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
|
|
作者: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答客难(修正稿)
拙文《一言性善发天心》发表之后,异议不少。由于拙文论证颇为深刻而全面,多数质疑,答案其实就在拙文之中。比较而言,只有一家村主网友的问难尽管肤浅尚值一答。他说:
“主张性本善,就会误入用道德说教治国的怪圈。越是社会道德沦丧,他越认为弘扬道德做得不够。越是唱高调,社会越是堕落。没有好的制度,仁义道德只能停留在口头上、文字中。儒学教人成圣,佛教教人成佛,道教教人成仙,就是不懂教人做人!佛道、圣道、神道、仙道,不是人道。总之不人道!”云云。
这段话貌似有理,实则似是而非。
首先,性善论不但不排斥、而且离不开先进的政治制度作为外在的保障。本性虽善,习性各异。良性的制度可以让本性发扬光大,落后的制度可以让本性蒙尘涂垢。法律越是公平公正,制度越是良性先进,便越能起到惩恶导善之效。如果法律不公,扬恶抑善,制度落后,汰优取劣,那么,不仅不能够起到规范人欲的效果,反而会进一步促使人欲恶性泛滥和道德普遍堕落!
其次、“主张性本善”与“误入道德说教治国的怪圈”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并非性恶论等于民主制、性善论等于人治专制那么简单。法家信奉性恶,暴秦重用法家说统一全国,却“其亡也忽也”。西方科学发展和社会制度领先于中囯,充其量两百年左右而已,在历史长河中实在是非常短暂,不能以此证明西方文化优于中华文化,更不能以此证明性善论的错误和性恶说的伟大。基督教教义的“原罪说”,并未让西方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摆脱“中世纪的黑暗”。
徐复观甚至把性善论作为民主政治的人性依据。他认为,一切极权政治都来自对人的不信任,性恶论导致对人的不信任,因而构成了专制政治、极权政治的人性论的基础;民主政治来自对人的信任,性善论导致对人的信任,所以成了民主政治的依据。所以他断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善说’,奠定了人类尊严,人类平等,人类互信合作的基础,由此可以与西方的民主体制相结合,开出中国的民主政治,并进而充实世界民主的理据与内容。”
第三,不论佛道、圣道、神道、仙道,并首先都要从“善”开始上路(都属于“返己之学”。本源处的善是三教的人性基础)。别的不说,“做一个好人”,这是三教共同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说“儒学教人成圣,佛教教人成佛,道教教人成仙,就是不懂教人做人!”云云,乃极其幼稚“外行话”。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此君与很多学者乃至民运志士一样,其所理解的道德乃是中共的伪道德而非儒家或者说真正的道德。真正的道德并非一种单纯的“学说”,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文字中”,更不是一种唱出来的高调。道德教化,重在一个“化”字,那是潜移默化,是为政以德,是春风化雨,以自己的榜样和模范行动去影响示范于他人,而不是单纯运用法律和权力去强制人民。我在《胡温听训:以德治谁?》一文中介绍过儒家道德的三大特点:
一,道德以自治为主。在个人与社会、自我与群体的关系方面,儒家强调“尽其在我”的人伦道德。正心诚意克己修身,最重视精神、道德上的自修自律;二,道德以治官为先。按照儒家学说,道德是适用于君臣民众的普遍价值标准,但身分不同,具体的道德要求亦异。道德对君主及官吏而言,标准更高,要求更严。他们必须尽性尽德,以身作则,以起教化的作用。春秋责备贤者,此之谓也。道德乃君主统治权力合法性的来源之一,故君主必须是一国之中最高的道德楷模;三、道德以践履为要。“德者,得也”。(《广雅?释诂三》),这不是知识上、而是实践上的得。看一个人是否有道德,不在于他懂得多少道德知识,而在于他能否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践履之。
所以,中共“以德治国”口号,不仅是对儒家德治思想的恶意歪曲,而且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其“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一样,把道德与法律当作一种治国、役民、整人的工具,中共特权统治阶级自身却超然于法律与道德之外。我说过,对普通民众在道德要求上低调,恰恰体现了政治高道德。反过来,大唱道德高调,以道德为治国、役民、整人之具,以道德的名义要求甚至强迫民众作出牺牲的政治行为,则是最不道德的政治,也是有违儒家道德观的。如果自己不正,反而“以之正人”,就更加不道德了。
首发《民主论坛》http://asiademo.org/
作者: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