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天黑同志,你在对诗歌所谓境界还如此沉迷,我几乎不愿意再重复对此分析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天黑同志,你在对诗歌所谓境界还如此沉迷,我几乎不愿意再重复对此分析   
所跟贴 天黑同志,你在对诗歌所谓境界还如此沉迷,我几乎不愿意再重复对此分析 -- Anonymous - (292 Byte) 2004-4-11 周日, 上午9:48 (231 reads)
武汉蒋品超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7。是精神性写作和平民化写作,还是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二) (77 reads)      时间: 2004-4-11 周日, 上午9:55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7。是精神性写作和平民化写作,还是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二)

--关于上世纪以来诗歌写作风格的定位


昨天太累,写得零乱,今天抽出昨天一部份整理了加深了些,贴给大家

纵观所谓“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诗人及其作品,不难看出,他们真正的分野其实并不是他们真正属于哪一个不同的阵营,代表哪一个不同阶层的利益。不是的,不是象“知识分子” ,“民间” 两个词列在一起,在字面上给人的那种鲜明的,抵触性的堡垒感。无论‘理性重,注重精神,讲究崇高和唯美’ 的 “知识分子写作” ,还是‘感性强,注重细节,讲究故事和趣味性,贴近生活现实’ 的 “民间写作” ,他们各自都有接近甚至完全和对方原则相符的作品存在。也就是说他们争辩的这两种写作其实可以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而不是象路线斗争,对立的世界观不可调和!所以以“知识分子写作” 和“民间写作” 两个互不包容的概念来界定和划分显然在人们心目中人为的制造了两种本来有着交叉关系的写作的对立!而重看历史,形成所谓“知识分子写作” ,让所谓的“民间写作” 头痛的传统,即于坚所说的“诗歌体制” 的“黑手” 是什么呢?我引于坚在<谈诗论道>一文中的一段话:‘中国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的写作,无论强调政治的还是标榜不问政治的,崇尚的都是“站在虚构的一边”。至今依然为诗人们津津乐道。政治抒情与自我抒情就惯用语来看,贺敬之式的抒情与海子式的抒情看起来好像风马牛不相及,但“站在虚构的一边”是一致的。“站在虚构的一边”,其实已经成为诗歌风气,常识、诗歌教育和诗歌体制。看看教科书,其实大都是依据是否“站在虚构的一边”来取舍作品。“站在虚构的一边”制造了大批的“高雅迷”。 ’ 其实他应该把北岛也列进去,我想他其实未尚不曾想过。只是他感到如果把北岛也列进去,很多事情谈起来,他就会有些力不从心了。如果说贺敬之,海子是块大石头,北岛就是一整座山。石头尚能勉强为之,山实在是他应付不了。因为贺敬之,海子的确有他们虚的一面,虽然他们可能认为自己诚恳真实,但在读者和普通人读来则不踏实,与自己心中所感受到的“人” 和社会等的真实有一段距离,可以让于坚捞一些口实。而北岛一代以钢铁般的力量撼动了整个历史整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无论强调政治的(如<回答>)还是标榜不问政治的(如<一切>)’, 他们都没有“站在虚构的一边” ,都在人心中烙下了真实而且真诚的印记。这里被于坚所指责的就是思辨的,理性的,崇高的,甚至抽象的“精神性写作”,这种写作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与‘国家大机器中“人” 的存在被发现’的思潮同进退,在90年代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被遏止。于是逐渐,或者其实在80年代尾与海子相随就出现了如于坚后文所说的:‘但在八十年代后期,一些诗人反其道而行之,从中国式的柏拉图主义里面走出来,诗歌中出现了“回到事物本身”的倾向。就语言来说,距离事物本身,距离身体最近的语言当然是口语,是人们日常生活每时每刻都在使用的那种语言。’单从语言看,因为朦胧诗给人的感觉比较“文气” ,有些句子翻来副去的想,也似乎还在五里云,搞不太明。因为“崇高” 总与“抽象” “庞大” “遥远” “莫测”等境界相随,这种境界落在文字上,必然也会给人空朦迷茫的感觉。而于坚所提及的“民间写作”这其实是另一种思潮的出现所带来的反映,即平民化思潮。80年代后期,由于北岛们所揭示的‘国家大机器中“人” 的存在被发现’的思潮使个体意识不断强化并深入人心,人们开始重视自我,重视自我的价值,甚至形成了许多人的自觉意识。而‘国家大机器中“人” 的存在被发现’的思潮同时也让一些人们窥见了“人”的渺小与脆弱,面对国家意志,组织威权,社会强力,心感无能或恐惧,很多人由对‘“人” 的存在’(强调“人” 的存在就是对“国家大机器” 的反抗) 的狂热退而注重关心“人” 关心自我,而淡化对“国家” “政治” “社会” 的关注,于是贫民化思潮开始启程。“平民化写作” ,也就是于坚们所说的“民间写作” 即为这种思潮的反映。这种写作因为它是反映平民意识,淡漠崇高精神,因而更贴近自我,随俗,感性,真切,具体,所以它的语言抒写的内容是一种直观的真实,而不是象北岛那样,是一种抽象的真实。

因此人们总在清理而总没理清的“知识分子写作” 和“民间写作”其实是“精神性写作” 与“平民化写作” 。

在八九之后,崇高精神遭受现实镇压,“精神性写作” 当然的遭受重创,很多类似的写作转入地下,形成了不久的将来人们很快可以看到的“地下写作” 。我就是其中一例,我还看到过另外的作品。当然我也有许多“平民化写作” 的作品。“精神性写作” 的另外一支,类似余光中<西螺大桥>风格注重思辨强调深沉而淡化政治的写作就成了与所谓“民间写作” 相对抗的主体。于坚似乎很藐视这种写作,其实我对此也不看好。有下面一诗为证:

母性

--读《余光中诗选》

做爱时

我需要戴套吗

如果思想在里面

肉体在外面

受孕也无所谓

你是在从前

我是在今天

不易也罢

这里有你的产床

产房

和你的热望

装心的器皿空着

苦等

哪一夜

我来轻狂

“平民化写作” 由于注重的平民意识,也就平凡,随俗,甚至随意,猥琐。“平凡,随俗” 就成了后来人们鼓吹的“口语诗” ,“随意,猥琐” 得时势怂恿和放纵,就成了“下半身写作” 。

但无论“精神写作” 还是“平民写作” ,无论“崇高”还是“平凡” ,无论“深沉” 还是“浅显”(即于坚所说的“诗歌不再晦涩朦胧了”) ,只要是诗就应该渗透着诗人的良知!应该关注现实(心灵现实和时势现实) !向恶,向丑,是一种罪过,空泛虚无,言之无物,也是一种错误!商业家有商业家的财富--金钱,政治家有政治家的财富--政体,军事家有军事家的财富--军队,思想家有思想家的财富--哲思,相对而言,诗人是最穷最可怜的!他只有一颗时时都可能遭遇危厄的良心!如果我们将他也糟蹋了,我们将一无所有!将会成为毫无自尊可言被世人所唾弃的可怜虫!

04-04-2003洛杉矶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222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