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摩西十诫”是反文明的?兼答西副主席 |
 |
陈皮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7/12/01 文章: 3235
经验值: 118330
|
|
|
作者:陈皮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说到“摩西十诫”十条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是因为若没有前四条信仰为基础,则后面的六条是无法确立和落实的。 “孝敬父母” 、“不可杀人” 、“不可奸淫” 、“不可偷盗” 、“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和“不可贪恋他人的一切所有的”,如果没有“对上帝的敬畏”为前提,任谁也无法贯彻和持守到底,因为即便是曾经很“了不起”的人由于私欲膨胀忘记甚至远离了神而犯错的如大卫和所罗门(妖刀网友)。
不禁联想起“文明古国”的祖国大陆不久前居然出台“孝敬父母”的法律来压制做儿女的去“行孝”,倘若当儿女的心中有真正的“敬畏”、若再加上“爱人如己”的人道情怀,又何须政府出面越俎代庖的当“摩西”来颁布类似“十诫”的“戒条”呢。颁布了又有何用呢,不走心,勉强无用。
若说“十诫反文明”,这“文明”定义标准是什么呢?不能拿“现代西方文明”去衡量去要求数千年前“政教合一” 社会常态下的文明吧。
而且,数千年前人类社会的“政教合一”本身在起初并无贬义而只是个中性词,有些相当于我们熟知的“(民主)训政”的意思,即先教导和训练当时远古的民众学习了解律法(法规),然后再监督其遵守和执行,简单说就是“做规矩”。“十诫”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制定产生的。
当时的以色列是政权和宗教权力合而为一,摩西不仅是行政长官和法官,同时也是上帝命令的传达者和执行者、和以色列人的道德精神领袖。唯有如此,摩西才能号召几十万以色列人奴隶们从埃及一起逃出来。假设当时是“民主议会”、“三权分立”,不仅时间和环境上不容许,而且民众根本没有那素质---都是可怜的逆来顺受的奴隶,会先闹成一锅粥内讧起来了---他们后来确实内讧过多次,甚至想回到埃及重新去当奴隶算了,但都被“专制”的摩西硬挡了回去。
专制,当然也不符合“现代文明/普世价值”的标准,但我想,专制者如果是敬畏顺服上帝的信者,那么这样的统治者便并不那么可怕了,因为他们有底线,不敢营私舞弊胡作非为---摩西没有为了自己的私利让以色列民众做什么事,而只是为了服从上帝命令带领犹太人奴隶们去迦南领受解放和自由。
在当时“奴隶制度”环抱的环境下,摩西显然代表了“先进文明”。
而具有“现代文明”特征之一的“政教分离”正式逐步浮出水面,应该是在“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以后了吧,真正“政教分离”成功的典型是近代的米国这个国家。米国立国200多年历史但它一开始就明确了“政教分离”,白纸黑字。按王怡先生的“信仰自由是其它一切自由的前提”观点,那么只有在“政教分离”落实了之后才能算真正走向自由的时间段吧。而历史上的古希腊古罗马的体制都是“政教合一”的体制,是否同样是“反文明”的呢。
由于古罗马原本就是政教合一体制,所以在“基督教”被康士坦丁接受后其国家体制仍然沿袭了过去的体制而没有改变,他们将“多神”逐渐清除而以“基督教”取而代之但这样并不令人感觉意外。拆除神庙等不过是“国家行为”、是维护体制所必需的。而毁灭“文化遗产”在人类历史上一直不断,如所罗门王曾建造雄伟的圣殿被新巴比伦王国所毁灭。后来犹太人又重建了圣殿,但又被罗马人摧毁拆得只剩下一堵墙。既然面对的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或民族,不将其“两个文明”的基础都弄散掉了征服不了他们啊。
可以看出犹太人确实很顽强,几千年的不倒翁。
沿袭了“政教合一”传统的天主教在欧洲长期的存在,虽然带来对人类“自由/权利”的压制和后来权力膨胀而导致政治弊端即贪腐糜烂的“黑暗”,但平心而论,天主教并不是“漆黑一片”,例如它至少保住了欧洲的疆域,像“十字军东征”,有人指出若非如此则伊斯兰教势力会将欧洲完全的收入囊中,则欧洲的天下都是“星月”(伊斯兰符号)的了,那么今天老芦、欧客各位便没有了打字上网的座位了。
而且若没有天主教的欧洲“基地”,就不会有后来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文艺复兴”等,也就不会有后来所谓的现代资本主义和“普世价值”等等的发生了。可以说,天主教“政教合一”一方面压制了“人文主义”即人的自由权利,但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相当的“民主训政”的作用,这种“训政”在伊斯兰教国家民族中显然是阙如的,所以回教国家一直存在“一放就乱、一收就僵”的问题,即使到今天为止仍然如此。
记得有学者在讨论“基督教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础”时就将天主教时期的影响都包括在内了,那才是客观的。中世纪天主教的上层即使存在腐败,但其教义中正面的部分仍然会对整个社会有教化作用和影响力。如果以为天主教的社会是完全彻底的一团糟,那就不可能产生马丁路德和加尔文这些“拨乱反正”的人物来了。
也有人强调“人文(人本)主义”的作用,如认为“法国大革命”是“由于人本主义战胜神本主义”,须知当时的法国本是天主教主导的国家,所以其“神本”不过是被天主教统治势力所诠释和驾驭的,此“神本”同样是“宗教改革”所针对的对象,所以在当时“人本主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结成了同盟,相互呼应。不过“人本主义”本身由于一味坚持和夸大人的自由和权利,现在便是以“人权”为藉口,导致产生诸如“同性婚姻合法”、“大麻合法”等而造成了变相的对其他的大多数人权利的侵害。
作者:陈皮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