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谈谈“整体思维”、“分析思维”和“系统思维”(下) |
 |
所跟贴 |
谈谈“整体思维”、“分析思维”和“系统思维”(下) -- 金唢呐 - (3919 Byte) 2010-12-16 周四, 下午10:06 (1253 reads) |
学徒
加入时间: 2009/11/13 文章: 538
经验值: 21841
|
|
|
作者:学徒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正如分子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所说:当我对生命中各个分子都了解清楚时,我对生物的整体图像反而模糊了。”
就像一副报纸上的人像照片,看着挺好,不断将其放大,其细节也一一呈现,信息会越来越丰富,但越过了一个阀值,人们会发现,能观察到的只能是一个个墨点,以及它们之间莫名其妙的相对位置-----信息消失了。要观察到有意义的信息,人们必须重新站远来观察。
因此,有意义的信息(图景)只能在某一个更为整体的层面上才可能展现,或者说,只能被一个适合整体性观察的载体承载,而不能简单地细分和放大。再换句话说,人们必须努力忽略掉一些信息(比如墨点之间的相对位置),才可能观察到有价值的信息。再换句话说,过份注重于一些细节化的信息((比如通过还原法取得的“墨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对于取得研究结果可能是有害的。
因此:如果生物学的重要研究目的是获取信息(图景),还原法就存在很大的局限。
我想问的是:
1、这样理解有没有一点点靠谱?否则应该怎么理解。
2、如果这种理解有一点点靠谱,那么,存在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尚未能真正发现,或尚不具备能力处理或理解细节化局部信息与整体信息图景之间的关系(比如墨点的相对位置与人像忧郁的神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还原法本身存在无法逾越的极限,还是相反?或是有其他原因?
作者:学徒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