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分享] 美(好)办法,呵呵 - 放芦老大一马! |
 |
所跟贴 |
[建议] 去奔赴宿命的约定... 就这样吧! 气死江三滥蛤蟆 气晕炉底大网霸 -- 邢国鑫 - (11731 Byte) 2009-12-04 周五, 上午10:28 (389 reads) |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
|
|
作者:邢国鑫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钟会: 我以前就自承过,只喜欢国产,对洋妞有种天然形成的抗拒心理,至今也说不上来为什么。 -- 钟会 - (64 Byte) 2009-11-28 周六, 下午11:55 (78 reads)
o 食色性也,这文章好 -- JQK - (132 Byte) 2009-11-28 周六, 下午11:46 (74 reads)
世上最美好的情书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初见你时你给我你的心,里面是一个春天的早晨。一个眼神,便足以让心海,掠过飓风,在贫瘠的土地上,更深地懂得风景……这是一卦情书,一首给爱人的情诗。本书收入了世界名人写给情人的情书,共分为三篇,分别为最美的情书、最美的情诗、经典对白和短信。
总有些这样的时候,正是为了爱……情人节特别浪漫的礼物……本书收入了世界名人写给情人的情书,共分为三篇,分别为最美的情书、最美的情诗、经典对白和短信。此外,在本书中,还收入了多幅照片和多张彩图,相信本书对恋爱中的人有一定的帮助!
目录
第一篇 最美的情书
中国:
沈从文致张兆和
王小波致李银河
郁达夫致王映霞
徐志摩和陆小曼
丁玲致胡也频
顾城与谢烨
庐隐致李唯建
郭小川致杜惠
瞿秋白致王剑虹
花语
鲁迅和许广平
巴金致萧珊
流沙河致何洁
闻一多致高孝贞
外国:
劳伦斯•斯特恩致L小姐
维克多•雨果致朱丽叶
巴勃罗•聂鲁达致妻子
列夫•托尔斯泰致妻子
贝多芬致“永恒的爱人”
花语组合
尤金•奥尼尔致卡洛塔•奥尼尔
弗朗茨•卡夫卡致密伦娜
罗纳德•里根致南希
马克•吐温致妻子
埃娃•贝隆致贝隆
海涅致其夫人马特希尔德
皮埃尔•居里致玛丽亚
伍德罗•威尔逊致伊迪丝
乔瓦恩尼•塞冈蒂尼致妻子
为了忘却的纪念
拿破仑致约瑟芬
卢梭致其夫人特列斯
阿比盖尔•亚当斯致丈夫
你真是一位天使般可爱的妻子(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尔•马克思致燕妮
第二篇 最美的情诗
中国:
中国古代经典爱情诗
徐志摩 恋爱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最后的那一天 偶然 她是睡着了
席慕蓉 抉择 盼望 无怨的青春 与你同行 雾起时 印记
林徽因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舒婷 致橡树小渔村的童话
仓央嘉措 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
闻一多 红豆
艾青 关于爱情
郑振铎 云与月
刘大白 是谁把? 秋夜湖心独坐
汪国真 怀想 剪不断的情愫 是否 只要彼此爱过一次 默默的情怀
戴望舒 雨巷烦忧
卞之琳 断章 无题(二) 无题(四) 鱼化石
邵洵美 季候
何其芳 预言
余光中 珍珠项链 等你,在雨中 情人的血特别红
刘半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朱自清 独自
徐迟 恋女的篱笆
外国:
莎士比亚 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谢
海涅 告诉我
叶赛宁 我记得
拜伦 我看过你哭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泰戈尔 我爱你,我的爱人
普希金 我爱过您夜 我的名字
莱蒙托夫 我俩分离了 十四行诗 回答
马克思 给燕妮
叶芝 当你年老时
济慈 灿烂的星
惠特曼 从滚滚的人海中
萨福 给所爱
歌德 紫罗兰
爱伦•坡 安娜贝尔•丽
裴多菲 我的爱情在一百个形象中
勃朗宁夫人 请再说一遍我爱你
托马斯•斯蒂纳斯•艾略特 给我妻子的献辞
彼得拉克 爱的迹象
雪莱 爱的哲学 致——给玛丽
彭斯 一朵红红的玫瑰
斯宾塞 爱情十四行诗
贝克凯尔 只是为了你
第三篇 经典对白和短信
最经典的爱情对白
最经典的爱情短信
书摘插图
第一篇 最美的情书
中国:
郁达夫致王映霞
映霞:
这一封信,希望你保存着,可以作为我们两人这一次交游的纪念。
两月以来,我把什么都忘掉。为了你,我情愿把家庭、名誉、地位,甚而至于生命,也可以丢弃,我的爱你,总算是切而真挚了。我几次对你说,我从没有这样的爱过人,我的爱是无条件的,是可以牺牲一切的,是如猛火电光,非烧尽社会,烧尽己身不可的。内心既感到了这样热烈的爱,你试想想看外面可不可以和你同路人一样,长不相见的?因此我几次的要求你,要求你不要疑我的卑污,不要远避开我……
你的苦衷,我未始不晓得。因为你还是一个无瑕的闺女,和男子来往交游,于名誉上有绝大的损失,并且我是一个已婚之人,尤其容易使人家误会。所以你就用拒绝我见面的方法,来防止这一层。第二,你年纪还轻,将来总是要结婚的,所以你所希望于我的,就是赶快把我的身子弄得清清爽爽,可以正式的和你举行婚礼。由这两层原因看来,可以知道你所最重视的是名誉,其次是结婚,又其次才是两人中间的爱情。不消说这一次我见到了你,是很热烈的爱你的。正因为我很热烈的爱你,所以一时一刻都不愿意离开你。又因为我很热烈的爱你,所以我可以丢生命,丢家庭,丢名誉,以及一切社会上的地位和金钱。所以由我萨来,现在我所最重视的,是热烈的爱,是盲目的爱,是可以牺牲一切.朝不能待夕的爱,此外的一切,在爱的面前,都只有如尘沙一样的价值。真正的爱,是不容利害打算的念头存在于其间的。所以我觉得这一次我对你感到的,的确是很纯正、很热烈的爱情。这一种爱情的保持,是要日日见面,日日谈心,才可以使它长成,使它洁化,使它长存于天地之间。而你对我的要求,第一就是不要我和你见面。我起初还以为这是你慎重将事的美德,心里很感服你,然而以我这几天自己的心境来一推想,觉得真正的感到热烈的爱情的时候,两人的不见面,是绝对的不可能的。若两个人既感到了爱情,而还可以长久不见面的话,那么结婚和同居的那些事情,简直可以不要。尤其是可以使我得到实证的,就是我自家的经验。我和我女人的订婚,是完全由父母做主,在我三岁的时候定下的。后来我长大了,有了知识,觉得两人中间,终不能发生出情爱来,所以几次想离婚,几次受了家庭的责备,结果我的对抗方法,就只是长年的避居在日本,无论如何,总不愿意回国……
但我对于我的女人,终是没有热烈的爱情的,所以结婚之后,到如今将满六载,而我和她同住的时候,积起来还不上半年。因为我对我的女人,终是没有热烈的爱情的,所以长年的漂流在外,很久很久不见面,我也觉得一点儿也没什么。从我这自己的经验推想起来,我今天才得到了一个确实的结论,就是现在你对我所感到的情爱,等于我对于我自己的女人所感到的情爱一样。由你看起来,和我长年不见,也是没什么的。既然是如此,那么映霞,我真真对你不起了,因为我爱你的热度愈高,使你所受的困惑也愈甚,而我现在爱你的热度,已将超过沸点,那么你现在所受的痛苦,也一定是达到了极点了。爱情本来要两人同等的感到,同样的表示,才能圆满的成立,才能有好好的结果,才能使两方感到一样的愉快,像现在我们这样的爱情,我觉得只是我一面的庸人自扰,并不是真正合乎爱情的原则的。所以这一次因为我起了这盲目的热情之后,我自己倒还是自作自受,吃吃苦是应该的,目下且将连累及你也吃起苦未了。我若是有良心的人,我若不是一个利已者,那么第一我现在就要先解除你的痛苦。你的爱我,并不是真正的由你本心而发的,不过是我的热情的反响。我这里燃烧得愈烈,你那里也痛苦得愈深,因为你一边本不在爱我,一边又不得不聊尽你的对人的礼节,勉强的与我来酬酢。我觉得这样的过去,我的苦楚倒还有限,你的苦楚,未免太大了。今天想了一个下午,晚上又想了半夜,我才达到了这一个结论。由这一个结论再演想开来,我又发见了几个原因。第一我们的年龄相差太远,相互的情感是当然不能发生的。第二我自己的丰采不扬——这是我平生最大的恨事——不能引起你内部的燃烧。第三我的羽翼不丰,没有千万的家财,没有盖世的声誉,所以不能使你五体投地的受我的催眠暗示。说到了这里,我怕你要骂我,骂我在说俏皮话讥讽你,或者你至少也要说我在无理取闹,无理生气,气你不肯和我相见,但是映霞,我很诚恳的对你说,这一种浅薄的心思,我是丝毫没有的。我从前虽则因为你不愿和我见面而曾经发过气,但到了现在——已经想前思后的想破了的现在,我是丝毫也没有怨你的心思,就是现在我也还在爱你。正因为爱你的原因,所以我想解除你现在的苦痛一一心不由主,不得不勉强酬应的苦痛。我非但衷心还在爱你,我并且也非常的在感激你。因为我这一次见了你,才经验到了情爱的本质,才晓得很热烈的想爱人的时候的心境是如何的紧张的。我此后想遵守你所望于我的话。我此后想永远地将你留置在我的心灵上膜拜。我这一回只觉得对你不起,因为我一个人的热爱而致累及了你,累你也受了一个多月的苦。我对于自己所犯的这一点罪恶,认识得很清,所以今后我对于你的报答,也仍旧是和从前一样,你要我怎么样,我就可以怎么样。
映霞,这一回我真觉得对你不起,我真累及了你了。
映霞,你这一回也算是受了一回骗,把我之致累于你的事情,想得轻一点,想得开一点吧!
我还希望你不要因此而断绝了我们的友谊,不要因此而混骂一班具有爱人的资格的男人……
最后我还要重说一句,你所希望我的,规劝我的话,我以后一定牢牢的记着。假使我将来若有一点成就的时候,那么我的这一点成就的荣耀,愿意全部归赠给你。
映霞,映霞,我写完了这一封信,眼泪就忍不住的往下掉了,我,我……
……
1. 世界上最美的情书(摘录许知远的思想)-淘宝网-shmilywei2008的个人空间 ...
- [ Translate this page ]
世界上最美的情书(摘录许知远的思想). 2007/11 09. 已有0 条评论; 文章分类: 全部文章. “过去却只是在无尽头的长廊里彷徨,窥视着一个个空荡荡的房间,直到你突然打开 ...
space.taobao.com/.../show_blog-12033911.htm - Cached - Similar
2. 世界上最美的情书- 正版、打折,读买书网
- [ Translate this page ]
书名:《世界上最美的情书》 作者:高荷美李烨选编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1-01 市场价:¥45.00 读买价:¥33.80 折扣:75折节省:¥11.20.
www.readbuy.cn/product/product_483317.html - Cached
3. 世界上最美的情书- SinoLib.com
- [ Translate this page ]
这是一卦情书,一首给爱人的情诗。本书收入了世界名人写给情人的情书,共分为三篇,分别为最美的情书、最美的情诗、经典对白和短信。总有些这样的时候,正是为了爱… ...
www.sinolib.com/287305351805820.html - Cached
4. 【茶余饭后】一封世界上最美的情书! - 红网论坛
- [ Translate this page ]
15 posts
这是一封世界上最美的情书! 我读到这篇文章时,哭了。原来,爱情是可以感动得让人哭泣的。 遑论美满的爱情,没有结果的爱情也可以。 ...
bbs.rednet.cn › 红网论坛 › 文化艺术 - Cached - Similar
5. 世界上最美的情书- 图书城.COM
- [ Translate this page ]
本书收入了世界名人写给情人的情书,共分为三篇,分别为最美的情书、最美的情诗、经典对白和短信。此外,在本书中,还收入了多幅照片和多张彩图,相信本书对恋爱中的人 ...
1. 世界上最美的情书- 好图书
- [ Translate this page ]
关于《世界上最美的情书》的价格比较,图书详细介绍,图书评论及读后感。
www.haotushu.com/book/100428224/ - China - Cached
2. 世界上最美的情书_图书评价,怎么样,好不好
- [ Translate this page ]
2009年11月6日 ... 世界上最美的情书作者: 高荷美,李烨选编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8-1-1 字数: 版次: 1 页数: 183 印刷时间: 2008-1-1 开本: 16 ...
www.zenmeyang6.com/a/xuexi/20091106/795.html - Cached
3. 世界上最美的情书(豆瓣)
- [ Translate this page ]
订阅关于世界上最美的情书的评论: feed: rss 2.0 • 读书 - 热评 - 排行榜 - 分类浏览 • 音乐 - 音乐人 - 热评 - 排行榜 - 分类浏览 • 电影 - 热评 - 排行榜 - 分类浏览 ...
www.douban.com/subject/3018820/ - China - Cached
4. 世界上最美的情書_txt電子書籍下載-ebookcn
- [ 转为简体网页 - Translate this page ]
2009年6月30日 ... 世界上最美的情書總有些這樣的時候,正是爲了愛……情人節特别浪漫的禮物……本書收入了世界名人寫給情人的情書,共分爲三篇,分别爲最美的情書、最美的 ...
zh-tw.ebookcn.com/book/98952 - Cached
5. 世界上最美的情书/高荷美/李烨-文学-卓越亚马逊
- [ Translate this page ]
世界上最美的情书,作者:高荷美/李烨, 总有些这样的时候,正是为了爱……情人节特别浪漫的礼物……本书收入了世界名人写给情人的情书,共分为三篇,分别为最美的情书、最美 ...
www.amazon.cn/世界上最美的情书-高荷美/dp/B0012KEQVQ - Cached
6. 世界上最美的情书
- [ Translate this page ]
世界上最美的情书在中国图书网网上书店销售,读者在中国图书网还可了解到《世界上最美的情书》作者、价格、内容介绍等信息。欢迎购买《世界上最美的情书》, ...
www.bookschina.com/3174004.htm - Cached
7. 世上最美的"亲吻"与"情书"
- [ Translate this page ]
有世上最美建筑之称的宾州落水山庄Falling-Water Village in Pennsylvania called most beautiful architecture 作者:边吉, 期刊城市CITIES 2006年第01期 ...
scholar.ilib.cn › 万方期刊分类 › 教科文艺 › 艺术 -
by 徐迅雷 - 2005
8. 世界上最美的情书
- [ Translate this page ]
2008年2月29日 ... 世界上最美的情书 2008-02-29 08:47:00 作者:□尹樾之书来源: ... 在思想上光耀千秋,而且他很可爱,他懂得爱,懂得美,他给世界留下了最美的情书! ...
dzrb.dzwww.com › 大众丰收 - Cached - Similar
9. 最美的情书- 魚の文具盒的日记-babytree 宝宝树
- [ Translate this page ]
最美的情书一、嫁给我,做我的妻子。或许不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在我眼里,你将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新娘。而且在结婚以后,你在我眼里,依然是 ...
home.babytree.com/u/71236195/j/2599464 - Cached
10. 【MV】世上最美的眼泪(相信爱情) - LoveLetter情书- 热门作品 ...
- [ Translate this page ]
赵显宰中文网安德烈的眼泪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纯洁的眼泪看了让人心疼希望生活中的显宰永远是开开心心的不要流泪- Discuz! Board.
世界上最美的情书
2008-02-29 08:47:00 作者:□尹樾之书 来源:
博客圈子
生而为人,不论世世代代如何演变,只要有男有女,爱情大概是不会消亡的。但是,情书——用以表达爱情的手写的书信这一形式,却已经日日濒于消亡的境地,也是实情。
尝试着对身边一些正处在恋爱季节的男女做口头调查,你们有谁还在写情书吗?回答如出一辙,简单得无须假以思索,有的甚至一脸的不屑。总而言之一句话,写情书,已经过时了,用不着,也没有这个必要!那是哪朝哪代的事了?
不是吗?现在的通讯工具如此发达,电话和手机,短信,网络视频聊天,等等,实在是太方便了,空间的压缩已使距离不再成为距离,放着现成的科技便利不用,还要费时费力地写情书,还要等待——等待邮差的到来,这不是挺弱智挺神经的一件事吗?
确实如此。现代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快字当头。快餐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物质生活和感情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细细谛听,人群无不发出一个压低的声音:快!成名要快!发财要快!成功要快!谈恋爱要快!快就是速度,快就是效率,快就是一切!在不少人已经把第一次见面与第一次上床的时间以分秒计的今天,你还有心思磨磨蹭蹭、搔首踟蹰地闷头写情书?
对此,你不理解也得理解,虽然你不免发出一声缅怀的叹息。这已经无关时代大潮的宏旨。但想想又为自己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而幸运。当年尽管情感发蒙比较晚,但毕竟还是认认真真写过情书的。而妻子又算得上有心人,把我们的两地书编号归档,珍存至今。有时一页页地翻来,青春和岁月的影痕,虽经时光无情消磨,但仍然鲜活如刻,历历宛然。也许到了老得不成样子的那一天,透过这些泛黄的纸页和天边的晚霞,我们干枯苍老的手指,依然能抚摸到当年的真爱和贫困的浪漫吧。
前些日子逛琉璃厂,心血来潮地买了几本荣宝斋和朝花书画社的笺纸,水印的,只为喜欢那上面兰花、芭蕉叶的图案。当年我写情书时,还是穷学生一个,用的纸也是最粗劣的那种随处可见的信纸。而在朝花书画社,我又遇到了一个惊喜,顺手买了一本小书《文房清玩———笺纸》。介绍笺纸的历史,文图清茂,荦荦可观。
回家翻阅一过,便不由地记起十几年前读鲁迅手稿的情景。那是在一个教学楼的四楼,寒冬长夜,我拥炉而读,乐而忘倦。特别是鲁迅和许广平的情书——《两地书》,我简直为之着迷了。不是单纯地因为文字,更多地是因为我第一次看到那么美的笺纸!鲁迅那一行行竖写的清秀的毛笔字,竟写在那么诗情画意的纸上。纸上印有花草人物,都是意境清新的国画小品。我爱不释手,反复看过无数遍,最后才怏怏怅怅地还给图书馆。
至今我还记得其中的一封情书:一面是写在一枝枇杷上,三个红红的枇杷果,三片疏疏的枇杷叶。另一面,笺纸上有一大一小两个莲蓬,大的结满了莲子。当其时,许广平正怀孕未久。
更忘不了,一对莲蓬的左边是一首小诗:“并头曾忆睡香波,老去同心住翠窠。甘苦个中侬自解,西湖风月味还多。”笺纸上的诗和画,与情书浑然一体,简直如同满月的西湖水。
也是从那时候起,鲁迅在我心目中,便不再是横眉冷对、髭须如戟的形象。鲁迅不但在思想上光耀千秋,而且他很可爱,他懂得爱,懂得美,他给世界留下了最美的情书!
但我真的不知道,我们——我们的下一代,心中最美的情书还会不会有,还会不会留下来……
http://blog.sina.com.cn/yinbooks
鲁迅与许广平往来书信集:两地书•原信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39197.html
作者:鲁迅 景宋 分类:散文随笔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定价:28元 状态:全本 总点击:1105511
青年都要谈恋爱,恋爱期间都会情不自禁的通信,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人最终还是要靠语言增进了解,建立感情,确立关系直至组成家庭。
更多简介...
青年都要谈恋爱,恋爱期间都会情不自禁的通信,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人最终还是要靠语言增进了解,建立感情,确立关系直至组成家庭。
《两地书•原信》PART1
现在执笔写信给你的,是一个受了你快要两年的教训,是每星期翘盼着希有的,每星期三十多点钟中一点钟小说史听讲的,是当你授课时,坐在头一排的坐位,每每忘形地直率地凭其相同的刚决的言语,在听讲时好发言的一个小学生。他有许多怀疑而愤懑不平的久蓄于中的话,这时许是按抑不住吧,所以向先生陈诉。
•
• 《两地书•原信》一
• 《两地书•原信》二
•
• 《两地书•原信》三(1)
• 《两地书•原信》三(2)
•
• 《两地书•原信》四
• 《两地书•原信》五
•
• 《两地书•原信》六
• 《两地书•原信》七
•
• 《两地书•原信》八
• 《两地书•原信》九(1)
•
• 《两地书•原信》九(2)
• 《两地书•原信》十
•
• 《两地书•原信》十一(1)
• 《两地书•原信》十一(2)
•
• 《两地书•原信》十二
• 《两地书•原信》十三
•
• 《两地书•原信》十四
• 《两地书•原信》十五(1)
•
• 《两地书•原信》十五(2)
• 《两地书•原信》十六(1)
•
• 《两地书•原信》十六(2)
• 《两地书•原信》十七
•
• 《两地书•原信》十八
• 《两地书•原信》十九
•
• 《两地书•原信》二十
• 《两地书•原信》二十一
•
• 《两地书•原信》二十二
• 《两地书•原信》二十三
•
• 《两地书•原信》二十四
• 《两地书•原信》二十五
•
• 《两地书•原信》二十六
• 《两地书•原信》二十七
•
• 《两地书•原信》二十八
• 《两地书•原信》二十九
•
• 《两地书•原信》三十(1)
• 《两地书•原信》三十(2)
•
• 《两地书•原信》三十一
• 《两地书•原信》三十二
•
• 《两地书•原信》三十三
《两地书•原信》PART2
那天出秘密窟后,余小姐及其二妹在白塔寺门口雇车到公园去了,我和其余的两位都到寺内逛去,而且买些咸脆崩豆一边走一边食,出了寺门,她们俩也到公园去找余小姐,我独自雇车至南城后孙公园访人去了。
•
• 《两地书•原信》三十四
• 《两地书•原信》三十五
•
• 《两地书•原信》三十六
• 《两地书•原信》三十七
•
• 《两地书•原信》三十八
• 《两地书•原信》三十九
•
• 《两地书•原信》四十
• 《两地书•原信》四十一
•
• 《两地书•原信》四十二
• 《两地书•原信》四十三
•
• 《两地书•原信》四十四(1)
• 《两地书•原信》四十四(2)
•
• 《两地书•原信》四十五
• 《两地书•原信》四十六
•
• 《两地书•原信》四十七
• 《两地书•原信》四十八
•
• 《两地书•原信》四十九
• 《两地书•原信》五十
•
• 《两地书•原信》五十一
• 《两地书•原信》五十二
•
• 《两地书•原信》五十三(1)
• 《两地书•原信》五十三(2)
•
• 《两地书•原信》五十四
• 《两地书•原信》五十五
•
• 《两地书•原信》五十六
• 《两地书•原信》五十七(1)
•
• 《两地书•原信》五十七(2)
• 《两地书•原信》五十八
•
• 《两地书•原信》五十九(1)
• 《两地书•原信》五十九(2)
•
• 《两地书•原信》六十
• 《两地书•原信》六十一
•
• 《两地书•原信》六十二
• 《两地书•原信》六十三(1)
•
• 《两地书•原信》六十三(2)
• 《两地书•原信》六十四
•
• 《两地书•原信》六十五
• 《两地书•原信》六十六
《两地书•原信》PART3
今晚又是星四,先想写信,后想等一两天接来信再写,后受刺激(舍监辞而不走,仍住室中,但人不在,学生电门在她房,我不好去关电门(睡时),叫她的女仆也睡了不理我,我一人跑来跑去,难过极了),所以向你发牢骚,一会要心平气和的,勿念。
•
• 《两地书•原信》六十七(1)
• 《两地书•原信》六十七(2)
•
• 《两地书•原信》六十八
• 《两地书•原信》六十九
•
• 《两地书•原信》七十
• 《两地书•原信》七十一(1)
•
• 《两地书•原信》七十一(2)
• 《两地书•原信》七十二
•
• 《两地书•原信》七十三
• 《两地书•原信》七十四
•
• 《两地书•原信》七十五
• 《两地书•原信》七十六
•
• 《两地书•原信》七十七
• 《两地书•原信》七十八
•
• 《两地书•原信》七十九
• 《两地书•原信》八十
•
• 《两地书•原信》八十一
• 《两地书•原信》八十二(1)
•
• 《两地书•原信》八十二(2)
• 《两地书•原信》八十二(3)
•
• 《两地书•原信》八十三
• 《两地书•原信》八十四
•
• 《两地书•原信》八十五
• 《两地书•原信》八十六(1)
•
• 《两地书•原信》八十六(2)
• 《两地书•原信》八十七
•
• 《两地书•原信》八十八
• 《两地书•原信》八十九
•
• 《两地书•原信》九十
• 《两地书•原信》九十一
•
• 《两地书•原信》九十二(1)
• 《两地书•原信》九十二(2)
•
• 《两地书•原信》九十三
• 《两地书•原信》九十四
•
• 《两地书•原信》九十五
• 《两地书•原信》九十六
•
• 《两地书•原信》九十七
• 《两地书•原信》九十八
•
• 《两地书•原信》九十九
《两地书•原信》PART4
学校火警实在可怕,我在天津就遇过,半夜从学校跑到人家里,北京女师大,日前余盖给信李之良,说在不久以前火烧了几间寝室,一个学生从女大转过来的名杨立侃伤重身死,另一个她的好友也伤得甚沉重。女师大真不幸,连转学来的都遭劫,仍在女大的,总是娇小姐,真可叹,你也曾在报上或别方面听到吗?
•
• 《两地书•原信》一○○
• 《两地书•原信》一○一
•
• 《两地书•原信》一○二
• 《两地书•原信》一○三(1)
•
• 《两地书•原信》一○三(2)
• 《两地书•原信》一○四
•
• 《两地书•原信》一○五(1)
• 《两地书•原信》一○五(2)
•
• 《两地书•原信》一○六
• 《两地书•原信》一○七
•
• 《两地书•原信》一○八(1)
• 《两地书•原信》一○八(2)
•
• 《两地书•原信》一○九
• 《两地书•原信》一一○
•
• 《两地书•原信》一一一
• 《两地书•原信》一一二
•
• 《两地书•原信》一一三
• 《两地书•原信》一一四
•
• 《两地书•原信》一一五(1)
• 《两地书•原信》一一五(2)
•
• 《两地书•原信》一一六
• 《两地书•原信》一一七
•
• 《两地书•原信》一一八
• 《两地书•原信》一一九
•
• 《两地书•原信》一二○
• 《两地书•原信》一二一
•
• 《两地书•原信》一二二
• 《两地书•原信》一二三
•
• 《两地书•原信》一二四
• 《两地书•原信》一二五
•
• 《两地书•原信》一二六
• 《两地书•原信》一二七
•
• 《两地书•原信》一二八
• 《两地书•原信》一二九
•
• 《两地书•原信》一三○
• 《两地书•原信》一三一
•
• 《两地书•原信》一三二
《两地书•原信》PART5
昨晚探到你的来信后,正看着,车家的男女又来了,见我已回,大吃一惊,男的便到客栈去,女的今天也走了。我对他们很冷淡,因为我又知道了车男寓客厅时,又曾将我的书厨〔橱〕的锁弄破,开开了门。
•
• 《两地书•原信》一三三
• 《两地书•原信》一三四
•
• 《两地书•原信》一三五
• 《两地书•原信》一三六
•
• 《两地书•原信》一三七
• 《两地书•原信》一三八
•
• 《两地书•原信》一三九
• 《两地书•原信》一四○
•
• 《两地书•原信》一四一
• 《两地书•原信》一四二
•
• 《两地书•原信》一四三
• 《两地书•原信》一四四
•
• 《两地书•原信》一四五
• 《两地书•原信》一四六
•
• 《两地书•原信》一四七
• 《两地书•原信》一四八
•
• 《两地书•原信》一四九
• 《两地书•原信》一五○
•
• 《两地书•原信》一五一
• 《两地书•原信》一五二
•
• 《两地书•原信》一五三
• 《两地书•原信》一五四
•
• 《两地书•原信》一五五
• 《两地书•原信》一五六
•
• 《两地书•原信》一五七
• 《两地书•原信》一五八
•
• 《两地书•原信》一五九
• 《两地书•原信》一六○
•
• 《两地书•原信》一六一
• 《两地书•原信》一六二
•
• 《两地书•原信》一六三
• 《两地书•原信》一六四
•
• 《两地书•原信版》读后记(1)
• 《两地书•原信版》读后记(2)
•
• 《两地书•原信版》读后记(3)
• 《两地书•原信版》读后记(4)
2009-07-07 15:57:43 新浪网友
一旧时女孩心系国家民族,其忧世之心令我悲汗颜。
2009-07-01 22:14:19 新浪网友
鲁迅伟大啊 真正的活出了自己
许广平真的好幸福 ‘广平兄’好惬意啊
2009-06-06 13:49:49 新浪网友
拜托,发言之前先弄弄明白,朱安是他妈硬塞给他的,他连碰都没碰一下,不像胡适郁达夫他们,许广平是他自己爱的女人,当人叫夫人了
2009-05-19 11:04:45 新浪网友
周海婴曾经说过,现在的画中鲁迅总是皱着眉头,但实际上父亲还是挺爱笑的
2009-05-19 11:03:14 新浪网友
鲁迅从来就是最孤单的人,他是中国最痛苦的人了吧,因为他把一切都看得很开,所以很痛苦
2009-04-08 15:00:45 新浪网友
我很不了解这个,鲁讯他不是有夫人朱安呢吗?怎吗许广平也叫夫人?
2009-03-30 11:00:12 新浪网友
IBUZHEYWEIQIANGMAICHUWEISHENMOBU
2009-03-29 15:40:08 新浪网友
钦佩,羡慕。
2009-02-28 13:45:55 新浪网友
我最爱的“风子”,就连感情也不受封建枷锁的束缚,真正的勇士!
2009-02-13 22:49:59 新浪网友
kanbudong
一九二五年
鲁迅先生:
现在执笔写信给你的,是一个受了你快要两年的教训,是每星期翘盼着希有的,每星期三十多点钟中一点钟小说史听讲的,是当你授课时,坐在头一排的坐位,每每忘形地直率地凭其相同的刚决的言语,在听讲时好发言的一个小学生。他有许多怀疑而愤懑不平的久蓄于中的话,这时许是按抑不住吧,所以向先生陈诉。
有人以为学校场所,能愈隔离城市的尘纷、政潮的影响,愈是效果佳些,的确!这是否有一部分的理由呢?记得在中学时代,那时也未常〔尝〕《两地书》原信中凡笔误或需规范的字后用〔〕号标出正确的写法,漏字用()号标出,多余的字用〈〉标出。以后同此。不有攻击教员反对校长的事情发生,然而无论反与正的二方面总是偏重在“人”的方面权衡它,从没遇过在“利”的方面去取过,先生!这是受都市政潮的影响呢,还是年龄的继续增长戕害了他呢?先生!你请看看吧!现在北京学界中发生了驱逐校长的事,同时反对的,赞成的,立刻就各标旗帜,校长以“留学”、“留堂”——毕业留本校任职——谋优良位置为饼饵,学生以权利得失为去取,今日收买一个,明日收买一个……今日被买一个,明日被买一个……在买者蝇营狗苟,凡足以固位恋栈的无所不用其极,有洞皆钻,无门不入。被买者也廉耻丧尽,人格破产。似此情形,出于清洁之教育界人物,有同猪仔行径其尤可愤恨的,这种含多量细菌的空气,乃播于名为受高等教育之女校长女学生身上。做女校长的,如其确有谋该校教育发展的干材的伟大教育高见,及其年来经过成绩,何妨公开的布告,而乃“昏暮乞怜,丑态百出,啧啧在人耳口”。呜呼!中国教育之前途。但是女校长或者因环境种种关系,支配了她不能不如此!而何以校中学生,对于该事乃日见软化,明明今日好好的出席,提出种种反对条件,转眼就掉过头来噤若寒蝉,或者明示其变态行动。呜呼!此中国女子教育之前途!或者此政潮影响教育之前途!!!情形是一天天的恶化了!五四以后的青年是很可以悲观痛哭的了!在无可救药的赤火红红的气焰之下,先生,你放下书包,洁身远引的时候,是可以“立地成佛”的了,然而,先生!你在仰首吸那卷着一丝丝醉人的黄叶,喷出一缕缕香雾迷漫时,先生!你也垂怜,注意,想及有在虿盆中展〔辗〕转待拔的么?也愿意而且痛快地予以“杨枝玉液”时时浸入他心脾,使他坚确牢固他的愚直么?先生!他自信他自己是一个刚率的人,他也更相信先生(是)比他更刚率十二万分的人,因为有这点点小同,他对于先生是尽量地质言的,是希望先生收录他作个无时、地界限的指南诱导的!先生!你可允许他?
苦闷之果是最难尝的,虽然食过苦果之后有点回甘,然而苦的成分太重了!也容易抹煞甘的部分,在饮过苦茶之后,细细的吮吮嘴唇皮虽然有些儿甘香,但总不能引起人好食苦茶——药——的兴味,除了病的压迫,人是绝对不肯无故去寻苦茶喝的!苦闷之不能免掉,或者如同疾病的不能免掉一般——除了毕生抱疾——但是疾病不是时时刻刻在身边的,而苦闷则总比爱人还来得亲切,总时刻地不招即来,挥之不去。先生!有什么法子在苦药中加点糖分?有糖分是否即绝对不苦?先生!你能否不像章锡琛先生在《妇志》指《妇女杂志》月刊,1915年1月创刊于上海,1931年12月停刊。中答话的那样模糊,而给我一个真切的明白的引导?
现在的青年的确一日日的堕入九层地狱了!或者我也是其中之一。虽然每星期中一小时的领教,可以快心壮气,但是危险得很呀!先生!你有否打算过“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呢?先生!你虽然很果决的平时是,但我现在希望你把果决的心意缓和一点,能够拯拔得一个灵魂就先拯拔一个!先生呀!他是如何的“惶急待命之至”!敬候
撰安!
谨受教的一个小学生许广平
十一,三,十四年
他虽则被人视为学生二字上应加一“女”字,但是他之不敢以小姐自居也如同先生之不以老爷少爷自命,因为他实在不佩〔配〕居小姐的身分地位,请先生不要怀疑。一笑。
广平兄:
今天收到来信,有些问题恐怕我答不出,姑且写下去看。
学风如何,我以为和政治状态及社会情形相关的,倘在山林中,该可以比城市好一点,伊只要办事人员好。但若政治昏暗,好的人也不能做办事人员,学生在学校中,只是少听到一些可厌的新闻,待到出校和社会接触,仍然要苦痛,仍然要堕落,无非略有迟早之分。所以我的意思,倒不如在都市中,要堕落的从速堕落罢,要苦痛的速速苦痛罢,否则从较为宁静的地方突到闹处,也须意外地吃惊受苦,其苦痛之总量,与本在都市者略同。
学校的情形,向来如此,但一二十年前,看去仿佛较好者,因为足够办学资格的人们不很多,因而竞争也不猛烈的缘故。现在可多了,竞争也猛烈了,于是坏脾气也就彻底显出。教育界的清高,本是粉饰之谈,其实和别的什么界都一样,人的气质不大容易改变,进几年大学是无甚效力的,况且又有这样的环境,正如人身的血液一坏,体中的一部分决不能独保健康一样,教育界也不会在这样的民国里特别清高的。
所以,学校之不甚高明,其实由来已久,加以金钱的魔力,本是非常之大,而中国又是向来善于运用金钱诱惑法术的地方,于是自然就成了这现象。听说现在是中学校也有这样的了,间有例外者,大概即因年龄太小,还未感到经济困难或花费的必要之故罢。至于传入女校,当是近来的事,大概其起因,当在女性已经自觉到经济独立的必要,所以获得这独立的方法,不外两途,一是力争,一是巧取,前一法很费力,于是就堕入后一手段去,就是略一清醒,又复昏睡了。可是这不独女界,男人也都如此,所不同者巧取之外,还有豪夺而已。
我其实那〔哪〕里会“立地成佛”,许多烟卷,不过是麻醉药,烟雾中也没有见过极乐世界。假使我真有指导青年的本领——无论指导得错不错——我决不藏匿起来,但可惜我连自己也没有指南针,到现在还是乱闯,倘若闯入深坑,自己有自己负责,领着别人又怎么好呢,我之怕上讲台讲空话者就为此。记得有一种小说里攻击牧师,说有一个乡下女人,向牧师沥〔历〕诉困苦的半生,请他救助,牧师听毕答道,“忍着罢,上帝使你在生前受苦,死后定当赐福的。”其实古今的圣贤以及哲人学者所说,何尝能比这高明些,他们之所谓“将来”,不就是牧师之所谓“死后”么?我所知道的话就是这样,我不相信,但自己也并无更好解释。章锡琛的答话是一定要胡涂的,听说他自己在书铺子里做伙计,就时常叫苦连天。
我想,苦痛是总与人生联带的,但也有离开的时候,就是当睡熟之际。醒的时候要免去若干苦痛,中国的老法子是“骄傲”与“玩世不恭”,我自己觉得我就有这毛病,不大好。苦茶加“糖”,其苦之量如故,只是聊胜于无“糖”,但这糖就不容易找到,我不知道在那〔哪〕里,只好交白卷了。
以上许多话,仍等于章锡琛,我再说我自己如何在世上混过去的方法,以供参考罢——
一、走“人生”的长途,最易遇到的有两大难关。其一是“岐〔歧〕路”,倘若墨翟先生,相传是恸哭而返的。但我不哭也不返,先在岐〔歧〕路头坐下,歇一会,或者睡一觉,于是选一条似乎可走的路再走,倘遇见老实人,也许夺他食物充饥,但是不问路,因为我知道他并不知道的。如果遇见老虎,我就爬上树去,等它饿得走去了再下来,倘它竟不走,我就自己饿死在树上,而且先用带子缚住,连死尸也决不给它吃。但倘若没有树呢?那么,没有法子,只好请它吃了,但也不妨也咬它一口。其二便是“穷途”了,听说阮籍先生也大哭而回,我却也像岐〔歧〕路上的办法一样,还是跨进去,在刺丛里姑且走走,但我也并未遇到全是荆棘毫无可走的地方过,不知道是否世上本无所谓穷途,还是我幸而没有遇着。
二、对于社会的战斗,我是并不挺身而出的,我不劝别人牺牲什么之类者就为此。欧战的时候,最重“壕堑战”,战士伏在壕中,有时吸烟,也唱歌,打纸牌,喝酒,也在壕内开美术展览会,但有时忽向敌人开他几枪。中国多暗箭,挺身而出的勇士容易丧命,这种战法是必要的罢。但恐怕也有时会迫到非短兵相接不可的,这时候,没有法子,就短兵相接。
总结起来,我自己对于苦闷的办法,是专与苦痛捣乱,将无赖手段当作胜利,硬唱凯歌,算是乐趣,这或者就是糖罢。但临末也还是归结到“没有法子”,这真是没有法子!
以上,我自己的办去〔法〕说完了,就是不过如此,而且近于游戏,不像步步走在人生的正轨上(人生或者有正轨罢,但我不知道),我相信写了出来,未必于你有用,但我也只能写出这些罢了。
鲁迅
三月十一日
鲁迅先生吾师左右:
十三早得到先生的一封信,我不解,何以同在京城内而邮政的交通要阻隔到前后三天之久;我更不解,何以巧巧的也隔前后三天(十三——十五),我才能拿起这管笔陈述我的所要说的话,而于我读来信三天中给我感应最深时,乃不能写得只字于片纸中。
当我打开信封,抽出那红线的白纸,打开笺面第一行那三个字中,看见贱名之后紧贴一个“兄”字,的确!先生吾师,原谅我太愚小了!我值得而且敢配当“兄”吗?不!不!……绝无此勇气而且更无此斗胆当吾师先生的“兄”的;先生之意何居?弟子乌得而知也。不曰“同学”不曰“弟”而曰“兄”,游戏欤——游戏欤?此鲁迅先生之所以为“鲁迅先生”吾师也欤?!
我总不解,“教育”对于人是有多大效果?世界各地教育,他的做就人才目标在那〔哪〕里?讲国家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人们,受环境的暗示生出什么什么化的教育,究竟教育是怎么一回事?是否要许多适应环境——包括善恶,其实也许“此”与“彼”之微有不同,无所谓二方面——的人,不惜贬损个性以迁就此环境,还是要设法保全每人的个性,这都是很值得注意而为今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所忽略,或者目前教育界现象不堪,在〔与〕此点不无关系吧!
尤其痛心的,因为“人的气质不大容易改变”,所以许多“银样腊〔镴〕枪头”的“绣花枕”除了一日日做舞台的化装预备,以博观众之一捧——也许博不到一捧——外,她们是干吗来的?考试的时候,患得不到分数的优先,因此学问不忠实了!希望功课上多少可以省点预备,希望题目出得容易,可以事半功倍;尤其希望在先生那一方面得多少暗示,归结一个题目,就是文凭好看,文凭好看,为的是活动……唉!……她们在学校中,除了利害二字外其余是痛痒无关的,所以其出死力争的,不是事之“是非”而乃事之“利害”,不是唯理乃唯情的,这也许是我所遇见的“她们”,一部分的“她们”吧!不然!中国女子的教育,我干脆请它即日关门大吉。她们配谈什么问题?死捧着线装本竟日假〔价〕在作缮录员,能够在那里面发明了多少新大陆?愈读愈龙钟曲背老气横秋。什么时事新闻报纸杂志,都以为是无聊的出产品,何尝觉得它是多少照出当时社会形状的一部分。先生请想:她们一概现社会的况味是绝不染指的,她们不是打算做现社会的一员的,然而除此种腐儒者之外,其间不无例外的,就是太过于欲做现社会的主角了!所以奇形怪状,层见叠〔迭〕出,这叫人如何忍耐得见着,无怪先生要当“土匪”去了!也杀个干净,痛快痛快!
“许多烟卷,不过是麻醉药”,这是一部苦闷史上函的总语,多么沉痛呀!人生。《过客》的“客”虽则不是按着自己的指南针行去,但是,“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他何常〔尝〕乱闯呢?除非“老翁”才不理那叫声,那客人虽则“脚早经破了”,仍“息不下”“还是走好”的,他“不愿意喝无论谁的血”,在“许多伤”“流了许多血”之后,他的心地是何等光明悱恻,“流血”仍且前进“闯入深坑”,再急急的或缓缓的起来有多大关系呢?请先生不必怕上讲台讲话吧!
那“一个乡下女人,向牧师沥〔历〕诉困苦的半生,请他救助”的故事,许是她所求于牧师救助的,为“困苦的半生”的物质上资助——维持身体之活力——牧师没法应附〔付〕她,只得举出上帝的旨意,使她“死后定当赐福”一语,在人生的希望上满足些,然而那乡下女人如果向牧师沥〔历〕诉的,是关于精神上的资助,我想,牧师对这种问法是素有深究的,因为他恰好是个精神学者,那么乡下女人必定问得其所,获有完满答复。先生,我猜想的许是错的么?贤哲之所谓“将来”,固然与牧师之“死后”一样没根据把握,不容易解答,而且不必求解答,但是,“客”说过一句话:“老丈,你大约是久住在这里的,你可知道前面是怎么一个所在么?”虽然“老翁”告诉他是“坟”,“女孩”告诉他是“那里有许多野百合、野蔷薇”,二者似乎并不是一样,在“客人”知到〔道〕了未必有多大益处,或者“客人”到了那里并不见所谓“坟”“花”,而为“客人”眼睛中所呈现者,为另一个物事,而“客人”也不防〔妨〕而且也似乎值得一问。
除了“睡熟之后,醒时要免去若干苦痛”,固然是“骄傲”与“玩世不恭”。的确!我自小学至今,无一日不被人指斥为“骄傲”“不恭”,有时也觉悟到非“处世之道”(而且实自知没得足以自骄的),不能同流合污,总是吃眼前亏,但子路的为人,叫他去预备给人斫肉糜则可,叫他去作“壕堑战”是按捺不下的,没得法子,还是合〔豁〕出去,“不大好”有什么法呢!先生!
承先生凯〔剀〕切的将“自己如何在世上混过去的方法”见示。虽则先生自己以为“近于游戏”,但游戏与非游戏,不都是人所给与的名词么?在此一方面看,觉得是一个正路,何常〔尝〕不可?人总多是前进的,未尝试过,就如“客人”之“然而我不能!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罢……”所以或者遇着“穷途”的时候比较“岐〔歧〕途”似乎多一点。我也相信,遇着荆棘,正可以尝尝荆棘刺到我的足上是那〔哪〕种风味,刺到腿、身、手、面……是什么味,各种花草树木的钩刺……是什么味,对于我的触觉是否起同样的反应?我尝遍之后,然后慢慢一根根的从身上拔下那些刺来,或者也无须把那些刺拔下来,就做我后天的装饰品。总之,在“岐〔歧〕路”头坐下以后,先生能先“睡一觉,……遇见老实人……不问路……遇见老虎……没有树……”俱是最高超、最须要的办法。何幸!先生不以“孺子为不可教而教之”!当“书绅”以记。
草草的写出这些话,质直未加修饰,又是糊里糊涂用钢笔写,较之先生清清楚楚用毛笔详细恳切的长番半训半导的迷津指引,我是多么感谢!惭愧!
敬祝著安
小学生许广平谨上
三月十五日
广平兄:
这回要先讲“兄”字的讲义了。这是我自己制定,沿用下来的例子,就是:旧日或近来所识的朋友,旧同学而至今还在来往的,直接听讲的学生,写信的时候我都称“兄”。其余较为生疏,较需客气的,就称先生,老爷,太太,少爷,小姐,大人……之类。总之我这“兄”字的意思,不过比直呼其名略胜一筹,并不如许叔重先生所说,真含有“老哥”的意义。但这些理由,只有我自己知道,则你一见而大惊力争,盖无足怪也。然而现已说明,则亦毫不为奇焉矣。
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那〔哪〕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要适如其分,发展各各的个性,这时候还未到来,也料不定将来究竟可有这样的时候。我疑心将来的黄金世界里,也会有将叛徒处死刑,而大家尚以为是黄金世界的事,其大病根就在人们各各不同,不能像印版书似的每本一律。要彻底地毁坏这种大势的,就容易变成“个人的无政府主义者”,《工人绥惠略夫》里所描写的绥惠略夫就是。这一类人物的运命,在现在,——也许虽在将来,是要救群众,而反被群众所迫害,终至于成了单身,忿激之余,一转而仇视一切,无论对谁都开枪,自己也归于毁灭。
社会上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在学校里,只有捧线装书和希望得到文凭者,虽然根柢上不离“利害”二字,但是还要算好的。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里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什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交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其中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
“将来”这回事,虽然不能知道情形怎样,但有是一定会有的,就是一定会到来的,所虑者到了那时,就成了那时的“现在”。然而人们也不必这样悲观,只要“那时的现在”比“现在的现在”好一点,就很好了,这就是进步。
这些空想,也无法证明一定是空想,所以也可以算是人生的一种慰安,正如信徒的上帝。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只觉得“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其实这或者是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也许未必一定的确的,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所以我想,在青年,须是有不平而不悲观,常抗战而亦自卫,荆棘非践不可,固然不得不践,但若无须必践,即不必随便去践,这就是我所以主张“壕堑战”的原因,其实也无非想多留下几个战士,以得更多的战绩。
子路先生确是勇士,但他因为“吾闻君子死冠不免”,于是“结缨而死”,则我总觉得有点迂。掉了一顶帽子,有何妨呢,却看得这么郑重,实在是上了仲尼先生的当了。仲尼先生自己“厄于陈蔡”,却并不饿死,真是滑得可观。子路先生倘若不信他的胡说,披头散发的战起来,也许不至于死的罢,但这种散发的战法,也就是属于我所谓“壕堑战”的。
时候不早了,就此结束了。
鲁迅
三月十八日
鲁迅先生吾师左右:
今日——二十——接读先生十九来的那信,关于“兄”字的解释,敬闻命矣。“‘兄’字的意思,不过比直呼其名略胜一筹”与“较为生疏,较需客气”者有别,二年受教,确不算“生疏”,师生之间,更无须乎“客气”而仍取其“略胜一筹”者,此先生之虚以待人欤?此社会之一种形式之必有存在价值欤?敬博一笑。这种“兄”字的称法,若属别人给我的,或者真个“大惊”,惟其是“鲁迅先生”给我的,我实不觉得有什么“可惊”,更不要什么“力争”,所以我说“此鲁迅先生之所以为‘鲁迅先生’吾师也欤”的话。姑无论前信那套话是废话与否,然而这回给我的复信于“闻……闻……”之外,又闻先生的“自己制定的,沿用下来的例子”,我是多么荣幸呀!而且称谓的“讲义”无论如何编法,总是主笔人一种“无限制权”,不必他人费辞的,现在我再说别的吧。
如果现世界的教育“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那么,在非如“桮棬”如“水”之“性”的状况之下的我,天生就一种崛〔倔〕强,落落难与人合的我,“将来”二字走到面前变成“现在”时,那其间——我便是一个时代环境的落伍者,虽然“将来”是极无把握、不可信任的,但是老是这样“品性难移”,经验先生告诉我们,事实一定如此的,末了还是离不了“奋激”和“仇视”以至“无论对谁都开枪,自己也归于毁灭”。所以我绝不“怀念‘过去’”,也不“希望‘将来’”。对于现在这个题目,自己的处方就是:有船坐船,有车坐车,有飞机也不妨坐飞机,如果走到山东,我也坐坐独轮车,在西湖我也坐坐瓜皮艇和肩舆,如果什么车轿……都没在眼前,我也不妨骑起我的风火轮,在云头中腾驾起来,但我绝不在乡村中希望坐电车,也更不愿在地球里希望到火星上。简单一句,我的处方,就以现在治现在;以现在的我,治我的现在。一步步的现在过去,也一步步的换一个现在的我,但是这个“我”还是含有原来的“我”的成分,有似细胞在体中渐渐变换代谢一样。这也许太不打算,过于颓废吧!染有青年人一般的普通病吧!其实我上面所说“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仍脱不了“交白卷”的公例,这有什么法子呢?随它去吧!
现在实讲不到“黄金世界”时代,而孙文一死,教次指教育次长。当时是马叙伦。立刻下台,《民国日报》立即关门——或者以为与孙死无关——以后的把戏也许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呢。姑无论“叛徒”所“叛”的对不对,但是这种对待“叛徒”的办法,实在不高明,而大家深以为是“黄金世界”所应有的事。像这样“黑色的染缸”,如何能容得下去,令它点点滴滴的泼出乌黑的漆来?我想待遇这个黑缸,索性拿个大砖头打破它,或者拿铁钉钢片密封它,但是相当的砖头和钢片铁钉之属,这时还未预备出来,可奈何?!
虽则先生处处给与青年一种前进,悲观中未曾无乐观之诱导,如“并未遇到全是荆棘毫无可走的地方”,“然而人们也不必这样悲观……就是进步”,“也可以算是人生的一种慰安”,“‘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先生真是对于青年苦口婆心极了!在先生何常〔尝〕不晓得“黑暗与虚无”所“实有”者,乃是“黑暗与虚无”。非“非‘黑暗与虚无’”,而先生仍必给与青年以一种“不悲观”不绝望,且先生自己也仍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仍自往前的走去。这种精神学生是应当效法的。自后当避免些“无须必践”的“荆棘”,养精蓄锐,以待及锋而试。
我所看见的子路是勇而无谋,不能待三鼓而进的一方面,如果叫他生于欧洲,住在“壕堑”里等待敌人,他必定不奈〔耐〕久候挺身而出的。关公止是关公,孔明止是孔明,曹操止是曹操,三人个性不同,行径亦异。我表同情于子路之“率尔而对”而不表赞同于避名求实的伪君子“方……如五六十……以待君子”之冉求。虽则圣门中许之,但子路虽在圣门而仍不能改其素性,这是无可奈何的一件事。至于他“结缨而死”自然与“肉不正不食”一样的“迂”得有趣,但这似乎是另一个问题,我们只要晓得,当然不会上当的。
在纸面上得先生的教训比读书听书好得多了,可惜我自己太浅薄,找不出许多要说的话充分的吐露出来,贡献于先生之前求教。但是我相信如果有话要请益时,先生一定不客气的,可是时时在先生最有用最经济的时间中,夹入我一个小鬼在中捣乱,先生写两个“山”字那小鬼也不去,烧符也没用,先生还是没奈何的破费点光阴吧!小子惭愧则个。
鲁迅先生的学生许广平上
三月二十日
作者:邢国鑫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