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大人的学问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大人的学问
东海一枭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标题:
大人的学问
(303 reads)
时间:
2006-11-20 周一, 上午11:16
作者:
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大人的学问
让意志自由最大化,让德业智慧最大化,让个体生命最大化!
-----题记
一
在传统语境中,“大人”并非生理意义上的长大成人。在道家,大人与至人、圣人、神人、真人、德人、天人、全人等称呼一样,名殊实一,都是超越社会世俗、超越名利物欲的非现实人物;在儒家,大人是多义词,有时指位高者,《礼记礼运》“大人世及以为礼”的大人指周朝封建贵族。孟子说“说大人则藐之”的大人指当时的公卿大夫及位高权重者。
更多时候是指德高者。“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这是从内在修养方面为“大人”下的定义。“大人”具有高度发达的智慧,但又不失纯真质朴活泼泼的赤子之心,含徳之厚,比于赤子。在孟子那里,大人,也就是《孟子滕文公下》中“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与这种大丈夫相比,公孙衍、张仪之流尽管“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其实不过“妾妇”而已。
《论语、季氏篇》曰:畏大人。注:大人,圣人也。在孔子那里,大人也就是圣人,是人伦之至,具有最高的道德和最高的智能,如王安石《大人论》所描述:“由其道而言谓之神,由其德而言谓之圣,由其事业而言谓之大人。”一个人的德行、智慧、功业发展到极至的状态,是圣人,也是大人,圣人侧重于内圣(道德楷模)方面而言,大人侧重于外王(政治权威)方面而言。
二
在《易经》里,大人成了天人合一的最高人格典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有学者认为,“德合于天地”云云,是汉语将用在神并只有神才配得的赞美全倾倒在人或自己身上了,是大言不惭骇人听闻的文化傲慢。这是严重误读。
从人之本性,从人生之初的“善端”来说,人与天(这里“天”相关于大自然或宇宙本体)是相通的,也就是说,天是人的生命的终极来源。在儒家特别是理学那里,人性不仅有人类学的意义,而且有宇宙论、本体论的意义。
孟子认为人若“尽心”、“知性”就可以“知天”,“穷理尽性”,就可以“以至于命”,就可以“上下与天地同流。”人应该在天人之间的持续沟通中确立自己“充实而有光辉”的生命。宋儒认为,只要返回到创造的根源宇宙的本体,就能够体现到“天地之性”的存在,证悟到性分内的“生生之仁”,使得生生不已的天道实现于人间。
人之性禀之于天,人之道也当效法于天。比如,天春生万物而秋成万物,“大人”法之,也当仁民亲民而又立法置刑,这就是“与天地合其德”。《易经》“夫大人者”这一大段话,无非认为“大人”能够顺应和掌握自然规律,一切行为合乎天理人情而已,不是什么大话高调人格狂妄,更没有任何超人和神秘色彩。之所以蒙受诸如此类的指责,是因为古今语境不同,古人和儒家的语语超出了当代学人的知识背景、内在修持所能达到的理解力。
需要说明的是,历代儒者不论原儒后儒大儒小儒真儒伪儒,从来没有以圣人(或大人)自封的。圣人之冠都是他人和后人戴上去的。圣人本人其实是“超圣入凡”的。自我封圣、自我称义、自命“伟光正”,恰是不道德的表现,也不利于形象树立和道德教化。阳明说:“你们拿一个圣人去与人讲学,人见圣人来,都怕走了,如何讲得行?须做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传习录》)。
三
孟子认为,我们都具有本真善性,这是每一个人内在的精神资源。尽管有生物性和环境性局限,但每一个人有自由和能力去扩展“善端”,从而逐步纯化天赋的高贵,建立主体的崇高,塑造完美的人格。“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孟子阐明的就是这种自我不断提升的过程,也就是一步步修成“大人”的过程。
《中庸》亦详细地阐析了这种大人人格的成就层级。“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意谓人只要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就可以“知天”,从而与天地同尊,与天地合德,参赞天地化育。如何尽心尽性?《中庸》强调“毋自欺”,以自我之诚实现天道之诚。
儒典《礼记》中有一篇《大学》,讲的就是大人之学。“大学之道”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非是指导人们怎样逐步把人做大、不断让自己变大,达到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标准。
对“大人之学”阐述得最为深刻的是王阳明的《大学问》,本是一篇关于《大学》的对话问答,但有的人解之为“大的学问”,也不违文旨。《大学问》一问一答共六条,表达了大人应该具备的“万物一体”思想。王阳明说: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
王阳明认为,小人之所以小,是因为小人之心有私欲之蔽,“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纪类,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所以大人之学就是“去其私欲之蔽,以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
作为最高的人格理想和生命成就,大人的终极关怀不仅不局限在形骸及家庭之私,而且也不限于国家民族之公。那种天下一体之仁,不仅超越自我主义、裙带关系、狭隘思想、种族中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而且超越世俗人文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世俗人文主义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儒家认为具有公、诚、仁、中等特征的“天道”才是天地间的常道。不仅人与人之间、身与心之间要和谐,人与自然之间也要和谐。正如杜维明所说:“儒家的人文主义以天人和谐观为依据,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具有包容性。分析到最后,自我实现就是最基本的转化,这个转化过程把家庭、群体、国家、世界和宇宙都包容进我们的感觉之中。”(杜维明《超越启蒙心态》)
当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并不意味着“大公无私”、有人无己。儒家承认一定范围的自私是必要的、合乎天理的,自私和欲望等自然本能,只要“发而中节”,不过分,就是义。“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这种一定程度、合乎中道的私,也是善的。中庸之道和“爱有差等”说,都是对这种适当之私的认可。《传习录》说:“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
四
中华文明煌煌数千年,光辉饱满、顶天立地的大人灿若群星,代代争辉。当今中国,却可说是“十亿神州尽小人”的时代,要找大人风范,就象大海捞针!
官场商场市场文场,朝廷江湖城市山村,到处都熙攘着小男人小女人,到处都是小人的天下。他们怀着小九九,耍着小花招,做着小题目,打着小算盘,揣着小标准,争着小是非,哼着小曲调,使着小聪明,玩着小动作;他们小眉小眼,小肚小肠,小打小骂,小忠小信,小猪小犬,小家子气,小人得志。
官是“小官”,民是小民,商是“小商”,兵是小兵,偷是小偷,盗是小盗,奸是小奸,鬼是小鬼,气是小气,量是小量,样是小样,巧是小巧,脑是小脑,学是小学,格是小格…,不论官有多大,钱有多多,气有多牛,派头摆得多大,身上永远散发着小人小丑的味道。
事业不怕小,怕只怕人小。小人们缺乏大胸怀大气度大魄力大智慧大思想,缺乏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最擅于互相拆台窝里斗。大人可以把小事业做大,小人往往把许多大事业做“小”了。
当然,大小相对而言,人“大”起来是没有止境的。民运人士比起一般愚夫愚妇大得多,但若用儒家的标准---不要说用大人,就是用君子的标准衡之,依然难以免“小”。一些同道的作风和表现,令人仿佛踏进了幼儿园!
五
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老枭曰:人皆可以为“大人”。小人本性之中也潜含“大人”的仁善的种子,只是他们自小、自隔、自蔽、自私,影响和障蔽了他们对“天下一家、世界一体”的整体的领悟。造成“十亿神州尽小人”局面的主因当然主要在于政治,其次儒家的消亡也是重要因素。
泛言之,整个儒家学说就是一部教人如何让精神生命最大化的大人之学。历史上儒家容佛容道容景教容世间各种学说,可谓“大肚能容”,用地狱招待异端、把本教“分家”出去的人士也打成异端的基督教。比起儒家的宽容度来,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
我相信,那些对儒家抱有偏见的同道,不论有无信仰,信仰什么,倘能静下心来读几本经典,包括宋明理学(心学)及现代新儒家的著作,对儒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必会收获新的认识,必会增大自己的德慧。那样,也才真正具备与我对话的资格。
大政治是生长和培养大人的重要土壤,但大政治的建设需要大智慧大气魄大思想大人格。吾国政治太小了,亟须体制内外大学问大智慧大道德者并力把它“搞”大。希望广大有志之士努力做事也做人,把人做大,让生命最大化。民运中“大人”多了,民主事业才能更好地大起来,国家和时代等才能不断地大起来!谨以此文自勉并与同道们共勉。
2006-11-19东海一枭
首发《自由圣火》11.19网址:http://www.fireofliberty.org/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持完整
作者:
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81718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