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每日灌水】鲲鹏与蓬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每日灌水】鲲鹏与蓬雀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每日灌水】鲲鹏与蓬雀 (940 reads)      时间: 2002-1-21 周一, 下午8:21

作者:芦笛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每日灌水】鲲鹏与蓬雀


芦笛


老子常被视为中国的头号哲学家,不过在我看来,他的《道德经》远不如庄子的《南华经》。先秦诸子中,没谁的文章写得有庄子的一半漂亮。前人谓他的文章“汪洋恣肆”,确实如此。与其说庄子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不如说他是个伟大的文学家,其文气势宏大,想像雄奇,大开大阖,滑稽突梯,诙谐潇洒,如天马行空,似水银泻地。一个人能把哲学思辩文字写成让人读之爱不忍释的文学杰作,古往今来唯此一人而已。

《逍遥游第一》上有个故事: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安鸟)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上,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这个写得无比生动优美的寓言算是为大陆人家喻户晓。从70年代过来的人,大概谁都记得伟大领袖的“放屁”词:“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最后便是“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复。”

当年小芦在厂子里的“工人业余理论组”里混,任务之一是向同志们宣讲解释报纸社论和马列经典。那天,有位老工人和大家学习了伟大领袖的最新指示后,悄悄把我拉到一边,忧心忡忡地小声说道:

“主席他老人家这最新指示不许大家放屁,说出了咱们工人阶级的心里话。我最恨的就是有的人不自觉,专门在开会的时候放屁。你想,大夥儿坐一起学习中央重要文件,他倒好,坐在那儿放起屁来!旁边的人又不能走开,只好坐那儿闻完为止。这算是什么事?不去消化吸收中央文件,倒去百分之百地消化吸收他那狗屁!这种人就是破坏抓革命促生产的阶级敌人,就是应该打倒!主席的英明教导,我们工人阶级打心眼里拥护!不过,我听了半天,也没听见主席他老人家指示放了屁后要怎么个整治。小芦你给我说说,要是革命群众不小心,没忍住,放了个屁,会不会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

这轶事如今看来好笑,我当时听了却悲从中来,只觉得人过到这种居然相信连放屁都得伟大领袖御口批准的地步,还要以为自己是什么“领导阶级”,天下大概再也找不到比这更悲惨而滑稽的事了。我那时就悟出了咱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其实是“否定之否定”,目的是堵死中国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切大道小路,回到奴隶社会去。那位老师傅的话更向我证明了咱们那种凄惨卑微的生活方式,恐怕连奴隶都不如。

于是就想起了那“放屁”词的出典,想起了鲲鹏(注一)“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的宏大气慨、夭矫雄姿和那晨宿北海、暮抵南溟的豪放、洒脱与自由,想起了“翱翔蓬蒿之间”的斥燕(安鸟)的卑微,更想起了自己反复“腾跃”,每次却都只有跌下来的份,连“不过数仞而上”的自由都没有。

文革中,《庄子》算是我看得比较勤的一本书。生于比漆园吏所处之世还黑暗的乱世,比较敏感的人要活下去,总得找点精神鸦片来麻醉自己。不幸的是那玩艺根本就不解决问题。庄子当然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不过他和中国的其他哲人一样,思辩的兴趣主要限于人事关系,关注的主要是人生哲学,而不是宇宙起源和本质那些形而上的抽象问题。郭沫若从庄子身上看到了主张“泛神论”的斯宾诺沙,我倒没看出来。读来读去只发现一个“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绝顶聪明者,想方设法靠大智慧逃出那血腥肮脏的尘世。这种绝望的理性努力,本身就是悲哀的。

如果使用理科学人擅长的“抓牛鼻子”、写论文摘要的办法,似乎可以说,《庄子》是一篇《自由颂》。作者看到了生于人世的种种烦恼、无奈与悲哀,想用相对主义的理论来逃出尘世的桎梏与羁绊,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上面那个寓言中的“小大之辩”说的就是这么回事:如果一个人耽溺于尘世的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还沾沾自喜,那其实和寓言中说的“蓬间雀”也差不多。取得真正自由的方法是悟出这一切其实只是过眼云烟,于是你便能突出划分“有限”与“无限”的圈子,在精神上化为“绝云气,负青天”的自由鲲鹏。

可惜现代人不会这么容易自欺,立刻就能看出它的荒唐。那首“放屁”词就是证明。那儿的“鲲鹏”,指的当然是中国,而被“吓倒”的“蓬间雀”当然是苏修。可惜现实不是文学梦幻。论国力,老修才是“展翅九万里”的大鸟,咱们才是“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上,翱翔蓬蒿之间”的小雀,还要洋洋得意地去“斥[安鸟]每闻欺大鸟,昆鸡常笑老鹰非”,简直是吃错了药。

个人生活又何尝不如此?你的老板可能远不如你聪明超脱,但如果你以为人家是小鸟,你是大鹰,恐怕明天就连让你翱翔的蓬蒿都没有了。现实世界是无法逃脱的,并不因为你闭上眼就不存在,而这就是小芦当年发现《庄子》毫无麻醉作用的原因──至少,在批斗会上,你想不起什么“逍遥”“养生”那些出尘绝俗的话语来。

不仅如此,庄子没有意识到,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并不彻底,其实陷入了悖论,那个“小大之辩”的区分就是如此。谁不想作大鸟?谁不愿作大海?谁愿作昆鸡蓬雀井蛙河伯?你这么强调一番“小大之辩”,打开了原来不知道自己卑小的人物的眼界,不是成心坑害人家吗?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作怡然自得、欣欣然翱翔蓬蒿之间斥[安鸟],而是生为蓬雀之身,却去梦想变成朝发北海、夕适南溟的鲲鹏。这世上,有有心有力者,有无心无力者,有无心有力者,还有有心无力者。前三者都是逍遥快乐者,只有最后这种人是最悲惨的,终日生活在自我煎熬之中。看《庄子》只能为这种人雪上加霜,如同小芦当年似的。

比起来,佛家的哲学就要高明深邃到不可胜计。人家干脆就否认了世上有“小大之辩”,世上万事,无论是鲲鹏还是昆鸡,其实都不过是心造的幻影。这才是真正解脱烦恼的取得精神自由之路。

可惜这条路不是什么时候都敞开的。看破红尘容易,要出世就难了。文革时代的中华大地上,你连个可以出家的寺院都找不到。要是你以为人家的枪杆子是心造的幻影,可以视而不见,恐怕立刻就要涅般而登西天极乐世界。所以,正如古人早就叹过的:“何处可觅安心药?”这世上没有精神鸦片,再聪明的人也发明不出来。

不幸的是,对于敏感者,如果没有精神鸦片,那活着就真得像佛家说的:“Life is suffering. Happiness is just a delusion.”(注二) 所以我想来想去,还是发明了一种供自己使用的精神鸦片。那就是:世上确有“小大之辩”,确有“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的鲲鹏,以及“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上,翱翔蓬蒿之间”的斥(安鸟),而自己不幸就是后者。不过,生为蓬雀,最好就别作化为鲲鹏的痴梦,还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拼命扑动自己那微弱无力的翅膀“腾跃而上”,能飞多高就尽量飞多高,飞到蓬蒿之上后便傲然下顾,欣欣然有得色,赞叹道:“此亦飞之至也!”

我想,这才是从不自由中寻求自由的无奈之道,这其实也是整部《庄子》的中心思想,只不过他老人家当年没把它想通想透彻而已。

---------------------------------------

【注一】庄子在此说的其实是两种动物,一是大鱼鲲,一是大鸟鹏。但这
大鱼在后来就没了下文,所以常解为鲲出水后化为鹏,是为“鲲鹏”。

【注二】这是西方人对佛家宗旨的总结,我觉得论清晰准确,胜过古文翻
译的千万倍。翻译成现代中文是:“活着就是受罪,所谓幸福不过是一种
幻觉而已。”


作者:芦笛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9064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