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台湾心学网主席陈复关于《大良知学纲要》的质难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台湾心学网主席陈复关于《大良知学纲要》的质难
东海一枭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标题:
台湾心学网主席陈复关于《大良知学纲要》的质难
(723 reads)
时间:
2008-2-09 周六, 下午5:27
作者:
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台湾心学网主席陈复关于《大良知学纲要》的质难
这是陈复君发在枭文《大良知学纲要》之后的函,所提几个问题容后将予答述。欢迎行家对枭文进行深入批评。一枭2008-2-9
陈复函
东海先生:
王阳明先生的格物解作「格心」,只是从本质面来立言,由于内圣与外王本来就是同一件事情,阳明先生并未因强调本质面,就使得现象面被其漠视,这只是在言说层的本末有别而已。至于您说如此使得「儒学单调化」、「世界虚拟化」与「生命枯燥化」,那纯然只是您自设的框架,限定住对王学的理解,再给出的「批评」。而您说其格竹的问题,这本与其良知学说毫无关系,那只是他年轻时悟朱熹理学未得法,并不能等同于这就是他的良知主张,此点学者讨论已久,然而朱熹理学果真对后世的科学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敝人想这是夸大他的思想的「效能」了,在朱熹前,中国的科学早已独迈世界牛耳,在朱熹后,中国科学的发达更不能说是朱熹的思想的「功劳」,这里说的科学只是在指物质文明的先进性,无关于科学的定义问题(毕竟就西洋文化里给出的科学概念来说,中国根本没有这种抽象理论意义的「科学」),更不要说理学本与西洋文化里的科学有着不同的思考路径,科学的性质着重于可反复验证性,这本不是理学的主张。
阳明先生提出的良知并未有配套的「良制」,这的确是其缺陷,然而,这并不是理论本身的限制,而是未得合宜的条件去发展,这点如拿来质疑朱熹,其同样不曾提出什么具体的「良制」,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现在有推行民主政治的需要,就反过来质疑他们不曾提出这种具体的政治理论,当他们并未有这种心理需要的时候,他们只需要实际投身于政治活动,那即是他们的外王了。阳明讲的良知本就不是站在格物的对立面,却又不可能兼容并包到科学,科学需要的方法,与良知需要的态度本来就不同,这是根本不同的命题,本不需要越俎代庖,只有当科学研究影响到社会伦理的时候(譬如复制人的问题),良知议题纔需要被提出来讨论。您的大良知说看不出实际的知识论与方法论,如果只是种「说法」,则您说这包罗「道德」、「政治」与「科学」并无任何实质的意义,如何能实际运用到这三层面,纔是我们能开始「同意」或「不同意」您的主张的起点。
敝人对您的「东海之道」的主张,并无任何成见,如能有更细腻的论述,而裨益于世,使他人真实得益,那自然甚好。上面只是针对您对阳明先生的主张的误解,略做自认为的「澄清」。网络是很自由的媒体机制,因此我们能畅所欲言,不过,如果您的发言能就真实义去厘清,而不是一直在「赞叹自己」,并严厉攻击他人,或许更能获得他人的共鸣也未可知,如此您或许就不需费如此大的精神书写,而能举一隅而得三隅反。敝人的言语不见得恰当,只是略发感言,感谢您对心学网的关注,并望彼此常相共勉于大道。
祝您新年快乐
陈复敬上
作者:
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82172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