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活在1989》第六章 |
 |
草根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02/13 文章: 2510
经验值: 12437
|
|
|
作者:草根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第六章
1、
四二七大游行后,出来一个428社论,政府好像有点松口的意思,还有几个发言人出来说话,要学生先复课,说政府不会跟你们普通学生计较,这事儿都是一小撮敌对分子的罪过,跟学生没关系。
咱们大学生不是傻逼,这么多年的历史在那儿摆着呢,凭什么要相信政府的话?426社论不否定,我们一辈子都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动乱分子,这帽子是戴定了。从小见过不少戴帽子的,地主、反革命、右派,都见过几个。他们这一辈子怎么过的,都在那儿明摆着。咱们每人都有一个档案袋,那里面的内容党可以看,领导干部可以看,自己却不能看。你们在里面写什么咱不知道。那东西怎样摆弄咱们的命运咱不知道。命运和未来看起来很神秘,其实可能就是你的上司加上档案袋里那些纸片。
我不喜欢罢课,草根是准备当大科学家的人,当然想好好读书。可是那种恐惧感让我不得不带头罢课,如果我们表现良好带头复课了,也许会免予处分,那些坚决不愿意复课的同学怎么办?咱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别人,那太他妈的不仗义。我这么想,也这样告诫那些准备复课的人。我说:谁他妈的带头罢课就是出卖同学,别怪我草根不给面子。据说有人去举报说草根威胁同学。但是没有人找我谈话。四二七游行以后,那些书记、辅导员什么的说话底气也不够足了,沉默的多了,这些政工精明着呢,谁也不会在这时候找事。
教概率论的周老师是个好老头,他乐呵呵地到学生宿舍做思想工作:“同学们,罢课是罢课,学习是学习。你们不愿意到教室上课,可以自己学,你们先看课本,明天下午我到三号教学楼前面的草地上给你们答疑。这一章的作业是课后的三道题,你们做好就放到我办公桌。”
周老头改好了作业会亲自送到学生宿舍,还是乐呵呵的样子,让人特感动。
那段时间大伙写信特别多,我常常给上海、南京的同学写信,问他们那里游行了没有?罢课了没有?章自立来信说上海也开始罢课了,他们游行到人民广场声援北京学生。吴桦来信说南京学生上街的并不多,很佩服北京学生的勇敢。
罢课继续下去。大家有点累了,政府也没什么动作,学潮有点疲软,学校让班主任老师挨个宿舍去游说大家复课,说的都是苦口婆心的话。有些老师照样讲课,一个教室只有5个人也照样上课。复课的人渐渐多起来。但是政府仍然没有否定426社论的意思,虽然他们说426社论针对的是一小撮,但是以前哪次政治运动不是那么说呢,从来没有哪次说是针对大多数人民的。
这时候赵紫阳出来说话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五四青年节前夕。青年节前夕说到学生学潮,分量非同小可。
赵紫阳向来狡猾。学生闹事一开始,他躲到朝鲜访问去了。这么多天一句话都不说。等到青年节忽然出来了。他说学生是爱国的,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值得肯定的,那意思似乎是否定了426社论。
我向来讨厌赵紫阳。我想:你妈的赵紫阳,你这么久不说话,叫人家拿426社论吓唬咱们,咱当时要是被你吓倒了,这辈子反革命动乱分子的帽子就戴定了。幸亏大伙坚持斗争,现在你看到人民的力量了,看到吓唬大伙儿没有用,这才出来说好话讨好我们?
不过,当爱国学生总比当动乱分子好。所以我们一致认为赵紫阳的说话是非常积极的,对我们基本上有好处的,学潮会很快平息,大家会很快复课。我们躺在宿舍里听收音机,大伙儿讨论政府下一步会怎么对付我们。
王彬彬说:“政府不过是让赵紫阳出来哄一下我们,等复课了就会秋后算账。那时候我们没事,你草根和萧萧比较反动,可能要记过处分。”
老五说:“啥秋后算账?政府没辙了,不得不认错,不信你看明天的报纸,肯定会否定四二六社论。”
萧萧只是微微朝我们转动他的白眼:“你们懂什么?这是赵紫阳跟邓小平交涉,这才刚刚开始,现在是党内路线斗争,跟咱们学生已经没有关系了。听着:这是政府和学生的斗争转变为党内路线的斗争。咱们学生不要掺乎了,大伙儿应该从今天起退出学潮。别掺乎政治活动,那不是咱们学生能玩的。”
王彬彬看不惯萧萧的模样:“你小子别装深沉,您不装深沉没人当你是傻子。”
萧萧照样白着眼:“你真以为自己懂政治?咱好心话说在前面,你要不听的话,将来别怪哥们没提醒你。”
老五说:“如果明天的报纸上真的否定了四二六社论,咱们才可以安心复课。”
萧萧哼了一声:“做你的美梦去。如果明天报纸否定四二六社论,除非搞文化大革命了。”
有人敲门。老五开门。“草根,美女找你。”
进来的是老八的女朋友朱涟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美女之一。她笑嘻嘻地说:“恭喜恭喜,你今晚有好吃的了。你老乡小林叫你去团校吃晚饭,你们那个政法大学的老乡也要来。听说小林的亲戚从你们老家带了很多家乡特产。”
2、
多年前有一部纪录片《毕业生》,记录亲历八九学运的一些大学生毕业时的苦闷心境。我没看过这个片子。有人说里面最感人的镜头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的一个学生边走边唱。那人的名字我似乎听过,如果见到他的照片应该还能认出来。六四早上他们学校被坦克压死了2个人,其中一个我认识。有人保留鲜血湿透的鞋子作纪念。
这学校的操场是一个看日落的好地方,红色的太阳在一排白杨树后渐渐降落,空荡荡的操场几乎没人,煤渣跑道铺得特别厚,操场的一些角落长了野草,成为稀稀落落的草地。他们的学生宿舍只有一幢,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正对面,男厕所边上就是女厕所,那厕所上的男或女字是写在一块白布上,有时候布上写的可能是一个大大的女,门上却残留一个没有擦干净的男字。在北京这种男女混住的宿舍楼只有一些很小的大学才有。我们学校是男女宿舍分开的,晚上九点铃声一响,女生就得从男生宿舍走出。这为我们在水房赤身裸体洗冷水澡提供了方便,我们常常洗完澡大模大样地从水房走回宿舍,边走边吼。偶尔也有大胆漏网的女生在铃声响后还不出来的,有一个哥们在走廊裸体行走时遇到一个女生和她的男朋友,女生嫣然一笑,并不惊慌失措。
由于中学同学小林的关系,那几年我认识了不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学生,记得其中一个外表诚恳的谦谦君子叫郑加强,后来当了中央电视台的广告部主任,多年后看过他和名嘴王小丫一起主持中央电视台广告招标。我还认识一个叫吴刚的人,是他们学校的学生党员(在他们学校,党员的身份相当值钱),据说原来是最有可能去团中央的,八九年跟错了赵紫阳,毕业后分配到一个没有通电的山区乡政府当文书。还有一位姓侯的河北人,当时他父亲可能马上要高升到中共中央政治局。他们和我们不一样,考到这个学校就是准备当官的。学生很少对政治动态之外的东西感兴趣,似乎也没有出过诗人艺术家之类的天才。全校只有屈指可数的人能够通过四级英语考试,这在重点高校中绝无仅有。他们喜欢谈论国家政策,知道很多内幕,老师们总能通过某种关系链接到政治局的某位委员甚至常委。
棋圣阿城还没有赶到。我不知道他坐哪路车,大概得坐367到三义庙站换323,那中间还得走一站路。
小林宿舍里几个人正激烈争论赵紫阳的讲话,看来他们跟咱们差不多,谁也搞不清怎么回事儿。
那个河南大个子说赵紫阳在国外发表演说否定了426社论,这实际上是一个政治改革的信号,他以总书记的身份呼吁党内改革派利用这个学潮机会促进政治改革。
小刘不同意,他认为赵紫阳的声明表明了党内终于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准备彻底否定426社论,以前不是赵紫阳不说话,而是政治局不让赵紫阳说话,就是为了留着今天用,这就像公司的大老板不轻易出现在谈判桌上,关键时刻才露面的,这是对赵紫阳的保护。到时候会负责426社论的几个家伙可能暂时有麻烦,政府把这个机会留给赵紫阳,就是借这个机会树立赵紫阳的威望。
广东佬说:“为什么赵紫阳不马上回国?他可能到有些话要先在国外说。万一他说的不合适,可以用身在海外不了解情况当理由。”
小林不是一个轻易在其他同学面前表达意见的人。他说:“万里应该出面说话了。现在到了人大必须开会的时候。”
我感到他们跟我们中法科大的同学不一样,说话似乎很谨慎。政治这东西似乎不是我能够明白的,也许他们更明白一些?
我和小林到门口等棋圣阿城。我们用家乡话聊天,不担心别人听到。
小林说:“其实他们谁都没有说真心话,都等别人说出来。谁都知道,党内高层出现了2个不同的声音,这是个机会,也是个陷阱,走错一步都很危险。”
“你准备怎么办?政治是你们的事儿,我们只会死读书当科学家工程师。”
“我已经下了决心。赵紫阳的说话代表了民心,代表了将来必然的民主方向。从将来长远的方向看,必须坚决站在赵紫阳一边。”
我说:“我可不喜欢赵紫阳。看着这家伙就不顺眼。”
小林说:“政治的问题,不是你喜欢不喜欢的问题,你必须跟着形势,看清方向,而不是反抗历史发展的潮流。”
“人生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快乐,如果干自己不喜欢的事,活着也没意思。你看到花很美,看到太阳落山很美,这就是幸福。人生就是享受幸福。”
“坚持眼前的快乐会让你失去更多的快乐。”小林的语气非常坚定,“在现实面前,必须放弃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3、
阿城来了,我们坐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唯一的那个食堂,吃着牛肉干、墨鱼干、喝着啤酒。阿城还是有点诗人气质,我怀疑海子老师的鬼魂还没散光,留了一点在阿城身上。看来不能跟他谈文学,免得他又走火入魔。
我问阿城:“你们那个围棋协会怎么样了?听说你是协会副会长?”
“今年清华围棋协会请了聂卫平下指导棋,理工大学请了华以刚八段作教练,我们也得找个高手当指导,就找了杨士海。”
“中日擂台赛一口气干掉五个日本人的抗日英雄?听说这人脾气不好,傲气得很,不容易请动,看来你小子面子还不小。”
“嘿嘿,这就得有技巧了。杨士海最看重老乡情谊,我打听到本校有个棋迷老师吴仁华是他老乡,就把吴老师请到围棋协会当个挂名的理事,让吴老师出面,几句家乡话就请来了。”
“不错,看不出来你还有这本事。那个吴老师是你们系的?”
“不,他是古典文献专业,也就是国学专业,教古文的,是个老学究,有时候还自称出土文物。”
“国学?哈哈,还真少见。你不会跟他学四书五经?”
“他有几个研究生,其中有一个叫浦志强的你听过吧?”
“就是那个在天安门用砖头砸脑袋抗议学生代表下跪的?”
“对啊!这个浦志强也下棋,不过还没到初段。他们师徒是一对活宝,吴老师的课平时没人听,一个教室也就三五个学生。有一次浦志强跟吴老师谈条件,只要允许学生上课抽烟,保证有精神不打瞌睡。”
“嘿嘿,好玩,看来有机会得去认识这个浦志强,请他喝一杯。”
“你猜吴老师怎么说?他说:第一,既然学生可以抽烟,你们也得允许老师抽烟,谁也不许告密。第二,你们有好烟抽我心理不平衡,有好烟得先给老师进贡一根。第三,既然上课可以抽烟了,就该做个烟中君子,不可以再把脚丫子放在课桌上。”
我和小林哈哈大笑,觉得这对师生真是有趣之极。
我问:“那个浦志强,头上的伤好了吗?没有破相?”
“没事儿,他个子高,够帅,破点相也有女生追。”
我想到自己打架打肿了脸导致老师不认识的趣事,“那个浦志强如果破了相,吴老师会很开心:看到我班上又来了个新同学旁听,我很感动,国学后继有人了!哈哈哈……”
阿城说:“就是这个吴老师,4月17号就组织学生队伍去广场。”
我说:“这个吴老头真让人肃然起敬!”
“什么老头?他才30出头,比查老师稍微大几岁。”
“噢?我以为教古文的老师都是老头。”
“我最初认识他就和查老师有关。那次我去昌平,查老师让我带几本书还给吴老师。我在他床上看到一本《玄玄棋经》和一本《中国流》,才知道他也下棋。”
小林对围棋一无所知,他搞不清大飞小飞,自然不会知道《玄玄棋经》和中国流布局。他并不在意自己毫无才艺方面的修养。我问小林:“你们学校不流行围棋吗?”
“围棋也许有助于训练政治斗争的思维能力。”小林说,“我应该去学。”
我说:“棋道被你这么糟蹋了。”
小林还是很认真:“我现在思考政治形势的时候,觉得必须有下棋的全局思维,必须推算好几步以后的局势。”
多年以后,不懂围棋的小林官路坎坷,精通围棋的阿城也奋斗了多年才找到一点地位。但是他们都不知道吴仁华和浦志强在干什么。
作者:草根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