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李际均:《从恐惧到无畏的升华》 。。。。。。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李际均:《从恐惧到无畏的升华》 。。。。。。   
所跟贴 ZT李际均:《从恐惧到无畏的升华》 。。。。。。 -- 须弥山主 - (1805 Byte) 2004-4-13 周二, 上午11:51 (899 reads)
须弥山主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5
文章: 1865

经验值: 0


文章标题: 李际均:《世纪的潮流与中国的崛起》 (228 reads)      时间: 2004-4-13 周二, 下午12:05

作者:须弥山主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李际均:《世纪的潮流与中国的崛起》

--------------------------------------------------------------------------------

作者: 老行伍(巴.山.彩.叶) [116081:16988], 23:39:10 04/12/2004:
- 论剑谈棋 豪杰尽聚 -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李际均《论战略》第 七 章
[ 作者:李际均 源于:作者供稿 点击数:134 责任编辑:长戈 ]

世纪的潮流与中国的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半个世纪了。这次大战,以其规模之巨大、手段之
残酷、伤亡之惨重、影响之深远,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沉痛的记忆和极为重要的
一页。期间,直接或间接卷入的国家有80余个(正式宣言参战国为61个),近20亿
人,军队和民众死伤总数达1亿人左右,财产损失达4万多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
战既是一场空前浩劫,也是对人类良知和进步力量的一次空前大考验、大检阅;
同时,也为加速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进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
的动力。应当看到,在这场战争结束刃年后的今天,世界并不安宁。政治变故、
领土主权、经济利益、宗教信仰、生态危机等矛盾的积聚与激化,不断触发着局
部战争或军事冲突。人类正怀着跨世纪的隐忧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各国的政治家
和战略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承担着一个共同的历史责任,那就是如何接
受历史的教训,避免重复历史的错误。在过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总是“战争比
和平发达得早”,正义力量能够赢得战争胜利,却从未赢得真正而持久的和平。
现在,摆在人类面前的任务是:让和平成熟起来。在世界又面临着新的历史抉择
的时候,有必要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并从大历史观、大政治
观和大国防战略观的高度,对如何避免和制止世界大战,对战争动因与和平存在
的方式,对如何坚持和平与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探索。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功绩与教训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对邪恶、光明对黑暗、进步对倒退的广场历史性
的大决战。它的丰功伟绩是不可磨灭的。


首先,世界第一次结成了最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从法西斯的野蛮蹂躏
下挽救了人类文明,铲除了战争的策源地,恢复了世界和平。战后,欧洲国际军
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分别对纳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争罪行进行
了审判(远东国际法庭对日本战争罪犯的清算很不彻底)。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在世界范围内给予侵略者的公开宣判,严惩战争罪魁,以儆后世。这次战争,使
众多的国家融人国际社会体系,获得了表达自己决心、能力和愿望的机会与权利
。正如毛泽东所预言的:“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又赢
得进步”。


第二,打破了战前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并统治世界的格局,导致世界殖民主义
体系的瓦解和民族独立运动的空前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方面削弱了殖民地
宗主国的地位和实力;另一方面,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在参加反法西斯战争
中得到了锻炼,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促进了政治上的进一步觉醒。特别是战后受
到中国革命胜利的鼓舞,形成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
高潮迭起的局面。第三世界的崛起,彻底冲垮了旧世界的秩序,使殖民主义从此
寿终正寝。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大进步。就资本主义世界而言,这次大
战打破了历经3个多世纪的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内部政治和
经济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迅猛发展。


第三,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一度获得繁荣和发展,成为人类历史上社
会主义制度一次大规模的实践和尝试,并且在全世界展示了它的历史成就。虽然
后来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政治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空
前的挫折,但这决不意味着共产主义理想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应当看到,用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远比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要复杂和艰难得多。因为封
建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而社会主义却是更为深刻的社会
革命,它要求既要发展生产力,又要坚持理想、道德与社会公平。这决非短时间
或一次革命所能完成的。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遭受挫折,究其原因,
主要是在实践中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走向了自己的反面。社会主义理论本
身也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人类历史的每一次巨大灾难都是用历史的巨大进步来补
偿的,共产主义运动也必定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参战国在军事战略指导上有许多教训。例如,法国军事思
想保守,对德军主突方向判断失误,军事领导人庸碌无能。苏联错误估计战前形
势,缺乏对付德军突然袭击的充分准备;肃反扩大化造成普遍的军事指挥水平下
降;在军事理论上忽视战略防御;对德军的主突方向和作战样式判断失误;战前
部署和战争初期指挥失当等等。其他国家在军事战略上也各有各的经验教训值得
总结。但是,在当今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首先需要从国家政治
战略的高度来总结这次大战的历史教训,并以此作为处理国际政治关系和国家间
关系之殷鉴。


第一个历史教训是,搞强权政治,谋求世界霸权,必将自取灭亡。战争的性
质,人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德国和
日本,其当权者野心膨胀,妄图充当世界霸主,奴役各国人民,甚至以种族的优
越作为其基本理论依据,对被侵略国家的人民采取大规模屠杀和种族灭绝政策,
制造了一系列惨绝人寰的悲剧。这种违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尊重别国人民起
码生存权利的强盗行径,理所当然地遭到被侵略国家的人民的奋起反抗。自古以
来,凡穷兵黩武、妄图攫取世界霸主地位的,无不遭到可耻的失败。曾经喧赫一
时的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拿破仑帝国,而今安在?同样,希特勒的德意志第
三帝国、当年的“大日本帝国”也土崩瓦解了。它们谁也没能逃脱“绝对霸权必
将绝对衰败”的命运。它们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使本国人民遭受了
巨大痛苦,使自己的国家蒙受耻辱。这些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政策的结局,足以
告诫后世,企图谋求世界或地区霸权、实行新的军事干涉主义的一切国家和集团
,不要重蹈覆辙。


第二个历史教训是,姑息主义和绥靖主义政策必将助纣为虐,贻患无穷。在
这次反法西斯战争开始的时候,几个大国不但未能及早地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负起保卫世界和平的责任,反而从各自利益出发,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对法
西斯让步,求得妥协。在西方,他们对德国法西斯采取姑息主义和绥靖政策,企
图将祸水东引,并制造慕尼黑阴谋,出卖小国,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
东方,他们则坐视甚至纵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承认日本制造的伪满洲国傀
儡政权。上述种种以邻为壑的做法,并没有保障他们自己的安全,反而使自己的
国家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在反法西斯战争初期的历史上留下了极不光彩的记录。



第三个历史教训是,放松警惕必将付出惨重代价。实行战略防御的国家,必
须防患于未然,保持足够的用于自卫的军事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处于战略
防御地位的国家,由于放松警惕或存在侥幸心理,在战争初期都遭受了重大损失
。后来,他们依靠全国人民的同仇敌忾和动员战争潜力才扭转了战局并转入反攻
。特别是苏联,在战争初期遭受惨重挫折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强大的战略预备队
和雄厚的国防工业基础,就无法制止德军的长驱直人。如果苏军一旦在西线完全
失利,那么日军就会乘机进犯其远东地区,苏军也就没有力量在斯大林格勒转人
反攻,盟军的第二战场也就不可能开辟,最终整个世界的历史就有可能重新改写
。对于中国及其他弱国来说,还有一个重要历史教训,就是落后就要挨打。摆脱
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落后状态,提高全民族的凝聚力,发展综合国力,是防
御侵略、保卫自己国家安全的重要精神和物质前提。


鲁迅曾经说过,世界的进步,当然大抵是从流血得来。许多历史的教训,都
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应当看到,直到今天,人类仍然没有找到完全制止战争
的办法。这不是人类的想像力有限,而是没有消除战争的根源。人类的选择曾经
影响历史,而历史的教训则告诉人类如何选择。今天的人们应当从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经验教训中,获得反对侵略扩张、维护世界和平的智慧和勇气。


(二)中华民族的觉醒与解放事业的历史转折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个主要参战国之一,中国战场是亚洲大陆地区
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战场。中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共歼灭日军150多万人。中
国战场牵制日本陆军的总兵力,最高时达94%以上。到1943年11月美军在太平洋
战场转入战略反攻时,中国战场仍牵制日本陆军兵力54%以上。其中,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牵制日军侵华总兵力,最高时达到75%;1945年日本投降前
为69%。从而有力地策应了亚洲、太平洋和欧洲战场盟军的作战。中国军民在抗
日战争中总共伤亡3500万人以上,其中牺牲2000余万人,财产损失仅据当时的国
民政府对官方的财产损失及战争消耗的不完全统计,即达1000亿美元以上。中国
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是中国
抗战牵制了日本侵略军的主力,使其无法实现“北进”战略,从而使苏联避免了
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并且得以从东线的调50余万兵力投入到西线的防御和
反攻作战。二是中国抗战推迟了日本的“南进”计划,使盟国为实现“先欧后亚
”战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三是中国抗战使日德两国侵略军东西对进、会师中东
的梦想彻底破灭。四是中国派远征军入缅作战,解被困英军之危,与盟军一道解
放了缅甸。总之,正是由于中国抗战,才使太平洋战场的盟军度过了最危险的难
关。美国战时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塌了,你想一想
有多少师团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
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
,割吞埃及,斩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在这里,罗斯福的确是从世界战
略全局的高度来评价中国抗战的地位和作用的。正因为如此,中国赢得了应有的
国际地位。战后,中国作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鸦片战争以来的远东局势,是近代中国历
史发展和人民解放斗争历史的转折点,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里程碑。
它证明,一个长期被欺压、被奴役的伟大民族,一旦有了正确的领导和到了生死
存亡的关头,就会觉醒和挺立起来,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为救亡图存而战。抗日
战争动员和唤起了亿万民众,发展壮大了社会进步力量,沉重打击了反动、腐朽
的势力,大大推进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进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会
主义的前沿阵地加以扶植。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又把日本作为后勤基地,因而没
有认真肃清日本军国主义的残余势力,对战争罪犯没有进行彻底惩治,甚至有的
战犯摇身一变成为战后政界的头面人物。日本的一些政界要人屡次甘冒天下之大
不韪,美化侵略战争是所谓“自存自卫”,并公然参拜靖国神社,为战争罪魁招
魂;修改历史教科书,抹煞侵略的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的罪恶事实。凡此种种
行径,犹如在和平宁静之夜,不时传来法西斯幽灵的叩门声。这不能不让亚洲各
国人民警觉和担心!掩盖历史罪行,骨子里就存在着重复历史罪恶的潜在动机,它
触痛了曾被日本侵略军蹂躏过的国家和人民的“集体的历史创伤”。亚洲各国人
民、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是绝不允许这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企图得逞的。


一百多年前,法国作家雨果在痛斥英法“两个强盗”毁灭北京圆明园的罪行
时写道:“统治者犯的罪并不是被统治者的错,政府有时会成为强盗,但人民永
远也不会。”日本一些军国主义分子的翻案活动,不仅遭到亚洲各国人民的谴责
,也遭到日本的有识之士和有良心的日本人的反对。中国人民的忧患意识,是被
侵略的惨痛历史回忆和面对威胁的一种现实感的反映。中国人民在走上繁荣昌盛
之路的时候,仍然不会丧失警惕。


(三)时代的潮流与人民的选择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各参战国家在战争中的地位作
用和战争的结局,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与演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的胜利,扑灭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战火,却没有点燃通往和平的路
灯。此后,世界又经过长达45年的武装共处和冷战对抗,才走出两霸争夺的泥淖
,迎来“冰点级的和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和接着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臣民经历百年
屈辱、百年抗争,重新获得民族自信与自尊的开端。尽管拿破仑当年曾经警告西
方,不可让中国觉醒,但中国经历了许多世纪的饥荒、战乱和革命之后,终于觉
醒了。中国的复兴,是继1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法国大革命和20世纪俄国
十月革命之后,世界格局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两霸争夺的历史再一次证明,强权政治是行不通的,
是既损人又害己的政治。冷战时代,美苏对抗,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世界霸权,结
果苏联被他拖垮了,美国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正如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说的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有的美国学者讲
,“美国不能充当世界宪兵,也不能成为世界银行家,甚至不能成为世界道德家
。”美国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犯罪和暴力活动、不断扩大的种族裂痕、泛滥的毒
品、堕落的色情文化、到处蔓延的精神空虚等几十个政治和社会问题,长期以来
并没有得到解决。如果要问,对美国的威胁来自何方,答案是:恰恰是来自美国
本身,来自那么多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也来自目光短浅的对外政策。


历史的教训在于人们忽视或忘记历史教训。明智的政治家、战略家应当知道
向何处前进,在何处止步。“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人类向往和平与发展,各
国间要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和合作,而不应以强凌弱。政治努力的终点不应当是
战争的起点。应当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和强弱,也不论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的差异,都有权参与国际事务。各国人民都有权
进行自已的政治选择。强迫别国屈从其压力,订“城下之盟”,是任何一个有尊
严的主权国家都不能容忍的。
各国的战略选择可以多种多样,然而时代的潮流只能是一种。和平与发展是
当今时代的潮流,是人类共同利益之所在。尽管有的政治家和战略家可以一厢情
愿地勾画世界蓝图,也可以把各种偶然因素强加给历史,却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
基本规律,阻挡不了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和则俱兴,战则俱损。高技术是当代
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把高技术用于战争,就是把创造文明的力量变成毁灭文明的
力量,无论怎样神奇也不值得称赞。应当用高技术造福人类,而不是制造战争灾
难。这才是对世界发展负责的态度。


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人民要走的是祖国统一的道路,是既吸
收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又不丧失自己优秀文化传统的道路。中国坚持和平外交政策
,奉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在国际上率先裁军百万。中国不侵占别国一寸土地
,不在国外设立军事基地。中国是保卫和平、制止战争的重要力量。中国保持必
要的军事力量,发展尖端武器,纯粹是防御性的。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军费始
终处于低水平之列。1994年,如果按每个军人的人均军费计算,美国每个军人为
17万美元,日本每个军人为17.7万美元,而中国每个军人才2000余美元,只相当
于美国或日本的约百分之一点二。中国的军事装备质量水平甚至低于周边某些发
展中国家和地区。而最根本的是,中国从来没有扩张的意图。中国不会、也不可
能对别国构成威胁。


中国人民从自己的痛苦经历中,认识到维护自己国家主权和尊重别国主权的
真切意义。世界上少有像中国那样被列强任意宰割,被迫同外国订立那么多丧权
辱国、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多达180余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国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
贡献,然而中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当年的《苏日中立友好条约》和《雅尔
塔协定》都反映了这一点。时至今日,在香港问题、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以及诸
如人权、经贸等内政问题上,我们仍不时感受到西方某些大国傲慢与无理。西方
超级大国及其伙伴,在人权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不尊重别国主权和别国人民的
选择,这种“人权外交”就是地道的“霸权外交”。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
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很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日益繁荣昌盛,粗暴地
干涉中国内政,不断地制造“中国威胁论”,挑拨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这不
过是老牌帝国主义制造的所谓“黄祸”论的翻版。历史上,每当列强企图进攻中
国时,总是发出这种叫嚷。正如西方一位评论家所说的,黄祸是帝国主义时期的
一个口号”,“是白祸制造了黄祸”。正是在所谓“黄祸’’的口号下,“八国
联军”侵入北京;也是在这个口号下,美国出现过延续几十年的排华运动。中国
人民听够了这类谎言,并视之为列强侵略和干涉中国的一种信号,从而激起民族
忧患意识,提高对中国面临安全威胁的警觉。


(四)千秋伟业,功在统一



20世纪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具有极不寻常的意义:本世纪初,“八国联军”
入侵北京,国土沦丧,山河破碎;到本世纪末,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可以说,
20世纪是中国人民始于忧患、终于安康的世纪。这是无数先烈、亿万中华民族的
优秀儿女用生命、鲜血和艰辛奋斗换来的。在这个世纪的岁尾,中国人民扪心自
问,的确无愧于20世纪,也无愧于人类。然而,以海峡两岸分离的现实而论,却
无以告慰后哲前贤。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说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
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文明能作为一个国家而
保存下来,尽管它遇到许多破坏的力量”。他严肃地指出,“提倡分裂中国的人
一定是野心家。”对照台湾地区的政治现实,孙中山这掷地有声的宣示仍然非常
具有针对性意义,同时也显示出孙中山先生“爱国若命”、文如其人的高尚品格
。历史比个人伟大,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每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不论家居伺地
、所操何业、奉何信仰,都认同一个比自身更伟大的事业: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
统一的事业。这正是中华文明不朽的奥秘所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生存共同体,历史上生活在我国疆域内并在
中央统一管辖下的各民族政权,都是中国内部的地方性政权。自秦统一后的2200年
间,中国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时间占三分之二以上。历史上每一次民族对峙、国家
分裂之后,最终的结局仍是民族融合与新的空前大统一国家的出现。例如春秋战
国之后的秦汉大统一;魏晋、南北朝之后的隋唐大统一;五代十国、辽夏分治、
金宋对峙之后的元代大统一;元末群雄割据之后明代复归统一;继之清代初期在
全国范围内实现空前的稳固与统一。


中国历经数千载沧桑,而民族认同始终如一。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谋求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社会心理、道德观念、民族感情
和价值判断的标准。这对于一些外国人来说,也许是不可理解的,但对中国人来
说,却是中华文明的最高体现与追求。中华文明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独立起源的
文明之一,又是世界上惟一延续不断的文明。世界上有许多文明古国都是此兴彼
亡,而未能保持其历史的一贯性。只有中国劈荆斩棘,闯过了上下五千年的沧桑
历程,在历尽劫难中,保持了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鲁迅先生说过:“历史上写
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就隐含着中华
民族精神起源的信息: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等,体现着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民族团结、世界大同的精神,后来形成的儒家的仁爱自律
,道家的柔武超脱,墨家的勤苦笃行,兵家的权谋韬略,纵横家的审时度势,法
家的耕战峻法,以及“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锥,在汉苏武节”等
等,都是民族精神与正气的体现。这种发端于上古,绵延数千年的中国精神的升
华,就是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和统一观念。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
中国这样经历了许多世纪的诸民族的分合聚散、战和更替,大迁徙与大融合,却
始终不曾割断其共同的文化传统,而且后来越是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与压迫
,越是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至今,它仍是维系中国
各民族团结和统一的精神纽带,是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凝聚力。
因此,任何分裂中国的图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不论是“台独”,还是“藏独
”、“疆独”或是搞什么别的“独”,或是如李登辉那样,满脑子“恋日情结”
,津津乐道当过“皇民”,千方百计搞分裂祖国的图谋,都是对中华民族的背叛
。中国历史上凡是挟洋人以自重,认贼作父,包藏祸心的独夫民贼,都是没有好
下场的。任何外国,凡是制造或支持分裂中国,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
的阴谋,就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就是与12亿中国人民为敌。中国人民从来没有
、今后也决不会屈服于任何的外国压力。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次内部战乱,或征
伐,或对峙,或和亲,或分或合,这都是中国自己的事。中国的统一靠中国政府
和中国人民自己解决,不容外国势力置喙,更不许别人插手,制造障碍。台湾是
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终归是要统一的。


我们在这里讲中华文明的历史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完全是一个古老民族的深
沉的理性探索,决非狭隘民族主义的宣泄。正如李光耀先生说的:像中国这样成
熟的文明不致心胸如此狭窄。






作者:须弥山主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须弥山主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504209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