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根正苗红: 暧昧的权力交接:温家宝与他的内阁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根正苗红: 暧昧的权力交接:温家宝与他的内阁   
邢国鑫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ZT根正苗红: 暧昧的权力交接:温家宝与他的内阁 (374 reads)      时间: 2003-12-10 周三, 下午7:37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ZT根正苗红: 暧昧的权力交接:温家宝与他的内阁





作为新一任中国经济的最高决策者,温家宝具有什么样的新政理念?他与前任朱镕基的从政风格有何异同?他与胡锦涛的关系如何?温家宝与几位副总理的关系如何?新一届国务院常务会议组成人员的分工怎样?宗海仁所着的《暧昧的权力交接》作了如下披露:



温家宝的新政理念



新任总理温家宝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属于那种不事张扬、作风踏实、埋头实干、不会邀功的人,就像一颗埋在地下的金子,没有人发现他,他很可能默默无闻地过完一辈子。一旦被发现,他的价值就会被充分发掘出来。六十岁的温家宝出身于天津市的普通人家,凭自己的本事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又奔赴中国最落后的西北地区,并长期在野外从事勘探工作,这使他很了解中国社会状况,很理解普通中国百姓的疾苦;温家宝具有绵里藏针,含而不露,举重若轻,恪尽职守的鲜明性格特徵,这使他历三任总书记而不倒,并在仕途上稳步上升;温家宝从党务转入政务,靠自己孜孜不倦的刻苦学习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具有很清晰的宏观经济思路;他思路清新,谈吐精练,善概括,少废话,不好出头露面;温家宝低调的姿态、务实的作风,深得人心,无论是党代会、人代会选举,温家宝得票率一直都居前五位之列,这次更以99.4%高票当选总理。



作为朱镕基内阁的重要一员,温家宝曾积极协助朱镕基成功地化解了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持起草了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务实地领导了农业和农村工作,负责设计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的战略设想。温家宝表示,他任总理后,继续坚持朱镕基的经济政策,确保朱镕基经济政策的延续性,同时,也体现出自己的特色,目标是建设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



温家宝强调: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必须立足于扩大内需的基础上,以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他指出,这就是要把扩大内需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温家宝强调: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2005年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主线。要明确重点支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温家宝强调: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并特别指出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投资需求增长的内在机制,鼓励社会投资,同时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减少行政干预,促进公平竞争。



温家宝强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长期的基本战略。突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下大力气解决水资源问题。



温家宝重申:增加就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通过增加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要加快多种所有制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



温家宝重申:改善人民生活是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明确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收入,努力提高居民购买能力。



关于农村。温家宝指出:在农村办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决不能强迫命令。要把为农民办实事、谋利益作为农村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倾听农民呼声,并实事求是地反映农民的困难和要求。要关心农民疾苦,把农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特别要关心和帮助贫困地区和受灾地区的农民群众。



关于金融。温家宝指出:低利率、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市场旺销和经济高效增长,但并不能确保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因此,在促进经济增长及改变总供求结构方面,要进一步充分发挥银行信贷作用。温家宝说: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金融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积极探索金融改革,规范金融市场,建立并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资金利用率。要抢时间、赶时间,争取尽快与国际金融体系接轨。



关于环保。温家宝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中国长期的基本战略。突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下大力气解决水资源问题。要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更加注重发挥科学技术和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集中力量对环境治理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攻关。



关于扶贫。温家宝指出:扶贫开发是逐步缩小地区差距,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历史责任。如果不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发展,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



关于社会保障。温家宝指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各地一定要努力开辟基金来源,按照规范、稳健、专业化和市场化的原则搞好基金运作,防范和抵御各种风险,不断壮大基金实力,管好用好百姓的“血汗钱”、“保命钱”。要下大力气建立真正独立于用人单位之外的社会化保障体系。要尽快健全农村初级卫生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农民自愿为原则,鼓励参加商业保险,探索多种形式的补充社会保险。要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作为“民心工程”。



关于西部大开发。温家宝指出:东部地区应积极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资讯、管理等方面的支援,并通过产业转移和协作,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同时,东部地区也可以更充分地利用西部地区的资源和市场来促进自己的发展。从政治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也是一项宏大的扶贫开发工程,是通过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缩短地区差距。搞平均主义,或者任凭差距扩大,都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都不可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于WTO。温家宝指出:在遵守WTO的权利与义务平衡原则的前提下,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切实转化政府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充分利用入世的过渡期,审慎做好对服务业等重要敏感领域的开放和监管;尽早建立产业安全保障体系,合理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尽快建设起一支适应WTO要求的人才队伍。最根本的还是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经济结构调整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努力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这是我们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



温、朱从政风格的异同



温家宝顾大局、识大体,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从不落井下石,而是在人们面临困难的设法给予帮助;从不显示自己,他既是一位足智多谋、维护第一把手形象、没有野心的得力助手,又能独当一面、举重若轻、干练明快地成为一名果断的决策者;他体察民情,了解国情,相信通过自己对各种资讯的分析判断比空洞的听汇报更能掌握真实情况;他比胡锦涛更善于做人的工作,善于化解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决定了他不可能作出非常激进的改革,他善于设定目标,然后一个一个地解决它;他头脑冷静,从不感情用事,一心只扑在工作上,很少顾及自己;他对生活要求很低,从不讲究排场、追求气派,他的生活色彩是单调的,甚至有点乏味;在当今中共高层腐败奢糜之风盛行之时,他的清廉之风颇为人们所称道。



作为朱镕基的接班人,温家宝与朱镕基性格最大的共同点是,抓大事不抓小事,敢于承担责任,为政清廉,没有私利。同时,温家宝与朱镕基性格互补,两人的个性鲜明、不同点多于共同点:朱镕基嫉恶如仇、雷厉风行、敢于批评人,有时甚至不讲场合;温家宝温文尔雅、顾全大局、对事不对人,很少在公开场合批评人,注意场合。朱镕基大刀阔斧、极富魄力;温家宝讲究策略、处事慎重。朱镕基性格外向,血气方刚,富有挑战性;温家宝性格内向,精力充沛,但不咄咄逼人。朱镕基易激动,有时讲话轻率;温家宝更稳重,有耐心,讲话有根有据。朱镕基幽默,有一股吸引人的魅力;温家宝相对缺乏这种魅力。



温家宝与胡锦涛关系



对温家宝来说,与胡锦涛共事很令他轻松惬意。也许是命运有意安排,胡锦涛与温家宝同岁,同年赴西北,又同年到北京,性格的共同点大于不同点。两人都与祁连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各自在甘肃默默奋斗了14年。大西北养成了他们忍辱负重、作风踏实的品性。胡、温两人都爱学习,讲实干,处事周到,不爱出头露面。两人都待人真诚、为政廉洁,敢于承担责任;两人都善于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善于团结人,善于与各界不同人士打交道;两人都比江泽民稳重,比朱镕基少魄力,比李鹏能团结人;两人比江泽民、李鹏能体察人民的疾苦,了解基层百姓的生活。在经济发展战略上,他们比江李注重缩小地区差别、改变中国贫困地区面貌。



胡、温两人也有所区别:胡锦涛的形象光彩照人,尽管他不喜欢出头露面,但只要他出现在一个场合,就会吸引人们的目光,引起人们的注意。不管胡锦涛如何打扮,很难改变人们心目中“官”的形象。温家宝的形象则很普通,如果没有人提醒,无论他在哪个场合都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当温家宝挽起裤管,深入田头、矿井、学校或抗洪救灾第一线时,人们看到的则是农业技术员、工程师、中学教师甚至基层干部的形象,很难将他与“高官”的形象连在一起;胡锦涛作风细致,办事认真,谨小慎微,考虑问题面面俱到。尽管表面不露声色,但如果一件事情没有办好,连觉都睡不着。温家宝考虑问题也很周全,但更善于抓大事不抓小事,处事不惊。比起胡锦涛表面的镇静来,温家宝则深沈得多,对照胡锦涛,温家宝更有决断力;胡锦涛喜欢作长篇大论的发言,擅长阐述,但缺乏精深的观点,善于表达,但新意不足。温家宝精于概括,观点鲜明,看问题一针见血,很有针对性;胡锦涛专事党务,长期涉足意识形态领域,很少过问经济工作,经济学知识贫乏;温家宝从党务转向政务,已具备扎实的经济理论功底,亲自参与了计划、财政、金融、农业、环保、体制改革等领域的重大决策和政策制订。



胡锦涛、温家宝比江泽民务实,比朱镕基少胆略。他们会继续坚持改革,但如果改革目标不清,他们情愿维持现状也不会冒社会动汤的风险。在他们的战略中,中国的稳定仍然是至高无上的,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是他们追求的理想目标。胡锦涛、温家宝作为新一代党政领导人,他们间的关系将比江泽民、李鹏的关系融洽、协调。承上启下,渐进改革,将是胡锦涛、温家宝共同追求的目标。



温与几位副总理的关系



毫无疑问,新一届国务院中江系人马占绝对主导力量,黄菊、曾培炎、回良玉、唐家□、陈至立、华建敏六人堪称江的嫡系。朱镕基真正属意的只有总理温家宝一人,朱所属意的戴相龙、李荣融、马凯等则被逐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江系人马都将成为温家宝推动新政的绊脚石,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将舍弃朱镕基的经济政策。新一届国务院中,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温家宝与黄菊的关系。如果说温家宝在国务院决策中会遇到真正阻力,这个阻力来自黄菊无疑。黄菊比温家宝年长整整四岁,尽管在仕途上一直落在温家宝的背后,也从未与温家宝共事过,但此人太过圆滑,工于心计,飞扬跋扈,有恃无恐。中南海尽人皆知:没有江泽民,就没有黄菊的今天。纵观黄菊在上海任市长、市委书记的11年,他与吴邦国、徐匡迪两位搭裆的关系并不融洽。吴邦国任市委书记时,为了与黄菊和平共处,主动表示市委市府“分工而不分家”,不干预黄菊的工作,面对黄菊新闻几乎每天都上上海报纸、电视,吴邦国只是告诫新闻媒体少报道甚至不报道自己的活动,从而保住了上海班子“表面上的太平”。黄菊任市委书记后,摒弃吴邦国“分工而不分家”的规则,经常对市长徐匡迪指手划脚,发号施令,公开干预市政府的工作议程,终于导致黄菊、徐匡迪严重不和。黄菊之所以如此嚣张,就是因为自己紧跟江泽民,才有恃无恐。这次人事部署中,黄菊觊觎常务副总理并最终挑战李长春成功,关键因素还是江泽民。一位刚卸任的国家领导人春节期间说,江泽民支持黄菊任常务副总理的“理由无非两条,一是发挥自己在国务院的影响力,二是继续给上海政策优惠”。有意思的是,黄菊任“常务副总理”和“只干一届”的资

讯在中南海几乎是同时传播的。针对这样一位比自己年长的第一助手,温家宝心里的滋味当然并不好受。说白了,让黄菊任常务副总理,就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牵制温家宝。有人已经发出这样的警告,要防止黄菊在国务院搞新的宗派主义,特别要防止黄菊拉曾培炎、回良玉、唐家□、陈至立另结山头。若这样,温家宝施政真的将凶多吉少、前途未卜。黄菊负责国务院的常务工作,并协助温家宝分管财税金融、国有资产方面的工作,比其前任李岚清的实权大很多。



温家宝与吴仪、曾培炎、回良玉的关系则单纯很多,如果黄菊不从中添乱,相信温家宝与这三位副总理的关系将会非常融洽。吴仪与温家宝在国务院都很有口碑,两人都深获朱镕基赏识,尽管吴仪与温家宝在工作中直接打交道的机会不多,但吴仪一直很尊重温家宝,很佩服温家宝“和风细雨的工作方式”,温家宝则很欣赏吴仪的“办事利索”,并多次称赞吴仪“分寸感把握很好”。吴仪负责商务、海关、工商方面的工作。



曾培炎是江泽民的亲信,与温家宝关系也非常融洽。温成为曾的顶头上司已有整整10年。1992年底,温家宝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身份兼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曾培炎则从机械电子工业部调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秘书长;1998年春,温家宝任国务院副总理并分管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曾培炎则被任命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协助温家宝主持了中国“十五”规划的编制。有人以“水乳交融”形容温家宝曾培炎两人的关系。曾培炎负责发展规划、国土资源、体制改革、电信监管等方面的工作。



回良玉被称之为“又一个江泽民在国务院的亲信”,此话不假,但是,就像曾培炎,回良玉与温家宝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情谊。1990年夏,回良玉从吉林调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当时的温家宝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兼中央办公厅主任,并分管中央政策研究室。回良玉与温家宝从此相识,并在温家宝直接领导下参与中央农业与农村工作政策的制订,颇受温家宝器重。这次组阁,在物色分管农业与农村工作的副总理时,江泽民与温家宝一拍即合,一致赞同回良玉是最合适的人选。十六大召开后不久,温即嘱回尽快到国务院。去年12月底,温家宝已将自己分管的农业那摊子交出,并嘱回良玉边熟悉边工作。回良玉笑称“重新回到家宝同志身边工作”,“心情无比舒畅”。回良玉成为温家宝的一名得力干将,负责农业、水利、扶贫开发,民族、民政方面的工作。



几位国务委员的分工如下:



  周永康负责政法。



  曹刚川负责国防军事交流,协助分管国防动员。



  唐家璇负责外交、港澳台事务。



  华建敏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



  陈至立负责教科文体。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0253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