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张献忠杀人考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张献忠杀人考
所跟贴
[转帖]张献忠杀人考
--
和尚
- (26635 Byte) 2010-4-23 周五, 上午8:27
(307 reads)
和尚
现已禁止
加入时间: 2007/07/15
文章: 374
经验值: 14321
标题:
续
(88 reads)
时间:
2010-4-23 周五, 上午8:27
作者:
和尚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二十一
张献忠控制区内的各地城市人口剿灭净尽,他又从郊区强迫村民们入城。毕竟,城市里还需要有人为军队服务。
虽然花了如许兵力人力来剿城迁人,四川各地也不见平定。在清军、明军、各地再起义军的攻势下,张献忠屡战屡败,接连几个月没有打过一个胜仗。张献忠挺不住了,他无比怀念起了当日的流寇生涯。放弃四川,到他处重新开始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然而又不甘心这样走。因为实在是太恨四川人了。好,你们不是反对我们吗?把你们都消灭了,变成一片赤土。张献忠决定屠蜀,理由是“自我得之,自我灭之,无使他人得”。在撤离四川前尽量把四川人杀光,留给敌人一个空省。
这是古往今来最宏伟的屠杀计划,执行得也相当坚决。
距剿灭城市人口不久,张献忠又发出了“除城尽剿”令,令军队出城,消灭农村人口。深入穷山大岭,一个也不放过。“立搜山、望烟等头目,踪迹高山大谷有匿崖洞者,举火薰之。”
从荣县、洪雅等县县志所引资料看,张献忠在四川许多地方无可争辩地实行了“除城尽剿”的政策。他认为“凡居山野者俱叛逆,将悉行剿灭;城内俱良民乃免死”。具体做法是:“凡剿一处,先令地方官清四至界,并乡导人送领兵官。前一日照四至界址布兵环围,次日开剿,四下齐向中央搜杀,如围场合龙口之状。”结果是:“不论男女老幼,逢人则杀。”“剿毕复扒草寻穴,细搜数日乃复命。”之所以这样仔细,是因为“倘有漏网者,或于别处发觉,罪其领兵官”。我们前面提到的小秀才欧阳直在为张献忠部服务时就“尝见郫县解来一个逃民,审讯之后,发现系峨眉人,于是负责查剿峨眉的官员洪都督被剥皮”。在这样严厉的政策下,各地官兵当然不敢不尽职。仅川中各县,就有十四万多人死在屠刀之下。
作为一项军事命令,当然要有验功标准。那就是手掌。欧阳直办理文案时,曾经见到以前用手掌记功的记载。他说:“每官兵回营以所剁手掌验功,掌一双准一功。凡有军官衙门所在,手掌如山积。而成都城内人掌,则更几于假山之万叠千峰矣。尝见一札付,自副将升总兵。其札头空白处用朱笔细字备注功级算手掌一千七百有零。”
二十二
人已经杀得差不多了,张献忠开始撤退。穷途末路之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眷恋家乡。他对部下说:“弃蜀出秦,一得长安,则是中原首领自我而据,且关中为我故乡,诸将兵多系秦人。自来强兵战马皆产于秦,要图大事还是陕西。”
然而这时又遇到了供应问题。人口消灭净尽,自然粮食就越来越难找。数十万军队,没吃没喝,如何行军?张献忠想到了屠杀自己的部下。当然,要杀必先杀那些掳来的四川人,他们虽然被征入伍,心却不附,经常有人开小差。
义军中要“收治”的有三种人:“其一系四川人,有在四川入伍者,有系四川人而在他省入伍者。其二系他省人而在他省入伍者,有系他省人而在四川入伍者。其三系明朝官兵投降过来者,有系阵前俘获者,又有系各地方上的土匪入伙的,俱当尽诛。”其中尤其是四川义军,张献忠认为都是些“剽悍亡命,叵测不轨之徒”,故“恨入骨髓”,必欲除之而后快。
献忠还认为随营妇女是自己行军作战的累赘,在杀过自己士兵以后,把屠刀探向军中妇女。一六四六年他离开成都时,首先将自己的三百嫔妃杀掉二百八十名,只留了二十名侍候自己。并命令“各营所有妇女,齐集一处,由兵围绕,献忠另选兵人一队为刀斧手,号令一声,乱砍乱杀,叫冤哭惨之声,震动天地。妇女尸身堆积如山,血流成河”。
还有史料记载,由于缺乏军粮,张军曾经把这些死亡者的尸体“剐之割之,制成腌肉,以充军粮”。
收拾干净之后,张献忠率部起程。开国时的一千多文官,此时被杀剩二十五名,忠心耿耿地跟在身边。士兵人数亦已只剩三分之一。他犹满腔豪气。可惜行至西充凤凰山,遭遇清兵。他随即“骑马出营,未穿盔甲,亦未携长枪,除短矛外,别无他队,同小军七八名,并太监一人,奔出营外,探听满兵虚实。至一小岗上,正探看之际,突然一箭飞来,正中献忠肩下,由左旁射入,直透其心,顿时满地鲜血长流,献忠在血中乱滚,痛极而亡”。
其时,张献忠方四十一岁。
二十三
张献忠的死,并不意味着四川人灾难的结束。甚至可以说,川人的灾难不过刚刚演完第一幕。
第一重灾难是饥荒。
由于张献忠据蜀期间破坏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绝大多数耕地都被撂荒,积存的粮食则被搜掠净尽,所以张献忠部走后,四川遇到了严重的饥荒,粮价大涨。《荒书》记载:“盖自甲申为乱以来,已三年矣。州县民皆杀戮,一二孑遗皆逃窜,而兵专务战,田失耕种,粮又废弃,故凶饥至。此时米皆出土司,米一斗银十余两,嘉定州三十两,成都、重庆四五十两。”
家有钱财的人毕竟不多了,于是吃人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第二重灾难是“摇黄”起义军。
“摇黄十三家”原是四川本地的十数股农民起义军,他们纠集在一起的目的,从其各部首领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争食王”、“夺食王”、“闯食王”……这不太像陕西大乱初起时各农民军首领模仿《水浒》风格起的那些外号,倒颇有些《西游记》中魔王们“狮驼王”之类称号的风采,而其所作所为也颇似食人魔王。他们称首领为“掌盘子”,内部有一套行话:称杀人叫“折割”,“锁人”叫带线,埋伏叫“卡子”,与土匪似乎区别不大。《南明史》说,他们后来同当地官、匪纠结,变成一种不伦不类的武装。他们有时与各地小股土匪结合,有时又受雇于官兵为政府打土匪。他们虽然规模没有张献忠浩大,但所作所为酷烈过于张献忠。欧阳直《蜀警录》载:“摇黄贼攻破长寿、邻水、大竹、广安、岳池、西充、营山、定远各州县,城野俱焚掠,炮烙吊拷后尽杀绅士及军民老弱男妇,掳其少妇幼子女人入营,所获壮丁用生湿牛皮条捆之,无人得脱,积尸遍地,臭闻千里。”张献忠败亡后,他们声势大振,可惜此时四川财富已经净尽,他们只好全军以人为粮。
第三重灾难是官兵。不管是南明的“官兵”,还是满清的军队,到了这个军粮匮乏的省份都得靠抢粮为生。
明朝官兵在他省时即军纪败坏。明朝末年,军官的腐败甚于地方官,他们吃空额,扣军饷,明目张胆;军人的残酷暴虐,也往往甚于土匪,不但抢劫财物、奸淫妇女、滥杀无辜,甚至还有吃人的现象。比如明军大将刘泽清经常以杀人为乐,并取人心、人脑食用,而“颜色自若”。
第四重灾难则是瘟疫。死人既多,瘟疫随生。《蜀碧》:“其时瘟疫流行,有大头瘟,头发肿赤,大几如斗;有马眼瘟,双眸黄大,森然挺露;有马蹄瘟,自膝至胫,青肿如一,状似马蹄,三病中者不救。”
第五重灾难是虎灾。尸体遍地之际,野狗突然多了起来,数十成群,人不敢近。更让人惊异的,是老虎的繁殖力似乎突然增长了百十倍,在四川各地,都出现了大批老虎。经常有成群的老虎公然出入城市,在屋脊上闲庭信步。欧阳直说:“张献忠走后,突然四川遍地皆虎,或者七八只,或者一二十,爬楼上屋,渡水登船,真是古所未闻,让人难以置信。我从内江逃出的那个夜晚,四次见到老虎。坐船在叙南行走时,看见沙洲上大虎成群,过泸州,岸上虎数十,鱼贯而行。”这些虎吃人吃够了之后,遇到活人,专以咬死为务,杀戮之后扬长而去。
顺治七年(1650),四川巡抚张春向皇帝报告,他好不容易在南允县招徕了五百零六人,不料不久居然给老虎吃掉了二百二十八人。
五重灾难如同一层比一层细密的死亡之网,能够活着从这个罗网中逃出去的人实在是异数。
《蜀龟鉴》对于蜀乱做了个粗略的总结,谓:
痛乎,明季屠川之惨也。四川南部死于张献忠部者十分之三四,死于瘟疫、虎灾者十分之二三,而所遗之民百不存一矣。川北死于献者十三四,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一二,而遗民千不存一矣。川东死于献者十二三,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万不遗一矣。川西死于献者十七八,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十万不存一矣。
二十四
康熙六年(1667),四川巡抚张德地来到四川之后报告给皇帝说,他只是个空头巡抚,因已经无人需要他来管理:“四川有土无民”;康熙十年,四川湖广总督蔡毓荣说:“蜀省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二十二年,马湖(今四川屏山县)知府何源浚也说:“蜀地民稀”。康熙二十四年,人口渐渐多了起来,然全省也只有一万八千零九丁,约合九万多人,“合全蜀数千里内之人民,不及他省一县之众”(《四川通志》卷71)。
当然,还有人没有被统计进来。比如那些为数不少的白毛男白毛女:
叙州有人避贼,逃入深山。草衣木食既久,与麋鹿无异。后见官兵,以为贼复至也,惊走上山,行步如飞,追者莫及。其身皆有毛云。
南江二野人,能手格猛兽,擘獐鹿啖之,悬崖绝壁,腾上如鸟隼。他们不怕猛兽只怕人。虽家人亲戚召之,疾走不顾也。
这些返祖的“原始人”不怕什么狼虫虎豹,最怕的倒是两条腿的同类。
当时的四川,已经不像人间景象。当时的官员目击后在信中说:“自从进入四川,只见荆棘塞道,万里烟绝。荒野之中,只有野兽成群,不见人踪。偶尔见到一两个幸存下来的人类,又都是五官残缺,割耳截鼻,缺手断脚之人,看上去像妖魔鬼怪,让人感觉不是行走在人间。”
时至今日,每逢成都城区改造、挖路修渠,还经常会暴露白骨,现身说法他们彼时的遭遇。
二十五
中国人历来有崇拜那些暴力神的传统,如崇拜什么河伯之类。因为他们具有人们无法抵御的残害人类的能力,所以获得了被人们顶礼膜拜的资格。张献忠在四川时,有一次领兵路过梓潼县文昌庙,因听说文昌君也姓张,遂认此神为祖,并且放过文昌庙附近的百姓不杀。他死后不久,这些没有被杀的百姓感谢张献忠的不杀之恩,在文昌庙中自发地为张献忠塑了像,“绿袍金脸,狞恶狠状”,当做神灵崇拜起来。直到乾隆七年,“张献忠神”前一直香火繁盛,人们每年都来献上丰盛的供品,以求威严强悍的张的灵魂保佑他,或者至少不残害他。据说张神非常灵验,有求必应,远近数十百里的人都纷纷前来进香。由于崇拜的声势过大,终于在乾隆七年引起了官府的注意,被当地地方官毁了张献忠神像,并把此像扔到路边,任人践踏。然而,官人走了不久,当地人民怀着对“人民起义领袖的爱戴和缅怀”,又重塑了张献忠像(《“张献忠屠蜀”考辨》),重新对他跪拜如仪。特别是一些地方土匪或者零星的农民起义武装,对张献忠更为崇拜,他们出去征杀前,都要专程来此,到张像前跪拜,以求保佑。
张献忠神像后来不知所终,然而三百五十余年过去了,张献忠的灵魂仍然游荡在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之中。在张献忠之后三百年,我们还听到过有人宣称,中国死掉三亿人,还剩有一半的人口,还一样能成功地建设社会主义。“中国不怕打仗”、“杀二十万人,保二十年太平”这些说法还能屡屡听闻。“张献忠崇拜”是我们这个民族身上的一处危险病灶,虽然已经被历史之手割除,然而割除得并不彻底,时有复发的可能。所以,研究张献忠杀人的原因,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实不是一种猎奇,而是一种需要。
责编 洪清波
作者:
和尚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97609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