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无弦琴:评东海之儒家三法印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无弦琴:评东海之儒家三法印   
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文章标题: 无弦琴:评东海之儒家三法印 (244 reads)      时间: 2007-4-01 周日, 下午6:30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无弦琴:评东海之儒家三法印

一、合乎儒学之道的三法印

东海云:佛教的核心最高义理是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所谓法印是用来印证某种道理是否符合佛法或是否究竟的方法。佛教认为,凡是究竟的佛法一定符合三法印,它是人生宇宙的最高真理,任何人都无法推翻与破坏。
儒家也有自己的“法印”。
尽管儒家重视权道尊重现实,常能因时因人因地而制宜,也就是佛家的第二义谛和善巧方便,但是,儒家也有其核心和原则,那就是我在《坚持“三本”不动摇!》中所概括的仁本、民本和人本“三本”:
就社会制度而言必须坚持以民为本,就人神关系而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就人类道德而言必须坚持以仁为本!
仁本、民本、人本,这就是儒家三法印。
儒家三法印又可归结为一法印:仁!
仁相当于儒学的“一实相印”,是总摄民本、人本、义、良知等儒法的最高法印
“仁”是形上形下彻上彻下、统内统外彻里彻外的,形上为道,在天为理(天理),在人为性(人性),在身为心(良知),


二、内圣(仁)外王(王道)曲成礼乐刑政
东海云:例如,川江号子先生在《枭声何时变奏?》所问的几个问题,如“儒学微言大义,仁智各见,门派迭生,泥潭越搅越浑,如何以有涯之生将其廓清?”“以儒学为母体,能孵出新文化的雏形么?以儒学为温床,能育出现代文明的新苗么?以儒学为框架,能画出平等自由的蓝图么?以儒学为窠巢,能引来赛先生德先生安家落户么?”诸如此类问题,皆可迎“印”而解、以“印”作答。
佛法为出世法,佛教三法印只限在佛教内部使用;儒学不仅致力安立个体生命,同时致力社会变革,彻内彻外内圣外王,圣学尽性,王道“三通”,所以,儒家法印,不仅适合于世间各种学说,用于各种出世法也无不可(所谓出世,相对而言,归根结底没有哪门出世法是在世外修的。佛法为出世间法,亦含世间法。智度论云:菩萨能了知众生之根欲性有种种,分别施予法药。药有二种,指的就是世间法出世间法)。
尽管具体形式各异,但即使最高理想王道政治,也包含民主原则。民主制度,是王道政治的初级阶段,所以,可以说民主是世间共法;而“仁”,则是世出世间的共法。在儒学中,“仁”是形上形下彻上彻下、统内统外彻里彻外的,形上为道,在天为理(天理),在人为性(人性),在身为心(良知),于囯为政(仁政,仁政的具体内容和制度表现因地、因时而异),于王为道(王者,天下共往也)。


无弦琴以为:“最高理想王道政治,也包含民主原则。民主制度,是王道政治的初级阶段,所以,可以说民主是世间共法”。这非常好。民主立基于各种文化上,有各种形态。但是不同之中内有其共通性。这些共通性、普世性的原则是不可违的。可超越之不可不涵摄之。王道的初级阶段,这概念是非常好,这说明儒家之民主与西方民主的目的、性质、内涵之大异。又说明摒弃“义和团”心态、宣传家的感情用事,而是以求涵摄西方政治之优点、人类政治之共法。超越又涵摄世间共法,寻求可行的能够救世的政治、有经世致用之现实性,这是王道的初级阶段的底蕴。同时又不忘大同王道之终极理想。

最后:
无弦琴以为东海先生文章中有一点含糊之处:当具体某种言论或行为难以确定究竟是否合乎仁义之时,或者没有外在的标准可供参照之时,就要凭良知去抉择了。王阳明说得好:“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答罗整庵少宰书》)。
其实,阳明学的良知即仁,仁即本心即孟子之“尽心知性知天”之“尽心”。名有不同,其实一也,孟子之“尽心”是孔子之“仁”之发展,阳明学之“良知”又是孟子“尽心”之发展。皆仁也。
再提一点建议:东海兄的此文如果再严密而充分,则大善也。


(枭注:谢谢无君共鸣。我说过了,仁是形上形下彻里彻外的,是总摄民本、人本、义、良知的,仁即良知,良知即仁也。但分而言之,良知是性、是心,是形上天道之仁在人身上的落实。故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王阳明言“自其形体者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者谓之心”(《传习录》)。伊川曰“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近思录》)。这里没有丝毫含糊也)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海一枭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635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