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数典忘祖说支人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数典忘祖说支人
草虾
[
个人文集
]
警告次数: 1
性别:
年龄: 35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688
经验值: 10200
标题:
数典忘祖说支人
(1333 reads)
时间:
2014-6-23 周一, 下午7:38
作者:
草虾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讲的不是宇宙真理,而是自己的愉乐。从另一面解读历史,抛砖引玉。皇汉反驳我,也不是坏事,只要讲道理就好。关于商纣王,请不必胡说啦,因为那时的历史,没有确切记录,谈了也无价值。
“中國”有史以來,就是“蒙古人”向南征服而形成的。即使大元國,也只是蒙古帝國諸多汗國之一的“拖雷汗國”。 明国清国,都是不明不清。批判清国是好事,但也不必鼓吹明国。
汉化就是腐化。据我所知,明国要比清国腐败的多,反动的多。明思宗吧?崇祯的庙号,南明的和清国的不一样。大明国,最后四个皇帝都是万历皇帝的孙子,都是亡国之君,可见朱明是根子烂透了。大明国之腐败之恶心,在1644之后才能全部看出来。故我以为,大明国诐摧毁,实在不是一件坏事。朱家子孙,成千上万的诐屠杀,肥的走不动路,难道不是报应?大明国视文武大臣猪狗不如,只信任太监,大臣何必卖命呢?朝臣们根本不把国家安危当回事,是应该的。对付官吏,大明国是最野蛮的,可在朝廷上,扒下裤子打屁股。朱元璋发明的。比大元国还不如。
支陆历史上,大宋国是文明的,赵匡胤立誓不杀士大夫与言事人,即现代说的言论自由。可以说,南北两宋,都几乎没有文武大臣的冤案。支陆历史上,最邪恶的就是大明国,仅比大共国稍好一点。朱元璋建国之初,就是狂杀功臣,成千上万的批发。不是因为腐败。唉,以你这样的读书方法,只能吞食糟粕,毫无收益。再继续往深入的想。思考的方法是,找到一个问题,假设一个又一个的答案,一个又一个的否定掉,直到最后得到一个无法否定的。
清国要比明国文明的多。辛苦最怜天上月--纳兰性德名句。清国第一文人,纳兰性德。哪个明国诗人比得上?悲摧的是,满人最后还是迷失了自己,在汉人的酱缸中,就如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诐吞没于一个老鸨。满洲现在的汉人主要还是民国时期张作霖用火车运输去的?瞎扯!主要是康德年间,支陆逃难去的。满洲不是种族概念,是地理概念,那块地方的名称。那地方不叫满洲,叫什么?东三省,东北,这些是方向名称,哪里是地理名称?正常的东几省,应该是指江苏,山东之类的华东地区。支人无耻,刻意抹掉“满洲”,使用“东北”一词。清国人一直就叫其老家为满洲。
且看大辽国,大金国,讲那西汉管辖辽东是无意义的。西汉时,汉国势力不过长江,仅在江都设立了吴王。有人说,楚悼王时期去世时的前381年,楚国的疆土就到南岭来了,设置了桂阳郡,有这事,可是你想,楚国是汉国吗?你怎么能把楚国的事情,嫁接给汉国?岂不知楚汉不两立?南岭,在战国时跟你国有啥关系?楚悼王的疆土到了南岭,跟你们汉国有啥关系?日本的作战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跟你们汉国有啥关系?周国、汉国、、、,可能是你的祖国,但不等于我的祖国呀。你不能说你的祖父就是我的祖父吧?
史记之后,汉书可以无视。西汉在汉武帝之后,都是垃圾了,没啥可读的啦。我是越人后代,所以不承认汉人伪史。我们越人,直到南宋以后,才从汉人的史书中消失。唉,劣支昧愚。这个地球上,除了你国人,就只有外星人?古代的汉国,无论如何诐意淫,都没有任何关系与今日的汉国。被殖民文化导致自己祖宗不知道了,真是这样的哦,所有有了元太祖,清太祖,共太祖。
其实有个很可悲的问题,所谓“中国人”,绝大多数是读不懂“中国书”的。原因或者理由有很多,我讲一点很简单的,有个语言变迁的因素。我们知道,古代所谓的中国,是指陕西河南陕西三省交界的三门峡为中心的周围,就连湖北人荆楚都詖视为南蛮,江苏则是叫做越人,意思是化外之地,化外之人。
但是,由于多次战争,古代中国人的世家豪门精英贵族,都流亡过了江南,所以古代“中国话”,在江南有所遗留,但在江北,则是蒙古诸部语言的汉化了,读音差异很大。所以,古书的“中国字”,江北之人虽然能看到,却不能看懂,也就不能搞懂古书是啥意思了。此乃为何,汉人的语言学家,中古以后的语言学家,徐铉,段玉裁,吕叔湘,王力,,,都出产在江南。即,江北已经不可能有汉人的语言学家了。
比如,僰、拓跋、吐蕃、秃犮,,,几个词,在南人的读音是一样的,所以很容易的理解出,都是Tibet的不同朝代的音译。但在汉人,读音的差异太大了,也就难以搞懂是一回事。古的不是因为好的,而是原汁原味的本来面目,没有涂脂抹粉的。比如,四川甘孜就是藏族啊,此乃胡说。汉语中的啥个族,吐蕃人之中叫做巴。藏巴,是指日喀则那个地方的人。甘孜人,从不承认自己是藏巴,而叫“米亚”。汉字又写作“木雅”。还有嘉绒十二族,也詖划入藏族,但他们与藏族是世仇,从不承认自己是藏族。
文科书籍之港台版的,怎么证实那些就是真实的?不可能是真实的,只可能相对的作假的少一些。因为,港台地区,任何课题可有多个版本、多家评论,所以谁都不敢公然造假。不象支囯一样只许一种版本、一种评论,垄断一切文字有个“中央精文委”。
“中央精文委”,全名“中央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最早是一九二九年成立的“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领导人是超级大特务潘汉年,在文革时期则叫“中央文化革命小组”,领导人是潘汉年的当年同伙,另一位超级大特务康生。可见,支囯的“中文委”,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超级特务机构。
这个支人一词,我只用于自说,从未用于称呼哪个具体的别人。所以,不喜欢听者,请勿自作多情的对号入座。为何叫做支人、支囯呢?谁能说得出?你看过我的解释了?撒谎!你只看过最近一个时代的解释,支部,但是古代的,我还没说呢,你怎么就听过了?
支人,是我们的祖先。我们吴越人,祖先是南方土著的越人,接纳了北方流亡的吴人,融合而成的。吴人之祖吴太伯,其父是,周太王,道家的太上老君,“華人”的老祖宗,亦即周文王的祖父,最早建国在“岐”,支山,華文最早的【禹贡】中,叫做“析支”,周朝以后写作“赐支”,故曰“支囯”“支人”。“秦”是“支人”的快读。
古代的文明世界,是通过维吾尔走廊了解支陆的,最先接触的就是甘肃陕西这一带的“支囯”,加上梵文的后缀na,就成了“支那”。这才是唐僧在大唐西域记所讲的“支那”的祖源。因为就象近代的英国人到了上海,听上海人开口就是“赤那”,就称支陆为“赤那”。
故,我讲支人支囯,乃是提醒支人们,免于数典忘祖也。
作者:
草虾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3985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