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欠债还债(一) 有关曲的对仗,答妖道邋遢 |
 |
锺 舟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554
经验值: 0
|
|
|
作者:锺 舟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欠债还债(一)有关曲的对仗, 答妖道邋遢
锺 舟
随想随打,不精确之处,请诸位包涵。
道兄在楼下问道:“宋词的‘词牌‘中有不少还包括了‘对偶‘的要求,
元曲中也有,就不太清楚‘散曲’中的这一要求严不严格?”并说:
“鄙意韵文中的‘对偶’在中国文学作品里是个十分显著的特色,
给老道的吸引力特别强。”
对仗,是中国汉文学中所特有的文字技巧。以我的浅见,只有一字一意、
一字一音的文字,才具备对仗的基础和可能性,只有对所有文字的字意、
字音,进行了精确的归纳、分类之后,才能产生对仗技术和对仗艺术。
汉文学中的对仗艺术,确实光辉灿烂,难怪老道被她迷得七颠八倒。只
是,老道你要小心,千万不要为了“对仗”跟你的小孙女争论乃至吵架,
更不能动粗斗殴,切记切记。
元人周德清(1277-1365)在他所著的《中原音韵》中把对仗的对式,
分为 “扇面对”、“重叠对”和“救尾对”等。一代大家任中敏先生,
为了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曾对这三种对式列出实例:
“扇面对”
《驻马听》(李好古散套)
a小小亭轩, a1燕子来时帘未卷;
b深深庭院, b1杜鹃啼处月空圆。
金钗拨尽玉炉烟,香尘清满琵琶面。
谁共言? 何时枕扁黄金钏?
【a 对b,a1对 b1;而a和a1所组成的一组,与b和b1所组成的一组又
工巧地组成一对。】——注:【 】中的文字以及a、 a1,b、 b1等标示,
是我的浅见。
“重叠对”
《鬼三台》——又名《三台印》(周德清散曲)
(两家局) a安营地, a1施谋智,(似) a2挑军对垒。
b等破绽, b1用心机,(色儿似) b2飞沙走石。
c汉高皇对敌楚项籍,(那两个) c1地割鸿沟,
d诸葛亮要擒司马懿。(这两个) d1兵屯渭水。
【a和a1 、b和b1相对;a、a1、a2所组成的一组,又与b、b1、b2所组成
的一组相对。c和d相对;c1和d1相对;c和c1所组成的一组,又与d和d1
所组成的一组相对。】
“救尾对”
《红绣鞋》[寻真]——(张可真)
白草矶头独钓,青衣孺子相招,寻真不怕路迢迢。
a闲云迷洞口,b残雪老墙腰,c夕阳红树杪。
【a对b,b对c,a对c,似也被称作“鼎足对”。】
朱权似乎说得更细些,他在《太和正音谱》中,
将两句相对称作“合璧对”,
将四句相对称作“连璧对”,
将三句相对称作“鼎足对”,
将隔句相对称作“扇面对”,
将多句相对称作“连珠对”,
将首句、末句相对称作“鸾凤合鸣对”等等等等。
【妖道小心了:如果发现有些字的平仄,与诗词中划分平仄的规律不合,
千万不要和你的小孙女吵起来,因为散曲中(尤其是北曲)的平仄划分,
与律诗、宋词有不小的区别。——这个,以后再侃吧。】
作者:锺 舟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