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华不是无人而是无地(东海小语67----71)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华不是无人而是无地(东海小语67----71)   
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文章标题: 中华不是无人而是无地(东海小语67----71) (225 reads)      时间: 2007-10-02 周二, 上午7:47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华不是无人而是无地(东海小语67----71)

67、别把儒家当小家
华夏复兴论坛---儒学论坛天高任鸟飞网友日前反映“您的帖,多半不能回复,不知为何。”今再次“请教高手:为何每次跟枭帖,总是那么难贴上,几乎总会遇到“脚本超时”的提示,而别的帖却很难遇到这种情况?” 小道人也问:“东海兄,怎么只有这里能回复,其他你的文章都恢复不了”。
这种情况该坛多位网友反映过, 我也亲自多次请站方释疑,皆无回音,无礼。如果确是管理人员搞小动作,则无德矣,真把儒家当作自己的小家了。这些小家伙怎么就大不起来呢?
2007-9-29


68、儒家关于死亡的中庸之道
明熹宗时,阉党把持朝政,与东林党人为敌。杨涟上书数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反被皇帝下旨责备。东林党人黄尊素(黄宗羲之父)劝杨主动辞职避祸,在给杨涟的信中谈到儒家生死观时说:“当此之时,有一毫畏死之心,固为非道,即有一毫求死之心,亦为非道。” 意谓:有丝毫怕死的心,固然不合儒家之道,但有丝毫求死之念,也不合圣人之道。
黄尊素之言与王阳明弟子王艮关于节义的论述异曲同工。王艮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道尊而身不辱,其知几乎!”人问:“然则孔孟何以言成仁取义?”曰:“应变之权固有之,非教人家法也。”一死成仁乃特种情况下的权道,不是儒家正常的家法。
王艮还说:“安其身而安其心者,上也;不安其身而安其心者,次之;不安其身又不安其心,斯其为下矣。”又说,“微子之去,知几保身,上也。箕子之为奴,庶几免死,故次之。比干执死谏以自决,故又次之。孔子以其心皆无私,故同谓之仁,而优劣则于记者次序见之矣。”(见《王心斋语录》)。
王艮认为,微子箕子比干虽被孔子许为“殷有三仁”,其实死比干不如活微子活箕子境界高。不轻死,不避死;可以无死不敢自弃,义所当死不敢苟活,此乃儒家面对死亡时的中庸之道。
2007-10-1


69中华不是无人,而是“无地”
最近中共黑会(十七大)综合症大发作。老枭在国内注册的专栏或网名,略有影响,便被封杀。都麻木了,也倦于重新开张。博客日报的东海老人博客早已被封。今日偶尔进去,看到枭文《破制度千秋之暗,疗灵魂一代之饥!》点击数不低,跟帖颇众,有盲茫然的,也有能读懂的。拣数则附于下。中华不是无人,而是“无地”----有可造之才,无用武之地呀。
60老人:老先生十分渊博,佩服
朱苒静:是一篇说理深入、观点全面的好文章!
中年眼:建议各路人士都来读读本文
关山:学识渊博之士,书生气足之人;疗饥疗病尚可一试,世致用多为无补。
风暴:看了后,不禁肃然起敬.
Tr:正义诗人——东海一枭:这样的激情诗人中国不多啊!
泰然:向激情正义诗人——东海一枭致敬!
老枭的东西:老枭的东西一出笼就有人消受不起(略)
夏高山:拜读恨晚。
一剑:好啊!中国人都象你这样就好了!
2007-9-27


70、独脚鹤批评得不无道理
枭文《枭诗有深意,欲评要精思》后凯迪网友独脚鹤加帖:
老枭先生的古体诗写得不错,但新诗未入门。新诗源头在西洋,希望老枭先生多读点西洋大诗人(如里尔克、瓦莱里、叶芝等)的诗作,否则自己是井蛙,还大言不惭,说什么:“以诗代言告诉他:大到东海的程度,高到一枭的境界,超过海子是自然的,超过世间诗人是自然的。并且告诉他:至于诺奖,一只西方的井蛙,哪能梦到东海呢。”批评得有些尖锐,老枭先生万勿生气。当您写“独坐阳台上,举杯邀雷电”,“打水鱼头痛,敲山虎魄惊”时我是由衷地赞扬过。是好就说好,是不好就说不好,比一味说好听话对先生有益得多,是吧?
此君批评得尖刻,倒也不无道理,但他怎知“更高的道理”、怎知我“别有用心”?答曰:谢谢独脚鹤。近年有些新诗,确是意多象少。但如以象示意,则懂者更少。毕竟我不是单纯为写诗而写诗、为“艺术”而写诗的。特别是在目前这一历史阶段,诗主要是“载”东海之道用乃至作匕首投枪用的。
2007-9-15


71、枭文为大多网站所不容
环境依然严酷,甚至与前几年相比变本加厉起来。在一些网站,偶尔亲自注册或网友代发、转发点 “温柔敦厚”的文化性文章,也是屡遭封杀。凯迪之类大站更是见枭必杀,连新旧诗及《回到九龙山》之类游记也不为所容。
枭文“为大多网站所不容”这一事实本身就是国内政治生态的最好说明,而这一事实已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公道自在人心,时有星火暗中闪动,为老枭鸣不平。偶尔见到2007-9-11凯迪网络几则短帖,甚感欣慰,录下留念:
长杆烟袋:东海一枭君------真爷们。虽然俺不认识他,但几年前就看过他的东西了,两个字:敬佩;慎身修永:虽然近几年当局对其大加封杀,但不经意间搜到的一枭信息和诗文却让人每每夜深欲罢不能睡去;ilua:老枭应该保养好自己。。。。继续调伏自己。。。。;wybwyb:东海一枭确实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英雄人物,可叹他的文章为大多网站所不容,对一位以笔代刀的文化勇士,实际上已经被剥夺了一半的公民权!
2007-9-25
民主论坛 上载:[2007-10-01] 修订:[2007-10-01]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海一枭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3149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