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彭小明:盛雪的家庭教育背景和民运的文化坚守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彭小明:盛雪的家庭教育背景和民运的文化坚守
平头
性别:
加入时间: 2007/03/04
文章: 477
来自: 丹麦
经验值: 30559
标题:
彭小明:盛雪的家庭教育背景和民运的文化坚守
(486 reads)
时间:
2016-5-29 周日, 上午7:35
作者:
平头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盛雪的家庭教育背景和民运的文化坚守
德国 彭小明
直到前不久,盛雪还在夸口说她出身高贵,“比费良勇高贵一千倍”。这类说辞本身就告诉读者,这样夸口的人一定不是温柔敦厚的大家闺秀,而是知识不丰却喝足了狼奶的“半桶水”。
有人拿出盛雪的白色家庭出身來說事。雖然也聲明不認同血統論。但是,單憑祖父的民國身份就說她的白色家庭对“反共可靠性”仍然“有正面参考作用”,说法比较委婉,恐怕也還是难脱血统論的窠臼。歷史上的反例太多了。共產黨早期干部有幾個是出身紅色家庭的呢?向忠發、顧順章和盧福坦都是工人出身,一被逮捕就当了特大叛徒。完全没有可靠性。毛澤東出身地主(黨內故意說成是富農)兼米商資本家。毛澤民原是毛家發行米商股票的少东家。周恩來、劉少奇、張國燾、澎湃、陳毅都是白色家庭出身,個個都紅得發紫。澎湃大义滅亲,虐杀叔父,震驚鄉里。陳毅看見上海資本家被逼跳樓,毫無人性地戲稱為空降部隊。他們沒有反共的堅定性,倒有反人類的嗜殺性。
延安時代的共產黨知識分子隊伍,出身地主資產階級家庭的人實在不勝枚舉。共產黨還特別喜歡王光美、傅冬菊和陳璉這樣的千金小姐。她們堅定地擁共,后来也尝尽了共产绞肉机的苦头,却也没有勇气站出来反共。
文革血統論的邏輯裡面还包含着一个副题,就是红色血统就能保证千秋万代,不仅政治坚定,而且也包括生活简朴,永葆无产阶级青春。可是实践上的反例也太多了。屠户兼豆腐店小业主出身的叶剑英是所谓花帅,贫苦出身的萧华、黄永胜、邱会作……都是军中腐败出名的人物,红小鬼的出身毫不顶用,腐败就是腐败,张子善、刘青山是毛泽东最早钦点处决的贪污犯。
章诒和女士为我的《汉字简化得不偿失》写的序言中有一句非常概括的总结:“谁心里都很清楚,政治等级的终极体现是文化等级。”这是一句相当深刻的历史分析。有分析说,共产党统治近七十年,没有科学诺贝尔奖和文化大师,说明很多问题。人才多出于富贵之家。红色权贵们还不够富贵吗?党库直通国库。但是人才培育没有短期效应。一两代人富贵并不足以完成文化底蕴的积累。共产党人对于中国文化阶层的扫荡太过残忍,缺少大师正是他们自食其恶果。毛泽东的痞子文化斫伤了中国文化的底蕴根基。
共产党的不断革命消灭了贵族精神,助长了社会的流氓戾气。盛雪的家庭在这个意义上或许具有一点典型的代表性。
祖父臧启芳虽然不是辛亥革命元老,(那是盛雪折腾出来的野狐禅);但他确实是1930年代以后的民国知识分子,也是跟定国民政府退守台湾的文化官员。于史有据。他的长子臧朋年也是读书人。不管拿到多少学位,在北京上大学的经历是可信的,如果曾经攻读过政治学(北大政治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被取消),对于马列毛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很可能会有相当不以为然的想法。老北大有旁听制度,兼修多样学位也是完全可能的。但是臧朋年没有得到分配工作。或许是他身体不好,世家子弟常常十分文弱;也或许是他不愿意前往老少边地区去工作,(出身于国民党官员家庭的毕业生分配难免有这样的遭遇),亦或两者兼有,于是就成为闲散劳力,后来成为社会上的临时工。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收入也明显低于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转正56元,临时工比这低多了。那时相差十多元就是相当大的差别)。胡适的幼子胡思杜直接打成右派,自杀身亡。臧朋年幸运的是反正没有单位,没人直接监管。但是男大当婚,1957年他33岁了。凭他的低收入和自视甚高,可能总也找不到一位合适的北京姑娘,于是故乡的亲友就撮合了一名东北农村女子李桂琴。在五十年代,农村的早婚现象非常普遍。婚姻法婚龄18岁。李桂琴27岁才嫁到北京,既非弱智、麻脸,更无其它生理缺陷,其中必有隐情,说白了就是名声不好,除非是新寡再谯。这种情况在城市里不一定,在农村却是绝对的。只要是五十年代过来的同胞都无法否认。(笔者本人五十年代已随母亲下放到农村)。现在当然无法具体查证,或许当年的媒人连臧朋年本人也瞒过了。人品不明的李桂琴嫁入臧家,所谓的“白色血统”(实指文化观念)就已打下了折扣。李桂琴不识字,不红也不白,只是代表了一种流民文化。到了北京适逢大跃进大扫盲,识得几个大字。然后跟夫婿一起加入了临时工的队伍。起初丈夫还比较有尊严,因为他经常出入北京的中学校园,充任代课老师,讲一样的课,写一样的字,谁能说他不是老师?可是阶级斗争越来越严紧,文化课越来越少,下乡下厂越来越多,需要代课老师的机会越来越少。文革开始之后,正式老师都没得课上,谁还会来请代课老师?臧朋年要么赋闲在家,要么就得去从事体力劳动,后来主要是泥瓦匠。有时候还体力难支卧病在床。李桂琴反正没文化,一直都从事体力劳动。有了孩子的五口之家,一个人的收入是很难维持的。相比之下,反而是她的收入更稳定,丈夫的出勤率和体力都反不如她,家庭的话语权也向李桂琴一方倾斜。以后更有李桂琴外遇出轨,进而造成女儿失贞的变故,严重影响了盛雪的青春期成长,(作为受害人户主臧朋年没有为自身合法丈夫的尊严和女儿的身心重创愤而报警,是不是也与此话语权旁落有关?) 盛雪成为小流氓追逐的目标,又被公安局追缉,高考落榜,吹牛撒谎无所顾忌……此不赘述。臧朋年有学问可以辅导孩子,在那个时代挽回被文革耽误的青春,可是盛雪脱轨甚久,早已心不在焉。一方是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传统,另一方是无知无识“我是XX我怕谁”的文化,在一个原来知书识礼的家庭里发生了剧烈的碰撞。结果在文革的大环境之下,倒是痞子文化占了上风。祖父在移居台湾后去世,一年以后,盛雪在大陆降生。作为留美海归学人的孙辈,盛雪根本无缘幼承庭训,上小学正逢文革中黄帅事件的校园不安时期,又遭遇这样一位母亲及其出轨引来的变故,逃学旷课,连基本的中学教育也未曾囫囵。1949年以后,整个中国有斯文扫地,社会人心流氓化的倾向,不幸应验在盛雪的身上。
红色政权有多种方法从文化上打击异己。他们从来都没想明白,其实所有的青少年都是民族的后代。阶级路线、政治审查,保密制度,都是杀人不见血的利器,再通过各种政治运动,打击知识分子,不让所谓的阶级敌人(或有历史问题者)的子女接受教育,进入大学或研究生院,不让出国深造,不让接触外宾,……。我们看到不少地主、反革命或右派分子、其他资产阶级或受冤枉的家庭,父亲被杀被关被管,被批判被隔离被剥夺话语权,母亲忍辱负重,承担了经济的重压,也扛住了政治的歧视,传递了文化的精神。经过了从五十年代到文革结束的漫长岁月,终于让子女后代在文化、科技的领域内克绍箕裘,继往开来。反差是强烈的。我们礼赞那些文化坚守的母亲们。她们未必有多高的学问和学衔,可是她们有人性的良知,人品的实诚!
臧氏家族在这一场文化的生死较量中,不幸至少在盛雪的个案上(其余的子女恕不涉及),书香败于俗痞。老实说,一个人没文凭也罢,没真才实学也罢,只怕她倒搞些胡编乱造的虚妄名堂(辛亥元老、史学主编、假勋章真纪念章和伟大母亲等等)。更为不幸的是,她的贪腐和不检点,又秽乱玷污了海外民主运动的形象。难道这不是一场文化的较量吗?
血统论是封建的庸俗社会学。民主社会绝不接受。诚然,家庭出身确实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是不应只看外在的标签,如习近平那种反科学的“红色政治基因”或红卫兵的“老子反动儿混蛋”,而应看内在的精神,也就是文化的含金量。民主自由是当代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社会本来就缺乏古典贵族精神(不是高高在上的权贵习气,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精神),却处处可见痞子文化。
中国共产党里什么出身的人物都有,到头来古典贵族精神根本无法战胜邪恶的马列毛流痞。直到今天,共产党仍然不懂得什么是体面、尊严、诚信和廉正。我们批评盛雪的贪腐和谎言,也是一种文化坚守。希望借此恢复民运的形象和威望。
没有人蓄意挖盛雪的祖坟。批评文字中,对臧启芳表达了足够的尊敬,对臧朋年表达了足够的同情。公开盛雪母亲的丑闻完全是盛雪自己咎由自取。第一,她不该没有涵养和城府,当着民运人士的面公开母亲的罪恶——毕竟“为尊者讳”是孔夫子和西方哲人乃至现代法理都宽容的事情;第二,她不该借用已经败露丑闻的母亲办丧在媒体造假给自己脸上贴金;第三,她更不该在批评方已经提出警告,希望她认错辞职,就保证不会公开批评的时候,拒绝认错。并非所有的人都有绝对的隐私权。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就受到限制,如果小人物牵涉到公众人物的公众事件,隐私权也受到限制。
2015.05.25
作者:
平头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10928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