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供老芦参考:也谈“脾主统血”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供老芦参考:也谈“脾主统血”
陈皮
[
个人文集
]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7/12/01
文章: 3235
经验值: 118330
标题:
供老芦参考:也谈“脾主统血”
(793 reads)
时间:
2010-2-14 周日, 上午6:18
作者:
陈皮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http://club.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2928131
也谈“脾主统血”---关于“中医理论的荒谬性”
有人转贴了一篇“杨振宁论易经和中医”文章,在谈中医理论的荒谬性时,作者以人体脾脏为例来驳斥中医的“脾统血”理论,获得一片喝彩叫好声。
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2920995
作者显然对中医理论不甚了解(估计也不屑了解吧),同时对现代医学的信息也没有稍作检索,就匆忙提出论点进行了论述。
究竟脾脏被切除以后,人体血液系统是否发生变化?
请看链接:
http://zazhi.qe.cn/qk/98481X/199702/2502668.html
。
此文也登载于1997年第2期“中国微循环”杂志,这应是现代医学的刊物。
此文题目:脾切除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作者:高涌陈开地。摘要部分指出:本文观察38例脾切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全血及血浆粘度显著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减低,血小板数明显增加,提示脾切除后不仅有血液粘度的变化,而且有血小板和红细胞功能异常。
此文认为:近4O年来人们对脾脏功能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关脾脏免疫功能的研究已得到了大家的公认,而对脾切除与血液系统的关系却了解甚少。动物实验表明,脾切除后血液流变学有一定的改变、、、
http://66.102.1.104/scholar?q=cache:RBuAt5W5lVIJ:scholar.google.com/&hl=zh-CN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原来切除脾脏并非对血液系统不产生影响。
虽然我们不必再次为这个现代医学研究结果和中医理论发生“偶然的共鸣”而故作兴奋状,但我们是否应该对狂热挥舞现代科学医学大旗来随意贬低中医的言行做一点点反思呢?
另外我仍然想强调,中医的脾和西医的脾脏虽有相关性但同时又有很大的差异。
因为中医的脾,还是一根“经络”:
它起于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过大趾本节后的第一跖趾关节后面;上行至内踝前面;再上腿肚;沿着胫骨后面;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人腹部;属于脾脏,联络胃;通过横膈上行;挟咽部两旁;连系舌根,分散于舌下;胃部支脉:向上通过横膈;流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所以,即使切除了西医范畴的脾脏,但也切除不了中医的脾经络。
脾经络起端的穴位叫“隐白”,是一个止血的穴位,对于鼻出血、妇女月经出血不止等,治疗这个穴位就有效。为什么能止血?只有以中医理论可以理解和解释,按照现代医学理论目前无解。
即使现代科学医学无法解释,并不能否定这个事实和现象的存在;即使现代科学医学无法解释,我们也不需要像日本、台湾那样在19世纪先废除中医,再到20世纪大梦初醒一样恢复中医。
中医的脾,除了是经络,还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胰脏、胃和大小肠,以及造血和内分泌系统的许多机能。这对于一定要眼见为实的“科学执着者”来说,思考这些问题可能又是一个很痛苦的折磨。
---------------------------------
(附)中医理论的荒谬性
证明中医理论的荒谬非常简单,证明过程完全用不着什么高尖的现代科学,只用铁的事实和人人皆知的简单逻辑就足够。下面以中医经典理论之一“脾主统血”来证明。
先名词解释:“脾主统血”意思是说脾可以控制血液在血管中运行,防止血液逸出脉外,通俗讲就是防止管道漏水的意思。临床上“管道漏水”的情况着实不少,如便血、尿血、崩漏、鼻衄、紫癜等,从中医理论推理就是“脾不统血”的缘故。反推之,如果“脾不统血”,必然就会出现上述“管道漏水”的情况。这个理论是如此的荒唐,但要否证它却并不需要高深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现代止、凝血理论,下面的证明过程保证只要有小学文化的都能看懂。
步骤一:脾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实质器官,和西医的spleen在解剖上是同一个东西。因为中医教科书上明白的写着“脾,位于中焦,横膈之下,形如刀镰”,嘿嘿,铁证如山。
步骤二:只要切掉脾,那么“脾主统血”的功能将不可能存在。就是说,没什么东东来“统血”了,血管将到处漏血:便血、尿血……这样的推理虽然简单,但相信绝无破绽!
步骤三:现在来看铁的事实:临床上有很多被切了脾的病人,如外伤不幸脾破裂的、难治性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吸虫病的巨脾等等,所有这些病人都观察不到切脾后便血、尿血、崩漏、鼻衄、紫癜等出血倾向。相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血症状在切脾后反而可以消失呢。所以,“脾主统血”不成立。证毕。
上述证明无懈可击,任何有着正常思维的人都该认同吧。但现代中医的“无耻”是无底线的,他们自然会竭力狡辩。他们说,你步骤一就错了,脾只是个“功能器官 ”,压根儿就不是那个spleen,所以,你步骤二根本就没有切“掉”脾。教科书上不是这么写的吗?他们说,教科书也错了,那些编书的“伪学者”们根本就不懂“真正的中医”!这样的狡辩可以气得你吐血!不过据这样说法,教科书上的“心,位于胸腔之内,隔膜之上,两肺之间,脊柱之前,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花,外有心包护卫”;肯定也错了,“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肯定也错了……总之,只要是把五脏六腑形态化具体化,肯定就是错的。高等院校的教科书居然犯如此原则的错误,世界上有这么荒诞的高等教育吗?
脾究竟是不是那个spleen呢?暂且撇开被现代科学“污染”的教科书,不妨到“真正的中医 ”里去找答案。《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与胃以膜相连”,膜可认为是现代医学中韧带、腹膜或大网膜类结构,古人看的明白啊!《难经.四十二难》记载得更详细:“脾重二斤三两,长五寸,扁三寸,有散膏半斤。”换算成现代度量衡,不就是spleen嘛!王冰注《素问》:“脾,形象马蹿”;《类经图翼》:脾“ 与胃用膜相连而附其上之左”,“形如刀镰”;《医学入门》脾“微差左胁于胃之上”,“扁似马蹄”;《医贯》“(胃)其左有脾,与胃同膜,而附其上”、脾的色泽“如马肝赤紫”等;此外《针灸聚英》、《针灸大成》、《医宗必读》等绘制的人体脏腑图中都明确标明脾在腹腔中左季胁处。
够了,够了,无数的证据表明,解剖意义上的中医脾就是spleen。从而可以断言,“脾主统血”说可以休矣!以此类推,脾的其它功能如:“主运化、主升清、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等均是胡说八道!再进一步,其实中医关于五脏六腑的功能的所有理论都可以彻底推翻。“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大厦就这么脆弱。
作者:
陈皮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一定是根本不存在或者有人造假。
--
一票友
- (220 Byte) 2010-2-14 周日, 上午6:37
(241 reads)
芦区有谁说过类似的话?拿出来看看。
--
若迷
- (58 Byte) 2010-2-14 周日, 上午9:16
(181 reads)
又检索了一回,因为发现有些资料打不开:
--
陈皮
- (1205 Byte) 2010-2-14 周日, 上午6:29
(243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9677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