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alienjf:中国的崛起必将建立在摧毁美国次序之上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alienjf:中国的崛起必将建立在摧毁美国次序之上   
alienjf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alienjf:中国的崛起必将建立在摧毁美国次序之上 (1151 reads)      时间: 2007-6-17 周日, 上午9:04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的崛起必将建立在摧毁美国次序之上


老夫一向明确指出,中国要走向真正的民族复兴,就必须进行民族主义复仇,(这里的民族主义复仇指的并不是广义上的民族主义历史仇恨的宣泻,而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影响,维护民族安全和尊严,而在军事,政治,经济手段上面表现出的一种压倒性的强势和战斗性。在表现手段上来看,就是坚决维护中国疆土的完整性,和不可侵犯性,保护中国的国家基本利益,组建以中国为主导,不受任何外来势力影响的中华大经济圈,以及保护海外华人的基本利益,维护国家尊严的不可侵犯性,并积极利用国家资源进行对抗的基础上完成的)

在我们今天看来,这种对抗在实现中国中长期的国家战略目标上来说,就是必须摧毁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价值体系,也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进入中华民族广义上的复兴。

今天的中国与美国的冲突是呈现出多样性和深层次的不可调节性,这不光光是意识形态上的冲突,更是表现在美国在心理上无法接受一个挑战他强势地位的新兴大国的出现。这时侯,美国与中国在经济,军事,和社会型态上的冲突只会越演越烈,只到最后的不可自抜。

从经济的角度说,从美国迫不及待的压迫人民币升值,就可以看出一个简单的端倪。

2005年美国在仅仅人民币被迫象征性升值2%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就又组织起更加强大的政府攻势。

前年10月12日到访北京的美国政经界的高层就包括了美联储主席Greenspan、美财长John Snow、证监会主席COX、联邦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Jeffrey、副财长Ansel Adams,以及于首任美国财政部驻华金融专员的David Loevinger等一群财经高干。

这些对世界经济影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连袂出场,其目的非常的明显,无非是要重施十多年前威逼日本就范的“广场协定”的故伎。来压迫人民币升值,在这里特别要我们注意的是,GREENSPAN和 COX等美国经济界的领导人,在2005年年初也是一再强调,美国的国内的经济状况的低迷与中国人民币汇率豪无关联。而刚刚到了年尾,为了美国的国家战略意义,又不得不在个人立场上大退一步,加入批评中国人民币汇率的热潮之中。这也向我们变相说明了,在国家利益的冲击下,不存在所谓的人文英雄和公正的国际仲裁。和很多右派民工级“砖家”为美国找的:“美方逼迫人民币升值,只是为国内经济危机寻找替罪羊。。。。美国党派竞争随手捡起的一个武器。。。。只是为政治人物摆脱国内压力的一种开脱”的借口是多么的荒诞可笑。

因为如果真的是一种开脱,中方只需作出一些友好姿态即可化解,比如以往的对美大采购,足以给美国政治邻导人一个摆脱困境的良好姿态和借口,10月12日的美国政经界的访华和美国独立经济领袖态度的转变,正说明了美方意不在此,而是要以向对付日本一样,以挤垮中国为目的,不达目的势不罢休,因此才会表现的如此贪婪、不依不饶。


实际上,近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在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也在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偏离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正宗轨道。而且中国的经济表现又持续良好,就构成对市场原教旨主义经济学和很多右派精英的强烈讽刺。

中国通过行政的整合能力,快速整合闲置的生产要素,形成有效的生产能力,保证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不管这种增长还能够持续多久,至少在它持续的这段时间内,就象计划经济的初期一样,创造了高效率,缩短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与计划经济模式不同的是,随着市场发育的成熟,这种模式是还可以逐渐转型。)

从目前的经济指数来看,中国经济发展是成功且有效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再指责中国的经济运行体制和政治决策系统对经融产业的保护,并要求撤消他们的存在上来看,也变相证明了目前中国经济政策的封闭性和政治结构的独特性是有利于中国内部发展,不利于西方国家参于其中竞争的。

从中国自己来说,中国当然希望抛弃这种低成本,低廉劳动力,高环保代价,低产品附加值的国际产业结构的分配,更加倾向于美国早期发展中强效的内需经济,但是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的经济转型,在中国的企业在核心技术、内部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建立起自己的市场优势之前,这种低生产力、低创造力、高污染、高耗能的经济模式仍将保留下去。

目前来说,中国经济在全球化分工中,唯一的优势就在于低成本和低廉的劳动力之上,。“中国制造”的优势也就是建立在这种微弱的价格优势上,这也是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加工厂”的基础。这种微薄基础一直面临来自南美、南亚、东南亚等地竞争者的强大挑战,竞争中的优劣强弱之势随时可能改变,这就是中国劳动力价格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的原因,这也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贫富分化却越来越悬殊的最深层次的根源。

而相对于美国来说,中国经济与美国非但目前不存在竞争关系,而且还是强烈的互补关系,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很多低成本劳动力的产品,这些产品对于美国来说,美国本国并没有可能去生产。这也是中美两国的产品结构和社会分工所决定的,如果不从中国购买这些产品,美国也必须从其它国家高价购买,比如美国公司在越南近期的采购和设厂热潮,就很说明问题,中国的汇率低的问题,反过来还有利于美国降低通货膨胀和提高消费水平。真正可能在中国汇率问题上受到伤害的国家,只有可能是那些在经济结构上与中国类似,需要靠低廉的劳动成本去获得全球分工的国家,比如东南亚和印度等国。

这里有一个核心的问题一直不为我们所观注,藏在了中国汇率升值的背景之后,这也就是,就算到2005年,美国进出口贸易占GDP的比例最高也才达到15%,其中对中国进出口占的比例还要低的多,所谓中国的贸易逆差,基本上是可以乎略不计的。

(只到现在欧盟都是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一些附带知识产权,高回报性的产业,也只可能在欧盟和日本这类的国家得到高回报,比如软件和高科技产品。)我由此可以看出两个基本的问题。

第一:美国仍然是强大的以内需经济为主导的国家。
第二:美国的经济困境事实上与中国并没有多大的关联,基本上都是美国自己国内自身的问题所导致的。比如大家所众知的,高消费,高负债和低存款,以及其它一些问题的存在。中国的存在并不是美国国内经济困境的核心因素。

美国国内把美国的经济困境和中国的汇率捆绑在一起,虽然这里面固然有人们分析的美国政客转移国内视线、为国内经济问题寻找国外替罪羊的原因,但这并非主因。真正的主要原因美国说不出口,那就是低汇率极大增强了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美国视中国为“首要潜在竞争对手”,当然要竭力瓦解中国的这一竞争优势。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目前的全球分工这张大饼中,中国的位置固然不可以说好,但也不算坏,长期的开放和市场改革为中国引进了大量的资金,特别重要的是大量先进计术和管理理念革新的引进,在这些因素的刺激下,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迟早会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再考虑到中国市场本身的潜力和未开发的广度,深度,我们有理由相信,21世纪的中国,必将会重现美国当年所走过的内需经济时代,而那个时刻的出现,也就表明着美国主导全球经济的时代会被中国所完结,中国也许会重新取回人类历史进程中领航员的角色,或至少使美国失去他的领导核心的地位。


问题在于,美国会心甘情愿的面对这一切发生吗?

因此,中国和美国在经济邻域的冲突,是避不调和的。中国不可能也不愿去永远做世界低端产品的工厂,问题是就算这个全球化分工的低端,美国都不希望中国可以做稳,就更不要说,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完毕后,直接与美国进行市场竞争的可能了......


在军事上,美国则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好战性。在冷战结束至今,美国变成了世界上几乎所有军事冲突的发源地,实际上也就只有美国才拥有这样的实力去发动这种规模的全球战争,从唯物史上说,今天的世界发展史,就是一部,强国竞争生存史,强国必须要为了保证自己已获得的超强地位不受挑战,这也成了美国的基本国策,且必须运用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去平衡这种挑战。

就如同美国在2005年的国情咨文和国家安全报告中所说的那样:“美国的核心利益是保证美国的领先地位,不受任何挑战,这也是美国利益的优先目标。。。”

在为了保证达到这种维持一强的战略目标前题下,美国必须运用各种手段去维护事实上的平衡,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国虽然拥有最强大的经济实力,但其经济力量远没有达到可以独立宰制其它国家、左右世界全局的程度,特别是在欧元区诞生后,这种妄想以经济一控全球的目标,变的越来越不切实际。

相对而言,美国唯一可以选择的强项则落到了军事打击之上,美国的军事政治力量,确实可以独立宰制其它国家、左右全局。在这种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力量格局下,美国的选择不言而喻:为实现“美国领先地位不受挑战”这一战略目标,美国绝不会让竞争局限在经济领域,必然要发挥自己的强项,以长击短,将竞争引入军事政治领域;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军事政治方面的优势,美国也不会将竞争手段局限于和平方式,而必然要想方设法运用战争这一最能发挥其优势的终极手段。这就是美国在今天成为战争发动机的原因,所谓“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相互依存”,并不足以阻止美国的战争冲动,它不过是影响利弊权衡的一个砝码而已。


公正的说,美国是世界上民主结构最完善的国家,也在世界历史上以解放者的姿态给人们留下了很多良好的印象,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虽然民主制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阻止战争,但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能阻止战争。

民主制度阻止战争的机理是公民在公众决策中拥有一定的发言权,他们的选择会迫使国家主要领导者在派出军队前考虑再三,而民主国家公民反对战争的主要心理来源,并不是这些国家的人民真的变成了天使,而心无杂念,而是在于这些国家的民众在对比了战争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潜在伤害后,所做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

传统的战争可能带来战时经济的紧缺,可能带来军队的全国大规模总动员。和不可避免的伤亡等等等不利的因素。因此民主国家的公民在选择战争时考虑了以上的因素,出于一种自我保护,会自然而然的抵制战争。

但今天的一切都改观了,美国的军事力量已经强大到了与其它国家不成比例的程度,战争不会再给美国人民(不管是军人还是平民)造成实质性伤害。当美军在战争中已经可以做到“零伤亡”时,当战争已经成了主要在仪器上敲打的电子游戏时,民众对战争的惧怕就消失了,反对战争的主要理由也消失了,民主制度对战争的免疫性也不复存在。伊拉克战争就是在美国人民的广泛支持下发动的,对于今天的美国人来说,战争只是游戏;美国人已经不惧怕战争,他们只惧怕“恐怖袭击”。因此,在美国所主导的“国际新秩序”中,恐怖活动被当作严防死守的瘟疫,而对于战争,却敞开了许多方便之门:什么“先发制人”、“单边主义”、“人权高于主权”,等等。毫无疑问,这些规则的变化都是完全对应于美国当前的力量状况和战略需要的。

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美国发动战争的标准,从人道主义救赎,捍卫世界和平(二战),滑落到后来的意识型态的对抗(越,韩战,冷战),到后来的以空洞的国家安全受到危害而发动的假想主义战争(伊战),到现在美国提出的:“在全球范围内用各种手段,保护美国国家利益”。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对战争的标准和门槛一天比一天放低,越来越倾向于在国际政治活动中动用武力,和威胁动用武力。
现在恐怕很少有人会否认,在美国政府的行为准则上,国家利益高于民主理念,虽然迄今为止美国还支持一些有利于其战略利益实现的“非民主”国家。但是作为意识形态的价值,正是除权力(暴力)和资本外可以整合资源的第三种手段。美国政府高举意识形态的大旗,对内易于得到民众的支持,对外可以减少阻力,争取合法性认同,有利于新规则的确立,这是在现阶段美国重点针对非民主国家动武的原因。但即使在现在,美国的“国家利益”也已经越来越超出于意识形态口号而站到了前台。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政府用以说服公民和世界的理由,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国家利益。

因此今天的美国与二战暴发前自认为站在道德治高点上德国比较起来,是如此的相向,都达到了只有服从我,才是满足自我利益需求的境界。


因此综上所述,美国在经济和全球影响力上,是完全排斥中国的崛起,这点从人民币汇率的浮动上就可以得出结论。

问题是如果美国无法从经济角度对中国的崛起进行全面截止,美国动用军事力量对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决心又有多大?我相信大家从上文中都可以得到一个大概的答案。中国人口的基数等先天条件,决定了崛起后的中国,将在全球资源分配和国家政治影响力上,与美国产生更大的分歧。

而力量格局的变化也必然导致游戏规则的变化,并最终导致相关法则的变化。在已经变化了的时代,死抱住由历史经验所得出的结论或从抽象理念出发的原则是无济于事的,美国曾经作为一个正义行使者的形象出现在世界历史上,并不意味着以后他们也必将行使天使的角色,也就好比,德国,曾经轮为恶魔,但现在的德国却不失为一个付责任的大国一样。

对于每一个中国的右派和左派们来说,要明白一个问题的所在,既:国家之所以被视为命运共同体,是因为所有人都共食着同一张大饼,国内矛盾的实质是对于怎么分配这张大饼的分歧。如果大饼被人从外面切去一大块,不管怎么分配,共同体内所有人的利益都将因此遭受损失。因此,在全球化时代,国家既要找到合理分配大饼的方法,也要尽可能增强把大饼做大、保护大饼不受外部侵害的能力,两手都要硬。国家能力的这两个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实质内容。 因此,中国的复兴,必须将整个亚洲置于中国的影响力之下,建设以中国为中心,辐射整个亚洲的王道乐土,并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保证这一地位的牢固性,和持久性。

中国在全球经济转型中的角色,越来越逼近中国社会承受的临界点和美国的承受点。

美国无法容忍中国经济增长无休止的进行下去,更不可能容忍中国的军事实力达到或超过美国的心理预期。

现在,美国可以用人民汇率做为一个借口提出来,那么之后呢?台湾问题,军售问题,价值观念等问题,必将相应脱壳而出,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个利益关切点。美国是不会放过任何从本质意味上维护国家强大和专独的机会。

对中国来说,既然强国最终只会被美国解释成一个维护专权的特殊利益渠道,那么我们也没有必要维护不切合实际的任何主义和幻想,超强国家的选择,也可以成为中国未来的一种可能,既在军事,政治上的全面整兴,用更强硬的国家实力去获得和保护国家利益。

那么就美国问题说起来,也就是只有摧毁美国主导的西方次序,(可以是经济的,也可以是军事意义上的),才可能迎来中国自己的社会复兴。从意识形态上说,既然美国认为我们是令人害怕的龙,而加以围堵,那么我们不如表现的就好象是一只食肉性恐龙,这总比在别人认定你是龙而对你采取围捕时,做一只温顺的熊猫,来的好的多。也更可靠的多。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85434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