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我心目中的列宁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我心目中的列宁   
所跟贴 我心目中的列宁 -- 芦笛 - (5095 Byte) 2008-7-02 周三, 下午12:23 (1688 reads)
铁木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385

经验值: 23611


文章标题: 点评历史和历史是两回事 (312 reads)      时间: 2008-7-03 周四, 上午4:59

作者:铁木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再用捆绑律和解绑律分析一下。用今天的判断和观点评判历史,那是点评,不是历史,比如易中天点评三国,就不是三国历史的研究。大概在中国这两个不同的东东都是捆绑着的,点评和戏说历史的人都被当成历史学家,比如金庸。

老芦这些关于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东西大概也可以归为点评类,即用今天的观点和价值去评判历史人物,也能引起广大芦粉的共鸣:为什么历史人物在当时不能有现在的政治眼光和流行价值?

历史人物面对的现实选择,跟你回头看历史理解的选择,是不是一回事?西方人很欣赏加密涅夫,惋惜布尔什维克没有照他的主张搞多党制,议会制(事后诸葛亮)。可当时的选择是不是这么回事?当时如果没有列宁的决断,不仅布尔什维克要完蛋,而且是俄罗斯要完蛋的问题。

点评历史,可以假设,可以选择,但真实的历史不可能有选择。俄罗斯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个历史必然,因为当时沙皇统治已经是穷途末路。这不仅是革命党人,俄罗斯人的共识,而且也是西方记者的看法。

中共历史的点评,发挥余地也大过历史本身。历史人物当时可能不像你点评的那样自由,有选择的奢侈。

先写这么几句,等有时间再多说点。

作者:铁木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铁木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29056 seconds ] :: [ 28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