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给老万治乡愁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给老万治乡愁
芦笛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标题:
给老万治乡愁
(1198 reads)
时间:
2006-12-19 周二, 上午4:49
作者:
芦笛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鹅卵石、玻璃钢、“悼房文”及其他
──两个世界的对话之一
芦笛
《谁是最可怕的人?》的跟帖中,我觉得《为什么会缺乏理解?》写得最好。如果不是因为过去自作聪明乱猜一气惹出了乱子,这一次我险些又要猜那是某个我认识的牙口好的人写的。
其实网上的吵架,很多都是出于误解。当初老邑骂我:“看不起同胞”、“背叛母体文化”(老邑,你如果还没滚,赖在这里看见此话,可别以为我小心眼记仇),我当时非常气愤,因为我自己从来就没有这种念头,于是骂同胞就骂得更凶,因此而形成恶性循环。我从来就没想到,其实国内的人这么看我们是非常自然的,那张跟贴已经解释了:我们看见了一个更健康的世界,悟出了自己原来那个世界的严重毛病。因为爱自己的父母之邦,我们就开始骂骂咧咧,如同看见邻居的孩子考上大学、自己的孩子却名落孙山的家长一样,心里有的是痛心、焦急而不是鄙视。而从国内那面看过来,咱们当然是“嫌家贫的狗”、挟外自重的汉奸。我想,这就是眼下“汉奸”变成了淹没五洲的滔滔洪水的原因之一。
国内的同胞会对咱们产生这种误解,说明二十多年的对外开放并没有让他们真正看到西方世界,反而造成更多的误解。我们引进了大量的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却忘记了系统地、感性地介绍西方的人文环境和西方人的精神面貌。虽然外国小说、电影潮水般地涌入,它们似乎只起到一个作用──造出更多的神话来。
跟帖的作者说,要结束这种状况,得等到中国人的经济条件改善到连普通人都能到外国去旅游那一天。姑不说这一天咱们这些汉奸大概看不到了,就算是有可能,走马观花的旅游又能看出个什么名堂来?列宁说共产主义是苏维埃加电气化,咱们的公式是:“现代化=摩天大楼+高速公路。”
上次回去碰上一个刚刚从欧洲公费旅游回来的朋友,他谈起观感来如同刚刚从下乡扶贫活动中归来似的:
“什么狗屁地方!跟咱们中国根本没法儿比!连栋像样点的高楼都没有!伯尔尼小得跟个贫困县的县城似的,最高的房子也就三层楼,街道还是鹅卵石铺的!照明灯还是煤气灯!还说瑞士是世上最富的国家,鬼才相信!”
“可人家有样东西咱们没有,你注意到了吗?”我问。
“什么东西咱没有?所有的商店我都转过来了,商业街不就只有一条吗?哪象咱们这儿每条街都有商店,一个挨一个!那些货咱们全有,比他们的便宜了不知多少倍!”
“可咱们这儿缺样东西──天空。”
他怔怔地看着我。
“难道你看不见?咱们小时候的蓝天白云上哪儿去了?这天整个就是灰的,连是阴是晴都看不出来。我那天坐飞机下来时还以为是阴天,因为从飞机上看下来,地上什么也看不见。等到出了机场我才发现原来还能看见太阳,只不过它看起来跟月亮似的,你说这天到底是晴还是阴?咱们把自家的地方糟踏成这么个鬼样子,有本事人工造出个不阴不阳的第三态来,你还笑人家最高的楼只有三层!你知道人家那鹅卵石路是怎么保护的吗?我可是见过的。人家先用透明描图纸按在路面上,把那些石头描下来,然后再把石头一个个取出来编上号,小心得跟拔牙似的!等到该修该补的弄完了,又照著那个描下来的图样一个个安回去。咱们呢?长城有哪块砖不是新烧出来的?还有那些水泥柱子盖的庙子,伪劣假冒搞到了名胜古迹头上去!”
“这鹅卵石有什么稀罕的?”他实在纳闷,“还值得花那些功夫?又不是什么文物或者古代艺术品!”
“如果我们这也不稀罕,那也不稀罕,总有一天我们什么可稀罕的东西都会没有了!树又有什么稀罕的?可人家瑞士砍树都到国外去砍!我也从欧洲回过国。你注意到没有?从飞机上看下去,下面是一片接一片的森林,一直都是这样。等到绿色没有了,那就是到家了。飞机开个把两个小时,下头全是白茫茫的荒漠,只有云彩的黑色影子,没有一丝绿色,更见不到一条河。老实跟你说,我见了那幅景象只想哭!你还在这儿吹你的摩天楼!我告诉你吧,再过二三十年,没准咱们就会赶超中东先进水平,把撒哈拉大沙漠搬迁到华北平原上来!还有珠江三角州那种污染!唉!高楼!高楼!咱们眼里就只有高楼!”
我的确是害了“恐高症”。每次回去,亲人们都要骄傲地带著我去指点市容、激扬尘土,让我数哪栋楼有多少层,赞叹那镜面也似的玻璃蒙面是何等漂亮,底层砌的岩石又是如何壮观。可是在我眼中,那些摩登怪物一个比一个丑陋,其布局又是只有天才才想得出来的零乱。条条街道一模一样,没有任何个性,唯一的区别只不过是名字。住在这种人工积木城里,恐怕连邮递员都会迷路。
然而他们却无限幸福地指著那个混沌世界问我:“有点现代化大都市的样儿了,啊?”
“嗯。”我调动脸上的一切积极因素,七巧板似的拼出一副灿烂笑容。“真来劲。”
我不敢说真话,他们不会理解的。我不远万里地回来,不是来看这狰狞的高楼的。何处是我那无限温馨的梦里的小城?“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世上最令人难受的事,就是“进乡城不在,不敢问来人”。这玻璃和水泥的混沌世界,和我的故乡有什么相干?
当初老屋拆迁,我一个电话又一个电话,请他们去把屋里屋外拍下来或者录下来。他们嗯嗯地答应著,最后却告诉我那几天忙著搬家扔破烂,顾不上这些没要紧的闲事。
“闲事?!你们怎能这么没有心肝?”等我提著照像机和摄像机赶回去,迎接我的却只是又一尊玻璃怪兽,我不禁对著他们愤怒地喊,“这是咱们度过童年、少年、青年的地方!不是什么土地庙!现在怎么办?怎么办?咱们连一张照片都没有!一张都没有!早知你们这么靠不住,我不如托朋友帮忙!”
“你到底是怎么啦?”他们看着我如同看恐龙一般,“那么个破房子,还值得发这么大的火?你忘啦?一下雨就漏得跟筛子一样,炒菜还得打伞!上厕所得背著干粮去万里长征,洗澡得上澡堂子排队。这种鬼地方,拆了你还如丧考妣似的!是不是还要写篇祭文哭奠一番:呜呼破宅!哀哉危房!于戏鱼鳞瓦!伤哉土坯墙!再去买点钱纸来烧化了,知道吗?要那种做得跟美元似的、冥间银行发行的硬通货,现在流行这个。”
好多年没让他们这么嘲笑了。久违的亲情的温暖熄灭了怒火,我只得难为情地笑笑,不再说下去了。然而没几天我又开始怨恨他们无情寡义,不理解游子的心思:
“让你们去国外住几年试试!”我嘟嘟囔囔,“那时你们的‘悼房文’写的恐怕比我的还要长!烧的恐怕是真美元!”
“得了得了!有病是吧?你是不是只愿自己住好房子,巴不得咱们现在还塞在那个贫民窟里?”
他们不理解,似乎也不想理解。他们对自己现在住上了的高楼是如此自豪和心醉,以致我的“恐高症”似乎只能用自私的怀旧心态来解释。我也曾试图指出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不像人家外国那样在旧城旁边盖新城?知道吗,就象圣克来门多似的?人家美国西部只有百多年历史,可人家知道心疼自己的家当。咱们这古国反倒不当回事儿!”
“说的倒容易!才出去几天,就忘了国情了?咱们人多地少你不知道?”
“人多地少,有日本人多地少吗?也没听说人家这么破坏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来著!咱们就跟大战过后似的,哪儿不在盖房子?哪儿还有旧房子?人家西欧打了两次大战,德国给炸成废墟,也没见过这么疯盖的,到处都是古旧建筑,只有柏林、法兰克福有点你们最爱的摩天楼……”
“你还有完没完?一开口就‘人家美国’,‘人家德国’,回来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怎么好好一个人出去回来就变成一副西崽相?”
就这样,甚至在血肉相连、同生共死、相嘘以湿、相濡以沫的至亲前,我最终也还是丧失了说真话的勇气。以后每逢他们肩头略动,我的大脑就立即下紧急动员令,调出早已操演纯熟的表情,等著他们指给我看那些伟大的新建筑,然后由衷地赞叹:
“真了不起!真壮观!是的,是很有些现代化大都市的气派了!”
作者:
芦笛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还有这篇大概也有点疗效
--
芦笛
- (59 Byte) 2006-12-19 周二, 上午4:55
(368 reads)
谢谢老芦转贴的这些文章,这些文章篇篇精彩。对我来说,
--
万润南
- (27 Byte) 2006-12-19 周二, 上午9:43
(321 reads)
海归网上的网友江南摄影作品:忆江南
--
狼协
- (63 Byte) 2006-12-19 周二, 下午7:31
(318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865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