本意。西洋人和中国人脑中的功利观念之不同,因为西洋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而中阈人是生活在家族中的,所以若有人误会以为我说中国文化重功利观念,正与边沁和杜威的学说相暗合,那又是不懂得中国本位文化的真精神。
--------------------------------以上为原书第46-50页内容
转贴请务必注明出处!
原版扫描、 终校: 花田八路
图文处理、 初校: 六者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I said this too:))
--
芦笛
- (82 Byte) 2004-5-05 周三, 上午3:51
(205 reads)
《中国文化与民主政治》原文书影
--
花田八路
- (82 Byte) 2004-5-05 周三, 上午1:37
(207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5912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