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不识儒家真面目,只缘身堕解脱坑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不识儒家真面目,只缘身堕解脱坑   
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文章标题: 不识儒家真面目,只缘身堕解脱坑 (591 reads)      时间: 2007-12-21 周五, 下午11:06

作者:东海一枭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不识儒家真面目,只缘身堕解脱坑
----复栗子鼠君兼批“无尽灯”坛

憨山:菩萨住在极乐做甚事?我要扯他出来!
-----题记
前言
拙文《坐入真如色空空,行看良知光赫赫》发于萧门弟子“无尽灯论坛”后,批评不少,戏论纷呈。我笑道:此等回批,浮皮潦草,徒遗笑柄耳。此文所论义理,非汝等所可妄驳也。估计也只有萧老先生能就根柢处发些高论。栗子鼠君挺身而出,表示正为文回覆。我大喜,期待殷切,相信栗君当有高论享我也。

哪知拜读其“批文”《儒佛辨》几段后,大失所望。怪哉,数日不见,此君功夫怎么大大退步了?难道是日前看差眼了吗?栗文问题重重,错谬处处,其要有三:一、自相矛盾,自证了佛教耽空滞寂之弊;二、错解良知,充斥着对儒学经典的误解;三、抬佛贬儒,自赞毁他,不知人人良知平等,亦可导出社会制度之平等;四、厚诬儒家,充满了想当然、莫须有的诛心之论。另外,萧门弟子所办的“无尽灯”坛还有不少其它毛病,诸如小家气子,胡猜妄测,害怕论争、嗔恨异议等等。

一、自证空寂
栗子鼠曰:
如来藏所谓的”无为”,并非”没有作为”,而是祂的作为不在十八界里,所有器世间有情的种种作为,无论读书写字唱歌跳舞,都牵涉到十八界,何以故,因为一定牵涉到意根的作用,意根一与法尘相接,世间上得种种法相便相续出生,我们说这就是”有为”,而如来藏,祂不在十八界里,自然是”无为”,但这里的”无为”是说祂不在十八界中作为,而非祂”不作为”。

东海辩正:
这段栗文正好证实了我对佛教偏于空寂的批判。

无为有为、空不空寂都是相对的。说佛门空寂,是与儒学比较而言,在义理与表现两方面皆偏于空寂。并非说如来藏“没有作为”。它是“生机澎湃”、“源源不断”、“大精进,大勇猛”的,但在世间的层次,它的“生机澎湃”,它的“源源不断”,它的“大精进,大勇猛”,与儒学相比就差得远了。这正是儒佛两家入世与出世的最大差异所在。在器世间,佛学无为,如来藏无为,而儒家和良知是“无不为”、“大有为”的。

如来藏不在十八界中作为,哪比得上儒家天道本体的彻上彻下彻里彻外全体大用?蒋庆先生《心学散论——蒋庆先生谈儒家的生命信仰》中有一段谈到佛性与良知时,写得极为精彩和中肯,佛性与良知之异,正是佛儒两家证悟的本体的差别。他写道:

“佛性无生,良知生生;佛性寂而无感,良知寂而感通天下;佛性还灭入无余涅盘,良知创生而裁成天地;佛性无善无恶无是无非,良知无善无恶无是无非又时时知善知恶知是知非;佛性归寂不动如明镜止水,良知性觉如鸢飞鱼跃是活机活水;佛性是“有”为法界真心器界所依,良知是《易》为万化所出变动不居;佛性是涅盘性海无明风动情识浪滚而起惑,良知是万物一体之仁不容已入世担当而以情。”

栗子鼠曰:
“有许多佛教徒,秉持着佛陀众生平等(因为如来藏平等)的理念,努力的谋求社会制度的公平;但是一方面善观因缘,以最少的成本,达成社会公义平等制度的建立,这都不是未悟如来藏正理的儒生所能窥知一二的”。“佛教徒对于社会改革议题,或是民主维权行为,无论目的或手段,都较儒家为高”。

这类话似有大妄语和自我贴金之嫌。“有许多佛教徒”如何如何,“无论目的或手段都较儒家为高”云云,是可以人事举证的,俗眼可辨,不象悟与不悟,要法眼才看得出来。泛泛而论,可以讲所有致力于改造社会造福苍生的仁人志士都是再来菩萨;具体而言,佛门中人岂但全面逃离政治,对社会民生问题也普遍冷漠(普遍而言,例外当然有)。

如来藏的作为不在十八界里,不在所有器世间。佛徒“对于社会改革议题,或是民主维权行为”自然而然缺乏热心肠和积极性,教义所限故也。日前有佛徒跟我:“说来说去阁下就是偏爱政治。爱搞不搞这是您的自由。只不知阁下的生死大事何时能了?自疾不能救,焉能救他人?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这些话,那有一点点“救他人”的热情?所谓“生死大事”的了脱,其实也是一种绝顶的冷漠和最大的自私。正写至此,“无尽灯论坛”超级版主正观居士就以实际言行狠狠打了栗君一大巴掌,为我作了最好的证明。居士关闭了主题(即栗文《儒佛辨》),“大义凛然”地喝道:

对于和佛教无关的内容,请到相关论坛探讨!以免耽误大家的时间!还有东海网友,你的那个什么自由圣火、民主,论坛,请不要在提供网站链接,这里学佛的人都是关注自己心性的成长的,对这个不感兴趣的,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建议您去找志同道合的网友讨论讨论,以免彼此表错情,徒浪费时间而已!

哈哈哈,栗君亦表错情矣。连“自家人”在虚拟世界谈到“社会改革议题或是民主维权行为”的字眼都要赶快下令封锁,还奢谈什么关心和参与?虽说教义所限,有所偏而已,象这样奇冷的态度,就人为地偏过头了,偏得违反大乘教义了。

因为,依照佛法,尽法界量,无一物而非法身;诸尘劳门,无一行而非佛事。佛徒对“众人之事”,不可即,亦不可离,不可绝缘。大乘法在世间,要如普贤十大愿所说要恒順众生、隨喜功德、利乐有情才行,这可不是一脸佛相、满口佛典就行了,需要表现在实际行动上。这实际行动,包括但不局限于说法(法布施)故憨山大师曰:“菩萨以利生为事,若不透过世间种种法,则不能投机利生。”----如果未证言证,所施非法,或者连解脱道都不是,却大言自己所行是佛菩提道,可就更不行了。

有佛门师兄劝我“还是先操心一下自己的生死大事更为要紧”,我说:救世与度己,两事都要操心。英雄转社会大运,圣贤续文化慧命,在下难辞其责也。我虽不敢以英雄圣贤自居,然身值此时此世,英雄缺席圣贤隐踪,我不敢不勉力尽心,不敢只操心“自己的生死大事”-----有时那也是一种大自私,甚至成为放弃社会、文化、历史责任的借口,我以为。

二、错解良知
栗子鼠曰:
睡觉时,这些儒者还刚不刚健?昏迷时,这些儒者还休不休息?死掉时,他们的”良知,良能”又在何处?又曰:“你看那孔子证悟他所谓的天道后,有没有喊过累,一定有的,睡觉时,死亡时,良知良能就罢工了”。

东海辩正:
栗君儒家良知的理解,还停留在孟子时代,只局限于“用”的层面。孟子认为,良知良能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故知良知是生灭法,是本体之起用的层次而不是那个“不来不去”的本体。但在阳明学中,良知已是即体即用、体用一如的。良知的上一截和下一截、即形上与形下、体与用之间贯通无间的。

良知形下的层次是孟子的良知良知。在形上的层面、即在本体意义上良知与佛性、如来藏一样也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是 “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楞严)无相而不生分别的假名。“天道之运,无一息之或停,吾心良知之运亦无一息之或停”,何尝有“罢工”之时。请注意这些关于良知的“王言”: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然于良知之本体,初不能有加损于毫末也。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未能全者,是昏蔽之未尽去而存之未纯耳。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答陆原静书)
“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传习录下)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传习录中)“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虽有时而或蔽,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已耳。”(答陆原静书)

有位友人描述开悟后“明心见性、宝藏现前”的境界:此时砰的一声,有位“无位真人”打破镜来同你相见矣!这个真人夜夜伴你睡,朝朝共你起,你哭他亦哭,他笑你亦笑,你不识得他,他却认得你。他无形无相,却是你父母未生前、威音那畔的面目。他不视而见、不听而闻、不嗅而香、不尝而味、不动步而到。“皮肤脱落尽,唯见一真实,”学人到此地步,方是亲见佛面。

其实,这个禅家的“无位真人”,在佛家是如来藏,在儒家就是良知。只不过,佛教往往易陷于“解脱深坑”,“只抱得个不哭孩儿”,变得沉寂而了无生气,而禅家悟得真道,倒能活出一个活活泼泼的新生命来,获得大慧宗杲所说的“如水上葫芦,自由自在,不受拘牵,入净如秽,不碍不没”的大自在。

但作为出世的禅宗,尽管比佛教其它宗派生动活泼、贴近现实得多,与儒家相比,仍有不足,仍嫌空寂。儒家良知比禅家的“无位真人”更要“活活泼泼”充满生机。王阳明深研佛学深明禅理,后来归本于儒,就是体认到了佛禅之弊。在良知学中,汲取了不少佛学尤其是禅宗的精华。而栗君相反,是从儒入佛的。古德云:毫厘之差,天地悬隔。对儒家的良知理解如此天地之隔,难怪要另投门庭了。

三、自赞毁他
栗子鼠曰:
世间众生,以如来藏平等而无有高下;可是却因业种不同而千差万别,有圣贤才智平庸愚劣种种差异,不可忽视,那么延伸到社会改革上,要如何在”平等”的基础上,顾虑到”差别”的个体,便有许多可以商榷之处,但是就像”转依”如来藏”无言无说,一切平等”的境界一样,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无言无说,一切平等”的制度和法律,去让国家的每个公民,都能在基本的保障下享受”公平”的保护,而在这个”公平的立足”点上,每个人依照自己的能力与智慧,去求取发展,而达成各别差异的成果。

东海辩正:
这一段言之有理。不过,佛法是出世法,“延伸到社会改革上”云云,便有成为空谈的可能(当然,栗君能泛泛空谈一下,也比其它佛门中人完全不谈好得多)。这方面儒家良知说与性善说,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得出同样的结论,而且比佛教更加自然、亲切、实在。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人人皆具,善性人人皆同。无论是圣人还是俗人古人还是今人,良知皆同,人性本然之善皆同(只不过圣贤致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罢了),此乃一切道德的内在依据,是君子人格和王道政治的人性基础。

徐复观认为,性善之说“使人生价值能当下在各人生命之内生根、由此而人格尊严、人类的互信互助、自由平等,都有了不可动摇的基础”(《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关于人性问题《一言性善发天心!》、《一切人类,悉有善性!》、《一言性恶真成谬!人性三论:性恶论的肤浅其恶果》诸枭文,兹不赘。

“因为人人的如来藏一切平等的结果,统治者并不比升斗小民尊贵,男人的如来藏也不比女人尊贵,因为一切平等故,那么在民主政治上,正是票票等值,也就是说,升斗小民的一票和统治者的一票没有高下之分,全都是站在平等的天秤上去考量,再进一步来说,一个证悟的菩萨,他反而是愈谦虚,看见贫穷下贱的人毫不轻视,因为对方的如来藏与自己一般无二;见到高官皇帝也绝不谄媚逢迎,因为对方的如来藏与自己毫无差别,如此以来不卑不亢的态度,正是民主精神的绝佳展现”

将上面这段栗文中的“如来藏”换成良知,便是我要说的话。佛性平等,儒家善性、良知亦平等,亦可导出社会制度之平等,这方面抬佛贬儒,甚无谓也。

四、厚诬儒家
栗子鼠曰:
儒家的很多经典都是好的,但也有流弊,这就是因为学儒的人往往自以为掌握”天道”,了悟”本体”,所以我见我慢极深,他们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可是却没有”成功不必在我”的胸襟,于是儒家的圣贤豪杰,许多都是目空一切,恃才傲物,因为”我见”未断,认为这天下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力挽狂澜。

东海辩正:
岂能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与“我见我慢”并言,两个完全不同层面而且难以兼容的问题。“我见我慢”是以我为主、唯我独尊,“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是以天下为重,无私无我,勇于奉献。儒佛兼修而以儒为主的谭嗣同说得好:“克己时,当以蝼蚁、草芥、粪土自待;救人时,当以佛天、圣贤、帝王自待。”

斥儒家的圣贤豪杰目空一切、恃才傲物、没有成功不必在我的胸襟、“认为这天下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力挽狂澜”,皆想当然的诛心之论耳。固然“成功不必在我”,但这不是面对苦难袖手旁观,而是“功成拂衣去”,奋斗、奉献不能没我。就算有些儒者“认为这天下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力挽狂澜”,也比“这天下除了自己,有的是别人可以力挽狂澜”要热心肠、有担当吧。

栗君对儒家,误会重重,偏见深深,犯了不少常识性差错,比如什么“儒家盛行的结果,是形成所谓的精英政治,寡头政治”;什么“宋儒二程先生,提倡妇女守节,男人却可三妻四妾,贞节牌坊下冤魂无数,儒家没有责任吗?”之类,是我早已解决的旧问题,太忙恕不一一赘驳,所附另两篇大作,也不过目了。网友“致良知”一针见血地指出:“此是否真正的儒佛之辩?应该说仁者心自有知.以末学来看,此不过栗子鼠尊者以己见之儒与己见之佛在互辩,非是儒佛之辩,实一己自辩也。”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儒佛道三家皆大道也,佛教空有各派、显密诸宗皆正道也,便是基督教亦一大正教。因缘各异,理义有别,手法不同,各教之间及各教内部各派之间,有些辨论乃至争执,很正常。唯有独高唯有独高难免,但以为唯有独正,对方皆邪,就很狭隘了,这也是我在《请萧平实先生赐教》的公开函中含蓄指出和有所批评的问题。

下述栗言:“熊十力並沒有開悟,他與陸象山,王陽明等,雖都是人間豪傑,但也都沒有開悟,孔孟也是,凡夫也”、“莊子的道在屎尿,與儒家的道在日常生活一樣,都是未見道的人說的話。”还有在《赵州杀儒》中曰“儒门欲与佛门比高,犹如小蚂蚁欲与雄狮一较长短,自取其辱而已”,都是完全不着调的,比尊师变本加厉了。日前或许高估了萧门弟子。略予接触,发现“无尽灯”下不少人所知成障、嗔深慢重,于儒学一无所知却敢肆口横诋,无知无畏,与许多自由主义异曲同工,甚可怜悯。相比而言,栗君已经很了不起了。看来,欲作儒佛之辩,还非萧平实老先生亲自出马不可。

五、其它毛病
栗文前面这段话:“东海前辈,莫随便轻评网上这里的诸位师兄,因为每一位都有可能是大菩萨,若在外面显显狂傲是可以的,但若到此处,可能还是小心一下自己的身口意行比较好,以免误谤大菩萨”云云,甚小家气子。将我唯真唯实、以道自任的态度视为狂傲,谤枭也(没关系没关系,谤佛要下地狱,谤枭么,连下监狱的机会都绝不会有)。

天高任鸟飞网友说得好:“东海所谓舍我其谁,纵观其言行,是一时代使命感之激荡,起于忧患,实非贡高我慢也。其遇慢愈慢,遇卑愈卑之气概,是辗转增进过程中之一用,一个展现。”这才是法眼高照呢。山高我双脚更高,天长我目光更长,月圆我思想更圆,宇广我胸怀更广,水深我忧思更深,水火我忧心如焚。方向确定,大本确立,逢山过山遇水渡水,见鬼杀鬼见魔降魔,知我者谓我大雄无畏、救世心切,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呀。

萧家门下屡屡将坛中来客当作我“拉来的帮手”,屡屡将老枭呼唤民主、宣扬儒学视为名利心重,去无尽灯论坛等佛坛发帖是“为了出风头”,“闯名头”诸如此类对客人动机的胡猜妄测,都是很没眼光的,自暴狐狸尾巴的。尔等没听说过苏东坡与佛印和尚开玩笑的那个故事么?

还有,“无尽灯”下的不少佛徒有门功夫非常厉害,那就是伪照对方的观点----虚设一个脆弱的靶子,然后勇不可挡地开火。日前曾在“无尽灯”下奉告当作长文《不识儒家真面目,只缘身堕解脱坑》回批栗君的,garbha君曰:善意提醒一下枭君,佛法修行有两条道:一条是解脱道,一条是佛菩提道,而后者又摄含前者。枭君不要犯将解脱道等同于佛菩提道的错误。看了你的标题,似乎枭君还在犯这个常识性错误。

garbha君多虑了。佛曰:法身非身,以众生为身;菩萨妙行,以度生为行。六度总万行。要修菩萨道者,除兼修六度,还须行四摄法,深入人群,与众生打成一片。四摄法者,即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诸摄,是行为上的摄化,必须以四无量心为根本。其中悲无量心是悲是以拔人以苦之心,普度无量众生。

当今中国,制度问题带来的苦难已成为人间最大的苦难。修菩萨道者,对于所有世俗公益事业,都不应该人为地划线,执意地逃避,把自己锁在“解脱”的金笼,而应象林间自在的画眉,“百啭千声随意移。对于制度建设和更新(这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公益,更当予以适当的关心,“不即不离”,不即是不深度参与沉溺其中,不离是不故作清高避之唯恐不及----那是佛教徒实践菩萨道的一条重要途径呀。有佛嘲弄老枭偏爱搞政治,我告诉他,我一介布衣,从来没搞过政治,也根本没兴趣。我是看到天下滔滔心有不忍,试图做点道援的工作。

佛菩提道富有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的利他精神乃至“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雄无畏、奉献无私的精神,解脱道则反是,满足于当个自了汉。修行者修的哪条道,不是自个吹了算的。广大佛徒也不妨真诚地反省一下。

garbha君还是“似乎”,还不敢公然明指老枭犯了“将解脱道等同于佛菩提道的错误”,到黄金钥匙君手里,可就铁板钉钉了,说什么:“枭先生硬是不相信如来藏这个唯一的真理。也不愿去探究。所以就无法理解。证悟如来藏对生命的意义。所以很容易用狭隘的解脱观来看待菩提解脱道。”

这一大段指控与我毫无关系,全是“硬”栽给我的。更可笑的是,我说黄金钥匙虚设靶子,他的回答更是把靶子扯到十万里外。他说:“东海老人如果认为如来藏只是虚设的靶子.那我只好下地干活去了.若有人再战你.就只好以子之矛戮子之盾!”不论是误解还是明目张胆地伪照对方的观点,都够“浑”的。

尾声
最后,外恕直言,我非常厌恶对正常的义理争鸣者采取封名、删帖、关闭主题之类措施。我认为那不仅有违现代文明自由价值,而且也是对自家所崇弘的学说、所证悟的“道”的一种不自信表现。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怕人质疑、异议怕争论的道理纵有小理、必非大道。儒家王道通三:通天通地通天。辩不过就下逐客令,关起门来作大王,山大王耳。正如jiang898网友在“无尽灯”下的帖子不见后指出:

“以拳脚对拳脚、以言论对言论。有人说的不和你意(只要没有漫骂),你可以用语言反驳他。封帖、删帖是一个网站最猥琐、不道德的行为。佛理蕴涵在大多数做事、言行中,任何频繁删帖的理由,都显虚弱、苍白,特别是在一个宣扬道德完善的场合…”

“不和自己心意的言论,一概封帖删贴,还振振有辞,是各宗教网站的通病。”萧门居然亦不例外。我诧异地发现,“无尽灯”下一些论争,萧门弟子“摧邪显正”一往无敌的的“相状”是学习中共“舆论导向”出来,非真实的。他们一落下风,立即会祭起封帖删贴乃至封名等法宝来,当然是天下无敌了。口头装大装高,“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实则别说非谤,连一点异议都容不得,与大多数世俗名利之徒无别,言行脱节,缺乏诚意,甚至自私狭隘到病态的程度。

萧平实先生对佛教显密各大门派主动出击,大开大阖大机大用,“一个也不放过”,而一些萧家门徒却毛病多多,如器度甚小,颇为偏执、害怕论争、嗔恨异议等,爱搞封名删帖之类小动作,未免不肖也(除非是政治原因,理解,但须直言,就说怕中共封坛好了)。而且此辈特别擅狡辩:别人无论怎么说理,都是诽谤,都是“说人我是非”,他们无论怎么“自赞毁他”,都是“法义辨正”,都是为了“摧邪显正”。

前不久收到萧平实老先生大著近十册,粗粗略翻,见他辩才无碍兼胆大包天,很是敬佩,今遵萧门弟子嘱多看了几页萧作,发现问题严重。如萧老判佛教基本教义缘起性空为无因论,是断见,怎么觉得与我所理解的佛法颇有出入呀?看来,佛教出了个萧平实,是福不是福,尚难定论…已离开本文主题了,姑点到为止,以后有机会再将心中疑团一一道来,请萧老解释吧。
2007-10-12东海老人
本文写好,尚有迟疑,最近亦未批驳萧门谬言戏论及攻枭言论,偶尔去无尽灯论坛发点小诗而已。今日已无法登陆,论坛提示信息曰:您的帐号已被禁用!(不仅一般封号,而是禁用帐号,退都退不出,想退出作个游客都不行,整个国际易讯社区都无法进入了,真够邪门的。)果然关起小门作大王了,所谓佛子,居然下流乃尔。呜呼!2007-10-20附言。
民主论坛 上载:[2007-10-22] 修订:[2007-10-22]


作者:东海一枭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海一枭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5331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