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分享]● 杨锦麟: 倾听中国开放的步伐 ——2008年8月感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分享]● 杨锦麟: 倾听中国开放的步伐 ——2008年8月感言   
邋遢道士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6217

经验值: 18456


文章标题: [转帖][分享]● 杨锦麟: 倾听中国开放的步伐 ——2008年8月感言 (535 reads)      时间: 2008-8-22 周五, 下午10:41

作者:邋遢道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道士按:

兼听则明。
杨锦麟先生的感言值得仔细品味。
(接受老路劝告,按语尽可能追求“漂亮”。 Laughing Laughing

转载自《联合早报网》
------------------------------------------------------------------------------------------------------
倾听中国开放的步伐 ——2008年8月感言
● 杨锦麟(香港)
(2008-08-22)

刘翔因伤退出110米跨栏决赛,已成为北京奥运会最大的新闻事件。人们注意到,中国大陆的主流舆论、民间反应、官方态度,以同理心、包容心看待刘翔的退赛。在此之前,大陆对待朗平等“海归兵团”率队与中国运动员博弈对决的平常心回应,受到了海外媒体的注意,咸认为这是一个民族政治心智趋已成熟的标志。

  很难想象,三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以十年前,中国大陆的主流民意会有如此波澜不惊的反应。人们意识到,透过北京奥运会的申办、筹备和举办,透过今次围绕北京奥运会的诸多种种,历经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似乎已站在再出发的新高度。在此之前,人们对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中国新一代青年、包括“愤青”和“网络民意”的言行表现,都让外界耳目一新。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成功奥运

  这一切发生在中国历史的新起点上,都拜改革开放之赐。没有持续开放的意识,没有不间歇的开放脚步,就不可能有今天人们可以感觉和触摸到的进步。

  众所周知,促使中国进一步和世界接轨的重大事件,均发生在2001年,它们分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当时很少人会意识到,中国今天之所以走上开放的不归路,加入世贸组织和主办北京奥运会是最主要的外部催化剂。

  西方社会带着错综复杂的心情,注视着中国发生的一切。细观迄今为止的各种批评意见,即使是最敌意的诋毁,基本上都是制式的、挑刺式的反应,没有超越过往严词苛责的范围。西方和东方的批评者们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今天的中国尽管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它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路程,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以及奥运会之后的中国,将继续走向开放。

  北京最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政治地标,非紫禁城莫属,一个具有鲜明对称的建筑物,无法给一百年前的中国带来进步与和谐。一百年后的北京,在和紫禁城遥遥相望的中轴线北端,分别矗立着水立方和被称为“鸟巢”的奥运体育场,这两座具有现代意识的高科技体育场馆,是中国和国际社会进一步接轨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走上更加开放的历史起点。

  三十多年以前,封闭的中国无法想象类似今天的开放和包容,一个越发开放的中国,或许也将日益展现更多的自信、从容。而这一点,围绕北京奥运会的申办、筹备和举办,已获得权威性的验证。

告别革命,拥抱现代

  “鸟巢”主要设计者艾未未,是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人们当然也熟悉他的家世以及他的政治态度和倾向。八十年代末之后,这位前卫艺术家一度出走美国,很多人也都知道他的政治见解与当政者不尽相同。但他与瑞士建筑公司Herzog & de Meuron共同设计专为奥运兴建的国家体育馆,也就是“鸟巢”,仍被当局所接受和采纳。这在政治正确决定一切的年代是无法想象的。

  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是国际著名电影导演。成名之前,因为家庭的历史问题,他一直生活在政治阴影之下。改革开放让他有机会从寂寂无名走上国际。在威权主义年代,一个家庭有政治背景问题的人,就学、就业原本就是一种奢侈,遑论被委以策划和导演代表国家艺术水平、塑造国家形象的奥运会开、闭幕式的重任。稍微熟悉中国大陆政治情况的人都知道,这一切交付和委任,在三十年前,在封闭年代,根本无法想象。对张艺谋在开幕式后接受《南方周末》长篇访问的内容,同时代人都会产生认同和共鸣。只有在开放的年代,张艺谋才是张艺谋,那展现在国际影坛上的成就,才被赋予更多的真实。

  当人们对林妙可的甜美相貌和杨沛宜的柔美歌喉毁誉参半时,却很少人发现,这首长期以硬朗坚定风格盘踞中国政治舞台的“革命歌曲”《歌唱祖国》,被柔美童声所取代的意义。当杨沛宜的歌声在国家体育馆上空久久回荡时,也很少人会察觉到一部分相当政治化的歌词,已作出了相当幅度的修改润饰,更人性化,更富有中国文化的情调。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可以作出远远超越政治领域的诠释和解读。从僵硬到柔美,从政治鼓动进行式到童声的甜美舒缓,不仅仅是为同步收看直播的40亿人所作出的妥协,其实更是一个新的信息释放和传播,是告别革命、走向开放的宣示。忽略了这个信息而求全责备,似乎有些可惜。

虽不完美,但令人鼓舞

  让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奥运开幕式上三千弟子齐颂《论语》的场面。这是将近六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中国以及世界未曾见过的,或许是迄今为止最为盛大规模的 “尊孔”场面。尽管只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但却具有丰富的时代意涵。中国政府和执政党或许也未曾意识到,这是他们向全世界作出的回归和敬畏传统文化的立场表白和宣示。

  这样一种“尊孔”的宣示,晚清时的中华帝国做不到,民国政府也没有能力和条件做到,但在至今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却透过举办奥运会,透过国家行为的奥运会开幕式做到了。试想,若不是开放的年代,这样盛大规模的、具有浓烈官方色调的“祭祀”典礼,又有谁能做到呢?

  急速转型的阵痛,发展中政治的诸多弊端,依然在困扰着中国执政者;旧体制和新思维彼此之间的撕扯,还在束缚和制约着中国前行的步伐。中国还有很多缺陷,备受诟病的不止于人权、民主、法治,也不止于分配不公和既得利益集团的成型。但是,只要这个开放的年代不再倒退回封闭,光明不再被黑暗取代,气势恢宏不再是聊备一格和刻意堆砌的假象,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这个百年以来备受屈辱,最近一个甲子经历迂回曲折、跌宕起伏、饱染风霜的民族,总会在积极向世界学习、努力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以更自信和从容的姿态迈向更加开放的未来。

  一个在开放道路上继续行走的中国,虽然并不完美,但却很真实。也因为还在持续开放,它才会在彻底甩掉旧时代的羁绊之后,能够迈向更有希望的未来。

·作者是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

作者:邋遢道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_________________
“天法道,道法自然”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邋遢道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06925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