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一个人死了,被怀念的是四个活人 |
 |
SHWJ
.gif)
加入时间: 2007/06/09 文章: 979
经验值: 30008
|
|
|
作者:SHWJ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六月五日,央视一哥罗京因淋巴癌早逝了。
换了别的国家,一个在主流媒体出镜二十多年的主持人,理所当然会被全社会痛惜和悼念。但是中文网上,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对罗主播怀念的声音,倒是有不少人说“想起了杜宪和薛飞”、“怀念卫华和李丹”。
奇怪,怎么一个人死了,被怀念的却是另外四个活人。我活了大半辈子,没听说过、没见过这样的怪事。
确实如某些人所说,罗京如果再多坚持几个月,可能怀念他的人还多些,偏偏他在六月四日这样敏感的日子病危,在六月五日这个依然敏感的日子辞世,也难免会勾起如此联想。
我相信多数人不想苛求罗京像薛飞、杜宪那样穿起丧服,或者干脆像李丹(其实是吴晓镛)那样丢开谎言连篇的播音稿,向全世界说出真相,或是退一步,像卫华那样拂袖而去,而是感到,当整个民族陷入数千年里最黑暗的长夜的时候,从罗京和那位著名的邢大姐的播音,非但感受不到一点正常人无法隐瞒的痛苦,相反是全情投入地为“肉食者”代言。
记得当时央视的几位主播,即使没有像杜、薛两人那样明确地表示反抗,至少是播音有气无力,精神不振,唯有罗、邢二位主播,像刚洗了热水澡似的精神焕发,慷慨激昂。据网友披露,6月3日晚上6时许,天安门清场前的官方的《紧急通告》就是罗的声音,先是警告人们要提高警惕,不要上街,否则后果自负;后是宣布今晚发生了严重的反 革 命 暴 乱。他那庄严的声音让人毛骨悚然,其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一遍又一遍地播送他录制的通告,那晚,他和一个军方播音员的声音一直回荡在北京的夜空。现在重看长弓摄制的《天安门》,配合着王维林挡坦克的画面,依然还能听到罗京中气十足的旁白:“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看出,历史的铁骑一直在前进,那样螳臂挡车的匪徒,难道能够阻挡得了吗!”
很多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和中国播音界某位因播“九评”出名的元老级人物谈到了杜宪、薛飞和罗京。据这位元老说,他们认为杜、薛二人很不专业,因为播音员的工作就是播音(就是喉舌!),你不能把你的观点带到主播台上来。像罗京,就非常专业,非常敬业。
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敬业观倒是使我想起希特勒御用女导演瑞芬斯塔,她在三十二岁时拍摄的《意志的胜利》,是一部极有“艺术水准”的宣传片,也因此给瑞芬斯塔留下千古骂名。瑞芬斯塔在自传中辩解道,她是个唯艺术论者,不管纳粹不纳粹,她只是把《意志的胜利》当作艺术来创作的。
罗京到底是中共成功培育的全无人性的政治动物,还是瑞芬斯塔之流“唯艺术论者”,这个谜底还没到揭开的时候。
倒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职业道德毕竟不是人的终极价值,背叛了终极价值的职业道德是一钱不值的,就像一个纳粹雇员每天忠实地按照上司的吩咐,去按动屠杀犹太人的焚尸炉的电钮一样。罗京就是这样一个悲剧的牺牲品。
作者:SHWJ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SHWJ于2009-6-07 周日, 上午6:24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