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毛澤東的回胡血統揭秘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毛澤東的回胡血統揭秘   
草虾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性别: 性别:男
年龄: 35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688

经验值: 10200


文章标题: 毛澤東的回胡血統揭秘 (9682 reads)      时间: 2013-3-11 周一, 下午8:16

作者:草虾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毛澤東的回胡血統揭秘
【作者:茅山道】





毛澤東被某些面相學家注意的特點是他的“美女眼”,上眼皮的褶皺要比一般的雙眼皮寬,因而看起來頗有魅力。這種眼皮為何沒有遺傳給毛新宇呢?筆者觀察過的朋友,只有維吾爾人吾爾開希也是這種眼神。那么毛澤東與維吾爾人又有什么關系呢?維吾爾Vigur,被古代華人稱為“回胡”(這兩個字的讀音自古直到今天的南華方言都讀Weiwu),漢唐時改寫為“回羯、回紇、回鶻”,清朝時稱為“回回”“回部”“回疆”,與“蒙疆”“藏疆”合稱三疆。中華民國時代,因為“回”已在華北讀作Hui,所以大約在1929年另造了新詞“維吾爾”稱呼其民,這就割裂了“維吾爾”與“回回”的淵源。其實,“回胡”在古代華人的眼中相當于今天的“洋人”“鬼佬”,地位很是崇高,是華人中原得以輸入西方文明的唯一通道。

毛澤東多年以來被吹捧為漢人的偉大皇帝,其實不然,他是正宗的回胡血統。從他的始祖毛太華,直到他的父親毛順生,都是虔誠的回胡人,頑強地保持著回胡的信仰和生活習慣。因此,毛澤東才能獲得格魯吉亞的突厥人斯大林的青睞。他們的突厥回胡的共同基因,決定了他們以伊斯蘭聖戰的方式打造了共產國際,所謂同氣連理。我們略加分析,就可以揭開這個秘密了。

【朱明皇朝本是一個穆斯林政權】
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毛泽东之谜》等書所說:韶山毛氏原籍江西,始祖毛太华跟隨明太祖的开国大將沐英远征云南澜沧(今云南省澜沧拉祜自治县内),娶了当地少數民族女子,生下4个儿子毛清一、毛清二、毛清三、毛清四…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毛太华帶著長子和幼子移居湖南湘乡县。十年后,他的两个儿子又迁到邻近的湘潭县韶山冲,是為湘潭、湘乡、宁乡三县交界。毛氏宗族垦荒务农大约五百年,到毛泽东已传二十代。韶山毛氏家族曾先后四次修族谱。第一次修族谱是在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二修于光绪七年(1881年),三修于宣统三年(1911年),四修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从韶山毛氏家族第一次修族谱到四修族谱,其间经历204年。此记载可以说是准确可靠的。

所以,弄清毛太華的血統,首先要搞清朱明皇朝的開國大將沐英的血統問題。大明朝的開國將軍幾乎全是回胡人:中山王徐达,開平王常遇春,越国公胡大海,郢国公冯国用,宋国公冯胜,曹国公李文忠(朱元璋外甥),衛国公邓愈,淮安侯华云龙,济国公丁德兴,凉国公蓝玉,黔宁王沐英…,他們都被描述為“相貌奇偉、豹頭環眼、多美髯”之類的,可見不是尋常漢人。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後,回胡將軍除了戰死的,全部被殺死、逼死,只留下鎮守邊陲的養子沐英。

朱元璋開國封了二十八侯,但因丞相胡惟庸案,滅掉二十一侯,還有“大明蕭何”之稱的開國丞相韓国公李善長,宣佈“我朝罷相”--秦漢以來首次沒有國務院總理。其他不是回回的湯和等人則太平無事。朱元璋還巖禁胡语、胡姓、胡服、胡饰,不许本类自相嫁娶等。那麼,回胡與大明朝到底有什麽生死關聯呢?


【明教就是伊斯蘭教】
相當於華邦的隋唐之交,穆漢墨翟創立了伊斯蘭教(大食法),并很快從海陸兩路傳入中原。因為伊斯蘭教以白色表示明智、光明,所以最初被譯為‘明教’,穆漢墨翟被稱為‘穆尊’‘明尊’(Muham讀快了就如‘明’),道家則認為穆漢墨翟是主張兼愛非攻的春秋聖人墨翟的轉世,所謂“知其白,守其墨”。明教得到唐朝的寬容,在華邦各地建立禮拜寺,叫做“光明寺”。江南鎮江的禮拜寺(西大寺),始建於唐太宗贞观二年(628)(穆漢墨翟創教于610年、逝世于632年)。

唐玄宗年間,安祿山利用東遷的回胡人組成強大軍隊,在北京自稱大燕國皇帝之后,唐朝邀請大食哈裡發派遣回胡騎兵幫助鎮壓。回胡人由此開始大規模進軍中原,參與中原政治,最厲害的就是回胡的沙陀部。直到唐末,被朱溫滅亡之後,沙陀人李嗣源等還建立了後唐、後漢、後晋;另一支沙陀人李承嗣南下,支持楊行密建立了南吳(南唐)。《西遊記》中的沙和尚,就是回胡沙陀人。

明教首先成為商人的宗教,這是因為:穆尊是商人出身,而儒教的階級觀念是“士農工商”,學而優則師、師而優則仕。唐朝的儒教被科舉制度扶持為官場宗教,專為皇帝權力註釋。因此,社會日常的商業領域就自然的讓給了明教。佛教傳入華邦之後,得到最強大的支持來自朝廷太監,因為佛教把太監看成捨身為人的完人,所以佛寺就成了太監們退休之後的歸宿,以及士大夫談禪休假的場所,繁榮無比,到了後周世宗柴榮不得不下诏滅佛的程度。宋朝建立之後,趙宋皇室傾向于扶持道教,甚至宋徽宗自稱道君皇帝。

明教是積極主張的世俗宗教,逐步成為市井商人之間的兄弟會。漢人一般崇拜祖宗牌位或偶像,難以接受理性崇拜的明教。明教忌食豬肉,但在漢地不適合牧羊,又不能屠宰耕牛,因此信奉穆尊的明教教徒只好吃素菜,被一般漢人訛稱為“食菜事魔”的“魔教”。北宋之末,明教教主方臘起義失敗,明教遭到官方禁止,被迫改稱白蓮宗,因其白帽如同白色蓮花。南宋绍兴三年(1133),茅子元改为师徒传授、宗门相属,在昆山淀山湖建白莲忏堂,制定《白莲晨朝忏仪》,自称导师,坐受众拜,又规定徒众以“普觉妙道”四字命名,以“普化在家清信之士”为号召,形成一大批有家室的职业教徒,称白莲道人。因为他们“在家出家”,不剃发,不穿僧衣,又被称为不剃染道人或有发僧。茅子元被捕,流放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到南宋后期,白蓮教仍被一些地方官府和佛教僧侣视为“事魔邪党”,成為反宋勢力。元朝滅宋之后,白莲教受到朝廷承认和奖掖,进入全盛时期,庐山东林寺和淀山湖白莲堂是当时白莲教的两个中心,又有跟隨元朝進入中原的回胡穆斯林融入了明教。






【明教在元朝的盛衰】
一個很古怪的問題,為何是朱元璋領著一幫江北的回胡人越江攻下南京建立明朝呢?回胡人為何成為反元的主力呢?這就需要研究蒙古人征服天下的次序以及回胡人在蒙古帝國的地位跌落。蒙古人成吉思汗最早起家的隊伍之中,就有幾名親密的回胡戰友。蒙古人征服天下的次序是:1218年西征滅掉西遼,回胡成了最早的解放區,明教阿訇成了蒙古的隨軍政委;1228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1252年征服吐蕃,1253年借道康巴灭大理,對南宋形成反時針的包圍圈;1271年改号“大元”定都燕京,1276年攻陷临安、1279年逼迫南宋最后一个小皇帝投海。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于南京,明军攻占大都;元顺帝北逃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靖康之變公元1126年,南宋滅亡公元1279年,其間150多年,是漢人與華人的分水嶺。

蒙古人原先沒有自己的文化,征服回胡斯坦及中亞之後,大量使用識文斷字的回胡人,讓他們掌握軍事以外的事務,因此回胡人在1253年之前壟斷了宗教、行政、經濟、商業、科技等等。朱元璋集團的老家皖北,1234年之後就成了蒙古人的渡江戰役之前的國防前線,就有了大批的回胡人定居,阿訇、軍人、商人等等,經營了40年。

1253年,蒙古大汗忽必烈皈依了吐蕃佛教,并從吐蕃控制的康巴經過,征服了四川、貴州、雲南等地,最後滅掉了南宋。這麼一來,蒙古帝國的書記政委統統變成了吐蕃喇嘛,得到皇帝及其各級官吏的供奉作為精神導師。他們經常舉辦盛大的佛事,獲取領導敬獻的金銀財寶等等。這一切,都需要為蒙古領導理財的回胡人幫助搜刮,以至回胡商人也最終破產淪入平民階層。回胡的明教淪為民間宗教。

【明教回胡是推翻蒙元的主力】
到了元順帝統治的1350年前後,回胡人已經在中原的江北定居了一百多年,廣為傳播明教。江南的華人儒教知識份子,本來就是一群官府豢養的讀書做官的精神太監,南宋滅亡之後,除了文天祥作了殺頭秀、陸文夫作了跳海秀,其他的要么前去阿附蒙古人獲取功名利祿,要么淪為孔乙己那樣的廢物,他們懂得的子曰詩云無關漢人平民的日用衣食。再加上江南是最後被元朝征服的,江南人也是地位最為低下的賤民。因此,世俗宗教的伊斯蘭明教就日益成為漢人平民的宗教,掌握明教的回胡人就成為漢人中的精英。在淮江之間的老解放區,最先爆發了明教大起義,由於蒙元朝廷大規模徵發民工疏浚黃河。

回胡明教與吐蕃佛教的宗教矛盾,是元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明教大起義當中,回胡人自然的脫穎而出,因為他們在日常的宗教活動當中形成的理性思維能力和商業物資的組織能力,都不是漢人腐儒可比的。回胡將軍徐達、常遇春等等,居然以南京為基地,西征滅掉了強大的陳友諒的楚軍,北伐驅逐蒙古人退回大漠老家。這在華人戰爭史上都是第一次。此前,一直是上江人滅掉下江人、北方人滅掉南方人。這些軍事奇跡,都是因為這些回胡將軍。

然而回胡人最大的毛病是只拜真主不拜皇帝,因此就成為朱元璋稱帝專政的障礙,必須一一剪除回胡出身的文臣武將。朱元璋稱之為拔掉棘刺,才能留一統江山給子孫。所以,也就不難理解,朱元璋為何大肆屠滅功臣,比漢高祖劉邦要殘酷好多倍。朱元璋堅決打壓回胡人,擠壓明教的生存空間,手段是:扶持道教的江西龍虎山的正一天師道;欽定朱家腐儒朱熹為聖人,重開科舉必須以朱熹的理學為官方教材。

如此一來,漢儒們讀書要拜朱聖人,當官要拜朱皇帝,不敢輕言“朱色”而要改說“紅色”,更不敢殺豬,毫無勇力。這麼一來,最後導致了蒙古王爺的小妾所生的燕王朱棣南下靖難時,南京朝廷沒有可用之將,只有方孝孺等等腐儒空喊“殺我十族又如何”。朱棣奪位之後,又以編纂《永樂大典》為名,再次閹割天下文章。通觀整個朱明皇朝史,簡直就是一部腐臭透頂的秦漢文化發酵史,整個華邦喪失了一切的活力。整個明朝,開過以後沒有偉大的文臣武將,只有偉大的太監。

【毛太華的血統揭秘】
現在,我們再來研究毛澤東的始祖毛太華的問題:
為何他叫毛太華而他的四個兒子取名為一二三四?
為何他在雲南生了四個兒子又要帶著兩個兒子移居湖南?
為何毛氏二百多年之間沒有中舉做官的儒生?
為何毛氏第一次修譜是在毛太華之後的三百四十年之後?

揭開這些秘密,還是要說回朱元璋。由於蒙古人是帶領回胡人先滅大理后滅大宋的,因此雲南是蒙古人的老解放區。朱元璋佔領長江流域之後,先是派遣所有軍力北伐,搞定北方,最後再收拾四川貴州雲南的蒙古殘部梁王。西征的大將藍玉和副將沐英都是回胡,他們于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帶去雲南的精兵猛將呢,例如毛太華,自然也該是回胡人。

華文當中,例如周太王、吳太伯、漢太宗、唐太宗、宋太祖、元太祖、明太祖、清太祖等等太字,都表示第一代的神聖意義,一般人取名哪敢用?這個毛太華,應該是在他死後340年之後,毛氏第一次修譜時把這位傳說的始祖定為從回胡人定居為華人的第一代,所以叫做“毛太華”。這個“毛”氏,很多回胡人取漢姓的時候,根據“穆漢墨翟”而取M聲的姓氏:馬、毛、茅、穆、沐、米、羋、莫、墨、麥…等等,其他還有哈、白、沙、羊(楊)、牛(劉)、談(斯坦)、回、胡、明等等。

毛太華的兒子為毛清一、毛清二、毛清三、毛清四,因為蒙古人規定漢人只許有姓、輩、數,便於統計人口,而不許有難以辨識的名,例如朱元璋本名朱重八。這個習俗一直延續到明初。毛太華如果真是漢人,名字本該叫做毛白一、毛沙二之類的,哪敢叫做“太華”?假託的江西毛氏,也是屬於與漢人“聯宗”的,必須找一個姓毛的漢人祠堂。

毛太華跟隨沐英在雲南與蒙古梁王率領的回胡人作戰,得到一個戰利品,拉祜族的少女作為妻子。這個拉祜,原來叫做“拉胡”,是元初跟隨蒙古王子闊端從甘肅青海打到雲南的,改信了吐蕃佛教。留在甘肅青海的“拉胡”呢,現在叫做“撒拉”,與“東鄉”“保安”等族都屬於信奉伊斯蘭教的回胡。1932年以後,漢語中的“回胡”改為“維吾爾”,1949之後又把回胡自治區以外的回民製造為撒拉、保安、東鄉等族。所謂56個民族,就是這麼製造出來的。

【毛氏的祖先是高昌回胡哈氏】
毛太華在雲南生下四個兒子之後,為何又要帶走兩個兒子遷去湖南呢?為何不去江西呢?那時雲南正需要屯墾勞力呀?大概是跟隨“翦氏營”又去湖南鎮壓不服明朝的武陵蠻(即今土家族)的。當時有回胡人哈勒•八士受封为荆襄都督,屯兵湖南。

清代编写的《回部世系源流》中记载:“ 翦氏本姓哈,其先出自西域回部,宋时为西域望族。元太祖之西征,回部附之,屡从征伐。有哈勒者,尝从太祖征西夏部落…其裔八十,佐明太祖征伐…赐之姓曰翦,更其名八十曰八士…洪武二十二年,卒于军,奉旨敕葬常德关外黄龙冈。是为翦氏南迁湖广之始。八士有子曰拜著,原任荆襄都督府总兵,自幼随父征讨,习于攻战。八士卒,拜著袭其官。洪武十八年夏四月,奉旨讨五开、曹滴诸洞蛮…其后亦卒于军。奉旨仍葬常德东关外黄龙冈。朝廷以八士父子,…朝廷以八士父子,平蛮有功;又念其同死边疆,乃命子孙世袭常德卫正指挥使。仍率‘翦旗营’营兵,屯田常德桃源,戍守武陵…八士之副将,亦多随从…或力田为农,或服贾为商,皆聚族而居。尊奉回教。虽亦渐习汉人文书,然至今不与汉人通婚姻。至其勇敢好斗,则犹有先人之遗风焉。”

这个哈勒,湖南回胡人歷史學家翦伯赞考證:高昌回胡的將軍哈勒,1209年(成吉思汗四年,南宋宁宗嘉定二年)跟隨回胡王亦都护,杀死西辽派驻高昌的监国,去觐见铁木真,受封为都督、折冲将军,率领成吉思汗统帅下的伊斯兰军队转战南北,哈勒的后代一直在元朝为官。可是在元末的时候,哈勒•八士先后结识了回胡将领徐达、常遇春、胡大海、蓝玉、沐英…,加入了反元兴明的行列,直至受封为荆襄都督,屯兵湘中,是朝廷派驻的最高军事长官,也成為湖南回胡人的始祖。高昌回鹘的创立者仆固俊,其祖先是唐朝名將仆固懷恩,屬于敕勒九部之仆固。

《明史.毛忠傳》:毛忠,字允诚,初名哈喇,西陲人。曾祖哈喇歹在明洪武初归附,起行伍为千户,战死;其祖父拜都从征哈密,亦战死;其父宝以骁勇充任总旗,至永昌百户。毛忠善骑射,常从明成祖北征,明宣德中出征边外,官至指挥同知。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以守边有功得到皇上赐姓毛…

對比《明史.毛忠傳》與《回部世系源流》,可知哈勒氏拜著,就是哈喇氏拜都,就是翦氏與毛氏的共同祖先,毛澤東的祖先毛太華,就是哈喇氏改為“穆尊”的毛氏。明初,以皖北回胡為主的朱元璋的吳軍打敗了兩湖的陳友諒楚軍,并大肆屠殺楚湘之民,導致兩湖真空可供退役的回胡軍人去填充,遂有湖南的奇怪的回胡部落。

【明清兩代對回胡的殘酷鎮壓】
還有更重要的政治原因:1380年,右丞相胡惟庸被殺以謀逆罪,牽連致死者三萬餘人;1390年,左丞相韓國公李善長被殺、滅族70多人;1392年,沐英病卒于云南;1393年,曾經西征雲南的主將蓝玉被殺以謀逆罪,夷三族,坐党论死者一万五千人。這些大肆屠殺回胡功臣的行動,必然致使追隨藍玉沐英起家的毛太華遠離是非之地,所以才有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毛太华帶著長子和幼子移居湖南湘乡县。十年后,他的两个儿子又迁到邻近的三縣交界人跡罕至的韶山冲。這兩次奇怪的遷徙,都是爲了躲避株連屠殺。所以毛氏在當時地廣人稀的湖南山地定居之後,一直隱姓埋名力田為農,維持著回胡的習慣,既不按照漢人的習俗修訂家譜,也不誦讀儒教經典參加科舉。

明朝成祖時,派遣下西洋領隊的太監鄭和,就是從雲南俘獲的回胡,可見明朝對回胡一方面嚴厲打擊殘酷鎮壓,一方面又需要使用他們的經商科技方面的長處。成祖以後的明廷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關內回胡與境外回胡的隔絕,但是反而迫使明教轉入民間,成為強大的反抗力量,並且在明末的李自成張獻忠暴亂之中,都有大批的能征慣戰的“老回回營”。

清兵入關以後,深知明教和回胡的厲害,爲了防止明教成為反清複明的旗幟,強令改稱明教為“清真教”,改稱“光明寺”為“清真寺”,并通過文字獄和刪改書籍,抹去明教的痕跡,或者把推翻元朝的明教歪解為“拜火教”。反清複明的民間則稱為回教。不願意受官府控制的教團則轉入地下,不願自稱清真教,仍然自稱白蓮教。吳三桂反清稱帝以後,兩湖再次成為屠宰場。乾隆嘉慶年間,湖北爆發白蓮教起義,教首齊林遇害後其妻王聰兒殉難于茅山。

直到太平天國之前的道光年間,陶澍為首的湖南人開始在政界崛起。為何只有湘軍淮軍才能剿滅強悍無比的太平天國呢?難道是因為湘軍淮軍具有回胡血統?太平天國之後,大清朝從云南到陝甘,爆發了回回大起義,催促了滿清的滅亡。1876年,湘軍首領左宗棠鎮壓陝甘回回之後,又進入回疆鎮壓,并改回疆為新疆。從左宗棠、王震鎮壓回胡的殘酷嚴厲,可以看出他們完全不同於乾隆鎮壓回胡和卓部的剿撫兼用。

同治光緒年間,白蓮教餘部又冒出來,變形為一貫道,傳道者為王觉一、刘清虚、路中一。除了明教、白蓮教、一貫道,還有名稱為先天道、祆(示天)教。



【毛澤東殺掉知情人】
回顧有關毛澤東及其父親毛順生的描述,他們有很多奇怪習性。例如,他的父親毛順生從不拜菩薩,是個勤於算計的農民兼生意人;毛澤東不同於漢人,特別覺得紅燒豬肉好吃可以補腦子;毛澤東返鄉祭祖時也不使用香燭…,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的回胡基因的作用。格魯吉亞的突厥人斯大林特別的看中他,也是因為他們共同的突厥基因,他們用伊斯蘭聖戰的方式打造了不可一世的共產國際。對比蔣介石與毛澤東對付功臣的手法差別,可以看出蔣介石是正宗的華人的做法,得勝之後留給對手一條活路,絕不趕盡殺絕。

因為要把毛澤東塑造為漢人五百年一出的民族英雄,所以不能揭穿毛澤東的回胡血統的秘密。共產黨一直搖擺在穆斯林思維與漢民族主義之間。例如,共產黨起家之初,就有劉清楊、郭隆真、馬駿等等大批的回胡才俊。赤軍初起時,告訴農民說朱德總司令是朱元璋的子孫。建國之後,劉少奇又被說成是漢高祖劉邦的子孫。還有很多歷史學家參與。這一切,都造成了毛澤東的血統危機。文革之中,受迫害的歷史學家,為何只有研究明史的呢?

吳晗,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所寫《胡惟庸党案考》、《明成祖生母考》,都堪称经典之作。他因為考證明朝的回胡清官海瑞并寫了《海瑞罷官》,成了文革的第一個靶子。1968年3月被捕入狱,1969年10月11日被迫害致死。其妻袁震也于1969年3月18日被迫害致死;养女吴小彦于1976年9月23日在狱中自杀身亡。

翦伯赞,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 1960年代後期即被批判,1968年12月18日夜,夫妻双双吃下大量安眠药自杀身亡。死时口袋内有两张纸条,一张说实在没有什么可交待的;一张三呼毛主席万岁。

作者:草虾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草虾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QQ号码29267950 Skype帐号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5967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