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 制毒盲流 & 天军20007 : 227暴跌的历史意义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制毒盲流 & 天军20007 : 227暴跌的历史意义   
所跟贴 ZT 桔中秘 800亿美元外资无法做庄2000点牛市中国不会重演亚洲金融危机? -- 邢国鑫 - (1400 Byte) 2007-2-28 周三, 下午10:59 (129 reads)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文章标题: ZT 秀才: 中国突然捏住了美国的命门? (121 reads)      时间: 2007-2-28 周三, 下午11:01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登录者: 秀才 | 加贴日: 2007-02-24 |



中国突然捏住了美国的命门?


在美国与欧洲的经济竞争中,中国扮演了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一点不亚于 当初美国苏联争霸时中国的分量。可以说,中国握住了美国的命根子。

拳击手之间的拥抱

中美之间在尼克松访华开始了一轮战略联盟,直至苏联解体这种联盟关系结束。此后的中美关系曾经有过一段毫无共同基础的过渡,而美国非常功利地抛弃了这种非正式联盟的关系,在布什内阁期间一度准备把中国构建成潜在的战略敌人。

然而,到了布什第二任期间,中美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性已经使得美国重新考虑自己的中国政策。继佐立克发表了着名的“利益攸关方”的讲话后,现任财政部长保尔森又提出了一个所谓“美中关系世代说”,进一步加深了美国对华政策的战略转向。

2006年末,由保尔森领衔的美国财经高官“兴师动众”地与中国展开“战略经济对话”,保尔森来了,带来了指责,也带来了理性,中国送给他们一个5.5亿美元的礼包(在中美战略对话正式开始前,中美双方签下四笔大单),但美国的胃口绝不是只有几架波音飞机。

世界两大经济强国能坐在一起进行讨论,这本身就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韩国驻华大使馆财经官员则认为:“美国似乎是以此次对话为契机,接受了中国是新的世界强国。”评价称,此次对话是两国关系进入“新的蜜月关系”的“信号弹”。

被定位成“战略经济对话”的中美两国高级磋商机制,不但标志着两国之间形成了“合作重于对抗,利益多于分歧”的未来战略合作共识,同时也标志着中美两国具备共同携手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意愿。

中美的高峰战略对话,谈什么并不重要,因为谈什么都是有趣的事情。这好像是拳击手有时候会抱在一起,为的是喘息一下,以便挥出更有力的拳头。如果拳击是有规则的,而规则又是由双方共同制定的,那么无论是击拳,还是拥抱,都是可喜可贺的事情。这样的对话将不会出现“针锋相对的不愉快”和“讨价还价的不高兴”,更多的是力图共同寻找“双方长期存在的问题根源”和“制定解决问题的原则安排”。这是因为,这样的对话,实际上乃是合作的表现,它的价值是促进双方的强大。

中国突然捏住了美国的命门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不储藏一分钱外国货币的国家,对于外国的任何抛售美元行动,美国比亚洲金融危机中的泰国要脆弱得多,因为它连一分钱的外国货币都没有。

但是,以前美国一直没有这个担心,因为总量很大的外汇储备分散到各国以后,单一国家的抛售对美元的影响仍然微乎其微。直到2006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一举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美元储备国。全球外汇储备一共才4万亿美元。中国1万亿美元的储备,在事实上已具备决定美元命运的能力。整个美国都慌了,官员一波又一波地往中国走,经济学家与智库不停地研究中国。

中国手里握有几千亿美元的美国债券,等于借钱给美国填补财政与贸易赤字。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将中美之间这种相互需要又相互牵制的财经关系,称为谁也离不了谁的“金融恐怖平衡”。

当然,猝不及防的狭路相逢的局势,不但慌了美国,也慌了中国。正是预料到了这种风险,美国开始无休止地向中国施压,让中国的人民币升值,让中国的外汇储备不要太多。

在外交上打经济牌,是美国玩了多年的游戏。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如日中天,买下了洛克菲勒大厦,还叫嚷着“把纽约买下来”,让美国人大为惶恐。于是,里根政府于1985年压迫日本搞了个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升值,一招制敌。但中国显然不会像日本那样被迫就范,中国也在等待时机。

随着最近美元进一步下滑,欧元已经成功地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货币。欧洲在美国利率趋向下滑的当口,反向提升利率,使得两种货币的利率差进一步缩校美元的储备功能将进一步缩小,而欧元将成为几乎平等的储备货币。

2006年7月,阿联酋央行负责人宣布了一项战略性决策——把290亿美元外汇中的10%换成欧元。瑞典也宣布,把外汇储备中的美元储备从37%降低到20%,把欧元储备从37%增加到50%。

在这种架势下,美国更加不安了。据海外媒体估计,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至少有70%左右是美元,其次是20%左右的欧元(这一数字并不见得准确)。美国担心的是,如果中国也跟进抛售美元资产的行动,那无疑会引发市场对美元资产的抛售狂潮,从而冲击美国经济,动摇美国的国本。

而中国外汇资产的投放方向,可以说是决定着美元与欧元强弱易势的变化。这个国际经济关系的演化趋势,越往后就会看得越清楚,在发达国家进入到重化工产业转移阶段后,这个变化趋势会更加清晰,在中美战略性接近中,正是由于这个趋势,才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将逐步取得未来中美关系演变中的主导地位。

在美国与欧洲的经济竞争中,中国扮演了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一点不亚于当初美国苏联争霸时中国的分量。目前中国的储备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而且正在快速地向2万亿美元迈进,中国下一个1万亿美元怎么处理,将严重影响美国与欧洲的金融版图。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金融政策非常小心谨慎。大的调整几乎不可能。因此,贸易顺差和资本项目的盈余基本上将持续下去,储备增长不会有逆转,甚至可能增速。而中国一再发出自相矛盾的信息,一会儿表示要储备多元化,一会儿表示既定政策不会大变。

正是因为中国今后的政策可塑性依然存在,美国就有可能尽快确定对华政策,是否需要建立一个更明确的联盟关系。

而中国与欧盟的互相需要明摆在那里:欧盟需要提升自己的铸币权份额,而中国需要分散手里的美元资产。这样的默契将使得美国与欧盟的竞争落于不利的地位。

也就是说,中国在实行储备多元化的时候,恰恰是对美元最不利的时间点。这个临界点或许就在今年年初。一旦中国政府确定了储备多元化的机制,一个大国的政策惯性也是很大的,很难再作大的调整。到了那个时候,美国再要建立一种经济联盟就更吃力,代价更大。

美国对华政策面临临界点

所以,美国前所未有的高规格商务谈判团形成了。就此一点,已可看到美国在此事件中的被动。上次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派过什么代表团到亚洲哪个国家来“问”过一下吗?

可以说,是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可惜的是,美国手里面却缺乏真正可以在对话时被称为“筹码”的东西,那些人权、报复关税,甚至制裁,都只能是空喊几句罢了。

正因为缺少重量级的“筹码”,美国的手法又回归到粗暴上去,它想压迫中国政府以更快的速度调高人民币汇率,以减少美国对华的贸易赤字。但中国不再理会,中国给了美国5亿美元的订单,完全说明了中国底牌,也说明了美国所面临的实际境况。

更何况过去的经验已经证实,通过汇率机制,调高贸易伙伴币值,间接让美元贬值,并不是解决美国贸易赤字的有效途径。中国政府自去年7月中进行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累计上升超过3.5%。美国至今仍在人民币问题上打转,并非智举。

由于选举方面的原因,布什政府曾长期受到推动“反华风潮”的主张的诱惑,但现在他们已经对这样一个事实无比清醒了:无论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还是在亚洲的政治稳定方面,中国已成为在各方面都不可回避的国家,而且对华盛顿来说,重要的是中国已成为使“美国生活方式”得以持久的不可缺少的国家。

保尔森只能是来做一次试探和启蒙。这在外交上意味着一种平等对话。面对经常令美国狂热的贸易保护主义欲念,保尔森努力以教育方式使美国国会意识到中美关系的真正重要性.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邢国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514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