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游客兄弟请进,关于撒谎博弈的进化心理学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游客兄弟请进,关于撒谎博弈的进化心理学
所跟贴
游客兄弟请进,关于撒谎博弈的进化心理学
--
草根
- (869 Byte) 2008-2-19 周二, 上午12:50
(1283 reads)
游客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11/10
文章: 2864
经验值: 2731
标题:
很好, 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343 reads)
时间:
2008-2-20 周三, 下午2:09
作者:
游客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您的问题先放一下,等一等,最近实在抽不出时间。
您的思路很有启发。不过俺还把受骗者的特性也考虑进去。欺骗者的伎俩和环境非常有关系,这是一个交互作用的系统。环境是欺骗者能够有效实施其手段的重要因素。人们往往只注意敲打欺骗者,而不注意破坏环境。
还有很多内容值得长篇大论。进化的过程充满着博弈,最后能够生存和繁衍的gene和meme(包括行为模式)都是博弈中的赢家。彻底地从犬儒视角去看,欺诈只是一种在一定场合下也比较有效的对策。
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欺诈有可能成为愚蠢对策。比如两个狡诈到极点能够明白世上一切骗术的骗子,在交流或者合作的时候,自然会得到共同的结论:欺骗是没有意义的,对方能够猜得到所有自己可能的骗术。这时候进行欺骗显然是一厢情愿缺乏理智的愚蠢行为。
类似的道理,在智力发达的人占多数、信息流通成本极低的社会当中,诚信实际上是一个能够产生利益的选择。“欺诈”则是缺乏思考能力凭着自己原始冲动行事的愚蠢行为。
但是在蠢人占多数的情况下这并不成立,在这样的情况下欺诈仍然很有市场。
著名的模拟“囚徒悖论”的游戏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其中第二轮的结果具有特别意义,很多人忽略了。
(注:俺说的欺诈不考虑欺诈人自己是否意识得到,就是说包括理性的和非理性的欺诈两者。实际上草庵那种理性欺诈反而是简单而容易对付的。)
作者:
游客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9224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