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科学主义、信仰和科学发展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科学主义、信仰和科学发展   
所跟贴 信仰之争─关于创造论与进化论的一些思考 -- 陈皮 - (10097 Byte) 2010-7-20 周二, 上午5:47 (138 reads)
陈皮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7/12/01
文章: 3235

经验值: 118330


文章标题: 科学在认识真理的途径中的角色 (295 reads)      时间: 2010-7-20 周二, 上午6:43

作者:陈皮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科学在认识真理的途径中的角色

陈约翰
  
许多人已经著书立论讨论以上的问题。本文将著重在讨论科学在认识真理的途径中所扮演的角色。许多中国知识分子自五四运动以来接受了科学主义的看法。他们相信“科学万能”:1。一切现象都可被自然科学解释。宗教只是无知的产物。现代科学的发展已显露宗教信仰的不足为信。

  2。一切的存在物都是原子碰撞的结果。并无所谓创造的目的,计划;也没有绝对的道德标准。

  3。科学方法是求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也只有科学知识是正确的知识。

  A。科学的定义一般人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应用科学,基础科学,科学的通则,以及科学的哲学。

  1。应用科学。现代科技的惊人成就使人相信“人定胜天”。科学可以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因此否定了基督教。

  2。基础科学。也称为纯粹科学。其目的是为求知,要探究自然界物质现象的真相,明白一切事物之所以然的道理。其任务、态度、和目的就是求“真”。范围包括了数学,物理,生物,及地球科学等。有些科学家认为科学能解决一切问题,哲学与宗教都当被废弃。也有许多科学家愈深入研究,就愈相信一位创造宇宙万有的神。

  3。科学的通则。这是指科学家所用的,或可说所遵守的,一套完善,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

  也称为科学方法。这套方法现在也被用在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方面。广泛来说,科学方法有三大步骤:观察事实:自然现象人为实验社会现象推衍理论:陈述最简明包括最广泛(牛顿定律--相对论--量子力学--混沌现象)反复证明理论要经过客观事实验证,方能成立。一个理论按其验证阶段,有不同的名称:假说--原则--理论--定律 4。科学的哲学。这是更深一层的讨论:应用科学方法之前,有什么基本的假设或前提?科学所求得的知识与实际的客观事实是如何关联的?科学方法求知的领域有没有限制?基于“科学”一词的不同用法,它代表了不同的精确度。机械工程的精确度和古生命科学的精确度肯定有极大的差距。我们常常不经意地将科学知识提升为事实的真实本体。我们必须经常被提醒:科学知识只是我们对事物本相的理解,或作解释事物的蓝图,而不是事物的本体。这样的提醒也适用在我们的神学研究方面。

  Dr. Richard Bliss劝导我们将科学分为两大领域:运作科学(Operation Science)和起源科学(Origins Science)。

  他说:运作科学是研究事物如何运作变化。

  科学家可以观察,收集资料,提出假说,再加以测试“假说”的正确性和准确度。

  研究事物起源的科学家也可以观察和收集资料,例如:星球和化石。他们也可以对事物的起源作出相当合理的猜测。

  可是他们无从对史前的事物作重复性的实验。。。

  虽然科学家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有关史前的资料,但他们无法给予如同现今事物一般肯定精确的答案。因此,我们可以料想某位科学家的哲学和世界观就影响了他们的结论。(Lester 1994) B。科学研究的前提假设所有的科研都建立在一些前提假设上。这些前提常被接受为“真理”,有些人甚至并不自觉已经作了这些假设。其实基督教的信仰是受到许多科学证据的支持,也为科学家所作的假设提供了非常合理的理论基矗这些假设是: 1。宇宙中存有可被客观研究的事物。我们所处的大自然是有秩序的,而这秩序有其“一致性”。

  2。大自然的秩序恒常不变。

  3。大自然中的事物有关联性。

  4。人脑中的活动可以正确地反映外在的客观事物。

  若没有这些假设,今日的科研就无法进行。这些假设是被科学家接受为不证自明的真理,无法用实验证明,只有凭“信心”接受。

  我们若从基督徒的世界观著手,相信一切的存在物是来自一位全能全知的上帝,是上帝的精心杰作。人又是安著上帝的形象造的,这些假设就显得那么自然合理。

  今日最先进的科研常常是由许多组的科学家合作进行的。

  个人的研究需要依赖别人的数据成果,无法重复每一项实验,只是凭信心接受。因此有人说,没有信心,就没有科学。虽然这种信心与基督徒讲的信心并不相同,但至少可说信心与理性和科学并非互相矛盾冲突的。

  C。科学的限制。

  1。科学只能发现自然律,却不能创造或改变自然律。

  2。对一些最基本的物理定律,如质量守恒定律,科学家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自然科学只能研究分析可被重复的现象。那些不可重复的事件和现象就超脱了自然科学的范围了。

  若有人以为他已掌握了全部的事实,他的科学知识和理论就是事实的全部,他可说是犯了“天真的唯实主义”的错误。

  Paul Hiebert指出:并没有绝对客观的知识。一位科学家个人的看法无可避免地介入他的“科学知识”。

  无偏见的理论并不存在。现代科学是建立在西方文化的架构上,深受西方的社会及心理发展影响。

  科学并非累积又澈底完整的知识。它经常是几种解释事物的模式竞争的产品。

  Hiebert因此劝告我们不要将解释事物的科学知识等同于事物的本体。科学知识不是事物的“照片”,只是事物的“蓝图”。

  我们应该拒绝“科学主义”,但不需要丢弃科学。

  我们应该肯定科学在追寻真理上的贡献,同时接受它在求知领域中的限制。

作者:陈皮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陈皮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32784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