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聊聊互联网(五)“绿霸“见参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聊聊互联网(五)“绿霸“见参   
我不知道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8/09/04
文章: 257

经验值: 9959


文章标题: 聊聊互联网(五)“绿霸“见参 (995 reads)      时间: 2012-8-10 周五, 下午12:08

作者:我不知道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五)“绿霸“见参

前天正统帅提到了绿坝,本来懒得提那个玩意儿了,既然正统帅说起,那就来聊聊关于“绿坝“的话题。先给个维基词条。具体起因经过维基里已经说得很详细了,这里不再赘述。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6%A0%E5%A3%A9%C2%B7%E8%8A%B1%E5%AD%A3%E8%AD%B7%E8%88%AA

整个“绿坝“事件基本上就是一个低劣的笑话,”绿霸“尚未脱离襁褓便”万幸早夭“,完全属于我党为控制互联网而进行的一厢情愿的盲目蠢动。倒是让我想起来一个笑话:话说老鼠们长久以来生活在猫咪的威胁之下,无数同类葬身猫腹,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此世纪难题,于是乎某鼠便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给每只猫脖子上都挂个铃铛,不就从此万事大吉么。可问题在于,谁去给猫挂铃铛呢?我党的绿坝蠢动与此笑话颇有异曲同工之妙——给每台电脑都安装一个监控软件,不就可以时时刻刻监视网民的一言一行了么?问题是,可能么?

前文说过,我党互联网监控工程的终极目标就是打造出如同《1984》里所描写的”电幕“那样一套全天候无死角的监控系统,绿坝就是这样一次尝试。愿望是美好的,可惜现实是残酷的。GFW虽然强大,但却是隐形的,中国网民的应用以娱乐为主,一般来说也不会造成多大的不便,所以引起的抵抗也就有限。而绿坝则不同,那就是一个随时随地坐在网民身边的街道居委会老太太,一双贼亮的眼睛随时监视着你的一言一行,广大网民就是脾气再好恐怕也无法容忍这样对于个人隐私赤裸裸的侵犯。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婶还不能忍呢。况且软件是可以卸载的,就算流氓到赖在系统里不走,重装一遍系统也就完事大吉。本人眼拙,实在是看不出”绿坝“有多少技术上的可行性。唉,邪恶不可怕,邪恶到相当段位也可以产生一定美学角度的欣赏价值。如《黑暗骑士》里的小丑,风头甚至盖过了高富帅的Batman。可怕的是邪恶兼且愚蠢。我党此举便如同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地雷战》里那个偷地雷的渡边小队长一般,好不容易偷回地雷还炸自己手里了。演个反派都如此没品位,渡边君,可拿你怎么办好呢?
PS:绿坝事件的亮点在于如此粗糙简陋弱智低能的一款软件,居然引得工信部出重金4170万收购,特此有请“相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奖金就免了,我们做好事从来都是不留名的,留给更需要的同志们吧。

虽然“绿霸“失败了,但是我党为了能够寻回失落的伊甸园,依然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如国内网民几乎人人必备的即时通讯软件QQ,已成为我党监控网民的利器。2010年6月的时候,杭州的徐小姐如往常一样打开QQ登录却显示”禁止使用“。后与QQ客服联系,被告知她的账户于某月某日下载了敏感文件,不可能要回了。此事件揭开了腾讯暗中监控用户黑幕的一角,让广大网民第一次切身感到自己赤裸裸地处在老大哥严厉的目光注视之下。

随后不久即爆发了“3Q大战”周鸿祎公开违反行业里的规矩,将QQ暗中刺探监视用户隐私这样做得说不得的烂事端出来晒在网上。此举刺激得马化腾恼羞成怒血压破表,立刻《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予以坚决回击,却不料此举正坐实了QQ暗中扫描用户计算机的事实,大概是马总给气糊涂了。两家公司狗咬狗本来没啥看头,却无意中彻底扯下了我党的那块遮羞布。中央三部委紧急联合出面做和事老将此事压下,以免两条疯狗咬急眼了将说得的说不得的都一股脑儿给抖落出来。
注:“一个艰难的决定”的内容为如果发现用户的电脑上安装有360系列软件,则QQ将拒绝运行。试想如果QQ没有扫描用户计算机,那它又是如何得知用户安装了哪些软件的?当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现代版本。
附:3Q大战维基地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87%E8%99%8E360%E4%B8%8E%E8%85%BE%E8%AE%AFQQ%E4%BA%89%E6%96%97%E4%BA%8B%E4%BB%B6

虽然我党力图将 “3Q大战”渲染为单纯的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利益之争,但我从来都“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我党”。记得看过一篇喝茶记,翩翩而至的国安有备而来,当作者予以否认时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打开作者的聊天记录,在铁的事实证据面前,作者只好低头认错,承诺改过自新云云。若不是腾讯暗地与政府合作为虎作伥,那么属于用户隐私的聊天记录是如何落入国安手中的。国安即使再神通广大也绝无能力去采取黑客手段来攻破数以亿计的计算机。事实真相如何,在我党的重重封锁之下,一般用户很难探知其中的细节,只有同样留给未来的考古学家去验证了。

我党这回的做法是比较高明的。与其去开发一个毫无用户基础的软件,不如借用现有的软件,如QQ、360、输入法、杀毒软件等等已有的平台。通过对公司施加压力或许之以利,很容易说服国内这帮无良的互联网商人与政府合作,助纣为虐。这样无论从技术的可行性还是运行的成本方面,都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所以,我现在拒绝使用360、QQ、国产浏览器、国产输入法、国产杀毒软件、国产email等等一切“中国制造”。但愿这只是我个人的被迫害妄想大发作。

后记:再来聊几句互联网时代的个人隐私话题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除非扯掉网线,砸碎路由器,否则个人隐私就难保不被泄露。这里的个人隐私泛指一切个人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等。

以youtube为例。网站会根据你以往浏览的视频来自动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相关内容。据说在Youtube上,如果用户不停地按照网站推荐来浏览,可以看一年都不重样。这样的确方便了用户,可严格来说也属于个人隐私的泄露。在国内的互联网上,这样的技术被发挥到了极致,各种各样的广告铺天盖地。已经不单单是某个网站根据用户习惯而做出的善意推荐,而是组成一个“统一战线”。比如你今天在淘宝上购买了一件商品,下次再打开浏览器,任何一个网站的广告都会为你推荐相关的产品或服务。或许是我个人比较敏感,我感觉这样的行为就是对我隐私的一种赤裸裸的侵犯。并未感觉到多少方便而是不胜其烦。

到底是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还是人们被互联网控制了?


作者:我不知道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我不知道于2012-10-03 周三, 下午5:12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我不知道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6798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