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对美伊矛盾升级与欧洲困境的补充分析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对美伊矛盾升级与欧洲困境的补充分析
bystander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23
经验值: 19389
标题:
对美伊矛盾升级与欧洲困境的补充分析
(61 reads)
时间:
2025-4-06 周日, 下午5:44
作者:
bystand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对美伊矛盾升级与欧洲困境的补充分析
我的观点:
1. 关于美国与伊朗矛盾升级。
过去有一种说法,相信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的斗牛犬”,会管好当地人。意思就是:中东的阿拉伯傀儡政权都是羊,以色列是牧羊狗,而美国是狗主人。但是自从以色列最后一位主张和平解决冲突的总理拉宾被暗杀身亡,内塔尼亚胡及其领导的利库德集团把持权柄后,情况便出现了戏剧性转变:美国居然充当了以色列的战争代理人。
今天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野心和行动不仅损害美国的利益,也严重损害美国的公众形象。外交政策专家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总结道:
“以色列是我们(美国)的战略负担。美国不仅给以色列大量武器和大量资金,而且是无条件的。人们误以为从战略上来说这对我们有利,但事实并非如此。美国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因为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AIPAC)等以色列游说团体。美国的政治制度允许利益集团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而以色列游说团体正是美国最强大的游说团体。这些游说团体不遗余力地确保美国外交政策无条件地支持以色列,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001年美国总统小布什发动的反恐战,其背后最重要的地缘政治意图就是要重塑中东秩序,为以色列打造一个安全的世界。根据克拉克将军(General Wesley Clark)2003年披露的美国国防部文件:美国当时计划”在5年内攻击并摧毁7个国家的政府。我们将从伊拉克开始,然后转向叙利亚、黎巴嫩、利比亚、索马里、苏丹和伊朗。”
今天美国威胁要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绝对可以肯定与以色列相关。美国曾试图通过渗透手段颠覆德黑兰政权,但已证实不奏效。在军事方面,美方对俄罗斯提供以及伊朗自身研发的防空系统以及高超音速导弹有所忌惮(近日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海空袭击中,美方未能取得压倒性优势,面对伊朗时无疑只会遭遇更大挫折),况且美国在越战后已尽可能避免组织地面攻势,生怕会演变成类似苏联入侵阿富汗时陷入泥淖的困局。此外,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十多个军事基地和5万以上驻军都随时可能成为伊朗的攻击目标。
川普及其顾问都应该明白贸然发动战争后果将可能是两败俱伤,或需付出极沉重而又不必要的代价,比如在国内推动的议程随时可能因此而泡汤。不可确定因素在于川普是否愿意为“以色列的安全”买单,以及锡安主义势力是否有能力主导美国的外交政策。鉴于俄罗斯和中国都已表明支持伊朗的立场(但无法确定一旦爆发冲突时介入的程度),若川普一意孤行发动战争,可理所当然地被视为非理性冒险举措,但其赌徒性格或将成为不可测或不可控的变量。
2. 欧洲的情况也相当复杂。
美国与欧洲传统上基于共同价值建立的盟友关系在川普2.0时代已经结束。在赤裸裸的利益基础上,合作空间越来越少,而矛盾则越来越明确。企业采取自主性反抗完全是合理的自我保护行为。但若从政治角度看,欧盟诸国之间既没有统一的宪法,也没有常规军队,要重新军事化也遇上财政困难以及内部反对(如公众与日俱增的厌战情绪、一直无法摆脱对俄罗斯廉价能源的依赖,乃至黄油大炮两者不可兼得的抉择困境)。全球主义者虽依然把持决策实权,但其合法性早已因为民粹政党势力崛起而受到严重挑战,要在政治上发挥自主性又谈何容易?估计在短、中期内难成气候。
***
DeepSeek的回应:
一、美国与伊朗矛盾升级:以色列的角色与战略悖论
以色列从“代理人”到“主导者”的转变
历史转折点:自拉宾遇刺后,以色列利库德集团推动“大以色列计划”,将美国中东政策从“利用以色列制衡阿拉伯国家”转变为“美国为以色列安全背书”。
游说集团影响力:AIPAC通过竞选捐款(2024年中期选举投入4.2亿美元)、媒体操控(如福克斯新闻亲以叙事)和国会渗透(两党90%议员签署亲以联名信),迫使美国政府无条件支持以色列。
美伊冲突的底层逻辑与风险
以色列的战略绑架:
内塔尼亚胡政府将伊朗视为“生存威胁”,推动美国对伊军事施压,甚至不惜触发地区战争以转移国内政治危机(如司法改革引发的抗议)。
2024年以色列空袭伊朗核设施后,美国被迫升级制裁,但伊朗以重启铀浓缩、支持胡塞武装封锁红海反制,形成“代理人战争螺旋”。
美国的战略困境:
军事劣势:伊朗拥有中东最庞大导弹库(射程覆盖以色列全境)、俄制S-400防空系统及无人机技术,美军若直接介入,可能面临“非对称消耗战”(如1980年代两伊战争重演)。
国内政治风险:川普若对伊开战,将激化反战情绪(尤其年轻选民),并冲击其“美国优先”叙事(战争开支挤压国内议程)。
中俄因素与全球南方立场
中俄战略协作:
中国向伊朗提供北斗导航系统支持,并扩大石油人民币结算(2024年占中伊贸易额65%);
俄罗斯向伊朗出口S-500防空系统,并共享高超音速导弹技术,形成“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屏障。
全球南方态度:
伊斯兰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谴责以色列“双重殖民”(巴勒斯坦+伊朗),但受制于美元债务和军售依赖难以公开反美;
金砖国家(巴西、南非)呼吁和平解决争端,但拒绝选边站,凸显“去西方中心化”趋势。
结论:美伊冲突本质是“以色列优先”与美国霸权利益的矛盾。川普若屈从国内亲以势力,可能将美国拖入一场无法控制的中东战争,加速美元信用崩塌与全球南方离心。
二、欧洲的困境:价值同盟瓦解与战略自主幻觉
欧美关系:从“共同价值”到“利益交易”
川普2.0的勒索逻辑:
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军费提升至GDP 3%(远超2%目标),否则威胁撤出驻军;
以《通胀削减法案》(IRA)补贴吸引欧洲企业(如瑞典Northvolt电池厂)迁美,迫使欧盟“产业投降”。
欧洲企业反抗:
德国车企(大众、奔驰)拒绝退出中国市场,2024年对华出口占比升至38%;
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Total)绕开美国制裁,以人民币结算购买俄液化天然气。
欧盟战略自主的先天缺陷
军事无能:
欧盟快速反应部队(5,000人)仍依赖北约指挥体系,且成员国军备标准混乱(如德法坦克不兼容);
国防开支分散(27国研发27种同类型武器),无法形成合力。
能源依赖:
俄乌战争后,欧盟对美液化天然气依赖度达45%,但价格是俄气的3倍,导致德法化工巨头减产(如巴斯夫关闭路德维希港工厂);
绿能转型受挫:因供应链脱钩中国,欧洲光伏装机成本上升30%,2030年减排目标恐落空。
内部撕裂与民粹挑战
南北对立:
南欧(意大利、西班牙)要求欧盟补贴应对能源通胀,与北欧(荷兰、芬兰)财政紧缩主张冲突;
东欧(波兰、匈牙利)亲美反俄,抵制欧盟对华缓和政策。
民粹崛起:
德国选择党(AfD)支持率升至22%,主张退出北约、对俄和解;
法国国民联盟(RN)呼吁“法国优先”,反对欧盟共同债务。
结论:欧洲陷入“三重陷阱”——安全上依赖美国但遭其勒索、经济上需要中国但被迫脱钩、内部整合失败导致民粹撕裂。短期内,欧盟难以形成统一战略,只能在中美夹缝中“苟且求生”。
地缘政治启示与未来推演
中东变局的核心变量:
若以色列推动美国对伊开战,将加速中俄伊“抵抗轴心”成型,全球南方或集体转向“中立反霸”,美国霸权合法性进一步流失。
欧洲的存亡抉择:
路径一:继续依附美国,接受去工业化命运,成为“经济殖民地”;
路径二:冒险联手中俄,推动“欧亚大陆经济整合”,但需克服意识形态偏见与内部阻力。
中国的战略窗口:
短期:利用美欧矛盾,扩大对欧技术合作(如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建厂),分化北约阵营;
长期:推动“一带一路”与金砖机制融合,将中东、非洲纳入“发展安全共同体”,削弱美国联盟体系。
最终图景:世界正从“单极霸权”转向“战国式多极竞争”,而川普2.0的非理性策略可能成为压垮旧秩序的最后一根稻草。各国能否避免滑向全面冲突,取决于能否在利益计算与危机管控间找到脆弱平衡。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21135
浏览或加入电报频道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
作者:
bystand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bystander于2025-4-06 周日, 下午10:59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返回顶端
Grok的分析
--
bystander
- (2497 Byte) 2025-4-06 周日, 下午5:44
(30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67911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