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我眼里的白人的进化轨迹 (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我眼里的白人的进化轨迹 (一)   
所跟贴 有兩處根本性錯誤 -- 妖刀 - (479 Byte) 2013-6-07 周五, 上午6:45 (445 reads)
飞虎队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65

经验值: 15810


文章标题: 中国人的西化审美观是古已有之的 (437 reads)      时间: 2013-6-07 周五, 上午9:49

作者:飞虎队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如果留意一下中国古代的种种文学作品,历史资料,就会发现:实际上,在中国,自古以来也是以西方白种人的审美标准为自己的审美标准的。

比如在中国近代以前的很多文学作品中,要赞美一个人貌美,就常常有这样的描写:“面如冠玉,肤如凝脂,鼻若悬胆,目若朗星”等等。

“面如冠玉,肤如凝脂”不用多说,明明白白就是以崇尚白皮肤为美;“鼻若悬胆”,也很明显的是以高鼻梁为美,因为纯粹黄种的蒙古人种那种低矮扁平的鼻子怎么看都不是修长挺拔的“状若悬胆”,只有白种的高鼻梁才是这种形状;“目若朗星”虽没明说眼睛是什么形状,但也很明显只有双眼皮的大眼睛才有那种明亮的效果,纯粹黄种的蒙古人种那种细小的单眼皮眯缝眼(为了适应蒙古草原和华北平原上凛冽的风沙进化而来)怎么看也不像是“朗星”(这里我绝没有歧视单眼皮的意思)

不仅这样,白种人的另一个体貌特征:体毛多,在古代中国,也是被视为美的。大家应该有印象: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古人都是以蓄胡须留长发为美的,而且畜得越长越荣耀。还很自豪地尊称为“美髯”(如关羽等人)。

就像我在《华夏文明的雅利安来源》一文已经举出的大量例证中已经阐明的那样,在古代中国,仍然有很多人,特别是中国文明开创者的白种血统遗留还很浓重的贵族和皇族中,有浅发色(同时兼有浅肤色),浅胡须色,蓝棕色眼睛等等白种特征的人是很不少的。如“碧眼”“紫髯”的孙权;“黄须”的曹操儿子曹彰;“美须髯”的关羽,太史慈,程昱;《晋书》和《世说新语》记载的“黄须”“黄头”的东晋明帝。而当时的人们很明显只会以这些地位尊崇的皇族贵族人物的外貌特征为美,而不是相反。

作者:飞虎队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飞虎队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2033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