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廣州口語滑突/核突, 書面作鶻突、猾突, 其實源自古語 ‘滑澾’。 zt |
 |
秃公
加入时间: 2006/09/12 文章: 1667
经验值: 1777
|
|
|
作者:秃公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A)滑澾, 本義為道路泥濘, 步履不穩。皮日休《苦雨》詩: "蓋簷低礙首, 蘚地滑澾足。" 蘇東坡《秧馬歌》: "以我兩足為四蹄, 聳湧滑撻如鳧鷖。"
(B)滑澾, 又作滑汰。最早見於漢代《天井道碑》: "夏 雨滑汰"。清吳景旭《黑泥行》: "載歸取次雍桑間, 平輔滑汰孩子跌。" 原注: 汰音撻。
(C)後來變成鶻突一詞,字典裡的意思是混亂、不清楚。如:
(一)朱子語類˙卷四˙人物之性氣質之性:則此理本善,因氣而鶻突;雖是鶻突,然是性也。
(二)聊齋志異˙卷二˙嬰寧:設鶻突官宰,必逮婦女質公堂,我兒何顏見戚里?亦作 ‘糊塗’。
(參考:http://140.111.34.46 /cgi-bin/dict/GetCon tent.cgi?Database=di ct&DocNum=73110& amp;GraphicWord=yes& amp;QueryString=鶻突)
(D)廣州話的滑突、鶻突, 詞義更廣:
1. 專指溜滑。
2. 形容難看的糊狀物。如痰涎、鼻涕、膿血、糞蛆之類。
3. 原指道路泥濘, 步履不穩的樣貌; 引申指人尷尬的情態, 使人覺得厭惡的表現。
(E)其他參考文學如有:
《二刻拍案驚奇. 趙縣 君喬送黃村》: "(吳宣教)心裏猾猾突突, 沒有意思, 走了出來。"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四十四回: "....而且拳動輕佻, 言語鶻突, 喜笑無時。"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說《聊齋》中的鬼狐 "和易可親, 忘為異類, 而又偶見鶻突, 知複非人。"
上面引的鶻突、猾突, 廣州人讀來無須解釋, 其義自明。突,《說文》謂: "一曰滑也"。
**其实秃子一言闭之:滑突也就是令人作呕的东西,像一个鼻涕虫在你喉咙。
另外一个广州常用词是:肉酸, 一般指难看的东西,比如小孩看见了大人的裸体,
就会说肉酸。肉酸有些像国文的肉麻。
However, nothing is 滑突 and 肉酸 in this advanced society we now have.
作者:秃公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