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国大学迫在眉睫的五个问题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国大学迫在眉睫的五个问题
所跟贴
中国大学迫在眉睫的五个问题
--
大雪
- (7995 Byte) 2007-11-14 周三, 下午11:06
(295 reads)
大雪
加入时间: 2006/12/06
文章: 246
经验值: 3963
标题:
中国拟改善博士生待遇过低问题
(111 reads)
时间:
2007-11-14 周三, 下午11:11
作者:
大雪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11月14日下午,2007中国工博会科技论坛院士圆桌会议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新民网从圆桌会议现场获悉,王志新、叶叔华、江欢成、朱高峰、朱能鸿、沈文庆、陈世卿、林元培、杨玉良、杨福家、项海帆、姚福生、翁史烈、麻生明等院士共同探讨了“自主创新与造就杰出科技人才”的话题。
上海市副市长杨定华在圆桌会议上致词,她表示,上海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环境压力、资源压力等问题,因此上海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而且上海高校集中也提供了丰富的创新资源。院士们围绕“自主创新与造就杰出科技人才”这一主题各抒己见。
新民网获悉,国务院学位办主任、中科院院士杨玉良在会上提出,当前我国博士生的生活过得“不体面”,他提倡提高博士生的生活待遇。据杨玉良院士介绍,中国博士生的月收入大约在1000元至1200元左右,与法国的每人每月800欧元、德国的每人每月1200欧元差距很远,这样的局面直接导致众多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优秀学生不得不在硕士毕业后及早就业,或申请奖学金出国留学。
“许多优秀人才无法留在中国的科研第一线,由于经济条件等原因影响了博士生的生源,这是一种隐性的教育不公平。”杨玉良院士建议,上海可以率先考虑提高博士生的生活待遇,吸引更多人才从事科研工作。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中科院院士王志新对杨玉良院士的观点表示赞同,他希望上海能在全国做出榜样,探索出一条高等教育改革之路。
新民网在圆桌会议现场了解到,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中科院院士麻生明在会上指出,我国目前的人才成长机制还需完善。他不提倡年轻的科研人才过早进入管理岗位,也不提倡著名教授不再从事本科生教学,他建议让优秀科技人才花更多时间留在一线从事科学研究,并参与本科生教学。上海天文台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顾问、中科院院士叶叔华认为,麻生明院士的提议能够有效保护宝贵的科研力量。
据新民网了解,院士圆桌会议是由上海市科协主办,为院士等专家提供讨论空间的平台。自举办以来,已有来自国内及中国香港地区的院士120多人次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参加了会议讨论。
作者:
大雪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不应该一刀切
--
yoke
- (84 Byte) 2007-11-16 周五, 上午3:28
(90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09589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