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美伊矛盾的前因后果与当前局势研判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美伊矛盾的前因后果与当前局势研判
所跟贴
美伊矛盾的前因后果与当前局势研判
--
bystander
- (2268 Byte) 2025-4-17 周四, 下午5:46
(24 reads)
bystander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23
经验值: 19389
标题:
川普能否以史为鉴?
(16 reads)
时间:
2025-4-18 周五, 下午7:25
作者:
bystand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川普能否以史为鉴?
川普正式拒绝以色列打击伊朗核设施的计划。——《纽约时报》
显然,以色列已经制定了一项计划,其中美军将承担主要任务。这导致川普内阁内部出现分歧,因为这将驻扎在中东的美军置于巨大风险之中。
https://t.me/megatron_ron/8515
朝令夕改已成为华府的新常态,没有人知道下一刻会否又再出现变卦。正如我在此前的评论中总结道:
“川普及其顾问都应该明白贸然发动战争后果将可能是两败俱伤,或需付出极沉重而又不必要的代价,比如在国内推动的议程随时可能因此而泡汤。不可确定因素在于川普是否愿意为‘以色列的安全’买单,以及锡安主义势力是否有能力主导美国的外交政策。鉴于俄罗斯和中国都已表明支持伊朗的立场(但无法确定一旦爆发冲突时介入的程度),若川普一意孤行发动战争,可理所当然地被视为非理性冒险举措,但其赌徒性格或将成为不可测或不可控的变量。”
决策者是否能以史为鉴,将决定帝国未来的国运。以下是DeepSeek的警示:
苏联-阿富汗战争与克罗伊斯诅咒的深层启示
1. 苏联-阿富汗战争(1979 - 1989):"帝国坟场"的教训
背景:
1979年,苏联为支持亲苏的阿富汗政府,直接出兵干预阿富汗内战,试图快速平定局势。然而,这场战争持续10年,最终以苏军撤退、阿富汗陷入更深的混乱告终,并间接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核心教训:
游击战的泥潭:
阿富汗抵抗力量("圣战者")利用地形和外部援助(美国、巴基斯坦、沙特提供的武器和资金)开展游击战。苏军虽装备精良,却无法彻底消灭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反而陷入消耗战。
对美伊战争的启示:
伊朗的军事策略可能更复杂——不仅依赖本土防御(如导弹、无人机),还可能通过地区代理人(如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发动不对称攻击,使美军难以锁定目标。
国际孤立与经济拖累:
苏联因入侵阿富汗遭到全球谴责(包括联合国决议),美国联合盟友对苏实施制裁,并资助反苏势力。战争每天消耗苏联约1000万美元(1980年代币值),加剧其经济危机。
对美伊战争的启示:
若美国对伊朗开战,可能面临类似困境:
外交孤立:中俄可能借机强化与伊朗合作,削弱美国制裁效力;欧洲、海湾国家也可能因经济受损而疏远美国。
经济成本:现代战争开销更大(如一枚巡航导弹价值数百万美元),长期冲突可能加剧美国债务危机。
国内舆论反噬:
苏联民众逐渐厌倦"无意义的战争",士兵伤亡和战争丑闻(如虐待平民)激化社会矛盾。
对美伊战争的启示:
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后,国内已出现"战争疲劳"。若伊朗冲突久拖不决,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反战运动,影响政治稳定。
2. 克罗伊斯诅咒:误判神谕的代价
背景:
克罗伊斯(Croesus)是公元前6世纪吕底亚王国(今土耳其西部)的国王,以财富闻名。他欲进攻波斯帝国前,派人向德尔斐神庙求问神谕,得到的答复是:
"若克罗伊斯进攻波斯,他将摧毁一个强大帝国。"
克罗伊斯自信此预言指向波斯,遂发动战争,结果惨败。最终,被摧毁的"强大帝国"是他自己的吕底亚。
核心警示:
对信息的误读:
克罗伊斯选择性理解神谕,忽视了预言的双关性。他的失败源于过度自信和认知偏差。
对美伊战争的启示:
美国若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可能陷入类似误判:
低估伊朗的抵抗能力:伊朗并非伊拉克或阿富汗,其政权稳定性、军事技术(如导弹库)和地区影响力更强。
高估速胜可能:以为空袭或政权更迭能快速解决问题,却可能触发长期冲突(如伊拉克战争后持续20年的动荡)。
历史循环的讽刺性:
克罗伊斯的失败成为"自招灾祸"的代名词。类似地,美国若因误判引发战争,可能重蹈"为解决问题而制造更大问题"的覆辙。
案例对比:
2003年伊拉克战争:美国以为推翻萨达姆能带来民主稳定,结果催生"伊斯兰国"和地区分裂。
对伊朗动武可能同样导致不可控后果(如核扩散、全球能源危机)。
类比的应用与局限
苏联-阿富汗模式的适用性:
相似点:大国陷入地区冲突的消耗战规律。
差异点:伊朗的综合国力(工业基础、盟友支持)远超1980年代的阿富汗,战争可能更惨烈。
克罗伊斯诅咒的普适性:
价值:警示决策者需反思自身盲点,避免"自我实现的预言"。
局限:历史不会简单重复,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变量(如核威慑、网络战)可能改变冲突形态。
总结:历史的镜鉴
苏联-阿富汗战争提醒我们:
"军事优势≠胜利",尤其是面对有外部支持的持久抵抗时。
克罗伊斯诅咒提醒我们:
"最危险的错误,是以为自己不会犯错"——任何对伊朗的决策必须慎之又慎,避免成为"自我毁灭的预言"。
最终,这两则历史类比的核心命题是:在战争面前,傲慢的代价往往由发动者自己承担。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21473
浏览或加入电报频道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
作者:
bystand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30667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