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 作者 |  科学八卦系列之一----二十世纪人类智力巅峰的两大对决 |    |  
		| 所跟贴 | 科学八卦系列之一----二十世纪人类智力巅峰的两大对决 -- 小小衲 - (3079 Byte) 2010-5-10 周一, 下午7:50 (1336 reads) |   
		| 我要注册 
 
 
 
 
 
 加入时间: 2009/10/04
 文章: 764
 
 经验值: 36499
 
 
 | 
		
					  
					  | 
 |  
			
			  
				| 
 |  
				| 
					  
					  
					    | 作者:我要注册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这种“图景”“信念”应该是来自于对现象的不完全观察,以及对事物内在合理性的推测。
 
 例如开普勒对于毕达哥拉斯主义的迷信与执着;
 
 例如现代理论物理学家对大统一理论的执迷;
 
 再如爱因斯坦之前多位哲学家对牛顿时空观的批判也对相对论的诞生有重要影响;
 
 再如医学当中,整体论与还原论的医学观,基因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生理医学与心理-生理医学的医学观等等,对医学的发展都会有决定性的影响(摆脱西方医学研究传统的哲学观,开创新的研究方向,这也正是我感兴趣的东西)。
 
 因此,我认为哲学观(图景?信念?)决定了科学研究与发展的方向,正如库恩(Thomas,Kunn) 所认为的那样:
 
 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种科学范式代替另外一种科学范式的过程,而所谓“范式”paradigm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学家的共同信念”。
 
 虽说“范式”也包括了基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但它的核心、精神与灵魂,正是哲学观。
 
 因此,可以说科学的发展过程正是哲学观不断交替的过程,而说哲学对科学没有指导意义,这肯定是违背科学发展史的事实的。
 
 最后,我发现“范式”具有“序参量的特点,当一些新的现象出现时,原先的“范式”不足以包容新的现象,就需要有新的“范式”出现,包括了新的哲学观、新的研究手段、包括科学家的行为方式也可能变化。
 
 但一开始,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范式”相互竞争,胜出者就会受到越来越多科学家的跟随与追捧,就成为主宰科学发展的新范式,而且在一段时间内,个别科学家试图跳出“范式”的尝试往往都不会得到主流的认可,因此“范式”役使着科学家的个体行为。
 
 作者:我要注册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 返回顶端 |  |   
		|  |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