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在一片赞扬声中我不慎扫了老金先生的兴,在此表示歉意。对老金先生的认可表示感谢。 |
 |
所跟贴 |
不明白为何要这么酸,老金在线不是我,网德一流。他那回答很真诚,确实是表示给绕糊涂了的意思,并非讽刺,何必悻悻然? -- 芦笛 - (559 Byte) 2008-9-30 周二, 下午10:07 (286 reads) |
老金在线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36
经验值: 2453
|
|
|
作者:老金在线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或有不同意见,大约在“西方逻辑”解释“混沌国学”说。此论似可慢慢理论。
传统无逻各斯精密化语言,乃一事实。然国学于道义担当一途并非全无心肝。譬孔孟论“仁义”,于今来考,仍可认作正价值。德里达、傅伟勋、林毓生之后,弄传统国学,本传统老路,已无方向可言,因此有“创造性转化”方法论出现。经典经由完全个性化的创造性转化,也可以说出现代价值(有如文艺复兴。国内刘军宁先生正在做“文艺复兴”的大题目)。在这类“转化”中,学问由死的变成活的。如何活?我理解就是直面当代问题的需要。
当代中国(大陆)特别需要言论自由,需要批判精神。这类道义担当理应成为解构时下种种庄严,颠覆传统种种奴性之重要思想资源。这类资源,当然可以直接从西方逻辑引入,但从传统中“转化”出来,也许别有韵味。这韵味之一,也许就直接动摇了“无道邦国”的合理性——传统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极权专制的;传统之“清议”(批判)总是在在皆是的,也总是遭遇酷毒的;如何判定一个邦国的合理性、正当性,也即总体上的合法性?这个就是尺度之一。
波普尔关于现代民主要与传统道德架构相融通的思想,正在影响大陆中国。
如何融通?传统如何转化?十几年来,有学者已经开始做这个工作,但尚未成就规模。我《论语鼓吹》也许是实施“创造性转化”工程,规模较大的一次努力。
经由政治哲学之站位,考索传统儒学之自由与批判精神,用西式逻辑语言将这个转化中的道理说清楚,是我努力方向之一。
特别希望得到老芦尖锐批评!
作者:老金在线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