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妥协之辨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妥协之辨   
陈皮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7/12/01
文章: 3235

经验值: 118330


文章标题: 妥协之辨 (1040 reads)      时间: 2014-6-18 周三, 上午2:04

作者:陈皮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自被老芦所斥我便已萌生退意,毕竟坛子是他的,客随主便,只是见到熟悉网友的发言耐不住跟了帖。本来想就跟帖为主吧这样且跟且易退出,主贴就不再写了。但因于“妥协”的讨论感觉跟帖说不清,似乎还产生了误会,还是写个单独的主贴吧。

显然妥协一词,在日常当中可理解成如“退让、躲避、逃避、认输、顺从”等等意思,但也许这便是汉语的模糊性或者说是暧昧吧。如果将妥协用在“政治(角力)”的场合,就不是“一方服输、另一方完胜”了。完胜的一方,应该算是“征服”吧---说我党彻底征服了中国人民,并不为过。

妥协,甘地曼德拉才算是成功的例子。

首先可以看出,甘地和曼德拉的和平抗争之所以成功,是由于他们和对手之间都有共同点或者说价值观,即英国殖民者白人统治者一方愿意考虑某种程度的“双赢”而非一味的“鱼死网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近似精神病般的脆弱、暴戾和无常。

也可以看到,当初印度和南非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其实更多的是出于“种族、肤色”因素---1929年甘地在南非时去教堂参加礼拜被恶言辱骂驱赶的原因是肤色,相比之下,像我党则纯粹是为了“独霸权力”而坚持对同样种族和肤色的同胞的排斥压制甚至狠下杀手。

一个是殖民统治者,具有“天然”的可以居高临下态度及地位的;另一个却是“来自工农大众”的口称“全心全意的公仆”的,但却见到只有前者殖民统治者们具有“妥协精神”,而后者至今都仍然端着刺刀虎视眈眈的防备着中国老百姓们。

不可忽略,即使甘地被歧视同时代1930年代的米国也同样存在深刻的“种族歧视”的史实,米国同样是不仅基督教教会黑白分开,包括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也分黑人专用的和白人专用,一直到1950-1960年代反对“种族歧视”才兴起到高潮---活跃在此时期的有著名的马丁路德金牧师。

然而在1920年代,英国殖民统治者却是允许被统治的印度老百姓们有“结党结社结团”的自由了,因为“1927年12月印度国民大会党尼赫鲁提出印度独立和反帝决议,到1930年才被英国统治者宣布为非法”,可知英国统治者当时已具有相当的“妥协”了,这一点我党可比不了。

英国人的“妥协”同样表现在了香港,它给予香港中国人除了“选举权”以外几乎所有的权利。屡屡有人严厉责问香港人“为何当初不向英国主子要选举权?”,意思是英国人不给的凭什么我党要给你们,这可真的不是一般的匪夷所思,难道说既然英国人“妥协”了就必须妥协到让殖民地人民去选举英国首相?须知殖民者原本的意思是“征服者”,是主人的意思,天下哪有让被征服者的殖民地臣民去投票决定宗主国主人家所有一切的道理呢。

作为任何的殖民者最大的退让,只能是“放弃殖民地,还殖民地的独立”,而绝无可能让殖民地人民去选举宗主国的领袖,左右宗主国的命运吧。

请不要一笑而过,因为口口声声自称“人民公仆”的我党是至今都不给同种同文同胞们一丝的正正经经的政治权利,刘晓波说“中国要再殖民300年”,意思是不是如果有300年时间,就可能更多的向殖民者学到多一些的“妥协精神”呢。

最近以来我党更发出强烈的“绝不妥协”的“白皮书”,大有进一步蚕食破坏掉因英国殖民者的妥协而香港人已获得的政治权利的架势。香港人民曾可以和英国殖民者相互“妥协”,如今为何“同种同文”的我党领导们却不妥协了呢。

很简单,因为我党64早已鲜明宣告了“妥协”的死刑,怎么会出尔反尔的向区区700万“少数人”的香港妥协。

所以,如果统治者一方根本没有“妥协精神”,恐怕根本上就谈不上什么“妥协”了,面对绝不妥协的统治者,被统治一方的老百姓只有“顺从臣服”的当奴仆太监宫女五毛的份,并无其它选择。请勿将“退让、躲避、逃避、认输、顺从”的一败涂地,真的当成是在和平理性政治角力中的“双赢”。



(附)起初引发关于“妥协”讨论的第一帖内容如下:

甘地和曼德拉算不算妥协者?

妥协的达成需要有双方的善意。

甘地曼德拉面对的是具有理性和妥协精神的英国殖民者和南非白人统治者,事情才有转圜余地---这某种角度也可以和德国勃兰特跪倒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忏悔相联系。

党内当时有妥协意愿的有赵紫阳万里,可惜都被压制。

所以甘地曼德拉们可以在外蒙以及东欧一些国家成功,但唯独在我党坚强的保守派面前不会有可能。明显的例子,这几天正好香港的“白皮书事件”闹得热火朝天,难道香港人民也是“不妥协”的种类?

所以,侯德健周舵在天安门的所谓“妥协”不过是一种理性“保命”的权宜---这里的保命绝不是贬义词,其决定是值得赞扬的,因为枪声早已响起、甘地曼德拉 已一败涂地,剩下的只是生死的简单选择。面对不妥协的“征服者”,再多的死亡都无意义,最多只是留下“哦,天安门广场确实也死了人”一句话。

侯德健周舵们所做的不是“妥协”,而是像是美国士兵在条件不利时在战场上举旗投降不做无谓牺牲一样。妥协的达成需要有双方的善意,枪口正在冒着烟的征服者面前不存在妥协,不枪杀投降美国士兵不是妥协。

如果说整个64学生运动本来是一场包含了模仿甘地曼德拉的“妥协”精神的运动倒是可以成立的,因为64学生一直反对暴力对抗不遑甘地的不抵抗主义,其间甚至还将向毛泽东像泼油漆的几个湖南人扭送给了警方。

1989年,学生们几乎刚刚从反右文革的党文化深刻浸淫的酱缸中爬出来,做到那样的和平理性已很不容易了。到了今天,你可以看到网上各种癫狂的言论,64前后那昙花一现的理想主义似乎已经不会再有了。

作者:陈皮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陈皮于2014-6-18 周三, 上午6:28修改,总共修改了2次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陈皮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653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