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曼德:中国需要的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曼德:中国需要的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   
所跟贴 [转帖]曼德:中国需要的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 -- 陈皮 - (6290 Byte) 2008-4-19 周六, 上午4:50 (536 reads)
陈皮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7/12/01
文章: 3235

经验值: 118330


文章标题: 2 (178 reads)      时间: 2008-4-19 周六, 上午4:51

作者:陈皮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四 信仰在当代的意义

正如秋风先生在他关于文艺复兴的两文中所意识到的,当代需要的不是以解放人欲、建构理性主义为特征的文艺复兴和启蒙哲学,而“需要社会复兴运动与道德重建运动,重新建立起对于道德、宗教、习俗、共同体生活的尊重,建立起平衡欲望与规则的道德秩序、平衡个人与社团的社会秩序。”虽然秋风先生意识到了道德秩序、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但是他没有指向这些秩序背后的根源和基石,没有上升到信仰的高度,虽然他认为“个体的尊严需要在超越动物性存在的层面上、即在人的社会性、道德性存在中去寻找。”但这一思路却出自他所批判的理性主义者如费尔巴哈、马克思等人,他隔靴搔痒,没有真正认识到个人的尊严来自上帝的创造、人权的尊重来自对上帝的荣耀和尊崇。他还是拘囿于人的理性,没有走向其真正的反面——信仰或启示。

如秋风先生所言:“要树立人的尊严,即应对这种物质主义、虚无主义,因而,当代中国确实需要一场精神变革。”但是,只有宗教的高尚追求才能让人树立高于物质利益之上的需求,才能不被物质和肉体欲望所禁锢,放射出人类精神的魅力和信仰的圣洁,凝聚起人类对社会公义和共同体命运的热衷和奉献;只有信仰的缔造和自由才能维护人类基本的尊严和权利,从而成为其他自由的最坚固的奠基石;只有高声赞美上帝的荣耀和辉煌,才能维护住人性的高贵和圣洁,才能得到保障人权的最充分理由 ——人是上帝用他的形象和样式造的;人也是上帝用他儿子道成肉身、钉死十字架的重价赎回来的。从来没有一个宗教,象基督教那样其主宰者为被造物而牺牲。(具体见《圣经》)。只有高扬神权,才能高扬人权;只有高扬神权,才能克制住人性之恶,张扬出人性之善。

“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正如在《圣经》中保罗所说:“凡属耶稣基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在笔者不长的信仰历程中,我看到难以计数以前浑浑噩噩、陷在肉欲和逐利之中的人因为生命的重生而将目光开始关注到他人的幸福、社会的公义和国家的复兴上,上帝真的在不长的时间里将他们的生命改变、将他们高举,让他们追求公义、公正和博爱。象那些由河南农村基督徒原创的赞美诗歌《中国的早晨5点钟》《天上的河》等等,所唱出来的对民族和中国共同体的爱是让人震撼的。笔者也曾因专制的逼迫而一度绝望沉沦,但自归信基督后,那些高于物质利益之上的目标再一次唤醒了沉睡的心灵,信仰确实给人希望、给人力量。

人权来源于信仰而非经验或者理性。只有上帝的话中的宣告:“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圣经·创世记1: 27》才是信仰的最牢固基石。人是上帝的形象与样式造的,人里面有神格,这就是对人权尊重的最根本来源。所以,当人越来越高扬上帝的尊贵时,也深感到自己里面形象和样式的尊贵和自己责任的重大。而且基督徒都知道,人是上帝道成肉身、上帝自己作牺牲后将人从罪中赎买回来的,人是上帝用他的身体和宝血换来的,这是何等的宝贵和至尊。这就是启示、这就是宣告,不需要证明,只需要你认信耶稣基督为主就行。

实际上对“天赋人权”的推崇是一个信仰问题,而非理性问题。你要信他,但在逻辑上无法证明他。因为逻辑上来说你没有的权利和尊严你为什么要要求呢?你怎么能证明这些权利是人先天的、超验的必须要拥有的呢?那么多没有人权的人难道不是人吗?在经验主义者眼里,这世界上是没有什么“天赋的”人权的,因为在经验上是不能证明人权是每个现实当中的人必须要拥有的,因为经验是不许可有超验的事物存在的。

“天赋人权”口号的提出,只不过是上帝对当时人们的一种启示而已。也只有把人权当信仰,把人权视为神权所赐,才能永远不丧失对人权的追求和捍卫。基督教对人类历史上的女权斗争、黑奴解放、结束专制等所作出的贡献,是最为杰出的。具体可看《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阿尔文·施密特著,汪晓丹、赵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五 宗教改革的真正意义

有信仰不错,但有正确的信仰才是最好的。宗教改革实际上是一场信仰归正运动,是人类从人对神的掩盖、专断和践踏之中恢复上帝的荣耀及个人的尊严的运动。宗教改革被马克思主义渲染为打倒了神权,高扬了人权,标志着现代社会以人为本和世俗化的开始。这种观点影响了大多数国内知识分子。实际上真正了解西方史的人知道,这种观点是大错特错的。宗教改革不仅没有打倒神权,而且前所没有的强调了神权,这突出地表现在加尔文主义的预定论中;宗教改革打倒的是教皇和教士阶层的教权,所要树立的是个人信仰的至高与纯粹,以及由此衍发的民主自由社会的基石——个人主义。

我认为宗教改革对现代民主宪政自由市场国家的形成,至少有4点决定性意义:

1。高扬了神权,从而也高扬了人权;

2。因信称义的发现,促进了信仰上的个人主义和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个人主义;

3。预定论强调神的主权和人的全然败坏、全然无力,抑制了人性之恶,为宪政、法治奠定了根基。

4。预定论和天职(calling)观的发现,破除了偶像崇拜、烦琐的宗教仪式、遁世修行的修道主义,极大地推动了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积极入世、全面征服全地的信仰雄心使整个国家与社会全然圣洁化、信仰化。

宗教改革是以两个伟人的思想为重要特征的。他们就是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马丁·路德(1483年~1546年),德国人,是他首先点燃了宗教改革运动的狂飙。他提出了“惟独圣经、惟独信心、惟独恩典”的三大原则,又提出了“人人是祭司、人人有呼召、人人是管家、人人有圣经”的四大口号,这些都成为宗教改革的旗帜。

在信仰上“惟独圣经”,就破除了政府、教皇、修士等等阶层的特权,让人单单敬拜神,在神之下就是单独的个人,实际上这就高扬了人权,使个体信仰权利逾越了世上一切专制权利的拦阻。“惟独信心”进一步解放了人的心灵,告诉个人灵魂的救赎不能靠教会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如苦修、弥撒、圣餐、捐钱、买赎罪券等才能实现,惟有人的信心,这标志着信仰上个人主义的发轫。“惟独恩典”强调了人信仰中上帝的主权,这在加尔文的预定论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人人是祭司”就是每个个人都可以直接跟上帝交流、祈祷,这打掉了修士阶层人为的中保,使每个个人在上帝面前都非常的尊贵并且相互之间非常平等;人人是祭司,每个人都有责任帮助他人恢复与上帝的关系,这不是修士的特权,而是每个基督徒都拥有的权利,所以在新教中,基督徒帮他人决志甚至洗礼,是没有什么限制的;人人是祭司,更说明每个人在每时每刻无论做什么工作、处什么状态都是在敬拜上帝侍奉上帝,都是在全职侍奉,都是何等的神圣与尊贵。表面看来,这张扬了人权、反对了教权,但从信仰无比虔诚的马丁·路德看来,这是在恢复被教权掩盖了的上帝的尊严,也只有每个人从内心感到自己就是祭司,那么上帝的荣耀才真正在每个人的心灵中扎根。

“人人有呼召”就是每个人的职业都是calling(天职),都是与牧师的神职一样神圣的侍奉。只要有呼召,洗地扫街等职业并不亚于作牧师、医生、护士之辈。这有力地高抬、强调了工作者在神面前的尊贵地位,也使信仰开始渗透、彰现在人类活动的任何方面;天职观解放了生产力,也撼动了统治阶级,促进了平等观念,推动了自由、平等、诚信为特征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人人是管家、人人有圣经”与以上类似不再赘述。马丁·路德从《圣经》发现的真理及这个真理被千百万欧洲人的实践,的确高扬了神权和人权,奠定了信仰上的个人主义和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个人主义的根基,为积极入世、在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中彰现上帝的公义、圣洁、神圣等属性开创了局面。

约翰·加尔文因发表《基督教原理》而成为当时的新教领袖。就像《拿破仑法典》完成了法国革命一样,《基督教原理》完成了宗教改革。凡加尔文的思想占主流的国家,如荷兰、英国、美国等国,无不以宪政、民主、个人主义为其特色。

加尔文曾说:“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没有一个教义象他所体现的那样积极、有力并且充满得胜的雄心,他说:“欲想在天国得荣耀的,今生必须争战,而争战之胜利,必须历经艰难险阻始能获得。”信仰不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是人类生活的整体。加尔文将积极入世、在社会中全面渗透信仰的倾向发挥到极致。加尔文提出了著名的预定论,这是宗教改革运动中人类思想的颠峰。预定论的核心是高扬上帝的绝对主权,以下是其中5点要旨:

1.人的完全堕落、全然败坏。人类由于原罪完全腐败,绝对不可能有行善和称义的能力和功劳。这个教义使人彻底认识到人类的有限和罪恶,使人们在关于教会、政府等制度设计时无不以“无赖”假设为前提,各种制度安排来防范、监督人尤其是有权力、有地位的人的无赖本性。这为平等自由的教会制度和宪政、法治奠定了根基。 

2.上帝对人无条件的选择。被拣选的人和消亡的人之间没有任何伦理差别。拣选不是按人的伦理上行为,拣选的主权完全在上帝手中,就是人的信心,也是上帝所赐。上帝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相反,人类的存在完全是为了上帝。在人的救恩问题上无限强调了上帝的主权,从而彻底地排除了教权、皇权、政权的专制与影响力。

3.有限的赎罪论。认为只有被上帝在创世之先拣选的人才能借基督的赎罪而得救,因而基督只是为被栋选的人赎罪而死。

4.不可抗拒的恩典。人不能抗拒救赎的恩典,凡被拣选的就无法逃避上帝的拣选。

5.圣徒永蒙保守。被拣选的圣徒在上帝的保守下永远处在恩惠和选民的状态、永不丧失救恩。

这一教义最极端化地强调了上帝的尊严,使人间的王权、皇权、教权和人的各种宗教仪式、巫术图腾全部黯然失色,它的逻辑结果,就是信仰上的个人主义在现实中的有力实践。就象马克斯·韦伯针对预定论所评价的:“人类信仰史上的这一伟大历程——把魔力( magic )祛除于世界之外,在这里达到了它的颠峰与终点:这一历程从古希伯来预言家们开始,而后与希腊人的科学思想相融合,把所有以魔力的手段来追求拯救的做法,都当作迷信和罪恶加以摈弃了。真正的清教徒甚至在坟墓前也拒绝举行宗教仪式,埋葬至亲好友时也免去挽歌及其它仪式,以便杜绝迷信、杜绝靠魔法的力量或行圣事的力量来赢得拯救这种想法”。

既然在现实世界已经除魅,既然将人干预神灵世界的可能性完全排除了,那么人只有将得救的确据完全地指向现实社会,他们就不能将眼光关注在圣事上,而是充满选民的自信,在传统教义认为并不属“圣”的领域: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等领域来见证上帝的荣耀、效法上帝的圣洁、公义和慈爱、履行基督徒作光作盐的本分,以此更加加强作为上帝选民的属灵信心与雄心。正如《申命记》中所说:“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一切都凝聚成突现加尔文教义的韦斯敏斯特要理问答中的第一条:“人生的终极的目标就是荣耀神,并且以神为乐”。

除了这种积极入世、见证信仰的教义极大地推动了经济、政治变革外,加尔文教义之所以成为各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伟大动力还在于:它最极端化地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最极端化地强调了上帝的主权从而最极端化的践踏了教权、皇权、政权的权威,也从而最极端化地树立了信仰上的个人主义,并将这种个人主义最极端化地实践在现实社会中。

加尔文进一步发展了“因信称义”教义,通过预定论打碎了在个人与上帝(三位一体)之间的任何事物和行为,最有力地揭示出:在个人与上帝之间没有任何有权威的实体,宇宙所有、上帝至尊;上帝之下,个人为尊。而且信仰纯粹就是个人与上帝之间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个人应该优先于教会、政府、社会团体,是团体的目的,根本不是团体优先于个人,团体只是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这是个人主义的根基。美国历史学家戴格勒(Carln Degler)说:“个人主义是遗留给后代的清教主义的核心”,“如果说美国人今天是个个人主义者,那么,清教主义是个人主义的主要根源”。  

美国社会学家施密特说:“基督教的价值观为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奠定了基础”,因为“从灵魂上来讲,神拯救的是个人而不是集团,没有一个人因为是基督团体的成员而获救。” 

  凡是独裁的国家首先要摧毁的就是个人主义思想,而代之以表示人民利益的某个集合概念如“人民”等等。纳粹就称个人主义为极端的利己主义,把“个人的权利”的概念改变为“人民的权利”这个概念,把人民变成脱离了个体的集合概念,然后以人民的名义开始独裁,让人民这个词成为纳粹对实质人的权利的践踏的一个遮羞布。法国大革命、苏联无产阶级专政时无不以人民或集体的名义行专制的实质。 

  没有个人主义,民主自由等意识形态大厦就会轰然倒塌,施密特说:“没有个人的自由就不是真正的自由,无论是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还是宗教领域。” 

  有关个人主义,宗教改革区别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高扬人权的基础建立在高扬神权上,它在赋予人自由权利的同时也用“律法”克制住了人性之恶;它高扬人权的精髓在于高扬了人内在的“上帝的形象与样式”,高扬了人权中的上帝圣洁、公义、慈爱的属性。在这种对上帝的尊崇和对人性的正确把握基础了,建构了真正符合宇宙和社会大道的宪政民主体制以及自由市场经济。当秋风先生说:“自由存在于意志与理性、本能与规则、欲望与法律之间的某个平衡点上。英格兰人幸运地、也许只是偶然地做到了这一点,从而真正地让臣民享有了一种确获法治保障之自由权。英格兰历史所透露出来的自由的秘密,值得今天中国人深思。”我们说自由不是存在于有限的人的平衡点上,自由存在于上帝之中。英格兰人的命运不是偶然的,而是在上帝的必然之中,所谓自由的秘密乃是在上帝之中,在宗教改革所掀起的波澜壮阔的运动和纯真美好的思想、制度结晶之中。

六 我们时代是宗教改革的时代

刘军宁先生在一度沉闷和绝望的空气中,终于呼喊出了一个声音:中国需要文艺复兴!这样一种呼喊在中国当下进行高估是不为过的,但是,他的呼喊没有切中要害,没有起到更好的引领或先知的作用。在他一篇又一篇呼吁文艺复兴的文章抛出来后,最新的文章《没有人能挡得住:从三本书看中国文艺复兴》提到一本书,这本书叫《德胜员工手册》,他认为该书标志着“中国的文艺复兴已经从最不显眼的地方开始了!”但实际上,这家公司我在一年内去过10次,我深知他们的根基是建立在新教基础上的,他们的管理层是用美国的新教精神在缔造该公司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该公司里有一个美国式的漂亮小教堂,是企业管理与文化的核心。也许刘军宁先生呼喊的是更加广义上的文艺复兴吧,但无论如何,当下中国,更需要的是宗教改革以来的理念、价值观和最终的信仰。

对宗教改革偏见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受到马克思唯物主义对历史解释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我们无宗教的国度无法设身处地的体验了宗教对西方文明的决定性影响。但通过上述考察历史和宗教改革的思想结晶,我们已经看到了它才是现代民主、宪政、自由社会的奠基石。虽然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目标是人的权利与尊严,但中国近百年的各种以人为本的革命、文化与运动,却始终无法确立人权和宪政。因为没有对上帝的敬虔,就没有对人的尊严的尊重;没有对宇宙大道的顺服,人就不能在圣洁和公义的秩序中昂首站立。正如笔者在《崛起的根源——大国崛起信仰版》一文中写到的:“我们要说的是宗教改革影响了法国启蒙运动而不是相反,而且宗教改革对西方文明的影响相比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而言是决定性的,所以当中国的学者希望当下进行一场‘文艺复兴’时,我们却要郑重地要求应该要来的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抑或‘新教普及’...... ”



作者:陈皮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陈皮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 3 -- 陈皮 - (1267 Byte) 2008-4-19 周六, 上午4:53 (186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89318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