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 作者 |  【转帖】明斯特旧事•共妻之渊源 作者:锦瑟 |    |  
		| 所跟贴 | 【转帖】明斯特旧事•共妻之渊源 作者:锦瑟 -- 五色旗 - (1948 Byte) 2011-12-13 周二, 上午3:54 (1069 reads) |   
		| 五色旗 
 
 
 
 
 
 加入时间: 2006/03/30
 文章: 320
 
 经验值: 11925
 
 
 | 
		
					  
					  | 
 |  
			
			  
				| 
 |  
				| 
					  
					  
					    | 作者:五色旗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俄国革命时候共产了一把少女,后来共匪也实行了一段时间。我觉得有理论上的支持,也有现实的利益考虑。你看东方红的原歌(引用http://blog.ifeng.com/article/13499434.html):
 
 -----
 《东方红》的原型是曾经流行于晋西北和陕北地区的一首叫做《芝麻油》的原生态情歌:“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抽筋筋,三天不见想死个人,呼儿嗨哟,只有我的三哥哥亲。菜心红,麻油香,豆角抽筋水汪汪,三天不见想死个人,呼儿嗨哟,三哥哥病得粗又长。”
 
 《芝麻油》隐讳婉转地表达男女之情:“芝麻油”暗指从男性阴茎里流出的精华,“白菜心”则是指代女性阴户,“吃豆角”、“抽筋筋”几乎是在赤裸裸地描述男女性交的具体行为,最后的“三哥哥”则是进一步点明唱歌的女子思念的是男人的阴茎,惟妙惟肖。
 
 抗日战争期间,《芝麻油》被当时八路军中的文宣人员看中,遂改编成了《白马调》,“三哥哥”也变成了八路军:
 
 “骑白马,跑沙滩,你没有婆姨呀我没汉,咱俩捆成捆成一嘟噜蒜, 呼儿嗨哟,土里生来土里烂。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 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嗨哟,打日本也顾不上。 三八枪,没盖盖,八路军当兵的没太太, 待到那打下榆林城,呼儿嗨哟, 一人一个女学生。”
 
 《白马调》里点睛之笔是最后的一句:“一人一个女学生”。这句一语道破当时相当一部分民众参加抗日军队的心理状态,就是《投名状》里的“抢钱、抢粮、抢女人!”而且,榆林城里哪有什么日军!
 ------
 
 旧约中在某种程度上是把女人当作财物的,所以如果共产就必然导致共妻。而人类文明开化以后,女人也是人了,那么共产就不应该共妻。然而,马克思说的不是共妻,是婚姻的解体,那么就是乱交。人类的实践中,有现代以色列的两种公社,婚姻没有解体,更古老的是南美的天主教公社巴拉圭在当时相当于周围的殖民地来说也是非常成功的,当然也没有共妻的现象。感觉要实践共妻和想象共妻,没有一定的邪性做不到。
 
 作者:五色旗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 返回顶端 |  |   
		|  |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