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川普的豪赌(二十七):经济重构的矛盾与阻力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川普的豪赌(二十七):经济重构的矛盾与阻力   
bystander
[博客]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23

经验值: 19389


文章标题: 川普的豪赌(二十七):经济重构的矛盾与阻力 (74 reads)      时间: 2025-4-05 周六, 下午5:40

作者:bystander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川普的豪赌(二十七):经济重构的矛盾与阻力

川普重塑美国经济的宏大愿景在于减少对外依赖,重夺制造业霸主地位。关税是他的首选武器,旨在将国家从数十年的金融化转向以生产为核心的"实体经济"。然而,这个愿景逐渐显露出野心与矛盾的缠结——经济理论与政治现实的对撞、工业怀旧与现代创新的冲突、权贵利益与民粹承诺的角力,构成了重重挑战。

一、制造业之梦

这项计划延续了川普首任期的政策逻辑:用关税点燃制造业复兴,其策略表面简单——对进口商品全面加征关税以抬高外国货价格,迫使企业回迁生产。沉睡多年的1970年代钢厂将在数月内复产,而依赖海外代工的耐克等"营销驱动型"企业将陷入困境。按此设想,美国将在几年内实现经济稳定、减轻外债,并与中、俄并驾齐驱,引领以制造业为核心动力的新世界秩序。

这带着典型的川普式浮夸作秀被视为对过度全球化的强势回击,但其裂痕很快便显现:关税确具破坏力,但重建能力有限。重启制造难以一蹴而就——它需要十年周期、数千亿资本、现代化厂房,以及掌握关键技术的熟练劳动力。考虑到经济惯性与全球报复(中欧必然反制),这种"工业转型"在3-5年内成功的概率仅有30-40%。

矛盾在于川普的时间表是政治性的。选民渴望速效,但工厂不会在数月内拔地而起。关税冲击引发的通胀与失业必将先于成效到来,侵蚀支持率。耐克不会倒闭——它会将成本转嫁美国消费者。而所谓"中俄式新秩序"的类比更显荒诞:这两国依靠的是美国无法复制的廉价劳动力和国家管控,何况美国还背负36万亿美元债务,可见梦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落差。

二、金融科技的诱惑

当锈带钢厂复苏缓慢之际,闪耀的金融科技(数字支付、区块链、借贷平台)提供了更性感的选项。2024年估值2250亿美元的美国金融科技产业,既能创造高技能岗位又可争夺全球霸权,还避开了实体经济的繁琐。川普放松监管的倾向与此完美契合——首任期内《多德-弗兰克法案》的废除与货币监理署对金融科技的扶持,曾推动行业年增12%。第二任期可能进一步放宽Stripe等初创企业的规则,甚至推出数字美元对抗人民币。

表面看,金融科技胜算甚高,也符合"美国优先"理念,鼓励创新而非怀旧彰显经济实力。美国金融科技40%的全球市占率可成为贸易武器,压制支付宝等对手。政治上也比钢厂补贴更易推行——财政压力更小,硅谷掌声更响。但矛盾随之浮现:这些岗位集中于都市科技圈,而非川普基本盘渴望的铁锈带蓝领复兴。俄亥俄或宾州的乡村选民不会编写代码——他们擅长焊接钢板。金融科技的无国界属性也与经济民族主义冲突——依赖全球云技术背离了川普鼓吹的"纯正美国制造"。

三、金融化的深层矛盾

金融科技转向暴露了更深刻的断层:金融化。批评者指其挤压实体经济——1980年代以来金融业GDP占比翻倍,制造业却减半。金融科技虽前景广阔,却加剧这一趋势:其外溢效应(这里指positive externalities)有限,主要惠及电商与银行,对建筑、物流等行业无益。工厂的就业乘数效应(每岗位衍生1.5-3个职位)远超金融科技(0.5-1个)。若全力发展金融科技,到2035年金融、保险、房地产可能占据GDP的25%,而制造业萎缩至8%——这将固化财富差距(当前70%资产已由顶层10%掌握)。

川普的经济议程在这些方面显露出撕裂。金融科技虽提振GDP,却掏空选民期待的广泛经济基础。若关税收入用于支持金融科技而非工厂建设,工业复兴的计划就会停滞,乡村不满将发酵。金融化的速成光鲜可能瓦解川普推崇的工业精神,使其联盟分裂为硅谷喝彩者与铁锈带怀疑者。

四、金融业的反击

若川普转而强推制造业,金融界不会坐以待毙。该行业以4%的劳动力攫取25%的企业利润,2017 - 2020年23亿美元游说资金已预示其反抗力度。千亿工厂基金意味着金融科技独角兽少获千亿资本——银行与对冲基金将砸钱保卫地盘。硅谷与华尔街可能在中期选举中狙击川普议程。

市场本身或将成武器。2018年的关税曾导致道指跌6%,工业补贴可能重演此景。矛盾也可能尖锐化:民粹基本盘要求制造业复兴,但金融精英掌握资本命脉。施压过猛则资本外逃,过轻则计划流产。金融业占标普500市值30%的体量,使这场博弈宛如大卫对抗全副武装的歌利亚。

五、逆转潮流的西西弗斯之战

川普能逆转40年金融化趋势吗?制造业要重返1970年代巅峰需投入1-2万亿美元,在36万亿债务背景下持续补贴十年。到2030年需再培训500万工人,但教育系统滞后。在全球层面,中国30%的制造业占比是美国难以企及的成本标杆。到2030年,制造业GDP占比或可回升至13-15%,但彻底逆转无望。

挑战在于时间与政治。选民不会等待成果到来——关税阵痛立现,回报尚需时日。2025年分裂的国会可能搁置拨款,金融业的反击将消耗动能。川普意志虽坚,但体制已成——逆转金融化非政策调整,而是与美国逐利基因相悖的文化革命。

六、协同还是僵局?

制造业与金融化是否水火不容?理论上未必。金融可资助工厂——区块链优化供应链,银行发行工业债券。德国制造业占GDP20%且金融业强健即是例证。但实践中二者对立——金融追求速度与投机,制造需要耐心与生产。投入钢厂的每美元都意味着股市少获一美元,华尔街的季度导向扼杀长期投资。若以铁腕执行(关税搭配强制放贷),协同概率可达50%,但金融抵抗与文化错位使其成为赌局。

七、美丽愿景隐藏核心矛盾

川普的重构计划犹如在古今间走钢丝。制造业唤起黄金年代记忆,但复兴缓慢、昂贵且易受全球反制;金融科技提供现代战绩,却让金融化泥足深陷,疏远川普誓言拯救的蓝领劳动者。金融霸权笼罩二者——既难颠覆,又不妥协。他的民族主义要求主权,但全球现实形成约束;民粹主义承诺就业,但经济冲击考验忠诚。

八、结论

到2030年,川普计划或能在金融化浪潮中留下制造业小幅回升的印记,但全面逆转仍是幻想。其宏大愿景(快速工业复兴或金融科技平衡)的成功概率介于30-50%,取决于路径选择。金融抵抗、结构惯性、政治急躁等挑战,让美好愿景难以落实。川普的经济重构是部野心史诗,但现实可能写下更谦卑的结局——这个国家将被表演大师的返场撼动,而非重塑。

(整理:Grok)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21121

浏览或加入电报频道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

作者:bystander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bystander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7675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