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章诒和:顺长江,水流残月——泪祭罗隆基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章诒和:顺长江,水流残月——泪祭罗隆基
资料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129
经验值: 5282
标题:
章诒和:顺长江,水流残月——泪祭罗隆基
(489 reads)
时间:
2007-4-27 周五, 上午8:34
作者:
资料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章诒和:顺长江,水流残月——泪祭罗隆基
二○○七年,反右运动五十年。
海内外的许多朋友对我说:“你应该站出来说两句,写两篇。”
是的,我是应该说两句,应该写两篇的。其实,我早该开口和提笔了。
这世间多少值得珍惜和记忆的痕迹都消磨于岁月,消失在无声无息之
中。为什么要等到绝大多数的右派都含冤抱恨而去的五十年后?为什
么要等到活下来的右派都已龙钟老态、心碎泪绝?谁都明白,今日的
祭奠和补赎,难挽昨天的错误与罪恶。但是无论如何,也要为五十年
无祭而祭,为五十年无思而思,即使五十五万右派都到了天堂。因为
我们的纪念早已不是为“右派”而作,也不是为我们这些右派子女而
为。
五十载岁月,五十万生灵,述说的冲动使我心潮难抑,寝食难安,泪
水滴落在文字段落的中间。“心事共疏檠,歌断谁听?墨痕和泪渍清
冰。”父辈们早已远去的身影和那场云烟散尽的以中国民主同盟为漩
涡中心的政治风云,又重新复活,重新激扬起来。是的,现在的年轻
人已然不知章伯钧、罗隆基、储安平为何许人也,更不懂“章罗联
盟”——这个反右运动中的关键词了。须用文字记下这些先后被国民
党、共产党驱逐出政治舞台、流放于人间之外的人与事。他们自有一
段精神不可磨灭,尽管都是败将残兵,其文化生命恐怕要比胜利者更
为经久,也更为后人景仰。
《顺长江,水流残月》一文,是为祭奠罗隆基先生而作。因他无子无
女,尸骨无存,他的冤魂也不知飘荡于何处?便觉自己肩上有了一份
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一位中共党员身份、曾任政府要职的人对我说:“瞧你们民主党派的
那些领导人,比共产党还差劲。人简直就像是没了骨头。”
“差劲,不也是共产党要他差劲嘛,没骨头,不也是你们剔的吗?”
这是我的回敬语。
登时全场沉默,没了话头。
身受羞辱,深感羞耻。“依人”已自不堪,何况以“无骨”鄙之。可
扪心自问——自己不也是瞧不起民主党派吗?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的
那些谦卑之相,我不是也要骂几句吗?再说,我与民主党派又有多少
联系呢,不也是很久没踏进中国民主同盟的大门了吗?当然,人家也
没请我去,也怕我去。
差劲吗?人家还说准了,就是差劲。前不久(二○○七年三月),无
意间看到香港凤凰电视台制作的一期人物节目,说的是民盟中央前主
席张澜。节目除了几张老照片,就是几个嘉宾叙述张澜的革命功业。
我毕竟关心民盟,关心父辈,其中某些嘉宾我也认识,便也耐着性子
看下去。不承想,几个人说了半晌,居然把个罗隆基一笔带过。伤心,
酸心,寒心。别老说人家中共抹杀记忆、歪曲历史了,咱民主党派也
一个样儿。
好,文章就从这里写起——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民盟上层人士都
了解:张澜患有严重口吃症,不善言辞,不善社交,诸事多依仗极具
雄辩之才的罗隆基。一九四七年十一月民盟被迫解散,张澜那篇以个
人名义发表的声明:“余迫不得已,忍痛宣布民盟总部解散,但我个
人对国家之和平民主统一团结之信念,及为此而努力之决心,绝不变
更。”并呼吁全体盟员继续奋斗下去——“声明”里的每个字都沉甸
甸的,它出自罗隆基之手。罗氏长于议论,风发泉涌,连老蒋也是知
道的。所以,一九五七年民盟中央在中央统战部领导下斗争罗隆基的
时候,一条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他反复交代怎样用西方资产阶级的
政治思想影响张(澜)主席,如何“千方百计把张主席也拉到邪路上
去”,乃至“不择手段地利用他(即张主席)、蒙蔽他、控制他……”
⑴稍有政治头脑的人都明白:当年罗隆基坚持“党派独立”的罪行
录,今天看来就是一本功劳簿。水不澄,则不清。中共不澄清,民盟
便不澄清?一口黑锅让罗隆基背到死,背到今。这样讲述张澜,张澜
就光芒万丈啦?
这里,需要追问一句:到底罗隆基把张澜拉到了一条什么样的邪路
呢?其实,所谓的邪路,就是中间道路。中间路线既反对国民党搞的
那一套,也不同意共产党主张的那一套。所以,这是一条两头不讨好、
被国共两党左右夹击的艰难之路。父亲早在二十年代就跟随邓演达先
生搞第三党(即中国农工民主党),成为第三势力的代表人物。即使
四十年代在民盟中央主持工作期间,他一方面明显靠拢中共,另一方
面也仍在暗中坚持搞军事活动(另文叙述)。而罗隆基则是坚守、积
极宣扬西方政治思想的理念,把希望的眼光投射在英美派知识分子身
上。父亲觉得努生(罗隆基字)的做法太虚,某些主张在中国只能是
空谈。上了台面,罗隆基总是备受瞩目、赢得掌声一片;回到盟里,
父亲得到的是吸收盟员、建立机构的实际收获。一个在政治理想的天
空里展翅,一个在政治操作的土地上务实。两人各把持一摊(罗隆基
负责宣传、父亲主管组织),二人作风迥别,性格各异。对立归对立,
但民盟却是生龙活虎的。那时的中国民主同盟,也还真的给中国政治
带来一丝新风。许多不满国民党,也不满共产党的人,以为有了出路,
有了依靠。难怪胡愈之(中共、民盟交叉成员)在一九五七年前,对
章罗是百般迁就的。当时就有人问胡愈之:“你能对别人发脾气,为
什么偏偏对章伯钧、罗隆基那么软弱?”
胡愈之答:“民盟中央没有谁都可以,就是不能没有章罗。”
“要是没有他俩呢?”
“民盟就会垮掉。”
胡愈之的这番话,后来在一九五八年向党“交心”运动中,被写成大
字报⑵,贴了出来。
四十年代民盟成立,中共也看中民盟,因为它是有政治号召力和思想
活力的。毛泽东心里很清楚,当时的进步知识分子能参加民盟,不等
于愿意跟共产党走,故对民盟很下工夫。比如重庆旧政协开会的前后,
周恩来总是主动上门,到国府路三○○号民盟总部来商谈。周鲸文回
忆道:“周恩来商谈问题一般都不在客厅,而是约在罗隆基或我住的
房间⑶。”那时,我家住北碚的半山新村,周恩来爬上走下地来走访,
与父亲协商问题。林彪在重庆负责统战工作只有数月,他也曾探望父
亲。当时张澜、张君劢、黄炎培、罗隆基以及父亲在内,都不想完全
切断与国民党的联系。父亲与陈诚之间、罗隆基与宋子文之间一直都
保持着很好的交往和私人情谊。恰恰老蒋死命挤压民盟,盯梢,跟踪,
暗杀,直至解散,硬是把个中间道路堵死,硬是把个民盟推到中共一
边。加之,毛泽东及时放出来“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高扬“联合政
府”的旗帜,它们终于打动了这些民主人士。务虚的罗隆基、务实的
章伯钧都相信了。尽管他们都不信共产主义和马列主义,但都觉得中
国历史进程的确需要“民主主义”,中国社会的确需要“联合政府”。
无论作为政党、还是作为个人,这些民主人士都觉得在“联合”期间,
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也就在这个时候,章罗的分歧显露出来。分歧表
现在对待中共态度上。特别是在沈钧儒、史良等救国会成员参加进来
后,父亲为了第三党的地盘和实力,与这个被称为“中共外围”的救
国会结合在一起,成为民盟中的左派。当然,民盟选举的时候,第三
党和救国会争抢份额,父亲也和沈钧儒拍桌子。
一九四八月四月三十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纪念“五一”劳
动节口号。五月一日,毛泽东就口号第五条“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
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
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致电沈钧儒,李济深,说明此举已成必要,
时机业已成熟,提议由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
行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三党联合声明,号召召开新政协。
父亲和沈钧儒是民盟的左派,自是闻风而动。第二天(五月二日)即
与其他党派的负责人聚会于香港罗便臣道九十二号李济深寓所,讨论
有关召开新政协的问题。五月四日父亲与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等
人联名通电,响应中共筹开新政协的号召。此后,沈钧儒和父亲等人
还在一个座谈会上发表书面和口头谈话。除了肯定中共“五一”号召
是和平民主的具有建设性的号召以外,沈钧儒还认为“五一”号召表
明中共并非实行一党专政,中共也绝无包办国是之意。
民盟中央把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事,迅速通知了在上海的张澜和
罗隆基。不料想罗隆基并未闻风而动、跟着表态。他“挟持”张澜主
席,为其起草了一封信给沈钧儒、朱蕴山、章伯钧、周鲸文四个民盟
中常委暨在港中委,要求大家在发表文件时必须留意两点:一,成立
的政府必为联合政府;二,强调民盟是绝对独立的政治集团。沪港两
地,左右对峙。民盟四大头牌:沈钧儒、章伯钧与张澜、罗隆基姿态
各异。“一个蹴起秋千出林杪,一个折回罗袖把做扇儿摇”。明眼人
都看得出,他这是成心从中作梗,而且就是给中共“作梗”的。
一不做,二不休。当初,张澜允诺每月从上海给香港总部汇款。从香
港总部响应“五一”号召后,罗隆基就设法阻挠,中断了汇款。这使
得一九四八年夏秋两季的香港民盟总部处境十分困难。难怪一直负责
民盟组织工作的父亲大骂罗隆基,说他要是坏起来简直像个小人。罗
隆基为啥要切断粮草?理由不也是明摆着的吗?你香港民盟总部已
经接受中共的领导,走向“一边倒”了。既然背离了民盟宗旨,我干
嘛还支持你?
此后,罗隆基与张澜、黄炎培商议,又是罗隆基起草执笔托人带信给
民盟中央,要求在征得沈钧儒、章伯钧同意后,民盟中央必须向中共
中央提出以下三项:一,实行协和外交,莫倒向苏联;二,民盟盟员
和中共党员不要彼此交叉渗透;三,民盟要和中共订立协议。政纲不
同的话,民盟随时可以退出联合政府,成为在野党。这三项是要求,
也是声辩。而末尾的第三项是张澜一再表示坚持的:“民盟要保存批
评权利。”罗隆基支持张澜,他对中央统战部专门负责党派工作的于
刚说:“联合政府中,各党派是并立的!将来若以批评作为政治罪,
则不接受。”在一片混声合唱中,罗隆基坚持独唱,发出了绝不作伪
的声音。
那时的民盟是有风骨的,也是有样子的。联合政府尚未成立,像罗隆
基这样的民主人士有所预见。预见什么?预见民盟极有可能在一种虚
假的“联合”与“平等”中,丧失自主性。信件言辞峻厉,峻厉的后
面是忧惧。信件是托吴晗带的,但还没交到沈钧儒、章伯钧手里,就
遭到楚图南(中共、民盟交叉人员)等人激烈反对而搁浅。通过上述
例子,我们可以作出判断——张澜倚重罗隆基是对还是错?我们可以
作出掂量——张澜倚重罗隆基是光彩还是耻辱?需要说明的是,张澜
自己就是个很有政治主张的人。要不然组建民主政团同盟时,三党三
派也不会让他来出任主席。比如一九四八年外国记者访问张澜。张澜
说:中共与苏联共产党不同,希望毛泽东做铁托。采访文章发表后,
有人觉得张澜的话需要更正。于是,罗隆基立即另写了一篇文章,找
到张澜。张澜瞥了一眼稿子,道:“讲了就讲了,更正啥子!”一口
川腔。
如今,所有的民主党派都靠中共养着。我为了写父辈的故事,曾到民
盟中央寻找材料。人家告诉我,由于定期及时上缴中央统战部,民盟
早就没有自己的档案了。惊骇万分:一个政党的历史居然由另一个政
党管着。说穿了,就是不要民主党派有自己的历史和记忆!一个熟悉
内情的朋友告诉我:“像你父亲和罗隆基这样的顶级人物,在统战部
的档案是单独存放,均以名字标出。材料也多得吓人,令尊大人的档
案大概有一人高。”我想,罗隆基档案也该有五尺多厚吧,因为他一
辈子写日记,一日不缺的日记。反右过去五十年了,章罗也去世四十
多年。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三十年解密之规定,反右档案早
已过了保密时效性,该解密了。可至今为何依旧密封?请告诉我们一
个理由,一个可以说得过去的理由。你说不解密吧,偏偏去年(二○○
六)文物市场拍卖章伯钧写给中央统战部的信函,被我的好友购得。
朋友拿出,让我一辨真伪。看着父亲清淡的行书字体,看着“扣”在
上面的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的血红大印,眼泪再也止不住了。今
年年初(二○○七)黄苗子从香港回来,也对我说:“你父亲的字,
好贵呀。”父亲不习书法,肯定又是他的信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依据我六十年的人生经验,遇事决不可往好处想。我的初步判断是:
上边从东欧的颜色革命获得了启示,开始有步骤处理(即销毁)档案
了。统战部管理的民主人士绝大部分是名家、大家。比如叶恭绰,郭
沫若,张伯驹,沈尹默,启功等。于是,有人在“处理”的时候,也
就“藏匿”了一些——它们太值钱了!卢梭说:“时间能揭开种种帷
幕。”时间能揭开当代中国的种种帷幕吗?
现在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其实都是中共党员。他们原来不过是一个部
的副部长、一个省的副省长、一所高校的校长、一家医院的院长罢了。
也不知道他们对民主党派有多少认识、又有多少感情就来当头头,从
前捞不到的诸多名利和众多实惠,轻而易举捞到了。干个三五载,谁
个不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且一当就是十年。为了
官位长久,还献媚统战部,打击本党人。“自己的人生,别人说了算。”
可悲、可怜、可耻的处境因年深月久,已经让我们的民主党派颇为适
应了,稍有“恩泽”,便感激涕零。以至于中央统战部的一个司机调
到中国农工民主党机关,也变得威风凛凛。我的嫂子曾偷偷在厨房对
我说:“民主党派可怜呀,人家不要的司机,我们也顶在头上!”心
在蒸煮,血在煎熬。如此不堪,婢妾不如。
五十年代初,罗隆基政治上消沉,对民盟极其失望。一九五二年的七
月九日,于刚被上边指派,约罗隆基做了一次长谈。罗隆基开诚布公
地向中共表达并解释了自己的政治态度和思想认识。他首先说明的一
九四九年前某些被中共怀疑的问题。比如自己和美国人的关系。他说
自己从未拒绝与美国人见面。以前见面是劝美不要援蒋,后来见面则
是希望中共不要靠近苏联。他还告诉于刚,司徒雷登想来北京,托他
带话周恩来:假如不“一边倒”,新政权可以从美国得到大批借款。
他与于刚的谈话,涉及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民主党派如何存在?罗隆
基从昆明时期就认为中国有三个政党就够了,一个国民党,一个共产
党,一个民盟,取消小党派。罗隆基后来还向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
做了“合并小党派”的建议。李维汉说:“这些问题你不要担忧。我
们有政策。”说毕,与罗隆基拉拉手。罗隆基很奇怪,这个话题怎么
就不能讨论呢?连我也听罗隆基劝父亲:“伯钧,你那个农工党就别
搞了,全放进民盟算了。”后经过打听,罗隆基才弄清楚了——原来
“小党派不要合并”是毛泽东的意见,毛说:“既然开销(指民主党
派)差不多,为何不多挂几个招牌。看来也火热。”继而,罗隆基在
与毛泽东的一次谈话中,又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盟内的中共党员应该
公开身份。毛泽东立即说:“你不要清党!”俨然领袖语气、帝王口
吻了。有了这样一句,罗隆基还能反驳吗?他只能检点自己,遂向于
刚解释,道:“当时我不了解形势,不知道要有领导党的党员来作为
盟的骨干。”中共是领导党,民盟哪能与之并立?罗隆基的心,可能
凉了半截:自己被骗了!民盟被骗了!这里,我们不难感受到一个以
践行西方政治思想为职志的人,必须承当又难以承当使命的严峻性、
严酷性。是的,严峻又严酷。可见,五星红旗尚未升起,毛泽东对民
盟便已刀剑相逼、一脸的无情无赖了。才几年呀,中共与民主党派的
蜜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那一刻,就结束了,永远地结束了。
罗隆基同于刚谈得最多的内容是民盟中央领导权的问题。长期以来,
罗隆基备受指责的是他拉小圈子、闹宗派,将矛头指向把持大权的沈
钧儒、章伯钧。这是为什么呢?事情并非像人们所言,纯属权力之争。
罗隆基认为民盟从一开始就是集体领导,但一九四九年后民盟的集体
领导就没有了。在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二十日至十二月四日召开的民盟
一届四中全会上,章罗两大派别即为设立几个副主席而争执不休。后
经周恩来建议,设立十一人组成的中央政治局,争论才平息下来。结
果也还算满意:主席张澜,副主席沈钧儒。中央政治局委员是张澜、
沈钧儒、章伯钧、张东荪、黄炎培、马叙伦、罗隆基、史良、彭泽民、
周新民、周鲸文。可会议到了闭幕的时候,楚图南突然提出要设中央
政治局秘书长,由主管组织工作的章伯钧担任。罗隆基立即表态反对,
张澜也不同意。周恩来闻讯立即邀请沈钧儒、章伯钧、张东荪、罗隆
基等人,到中南海西花厅夜谈。罗隆基和张东荪拒绝出席,让周恩来
一等再等,等到半夜十二点。周(恩来)大怒,派人把罗(隆基)、
张(东荪)叫来,并当面申斥。这事在当时极为轰动,一九五七年也
成了罗隆基反党的一大罪状。此事我在“一片青山”一文中有所叙
述。但是,当我看到罗(隆基)于(刚)二人长谈的文字材料后,我
才明白罗隆基强硬无礼的原因了。他不是不能接受章伯钧,而是他不
能接受这种做法。原来民盟的副主席、秘书长等人事,早就是中共与
民盟左派定下的。他说:“这种做法,我反对!排定一切,而且布置
好了,利用周恩来来念名单,那我何必去呢?民盟搞事先排定,这是
民盟集体领导的失败,变为三头制(即张澜——沈钧儒——章伯钧)
……这是制度问题!政治局也不是政治局了,重大问题早商谈好,才
拿到政治局来讨论。”
谈及关于民盟的派系问题。罗隆基开门见山,道:“民盟是有派系的
团体。过去是与反动派系民(即民社党)青(即青年党)二党作斗争。
现在明明是左派联合起来对付右派了,却偏要说这是进步与落后之
争。”“我在家里请张东荪、潘光旦谈谈盟内的事,就说我搞宗派。
章伯钧一个月请七百人客饭就不说。如此下去,盟内任何会议都会变
成若干人对付若干人。组织宣传会议主持者胡愈之、辛志超完全是有
计划有布置地斗争我,布置人来如何对付我的发言。要知道我是无组
织,无布置的。张东荪、潘光旦又不是搞斗争的人。开会不是帮助我
们,而是打倒、斗争、打倒。因此,我是相当消极。盟员说我代表宗
派,代表落后。无党派的朋友则同情我,说我怎么不如一九四九年前
了。几年来,在宣传委员会我是没做很多工作。我建议写盟史,无人
理会。胡愈之、周新民(中共、民盟交叉成员)却到处作报告,报告
盟史。这是宣传工作,至少应与我商量。《光明日报》说是政治局领
导,宣委会指导,实际上是章伯钧社长,胡愈之总编,萨空了(中共、
民盟交叉成员)秘书长,我无从过问。说起办报,我的经验不比章伯
钧少。《盟讯》也是这样,说是宣委会管,可总编辑是章伯钧。章伯
钧走后,就交给了胡愈之。”
“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罗
隆基谈及民主党派的生存状态、民盟的派系斗争和自己的被动处境,
不正是“三处愁相并”吗?一生的民主梦不也是“一夜梦难成”吗?
最后,他心情沉重地说:“我有个人主义,盟闹得这样,我有责任,
但责任是双方的。请问统战部。我今后如何自处?我的存在对民盟有
无好处?没有好处,我就想退出民盟。这几年,驳白皮书,各党派的
联合宣言等文件都是推我起草,而又总说我落后。我认为从一九四九
年后,我在政治上的大方向是对的,如果说我有思想问题,那就请统
战部设法来领导。”——这次谈话,中央统战部高度重视。整理后的
书面记录,直送李维汉和其他几个副部长;接着,呈送周恩来;周恩
来阅后,呈送毛泽东。
不错,罗隆基是个人主义者;罗隆基想做官,想做高官。他在于刚面
前、也在其他人面前,常抱怨自己的职务要比章伯钧,黄炎培,史良
少多了,很不服气。但是,这些都不是罗隆基的基本追求和最终理想。
罗隆基一九一二年就读于清华学校。一九一九年,是他最早点燃清华
园“五四”之火的,被李大钊赞誉为:“一个江西粗布土衣的学生把
清华园掀开了。”一九二一年,罗隆基留学美国,先后获硕士、博士
学位。再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做研究,师从拉斯基。一九二八年
回国,先后任教于上海中国公学,光华,南开,西南联大。他归国后
第二年,就在《新月》杂志上刊出了《论人权》。这篇长文和以后几
篇文章里,把人权理论说得个浅白透彻。他不依托以往的人权理论,
靠自己的功力提出了人权的三个基本点:(一)维持生命;(二)发展
个性,培养人格;(三)达到人群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的目的。的确,
罗隆基不像现在的研究者把人权问题写成书,洋洋万言,喋喋不休,
叫人越读越糊涂。他的一个极具价值的理论贡献,是论证了——为什
么说“言论自由是人权”。他认为:是一个人,就有思想;有思想就
要表达。表达思想就非要说话不可。他要说自己要说的话,不要说旁
人要他说的话。说他要说的话,这就是发展个性、培养人格的道路。
我有了言论自由,才可以把我的思想贡献给人群。这是人向社会的责
任。在社会方面,这是思想上的参考材料。这就是人群达到至善的道
路,这就是人群最大多数享受最大幸福的道路。反之,取缔言论自由,
所取缔的不止在言论,实在思想,不止在思想,实在个性和人格。取
缔个性和人格,即系屠杀生命,屠杀个人的生命,屠杀人群的生命。
罗隆基还说:最危险的思想,是想压迫敌人的思想,思想上最大的危
险,是思想没有人来压迫——瞧,多么出色而简练的人权定义和表述!
再联想到如今中国人权状况的缓慢发展。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真是
想痛哭一场。
罗隆基的人权理论体系及其阐释,不仅针对和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制
的“党治”。他的提倡人权和反对“党治”,也是针对中共的。对中
共的暴力革命,他也同样视为是对人权的侵犯。一九四九年后民盟在
统战部领导下,居然也搞“几个人说了算”的做法。对此,他是无论
如何不能接受的!罗隆基必须忠诚于他的政治抱负和思想信仰。罗隆
基曾得意洋洋对我说:自己写过多少社论,受到多少人的欢迎。他写
下的所有社论,他写下的每个字都是在呼吁民主、自由。现在连民主
同盟也没有民主了。没有民主的民盟,他就要退出!这里,有没有与
中共“要价”的因素?有没有与沈钧儒、章伯钧“争权”的因素?即
使有,我也觉得它们都不重要,甚至可以忽略。应该说,罗隆基的一
生都在为人权与法制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能获得稳固的地位而努力着。
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人权理论先驱和实践者。反右的时候,都说
罗隆基官瘾大,架子大,脾气大。今天看来,他做官是有前提的,并
非是无条件的。民盟中央的人,常说父亲大度,罗氏褊狭。若把人缘
因素排除,依我看——罗隆基即使褊狭,也是极富深度的褊狭。
如果非要说罗隆基有错、有罪的话,就正如学者谢泳在“罗隆基评
传”⑸一文所言:“罗隆基如果有罪,那便是,他的话说早了一点。
在‘一党治国’‘党高于一切’‘党外无党’的时候,他反对一党专
政;在人民遭受迫害自由毫无保障的时候,他提倡人权;在亲贵当国
炙手可热的时候,他纠弹贪污;在通令‘敦睦邦交’‘自由贸易’的
时候,他鼓吹抗日。”——这就是罗隆基!无论谁当政,他都不会受
欢迎的。所以,父亲说:“努生是个出色的反对党议员!”
章罗分歧结束于何时?结束在一九五七,不是他们主动和解的,是毛
泽东结束了他们的分歧。也是毛泽东使章罗关系从此水乳交融!水乳
交融——-这是一个大右派分子、同时也是后来充当统战部眼线的人
向上边写书面汇报时的用语。
罗隆基和父亲成为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二人结成真正的同盟。
他是我家的常客。一屁股坐下来,就是几个小时,谈当下的新闻,谈
从前的故事,谈中共,谈民盟。谈到反右的前前后后,可谓“百感茫
茫交集也”。共产党公开背信弃义,民主党派未能守身如玉,中国从
此进入了一个背叛与变节的时代。这里,有三点认识,章罗是一致的。
第一:假如没有反右运动,中共搞掉民盟,是迟早的事。因为这是第
三势力的必然结局。第二:反右使毛泽东成功实现了一党专制。这个
成功的实现,靠众多力量的合成。其中也包括来自民主党派的力量。
中国是个多么复杂而落后的社会啊!第三:也是最重要之点,一九四
九年后,民主党派从国库开支经费,就开始丧失政党的独立性。民盟
参与新政权之时,便取消了自己的纲领,盟章第一条就写明:“本盟
是以共同纲领为纲领。”继之而来的另一条就是“本盟接受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应该说,这就给民盟定了位——不过一块“招牌”而已,
民主党派已名存实亡了。一个农民政党窜上了政治巅峰,它必然视公
民为臣民,而要求臣民的,当然是朝觐和效忠了。
父亲常说:“民盟为了一致对付国民党,与共产党联手‘合作’了。
无论怎么联手合作,都不是拥戴你为王。”
罗隆基老说:“民主党派的问题从‘共同纲领’开始。”讨论新宪法
草案的时候,他又对父亲说:“什么新宪法,还是‘共同纲领’!”
父亲听了,只有苦笑。
罗隆基死后,父亲虽还有些聊天的朋友,却再也没有谈话的对手了。
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无论是靠左还是偏右,无论你才气纵横,
还是慷慨大度,站在手握枪杆子的国共两党之间,得到的只能是失败、
痛苦和耻辱。
二○○七年三月底,我在香港城市大学接受采访。记者问:“你觉得
一九五七年反右的后果是什么?”
我说:“后果是毛泽东成功实现了一党专制,成功实现了一言堂,成
功实现了一个人说了算。”
难道不是这样吗?毛泽东果然为所欲为了。于是,有了庐山会议,有
了三年大饥荒,有了文化大革命。邓小平也是一个人说了算,故而,
有了废黜胡耀邦,有了废黜赵紫阳,有了六四枪声。
啥是后果?这是后果!——反右五十年,祸害五十年。不是吗?
前年(二○○五)的秋天,与上海朋友吴洪森、钱文忠吃茶闲聊,说
起章罗旧事。
吴洪森说:“章大姐,你说自己这辈子没有青春,没有爱情。但依我
看,你是有初恋的。”
“我和谁初恋?”
“和罗隆基呀。”
我大笑:“这简直是胡说八道。”
“我没有胡说八道,完全有依据。”吴洪森口气还挺硬的。
“依据在哪儿?”
“就在你的笔下。通篇文字你对罗伯伯多有情意呀——”
我心头一阵紧,一阵悲。回到家中,独坐至夜深,想到我的罗伯伯夜
半痛苦死去,无人搭救的凄冷情景,眼睛便湿润起来。“新秋至,人
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我明知贯云石这支〔落梅风〕曲子,用在这里是很不妥帖。可我就是
要引它,咏它。别者远行,今夕何夕。千种情思,万般怀想都凝炼成
这“起头儿一夜”了。中国有几个像罗隆基这样杰出的政治家?有几
个像他这样懂得女人的男人?于我而言,唯一的遗憾,那时岁数太小!
今天最让我痛心的是,当《一片青山了此身——回忆罗隆基》一文发
表后,提出强烈抗议的竟是与罗隆基往来密切的女友的后代。我搞不
懂:做罗隆基的女友就是“脏”了你、“黑”了你、“毁”了你吗?
当初史良能在“文革”批斗会上挺胸宣告“我爱他(即罗隆基)。”
怎么史良的旁系子女就受不了?向统战部告状。就像一九五七年批判
章伯钧的人,大多数来自民主党派内部一样。五十年后,民盟中央的
人要求查禁《往事并不如烟》的信函,在统战部堆了一摞。相隔整整
半个世纪,社会有何变化?世相有何不同?接近我的朋友都知道,章
诒和悲观厌世。遽然若有所得,茫然若有所失,一切是空。我怎不悲
观厌世?!
对能做罗隆基女友而感到光荣的,只有一个杨薇。她是北京人民艺术
剧院的一名演员。一次聚会,我们见面了。我说:“我在罗先生的文
章里提到您。您不介意吧?”
“不,我很高兴。”杨薇这样回答。夕阳下,春风里,她的优雅从容,
我异常感动,也永远记得。
一八九八年,罗隆基出生于安福县枫田镇车田村一个书香门第的家
庭。十二岁以前,一直在此居住,留美归国后曾三次回乡省亲。故居
建于清末,占地面积二百多平方米,具有典型的江南民间庭院风格。
院子直面水塘,墙面青砖砌成,内室全部用木板隔成。在正厅开窗采
光处存有“文光射斗”等墨书大字,前檐下还有许多诗词及民俗图
画。二○○二年,它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原有居民迁出。
旧居年久失修,墙体剥落,缺损严重。二○○三年,当地部门决定将
故居进行全面维修,建立罗隆基故居。报告递交到中央统战部,结果
可想而知。据说是电话答复的,做派和中宣部一样——没有文字依据。
答复的理由是“建立罗隆基故居,现在不能办,还不是时候”。请问
中共中央统战部:什么时候才是时候?贵党的第三代领导人都在修缮
故居了。国民党重要人物李宗仁、戴笠、胡宗南等人的故居纪念馆也
相继落成开放了。为什么第三势力的代表人物却是如此境遇?——是
恨他们?还是怕他们?中央统战部负责人能否站出来,讲两句呢?我
们是公民,我们有权知道。
现在的盟员恐怕已无人知晓,民盟中央办公地点——位于北京王府井
翠花胡同内太平胡同一号的那所大宅院,是父亲一眼选中的,梁思成
看罢,连连说“选得好!”那时父亲手中钱少,还是向黄炎培借款买
下的⑷。
如今,大宅院也快拆光了,剩下几棵老树,一座假山,半截游廊和精
作者:
资料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93224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