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从王怡文章中的“孙中山会杀宋教仁”预测看其政论的主观臆断和无中生有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从王怡文章中的“孙中山会杀宋教仁”预测看其政论的主观臆断和无中生有   
安魂曲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2787

经验值: 0


文章标题: 从王怡文章中的“孙中山会杀宋教仁”预测看其政论的主观臆断和无中生有 (732 reads)      时间: 2002-2-18 周一, 上午2:43

作者:安魂曲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请看王怡先生在其得意之作“历史的可能性:辛亥年的张惶”中的两段评论-----



"从这个意义上看,袁世凯接替孙文就任临时大总统,实在是一件好事。至少让宋教仁的政党内阁和议会政治的主张获得了一个实践的机会,至少使民初的宪政建设和政党政治达到了一个高峰。而这一切是决不会发生在孙文的总统制下的。宋教仁若是胆敢逆孙而动的话,第一个要杀他的人毫无疑问就是孙文。



“袁世凯最后暗杀宋教仁之举,要换了孙文,只会是杀得更早、杀得更为坚定。”



---这段“第一个要杀他的人毫无疑问就是孙文”之文字,我想,大概够惊世骇俗的吧,因为“杀同志”这种天大指责,怕是连民国初年孙中山那些死敌也未必胆敢这么“毫无疑问”,拿出来当众招摇过市的。



我想请问王怡先生,您这段“毫无疑问”的推测,究竟建立在什么起码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呢?!



袁世凯1912年上台,1913年3月授意暗杀了国会第一大党领导人宋教仁,这其中时间还不到一年。。



那么请问王怡先生,假如是“只会是杀得更早、杀得更为坚定”的孙中山要是也杀起“胆敢逆孙而动”的自己的革命同志宋教仁的话,估计又会用多长时间完成呢?!半年?还是几个月??



请看以下公认的“背叛孙中山”让孙中山最为痛心的著名历史人物陈炯明的部分简历吧---



“中华民国时期广东军政首领、粤系军阀。字竞存。广东海丰人。1909年当选广东省谘议局议员,同年加入同盟会。次年参与广州新军起义的联络工作,事败赴香港参加刘思复组织的暗杀团。1911年3月29日广州起义时,临阵脱逃。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赴新加坡等地经商,并组织政治小团体与孙中山相对立1917年拥护孙中山南下护法,被任命为援闽粤军总司令。1920年所部发展为2万多人。8月,奉命率粤军回师广东,驱逐桂军。10月占领广州,任粤军总司令兼广东省省长。1921年5月广州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任内务总长兼陆军总长1922年4月因阻挠北伐被免去陆军总长以外的各项职务1922年6月16日发动军事叛变,炮击广州总统府,企图杀害孙中山。。。”



---请问王怡先生,上述有关陈炯明的一些历史年月究竟是否准确?假如您对这些历史年月提不出异议的话,是不是我们可以得出,陈炯明19年前就同孙中山对抗过,拥护孙中山护法长达5年,掌握广州军政大权至少达1年半,最后孙中山也只是将其免职,还保留了陆军总长一职(!),直到两个月后其主动政变,其间并没有因什么“胆敢逆孙而动”,就被孙文“杀得更早、杀得更为坚定”的结论呢?!



再请问王怡先生,在孙中山的革命史尤其是短暂的当政史中,究竟可曾暗杀,明杀,人身迫害过任何有名一点的“革命同志”否?!你自己的文章中就曾提到以下历史事实----



“孙文归国抵达上海的次日,即12月26日,便召集了同盟会最高干部会议。讨论政府组织形式及总统人选。这次会上,年轻的宋教仁提议采用内阁制,受到坚持总统制的孙文极力反对。讨论持续到晚上,双方“面红耳赤、几至不欢””---原来同盟会最高干部讨论问题时也是可以同“极力反对”的孙文唱反调的,假如孙文对“胆敢逆孙而动”者从来就是“杀得更早、杀得更为坚定”的话,那么请问,莫非他此刻的这些“同盟会最高干部”同志难道就不怕孙文翻脸,不怕被孙文杀害,偏要““面红耳赤、几至不欢”么?!



再请看:“(宋教仁被刺杀后)以前一直站在孙文一边的黄兴主张在现有框架中寻求法律解决,和孙文发生分裂。结果由于孙文的激进革命主张,贸然发动二次革命,在国内外失去普遍同情,最后的结果几乎使革命党的力量毁于一旦。。。”---看看,黄兴这个“革命同志”不仅“胆敢逆孙而动,简直都敢和“孙文发生分裂”了,对“孙文在国内外失去普遍同情。。革命党的力量毁于一旦”恐怕也难辞其咎的吧---怎么到这个时候,孙文还是不“杀得更为坚定”呢?!



而最关键的证据还是在王怡自己的文章里面---



“陈炯明受西化教育影响甚大,早年活跃于广东咨议局。他主政期间,设立新学校,为留学生提供资助,沿着更加民主的道路改革广州政府,促成了地方民权法案的出台和反对军人干涉民政的条款。20年代,他是联省自治运动最有力的推动者。与此同时,孙文对这些鸡毛蒜皮的点滴进步似乎毫无兴趣,与反对武力统一的陈将军发生极大冲突,直至双方破裂。



---请读者们好好把这段话同我上面列举的陈炯明什么时候“主政”,什么时候被免职(还没有全免),什么时候发动政变的时间表对比来看,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很不满意地问王怡一句:“不对呀,你不是才说孙文对“胆敢逆他而动”的革命同志会比用不到一年时间杀害宋教仁的袁世凯还“杀得更早。杀得更为坚定”的么?!为什么他又能够在肯定长过一年的时间里“与反对武力统一的陈将军发生极大冲突”,而却不动手杀掉此人呢?!”



显然,事实越摆越清,真理越辨越明,到此,王怡所谓“宋教仁若是胆敢逆孙而动的话,第一个要杀他的人毫无疑问就是孙文”“袁世凯最后暗杀宋教仁之举,要换了孙文,只会是杀得更早、杀得更为坚定”这样惊世骇俗的“历史”论断(同时也是支持其“孙中山不该反对袁世凯”结论的关键论据之一)究竟是个什么拿不出手的货色,读者朋友应当心里清楚了吧!



我倒是很奇怪王怡这个据说很“平和”的人,怎么一具体到孙中山的问题上,就这么无中生有,妄加猜测起来,全不顾历史的事实和自由的心证!莫非为了证明袁世凯暗杀宋教仁可以,而孙中山革命则不行,就可以如此颠倒黑白,在毫无起码事实根据的情况下给一个著名历史人物身上泼“杀害自己革命同志”的污水么??!!这倒让我们想起六四之后一些中共的帮腔者那种“学生领袖上了台,对老百姓镇压得肯定比邓小平还狠还快!”的混账论调。



其实在王怡文章中,他无意中透露出来的孙中山相比袁世凯等同时代中国政治家之可爱之处,我们还是时不时看得到的,请看以下这段描写:



“1911年孙文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一位士绅特意远来南京参观民国新气象,他见到孙文时行叩拜之礼,被孙总统阻止。孙说:“民国的总统在位一天,就是百姓的公仆。”士绅问道:“若是总统离职之后呢?”这个问题就超越政体,问到了“道统”的层次。孙文答曰:“总统离职后就回到百姓中间,成为普通人。”发问者听到这里,方才长叹一声,说:“我今天终于见到民主了。”



---每一个今天的中国人,在看到近百年前的这个感人故事时,是不是颇有唏嘘之感呢?!不管孙文坚持总统制也好(不要忘记美国法国都是总统制),内阁制也好,只要他能说得出“民国的总统在位一天,就是百姓的公仆”和“总统离职后就回到百姓中间,成为普通人”这样中国政治家很少愿意说给老百姓听的话(王怡请再举一个这样在任上说过的领导人来)来,是不是无论如何也要比袁世凯,毛泽东这类人物可爱一点,亲民一点,民主一点,明白一点呢?!



可惜王怡自己写的很多本来可以用来还一些历史本来面目的细节东西自己偏偏看不见,却硬是为了证明自己“革命反动论”之正确就不惜无中生有地胡乱给孙中山加上天大的罪名,这同秦烩的“莫须有”究竟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王怡自我标榜为“坚定的自由派”,也有点想做在政治主张上“善”和“美”的化身罢---可惜,“世界上怕只怕认真二字”,真正的自由派和民主人士,怎么可能为了自己似是而非的“历史教训”就不顾历史事实,甚至随意强奸历史呢?!老百姓要是和这样的自由派打交道,怕是要被根本不尊重历史,也不尊重科学的“自由派”们骗了,卖了的罢!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声称“革命反动”的“自由派”人物,却总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革命者的,在他们看来,只要坚持“总统制”“革命论”这样的政治观点,就肯定会对“若是胆敢逆孙而动的”不同政见者“第一个要杀他”,或者,至少也如芦笛先生所说,至少也要“用暴力打叉”“扣上各式各樣的罪名”---其实,在他们这些人心中才是一点宽容观点都不曾有的,因为他们潜意识中早就认定了:不同针峰相对政治观点之间的交锋就不能稍微激烈一点,否则就是非“杀”非“暴力打叉”不可,读着王怡先生的文章,我常常不寒而栗---是否假如将来我对他也“胆敢逆什么而动”,他也会马上直觉似地往“第一个要杀”上面去考虑呢?又或者假如换了是他来“胆敢逆安魂曲而动”,他也会马上想到俺会对他“杀得更快,杀得更坚决”,从而向陈炯明一样以攻为守呢?!



诛心之法,可以休矣!诛心之人,我必防矣!









作者:安魂曲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安魂曲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4034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