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方架太极盘架中如何预防重心飘浮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方架太极盘架中如何预防重心飘浮   
即兴
[博客]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7/15
文章: 895

经验值: 10271


文章标题: 方架太极盘架中如何预防重心飘浮 (1652 reads)      时间: 2007-12-13 周四, 上午6:00

作者:即兴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方架太极盘架中如何预防重心飘浮 即兴

在由后坐势转向前弓步,或由弓步转向后坐时,常见的毛病是
双胯很容易不自觉地被向上顶起,在推手时这会造成重心飘浮。
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点:

一,当后坐转为前弓,前移重心时,后腿由曲伸直对地面的“
支撑”,形成一股向前上方推进的反作用力。这样,双胯的位
置很容易被不适当地抬高。出于同样的原因,在由弓步转为后
坐时,也会因为前腿由曲伸直,重心后移时,双胯位置会被沿
后上方顶高,引起身体飘浮不稳。这样在推手时就容易被顺势
拔根。

为消除这一倾向,我们必须在前移或后撤重心时,避免用腿“
撑”地,而需建立用双足掌在水平方向“推地”意识。可以想
象为溜冰似的前进或后退模式。这样在前进或后退时可使重心
保持沉稳地在同一高度上进、退。

具体地说,在前腿由前弓转为直伸,后腿由直伸转为曲坐,重
心后撤的过程中,不要急于将前足尖提起,而是用双足的全脚
掌同时着地往前推地。把这推动力的反作用力,作为重心后移
的动力。这样用劲的主要意识就由上撑变成维持同一水平面的
平推。也就可以减少重心上浮的倾向。不急于将前足尖提起的
另一优点是,在后退时能更有效地发挥前腿的动力作用。比过
早提起前足尖,单用后腿更沉稳有力。当前腿由曲转为完全伸
直时,后腿的膝盖仍然会处于后脚尖之前,也就是说全身的重
心还没能完全后撤到以后胯与后足连线为轴的稳定轴心上。换
言之,移动重心的动作还未全部完成。因为这时前腿已经伸直,
很难继续推动重心后移,所以,接着主要地就得靠后脚掌的继
续推地,并用腰腿劲将双胯略作后收,直到后膝撤到脚尖后面,
重心稳定坐落在胯足连线的重心轴上为止。在最后的重心后移
过程中,前足尖也就会自然地因身体的后移而被提起。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重心后移到什么位置较为合适。这要视锻
炼的重点而定。我以为对初学者而言可以将重心移至脚根与胯
关节连线基本与地面垂直。这样重心较靠后,有利于在进退转
换时,锻炼腰腿的强度。但缺点是容易造成腰腿的僵硬,降低
灵活性。待等下盘较强劲后,可以将重心前移到胯关节与脚掌
中心的连线垂直于地面即可。这样在进退转换时,腰、胯、腿
的肌肉可稍放松,使运动更灵便。

相似地,当由后坐转向弓步的过程中,则开始动力主要来自后
脚掌后推地面造成的反作用力将重心前移,直到后腿伸直。前
脚掌随重心的前移而逐渐踩实。因前脚掌触地面积的逐渐增加,
前脚后推地面的作用也随之增加。当后腿伸直时,重心移到前
脚跟,此时前脚掌继续后推地面将重心由脚跟移到脚心。整个
动作到此完成。同理,重心前移到足跟还是足心要视锻炼的主
要目的而定。但是,要掌握一个原则,膝盖不要超前足尖。进、
退时负重腿的膝盖不能随意摆动。否则容易失衡。在转入弓步
的最后阶段,前腿也要建立制动的意识,以防止重心的过度前
移。

前进,后退时,用劲方式由腿的“撑”变成脚掌的“推”虽只
是一字之差,在推手时却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被对方拔根的可
能性。而且,在盘架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将意识下移到脚底从而
减少上身,甚至腰、胯、及大腿的不必要的僵力,将重心植根
于地面。

二,前、后腿的不协调
除了改撑为推外,需避免造成重心飘浮的另一重要原因,即前
后腿以及腰、胯、动作的不协调。

为协调双腿运动,当一腿由直转曲或由曲转直时,另一腿就必
须相应地控制由曲转直或由直转曲的速度,使与之配合。如果
一快一慢,就容易把胯关节顶起,或造成身体的扭曲。另外,
放松胯关节也十分重要。张达泉先生十分强调,胯关节要做到
“往返有折叠”。也就是说在进、退过程中,在腿由曲转直或
由直转曲时必须相应地调整大腿与上身的角度,即改变胯关节
的折叠角度。这样才可能在保持体态中正的条件下,重心平稳
地前后转移。初学者,甚至某些对松胯理解不深的太极老手,
在盘架或推手时很常见的,造成全身扭曲失衡的病因就在于双
胯的前凸。这就是由于他们在移动重心时,双胯没有随时协调
地像门上的铰链那样作折叠运动。

弓步与后坐的转换是太极拳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我们掌握了
这一原则,便会一通百通,无论是云手还是野马分鬃中的侧身
步,脚掌与腰胯的运转要点也就很容易理解并运用自如了。

介绍太极难就难在要说清内部的意识运动而非仅外形。要深究
理论,不少专家是可以将老子的道德经拿来逐条对照的。要说
简单,张达泉说:归根到底只一句话:“动如捕鼠之猫”

我很不自信是否已经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所写的只是些
自己练拳的体会,如能給初练者有所启发,就如我所愿了。

又:对“撑”与“推”的体念源于唐玉树老师的启示。得益非
浅,在此表示感谢。

基本动作请参照链接页面中相应的录像。

http://www.taijiprobe.com/essey_taiji.html

作者:即兴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即兴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3.466241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